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定武汉地区常住成年人的血栓弹力图(TEG)数据,建立本地区的TEG参考值范围,并与厂家提供的参考值范围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1至11月就诊于皮肤科、骨科、妇科的择期手术患者108例,术前均无出血症状,肝肾、凝血功能正常。病种为日光性角化病、脂肪瘤、复合痣、瘢痕疙瘩、皮下结节、腰椎椎管狭窄、腹股沟疝、阴道前壁脱垂、子宫阴道脱垂。分别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和TEG普通检测,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按照95%的可信区间计算TEG主要参数的参考值范围。结果:TEG主要参数经正态性检验均服从正态分布。TEG主要参数参考值R(2.9~6.4)min、K(0.8~2.5)min、α(57.6~76.9)°、MA(47.7~70.0)mm,根据厂家提供的TEG参考范围,108例志愿者各值超出厂家参考值范围的比例为:R缩短17例(15.7%)、K缩短3例(2.8%)、α延长11例(10.2%)、MA变化28例(25.9%,其中27例MA减低,1例MA增高)。共59例(54.6%)志愿者至少有一项指标超出厂家参考值,2例2项异常,2例3项异常,55例1项异常。假设所有志愿者均不存在凝血异常,应用厂家提供的参考范围,TEG检测的特异性为45.4%。男女组间TEG参数存在差异,表现女性凝血功能更强。结论:本试验TEG参考值范围与厂家参考值范围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为TEG-R值缩短,建议每个试验室确定自己的参考值范围,这将更有利于TEG评估患者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功能等,更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预测老年重症患者血栓发生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重症监护室(ICU)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TEG、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及血小板计数(PLT)检查,对TEG参数、凝血4项指标、PLT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TEG、常规凝血功能指标预测敏感度、特异度进行评价。结果 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与凝血酶原时间(PT)无相关性,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呈正相关,TEG参数凝血形成时间(K)与纤维蛋白原(Fib)、PLT呈负相关,TEG参数最大凝块强度(MA)与Fib、PLT呈正相关,TEG参数凝固角(Angle)与Fib、PLT呈正相关(均P<0.05);TEG参数R、K、MA、Angle与D-二聚体(D-dimer)均无相关性(P>0.05);TEG参数R与K呈正相关,MA、Angle与K均呈负相关,MA与R呈负相关,MA与Angle呈正相关,Angle与R呈负相关(均P<0.05);TEG、常规凝血功能指标预测血栓敏感度均<50.0%,但TEG参数预测特异度高于常规凝血功能指标。结论 TEG预测老年重症患者血栓发生的敏感度较低,特异度较高,能降低血栓发生误诊风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且与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无法相互替代,实际应用需与临床、实验室检测结合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内科》2020,(3)
目的了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各项参数的基本情况及其与患者凝血状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0例作为疾病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志愿者体检时采血进行TEG检测。比较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TEG各项指标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α)、最大血块强度(MA)、凝血综合指数(CI)的差异;比较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前后TEG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R、K值低于健康体检者,α、MA、CI值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后的R、K值显著增高,α、MA和CI值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TEG各项指标异常,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经过有效治疗后可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脉综合征病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栓弹力图(TEG)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冠脉综合征病人210例,全部病人均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Gensini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0~30分,60例)、中度组(31~60分,100例)与重度组(60分,50例)。采用TEG 5000型凝血分析仪检测TEG参数,如最大血凝块强度(MA)、MA后0.5 h血凝块减少速率(LY30)、α角、反应时间(R值)、凝血块形成时间(K值)、综合凝血指数(CI)。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TEG参数的差异,分析Gensini评分与TEG参数的关系。结果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重度组MA、LY30、α角、CI明显增高,R值、K值明显缩短(P0.05);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MA、LY30、α角、CI明显增高,R值、K值明显缩短(P0.05)。冠脉综合征病人MA、LY30、α角、CI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R值、K值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冠脉综合征病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TEG参数具有紧密的关系,TEG参数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栓弹力图(TEG)参数与脂蛋白(a)[LP(a)]和凝血功能指标相关性。方法检测2014年3月—2014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70例(观察组)ACI病人和60名(对照组)健康人员的TEG参数、LP(a)、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MA、CI值、a角明显升高,R、K值明显降低;相关性结果如下:(1)R、K值与DD、FIB、LP(a)呈负相关,与PT、APTT呈正相关;(2)MA、CI值、a角与PT、APTT呈负相关,与DD、FIB、LP(a)呈正相关。结论 ACI病人的LP(a)及凝血指标水平异常(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TEG参数与LP(a)及凝血功能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提示TEG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及LP(a)检测可及时为ACI病情诊断、评估与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及凝血功能紊乱的评价作用。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脓毒症的患者130例,按照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积分系统将其分成DIC组(72例)和非DIC组(58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血凝指标和TEG检测,分析2组患者的常规血凝指标、TEG指标,分析TEG参数和常规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TEG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的诊断价值。结果:DIC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D-二聚体(D-D)均高于非DIC组,纤维蛋白原(FIB)低于非DIC组,DIC组的凝血酶形成时间(K值)和凝血反应时间(R值)高于非DIC组,而血凝块最大宽度值(MA值)和血块生成率(α角)低于非DI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值、K值与APTT、PT和D-D时间呈正相关,R值与FIB值呈正相关,K值与FIB值呈负相关,MA值与PT、D-D及FIB呈正相关,而与APTT呈负相关,α角与D-D及FIB呈正相关,而与APTT和PT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时间、K时间、MA值及α角对DIC诊断的Youden指数分别为54.4%、80.4%、76.1%和62.9%。结论:TEG能够较准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的凝血状态,协助诊断严重脓毒症并发DIC,并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无症状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其与常规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08-2016-09收治的90例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所有患者住院当天即进行TEG检测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在患者经过4周的治疗后再次进行TEG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比较前后2次检测的结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R时间、K时间和APTT、PT-INR、PT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FIB、CI、MA、α角等指标则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在90例入选患者中,TEG检测出62例高凝状态患者,灵敏度为68.89%,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出的高凝状态患者为36例,灵敏度为40.00%,即治疗前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对高凝状态的检出率显著低于TEG检测(χ2=13.382,P0.01)。在90例入选患者中,TEG检测出46例高凝状态患者,灵敏度为51.11%,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出的高凝状态患者为27例,灵敏度为30.00%,即治疗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对高凝状态的检出率显著低于TEG检测(χ2=7.345,P0.01)。患者的R值和PT-INR值以及PT值呈正相关关系,与FIB值则为负相关关系(均P0.01);CI值和PT-INR值以及PT值均呈负相关关系(均P0.01),和FIB值则为正相关关系(P0.05);FIB值和MA值为正相关关系(P0.05);其他检测指标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TEG检测能够从多方面对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系统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其灵敏度显著优于常规的凝血功能检测,在临床诊治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上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四项检测在热射病凝血功能障碍救治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东部战区总医院2020—2022年临床热射病患者19例,将其分为生存组(17例)和死亡组(2例),整理相关临床数据以及凝血相关检测结果,首先分析TEG检测结果;接着比较TEG检测组与常规检测组不同血液成分使用情况以及通过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评分标准和TEG评分标准判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凝固时间(K值)时间明显延长,凝血形成速率(α角)明显减小、凝血最终强度(MA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组患者相较常规检测组悬浮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冰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使用比例为2:2.4:1.2:2.1;应用TEG评分诊断DIC时随着评分的升高,病死率也同步上升。结论:TEG相较常规凝血检测能够更有效地指导热射病的临床治疗,避免血液浪费,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指标在评估胰腺癌患者凝血功能状态及其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被确诊为胰腺肿瘤患者,根据2019版WHO胰腺肿瘤分类标准分为:胰腺癌患者组为试验组,共57例,其中低分化组21例、中高分化组36例;胰腺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患者组为良性对照组,共63例;另外选取64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时的TEG、常规凝血功能和糖类抗原199(CA199)结果,将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胰腺癌患者组参数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胰腺癌患者低分化组与中高分化组比较分析、TEG参数和CA199用于鉴别良恶性胰腺肿瘤ROC曲线分析。结果:胰腺癌患者组TEG参数:凝血形成时间(K值)、凝血形成速率(α角)、凝血最终强度(MA值)、最大剪切模量强度(G值)、纤维蛋白原(FIB)、CA199值与正常对照组、良性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患者组K值、α角、MA值、G值均与FIB、PLT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胰腺癌低分化组与中高分化组间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参数联合CA199鉴别胰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比单独CA199鉴别具有显著性提高(81.6%vs 69.4%)。结论:TEG能更好的评估胰腺癌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联合CA199可更有效地鉴别诊断胰腺肿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及凝血试验在用于心脏瓣膜手术后检测的价值,分析TEG及凝血试验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100例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成人患者,患者均于手术结束时进行了TEG检测和凝血试验、血常规检测PLT。分析患者TEG检测中各参数与凝血试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对心脏瓣膜术后检测的价值。分析心脏瓣膜手术后患者的TEG检测中K值、R值(反应时间)、α角、MA(最大振幅)与凝血试验中的参数PT(凝血酶原时间)、INR(国际标准比值)、APT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T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及PLT这些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关系。结果:K值与PT、R值、 INR、APTT呈显著正相关;R值与K值、 INR、PT、APTT呈显著正相关;α角与PT、INR、APTT、K值、R值呈负相关,与MA显著正相关;MA与PLT显著正相关,与APTT显著负相关。结论:TEG指标和凝血试验对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的的凝血功能监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相关关系。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TEG和凝血试验进行监测对指导临床输血具有积极意义,两者结合能够快速判断出血的原因,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和出血量,还能避免过度治疗、指导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肝病不同阶段凝血功能的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8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另选择无肝胆疾患、无血液系统疾病、未使用干扰凝血的药物,肝功能正常30例作为正常对照,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抽取静脉血4mL,其中2mL送检验科用于行常规凝血试验包括Plt计数、PT-INR、APTT等,2mL用于进行TEG检测。结果随着肝功能的恶化(CTP积分的增加),TEG检测参数中R时间和K时间呈延长趋势,而a角及MA有所缩短,呈下降趋势;反映血凝块强度的G值也随肝硬化程度的加重逐渐下降;与CTPB级相比,CTPC级患者低凝较为明显,反应纤溶的指标LY3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EG可提供凝血纤溶功能较为全面的信息,可全面反映肝硬化患者凝血紊乱状况,准确反映体内凝血功能失衡,TEG参数的异常幅度与肝硬化程度也密切相关,可间接反映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临床中评估老年骨折患者凝血状态的常用方法,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试验判断高凝状态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收集2021年同时检测TEG与常规凝血试验的老年骨折患者290例为试验组,同期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的TEG参数与常规凝血指标进行相关性及一致性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凝血凝固时间(K)、凝血形成速率(α角)、凝血最终强度(M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检测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相关性分析表明,老年骨折患者的TEG参数中凝血反映时间(R)与凝血酶原时间(PT)呈正相关(r=0.314,P<0.05),与FIB呈负相关(r=-0.142,P<0.05);K与PT、TT呈正相关(r分别为0.201、0.184,P<0.05),与FIB呈负相关(r=-0.589,P<0.05);α角与FIB呈正相关(r=0.597,P<0.05),与PT、TT呈负相关(r分别为-0.200、-0.171,P<0.05);MA与APT...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对临床患者合理使用血液成分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临床医生申请进行TEG检测的患者295例,其中有189例患者分别进行TEG检测和传统凝血项检测,选取TEG检测参数结果和凝血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并对TEG检测结果所指导的临床用血成分与临床申请输注血液成分进行比较。结果:APTT、PT与R、K为正相关,r分别为0.379、0.326和0.255、0.239,P0.01;Fg与K、Angle、MA呈显著相关,r分别为-0.289、0.391和0.584,P0.01;PLT与K、Angle角、MA呈显著相关,r为-0.372、0.461和0.645,P0.01。结论:TEG检测对临床患者合理使用血液成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指导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成分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成功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比对术前和术后各项TEG检测参数及传统血常规和凝血项检测参数,并将术后各项参数与术后输注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TEG参数中的R和K明显延长(P0.01,P0.05),α-Angle和MA明显减小(P0.01),CI明显降低(P0.01),术后凝血5项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明显延长(P0.01),血小板计数(PLT)计数明显降低(P0.01)。术后血浆输注量与各项凝血参数均无相关性,血小板输注量与MA和PLT计数有显著相关性(P0.01,P0.05),冷沉淀输注量与K值、α-Angle和APTT有显著相关性(P0.01,P0.01,P0.05)。结论:TEG可以提示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障碍,MA值可以指导血小板的输注,α-Angle和K值可以作为术后冷沉淀输注的重要参考,并应注意R值在指导血浆输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川崎病(KD)患儿的凝血状态。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完全KD患儿198例及正常对照儿童165例,回顾其临床特征及TEG参数,分析KD患儿的TEG参数特点。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KD患儿的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缩短,血凝块形成速度(α角)、血块最大振幅(MA)、凝血指数(CI)增大,P均0.01。②与冠状动脉正常组比较,冠状动脉扩张组KD患儿的R、K缩短,P0.05。与ALT正常组比较,ALT升高组(≥100IU/L)KD患儿的R、K延长,α角、CI减小,P0.01。与年龄1~5岁组及年龄≥5岁组比较,年龄≤1岁组KD患儿的R、K缩短,α角、CI增大,P均0.01。与病程5d组比较,病程10d的KD患儿K缩短、α角增大,P0.05。不同性别KD患儿的TEG参数无差异。结论:KD患儿整体血液状态偏向高凝,表现为凝血因子增强及血小板凝聚功能的增强。冠状动脉扩张、治疗延迟及年龄≤1岁是增加KD患儿高凝状态的因素,肝功能损害可降低KD患儿高凝状态,性别对KD患儿的凝血状态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TEG)的变化。方法采用TEG血栓弹力图仪对60例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及60例非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分别测定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凝固角(ɑ-Angle)、最大振幅(MA)、凝血块强度(G)和凝血指数(CI),并对脑梗死组治疗前24例单发病灶及36例多发病灶各项值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前R值、K值较对照组减少(均P<0.01),ɑ-Angle、MA、G、CI值较对照组增大(均P<0.01),脑梗死患者治疗后R、K、ɑ-Angle、MA、G、CI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P<0.01),脑梗死组24例单发病灶及36例多发病灶各项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凝固性异常,TEG对脑梗死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检测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肝素浓度对凝血功能影响的价值.方法 对60名健康志愿者行枸橼酸真空抗凝管肘静脉抽血.用同种肝素钠注射液,在待测血样中分别加入肝素,使终浓度分别为0、1、2、3、4、5、6U/mL.用TEG测定凝血因子水平(R)、纤维蛋白原时间(K)、最大血块强度(MA)、凝血综合指数(CI)和最大血块形成时间(TMA).结果 肝素浓度与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抑制程度成正比.当肝素浓度到达3 U/mL以上时,R和MA与0 U/mL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肝素浓度到达4 U/mL以上时,R、MA、CI和TMA与0U/mL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值变化与肝素浓度变化无关.结论 TEG可全面检测肝素对血液的抗凝作用;在管理肝素使用以及常规凝血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晚期肺癌初诊患者凝血功能状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晚期肺癌初诊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凝血功能异常检出的差异。结果经TEG检测发现38例(42.2%)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经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发现85例(94.4%)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两种检测方法对晚期肺癌初诊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检出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晚期肺癌患者经TEG检测存在高凝状态的比例低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在老年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血栓弹力图对86例老年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及90例非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分别测定凝血反应时间(R时间)、凝血酶形成时间(K时间)、α角、血栓最大弹力度(MA)、凝血指数(CI值),同时应用常规凝血检测进行比较。并对老年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栓弹力图各项值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急性期R值、K值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T、APTT检测指标偏低。TEG参数中R值、K值与PT-INR呈正相关,与FIB呈负相关。α角和MA与PT-INR呈负相关,与FIB呈正相关。而且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R值、K值、α角、MA值、CI值均有所变化。结论 TEG检测可全面反映体内的凝血变化过程,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液凝固性有异常,与常规凝血试验检测可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血小板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择91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于PCI术后次日晨采集静脉血进行TEG检测,并同步测定血常规。结果:①血栓最大弹力度(MA)、血小板计数(PLTs)、血小板压积(PCT)分别在ACS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ACS患者血小板参数中PLTs与TEG参数中血凝块形成时间(K)呈负相关(r=-0.251,P0.05),与血凝块形成速度(Angle)、MA、凝血指数(CI)呈正相关(r=0.308,0.525,0.388;均P0.01);PCT与K呈负相关(r=-0.239,P0.05),与Angle、MA、CI呈正相关(r=0.327,0.477,0.390;均P0.01);③PLTs与MA高度相关,但异常的PLTs对应的MA值范围较广泛。结论:ACS患者TEG与血小板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二者联合监测对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