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病中医病名属于眩晕、头痛范畴,通过古代文献研究、大量高血压病中医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及高血压病证素流行病学调查及文献研究证实高血压病的病机以虚、瘀、风为主,其中阴虚是根本,阴虚阳亢又可化热生风,瘀则贯穿高血压病发病的始终,三者可相互作用,加重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针对此病机,临床治疗用药需重视养阴补虚以治本,并配合平肝熄风、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2.
陈晓虎教授认为气血不足、风邪扰心、血脉挛急是心悸病的基本病机,心悸属本虚标实之证,风邪贯穿心悸发病的全过程。初期风邪炽盛,病久风入心络,后期虚风内动。当辨证施治,巧用风药,以益气养血为本,祛风通络为标,兼祛他邪,令邪去正安,心悸则止。  相似文献   

3.
"胸痹"首见于<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说文解字>中解释"痹"为"湿病也",<汉书·艺文志>中有"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颜师古注之曰:"痹,风湿之病".可见胸痹病如同风湿疾病的"痹"证一样,症状多样,近似于现代医学所讲的综合征,是对多种心胸不适症状的概括.至张仲景<金匮要略>立"胸痹心痛短气病脉并治"为专篇,并提出"阳微阴弦"后胸痹一病病机后,后世医家多将"胸痹"、"心痛"合而论之.临床中常见以心胸部不适就诊的围绝经期女性,中医诊断属胸痹,但心胸部不适症状多样,伴随症状多,并不单以心痛为表现,而且相当多的患者无明确心肌缺血的证据,治疗时应重视围绝经期女性的中医生理变化根本,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不能顽守胸痹病专于活血化痰的方法,否则难以达到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4.
胃癌前病变是胃癌转化的关键节点。因西医没有统一的内科治疗手段,而中医本着辨证论治、未病先防等治疗理念,在胃癌的防治、逆转癌前病变状态上独有优势。胃癌前病变的病机为脾胃虚弱、毒邪内侵,“毒”既是胃癌前病变的因,也是病变产生的果,贯穿于疾病的始终,因此“毒”在该病演变的进展中尤为关键。笔者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就从“毒”论述胃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国医大师雷忠义"从风论治"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12月陕西省中医医院收治的心律失常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抗凝、降压、改善循环、中药安神定悸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选用养心活血汤、温胆汤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钩藤、僵蚕、荜茇、荜澄茄、珍珠粉、琥珀粉等熄风定悸之药。分析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包括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单发、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三联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心电图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观察组治疗后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医大师雷忠义"从风论治"心律失常理论成立,常规辨证论治加入熄风定悸药可显著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进一步提高中医证候及心电图疗效,明显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从肝从风论治运动神经元病北京西苑医院(100009)李燕娜,陈万根运动神经元病,是指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和锥体束的慢性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肌肉萎缩,肌力减退,并伴有局部或全身肌肉跳动。有关资料统计,本病发病率为1/10万~4/...  相似文献   

7.
关幼波教授是杰出的中医药名家,在七十五载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临床经验。他创新完善了"气血辨证",将其提高到与"八纲"同等地位,倡立"十纲辨证"的理论体系。临证他以气血病变的病理产物"痰"、"瘀"为核心,强调活血化痰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拓展"痰瘀学说";注重维系气血病变终末场所络脉的"通"、"透"功能,从络论治,发展"络病学说";抓住疾病的本质分清因果,辨明"因病而虚"还是"因  相似文献   

8.
眩晕为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生发展与风、火、痰、瘀、虚等有关。风邪是导致眩晕发作的基础,风邪外袭或肝风内动,上蒙头面,清窍失养,发为眩晕,风邪又常与痰、瘀、虚兼夹为病。故眩晕治疗当以疏散外风、平息内风贯穿始终,辨证加以健脾化痰、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之品,并根据引发眩晕的疾病特征,辨病论治。  相似文献   

9.
阵发性房颤是心血管科常见病,常用西药有一定副作用,射频消融治疗也存在一定复发率,如何防治阵发性房颤成为现代医学防治心血管病的难点。徐浩教授认为,阵发性房颤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特点可概括为虚、瘀、风等方面,提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熄风安神法为主论治阵发性房颤,并善用酒水同煎法,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10.
全球范围内老龄化加剧,包括痴呆在内的老年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日益增多。AD本质上是神经炎症,与睡眠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失眠能诱发炎症反应,破坏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最终促进该病发生发展。由于目前关于A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药治疗效果比较令人失望,可利用“脑肠轴”理论与中医学“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理念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从脾论治”失眠以重塑肠道菌群,有助于防治AD。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目前仍然是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目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随着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多种理论。这些理论为中医学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启发,宫丽鸿教授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医学心血管事件链假说:“虚-痰-瘀-毒(热)-风”。运用中医学理论对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做出了新解释,为中西医联合治疗冠心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史法璋从肝论治血风疮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中医院(463000)刘天骥,吴积华先师史法璋主任医师系河南省名老中医。史老精研歧黄,学验俱丰,临证60余年积有丰富经验,辨证精细准确,论治别具一格。其从肝论治血风疮的经验,足资后学借鉴。血风疮以丘疹红斑为主,瘙痒...  相似文献   

13.
<正>冠心病是内科常见多发病,在中医属"胸痹""心痛"等范畴。心肾关系被历代医家所重视和探研,心肾关系在冠心病的发病与诊疗中亦有较大发展,众多医家在该病的辨证论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疗效。1心肾相关理论渊源心肾关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周易》,记载有:"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内经》:从五味相关上指出:  相似文献   

14.
<正>脑出血是指非颅脑外伤引起的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脑出血患者血肿的吸收周期长,住院时间较长,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负担。脑出血属于中医学的“中风”范畴,中医理论认为髓海空虚,气不摄血,血溢出脉外,离经之血无法归经,淤积于脑,导致经脉弊阻,压迫神机。其认识与现代医学的认识基本一致,都属于急性脑血管病变,血肿是脑损伤的病理基础,清除血瘀是治疗脑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ehea-predominant patter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是指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以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最近的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d具有反复发作的腹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有独到的优势,特别是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降低了截肢率。笔者在临床过程中总结了糖尿病足溃疡中医治疗的特点,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理,从络病学说论治糖尿病足,整体和局部结合,内外兼治,创立拔毒祛瘀通络膏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与中风发病关系密切,且病机虚实夹杂。通过查阅文献及结合现有研究,提出"元气亏虚为本,络脉瘀滞为标"的基本病机,研制"补气活血、化瘀通络"功效的复方中药参龙胶囊,具有降脂、缩小斑块体积及稳定斑块性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述近年来中医从脾论治消渴病的研究概况,为临床和科研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查阅当代医家的专著、论文、医案,进行归纳、分析及总结。结果中医从脾论治消渴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实验检查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多层次多方面揭示中医从脾论治消渴病的研究进展。结论中医从脾论治消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现代医学疾病与中医病证相结合的角度,总结近年来中医药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研究进展,并提出自己观点以及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肝与眼、肝与风、内风于外风的关系阐述从肝从风论治眼肌型肌无力的中医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