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螺内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室重构的剂量效应。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AMI患者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螺内酯20 mg/d组(31例)、螺内酯40 mg/d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随访6个月后观察各组心室重构的程度。结果各组分别有28例、30例和26例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治疗6个月后3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一定程度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前为协变量,治疗后上述5个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71%、40.00%和30.7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8,P=0.929)。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断药均有一定程度的抗心室重构疗效,常规治疗基础上不同剂量螺内酯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开通时间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急诊PCI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根据开通时间分为2组,早期介入组46例(发病<6h)、晚期介入组(发病612h),2组患者均给予拮抗神经内分泌激素药物治疗,在出院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室重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和心脏功能(LVEF)情况。结果早期介入组和晚期介入组治疗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明显缩小,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缩小程度、LVEF升高程度明显优于晚期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治疗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逆转、心脏功能的改善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代谢综合征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心室重构、心功能变化和30 d心性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按NCEP-ATPⅢ标准将113例AMI患者分为MS组(53例)和非MS组(60例),比较2组患者左心室重构、心功能和30 d心性病死率。结果:MS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均较非MS组明显增加(P<0.05,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非MS组明显减少(P<0.05)。30 d心性病死率,非MS组为1.7%,MS组为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有MS的AMI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损害更明显,30 d心性死亡危险增加。  相似文献   

4.
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及心室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再次发生心绞痛后血浆脑钠素水平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50例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介入组25例,应用酶链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时的血浆脑钠素水平,及心脏超声诊断仪测量同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结果①对照组、介入组与正常组相比血浆脑钠素(BNP)水平在治疗前及6个月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介入组血浆脑钠素(BNP)水平在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6个月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间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射血分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两组间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射血分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与同期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呈正相关(r=0.51,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43,P≤0.01)。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再次发生心绞痛后进行介入治疗,可使血浆脑钠素水平下降,并改善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力农与左西孟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西孟旦组和米力农组,每组52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6MWT)和超声心电图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质量(LVMW)、左心室后壁厚度、心排血量、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最大速度(E)与左心室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最大速度(A)比值等参数。检测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人多配体蛋白聚糖4(syndecan-4)水平,并记录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左西孟旦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米力农组(94.2%vs 73.1%,P=0.004)。左西孟旦组治疗后6MWT明显高于米力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西孟旦组治疗后LVESD、LVEDD、LVESV、心排血量、LVMW、LVEF和E/A改善程度明显优于米力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西孟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米力农组(7.7%vs 23.1%,P=0.030)。左西孟旦组治疗后galectin-3和syndecan-4水平明显低于米力农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CHF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B型钠利尿肽(BNP)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将60例AMI患者按有无行PCI术分为PCI组和非PCI组,检测不同时期血清BNP水平以及采用PhillipsIE33型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患者1周左右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EDV、ESV和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24h、48h、72h时点血清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d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CI术对AMI患者进行早期再灌注可明显降低患者第7天的BNP水平,进而能改善AMI患者的左室功能及减轻左室重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讨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选取7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甲组(n=39)和乙组(n=39)。甲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乙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左心室重构防治的作用。结果用药后甲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与乙组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左心室重构,预后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剂量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构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3例,患者入院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的缬沙坦,n=36,80 mg/日)和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的缬沙坦,n=37,160 mg/日),比较两组左心室结构参数,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D)以及左心室功能参数,包括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左心室结构(LVESD、LVEDD、IVSD及LVPWD)、左心功能(LVESV、LVEDV、LVEF及CO)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均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与对照组8.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梗死后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结构和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于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进行检查的61例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6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两组受试者的左、右心房,左、右心室的超声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显示,两组患者的心房和心室结构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房舒张末期面积(LAA)、右心房舒张末期面积(RAA)、二尖瓣反流(MR)、三尖瓣反流(T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右心室舒张末期最大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最小容积(R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最大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最小容积(LVESV)均大于对照组,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的测量和评估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室功能,对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左心室血栓形成(left ventricular thrombus,LV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市人民医院AMI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及超声心动图图像结果,并对于左心室舒张功能与LVT发生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共纳入145例患者,其中9(6.21%)例患者出现LVT。出现LVT组和未出现LVT组患者间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internal dimension,LVEIDs)(P=0.004)、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P=0.034)、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P=0.009)、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P=0.004)、舒张功能指标(E/A)(P=0.024)、室壁瘤(P=0.024)以及舒张功能障碍≥Ⅱ级患者比例(P=0.0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LVEF40%(P=0.045)、室壁瘤(P=0.003)以及舒张功能障碍分级是AMI患者发生LVT的危险因素。舒张功能障碍对于预测AMI后LVT的发生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为0.747(95%CI:0. 568~0.925,P=0. 013),当舒张功能障碍分级为Ⅱ级时,其诊断LV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51.2%和72.8%。结论在AMI患者中,舒张期功能障碍≥Ⅱ级、LVEF降低及室壁瘤的形成均与AMI患者LVT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