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文娟  李胜泽 《山东医药》2009,49(13):23-25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正常宫颈、2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0例宫颈癌中STAT3与CyclinD1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STAT3、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与CIN组织(P〈0.01,〈0.05);STAT3和CyclinD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7,P〈0.05);STAT3、CyclinD1异常表达率随着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两者的表达均与淋巴转移有关(P〈0.01,〈O.05)。结论STAT3可能通过激活其下游靶基因CyclinD1,引起宫颈癌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失控。  相似文献   

2.
王海清  王海琳 《山东医药》2008,48(11):15-17
目的 探讨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STAT)3及其靶基因产物cyclinD1蛋白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STAT3和cyclinD1在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TAT3和cyclinD1在正常宫颈→CIN→宫颈浸润癌中的过表达率呈递增趋势,在宫颈鳞癌中的过表达率分别为62.5%、72.5%,在CIN中的过表达率分别为20.0%、25.0%,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均为0;STAT3蛋白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STAT3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将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25例宫颈癌前病变、61例宫颈癌中Cyelln B1和CDC25B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年龄和肿瘤组织类型、组织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对其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yelin B1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4%(16/25)、88%(54/61),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20%(2/10,P〈0.05)。其表达率随患者年龄、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均P〈0.05),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CDC25B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10/25)、43%(26/61),在正常宫颈组织为阴性表达(P〈0.05)。其表达随患者年龄、肿瘤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者,表达增高(P〈0.05),但与肿瘤组织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认为Cyelin B1和CDC25B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Cyelin B1和CDC25B有望成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诊治的新靶向指标。  相似文献   

4.
陶璐  张蔚  黄丽琼  杨洋 《山东医药》2008,48(47):81-82
采用RT-PCR技术检测40例宫颈癌、30例宫颈癌前病变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CD24mRNA。结果显示,CD24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相对值)分别为0.113±0.059、0.302±0.053,两者相比,P〈0.05;CD24mRNA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学分级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认为在正常宫颈到宫颈癌的演变过程中,CD24mRNA的表达逐渐呈上升趋势,可作为预测宫颈肿瘤恶变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敬敬  田永杰 《山东医药》2010,(15):101-101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常可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连续过程。根据Richar的定义,CINⅠ相当于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Ⅱ相当于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Ⅲ相当于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或宫颈上皮内肿瘤和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99.7%以上的宫颈癌组织中可检测HPV,由高危型HPV感染引起的CIN易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PV E6/E7 mRNA与高危型孔头瘤病毒(HR-HPV) DNA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1例宫颈病变疑似病例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取样,分别检测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 E6/E7 mRNA与HR-HPV DNA的表达,比较二者在不同年龄组及病变程度中表达的差异.结果 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中HPV E6/E7 mRNA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于HR-HPV DNA(P均<0.05),敏感性低于HR-HPV DNA(P <0.05).30岁以下与30~39岁受检者中HPV E6/E7 mRNA的阳性率低于HR-HPV DNA(P均<0.05).CIN2、CIN3及宫颈癌患者HPV E6/E7 mRNA阳性率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且CIN3者高于CIN2者(P均<0.05),CIN1、CIN2、CIN3及宫颈癌患者HR-HPV DNA阳性率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P均<0.05).结论 对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HPV E6/E7 mRNA的阳性率及其诊断的特异性高于HR-HPV DNA,可作为筛查和随访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华 《山东医药》2011,51(8):92-9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3例患者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阴道镜检查。结果 363例标本中,HPV感染阳性191例,占52.6%。宫颈炎组HPV感染率为27.2%,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为66.2%,CINⅡ级为71.0%,CINⅢ级为86.0%,宫颈癌组感染率为100%,HPV感染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明显升高(P=0.000)。在191例感染者中,HPV的主要基因型依次为HPV-16、HPV-58、HPV-33、HPV-18、HPV-31和HPV-11。CIN组的多重感染率明显高于宫颈炎组(P=0.001)。结论 HPV感染及多重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筛查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7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萍 《山东医药》2010,50(23):19-19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与宫颈癌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早期诊治对于降低宫颈癌发生率有重要价值.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共收治CIN患者78例,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前认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特别是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基本原因。因此,治疗宫颈HPV感染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蒲苓盆炎康颗粒口服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局部应用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老年患者p16、Ki67表达情况及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情况,分析p16、Ki67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老年患者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刮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前病变老年患者100例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组,同期经刮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老年患者60例作为宫颈癌组,同期在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炎患者60例作为宫颈炎组,全部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p16、Ki67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并比较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组HPV感染率。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p16、Ki67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三组研究对象中,宫颈癌组p16、Ki67蛋白阳性率、HPV感染率最高,其次为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炎组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等级Spearman相关性检验证实,p16、Ki67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HPV感染均呈正相关(r=0.744、0.561,P均<0.0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患者p16、Ki67蛋白呈高表达,且与患者HPV感染明显相关,随着p16、Ki67蛋白表达升高,患者感染HPV风险增加,未来可考虑将p16、Ki67蛋白的动态监测结果作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早期筛查与诊断的主要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邓春霞  苏光  高立亚 《山东医药》2010,50(10):53-53
有研究显示,宫颈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与多种病原微生物如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HSV)、沙眼衣原体(CT)等的感染有关。我们分别对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进行了HPV16/18、HSV和CT的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伊心浩  郑妮  王际亮 《山东医药》2010,50(18):91-92
目的观察宫颈癌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及病变组织中Brn-3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的19例宫颈癌、55例CIN(CINⅠ级20例、CINⅡ级16例和CINⅢ级19例)和30例宫颈炎患者,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其宫颈脱落细胞中的HPV,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的Brn-3a。结果宫颈炎、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和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HPV阳性率分别为43.3%、50.0%、68.8%、84.2%、94.7%,宫颈组织中Brn-3a阳性率分别为6.7%、15.0%、62.5%、78.9%、89.5%。CINⅡ~Ⅲ级及宫颈癌组患者HPV、Brn-3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宫颈炎和CINⅠ患者(P均〈0.01)。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PV及病变组织中Brn-3a的表达呈正相关(r=0.283,P〈0.01)。结论宫颈癌脱落细胞中HPV及病变组织中的Brn-3a高表达,两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魏力  刘聃 《山东医药》2011,51(20):73-74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128例宫颈癌筛查患者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的检测,以细胞学、组织病理学不同级别分组,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hTERC基因的表达。结果随细胞学和组织学病变程度增加,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均增加(P〈0.01)。hTERC基因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Ⅱ/Ⅲ级以上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75%、85.42%、89.39%和66.13%。hTERC基因的表达和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rs=0.794,P〈0.05)。结论 hTERC基因扩增与宫颈细胞学和组织学异常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生物遗传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内科》2016,(4)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由宫颈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被确认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本文就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病因及诊断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戚小霞 《山东医药》2008,48(35):75-75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其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连续过程。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们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CIN患者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其发生的主要病因[1].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至宫颈癌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宫颈癌是可防、可治疗的,防治的关键是筛查发现癌前病变.美国FDA于1996年批准液基薄层细胞学(TCT)用于临床[2],提高了宫颈病变筛查的敏感性,结合HPV DNA检测,其诊断符合率有很大提高.现将我院妇科门诊患者宫颈病变筛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宫颈上皮内瘤变2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殷桂云 《山东医药》2004,44(24):50-51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目前宫颈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CIN对降低宫颈癌的患病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本院收治的264例CIN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常可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连续过程.根据Richar的定义,CINⅠ相当于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Ⅱ相当于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Ⅲ相当于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或宫颈上皮内肿瘤和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99.7%以上的宫颈癌组织中可检测HPV,由高危型HPV感染引起的CIN易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19.
王悦 《山东医药》2007,47(11):40-41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宫颈癌组织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COX-2和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7.8%,60.0%)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均为0).P〈0.05;COX-2高表达与患者组织分化、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宫颈癌组织中COX-2和VEGF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53,P〈0.05)。提示COX-2及VEGF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或阻断COX-2及VEGF表达对宫颈癌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和阴道镜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765例患者进行TCT检测,阳性结果患者在阴道镜指导下活检,将细胞学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照,评价TCT及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2765例 TCT检测结果中,阳性219例,检出率为7.92%,包括ASCUS 101例 (46.1%)、AGCUS 4例(1.1%)、ASC-H 20例(9.1%)、LSIL 52例(23.7%)、HSIL 40例(18.2%)、SCC 2例(0.9%).结论 TCT技术应用于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下活检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