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广谱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及 β 内酰胺类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的应用 ,导致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5 0(ESBLs)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 ,肺炎克雷伯菌是产ESBLs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老年人是产ESBLs菌感染的易感人群。我们采用随机多态DNA (randomamplificationpolymorphicDNA ,RAPD)分型的方法对我院老年患者中分离的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药敏试验及分型研究 ,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 菌株来源 :试验菌株为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6月 2 45例 60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肠产志贺样毒素且具侵袭力的大肠埃希氏菌(Entero-SLTs-Producing and 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ESIEC)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的侵袭基因,阐明它们之间的异同。方法 使用质粒酶切图谱分析,侵袭性基因ipaB,ipaC,ipaD的PCR和Southern blot杂交实验,以及利用EIEC8401菌株的侵袭性大质粒酶切产物作为探针与ESIE  相似文献   

3.
合肥市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类型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第 3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单环酰胺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耐药的革兰阴性菌不断增加[1,2 ] ,其主要机制是细菌产生了超广谱β 内酰胺酶 (ESBLs)。这些酶活性部位附近的一个或多个位点的氨基酸突变 ,从而增加了对氧亚氨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和水解能力[3 ] 。我们对合肥市 4所医院分离的经ES BLs表型确认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进行了初步分型 ,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菌株的来源及产ESBLs细菌的筛选(一 )野生菌株 收集 1999年 9月至 2 0 0 0年 9月安徽医科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肠产志贺样毒素且具侵袭力的大肠埃希氏菌(Entero-SLTs-ProducingandInvasiveEscherichiacol-i,ESIEC)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的侵袭基因,阐明它们之间的异同。方法使用质粒酶切图谱分析,侵袭性基因ipaB、i-paC、ipaD的PCR和Southernblot杂交实验,以及利用EIEC8401菌株的侵袭性大质粒酶切产物作为探针与ESIEC大质粒进行Southernblot杂交等方法。结果发现ESIEC菌株不具有EIEC、志贺氏菌所特有的ipaB、ipaC、ipaD基因;ESIEC菌株质粒与EIEC、志贺氏菌质粒同源性很小。结论ESIEC菌株编码侵袭力的基因与EIEC及志贺氏菌的侵袭基因是完全不同的,证明对ESIEC的分类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耐药性与抗生素应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是一类对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在内的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强大水解作用的酶。携带ESBLs基因的质粒容易在革兰阴性杆菌中传播从而引起细菌耐药性的扩散。目前产ESBLs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率呈增加趋势[1] 。因此 ,了解产ESBLs细菌的耐药性 ,对正确选择抗生素治疗由产ESBLs细菌所致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 5 8株产ESBLs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产ESBLs菌株 为本院从临床分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用PCR技术检测相关耐药基因和I类整合子并用DNA序列分析确认其所产生基因型.结果 检测菌株中ESBLs阳性56株,阳性率为44.4%.所有检测菌株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56株ESBLs阳性的菌株有44株扩增到TEM基因(78.6%),SHV型阳性的有2株(3.6%),CTX-M型阳性的有48株(85.7%),OXA型阳性的有1株(1.79%),intI1阳性菌株有35株(62.5%),占未检出PER和VEB型.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较高,耐药显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治疗产ESBLs细菌最有效的药物;TEM型和CTX-M型ESBLs为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基因型,携带I类整合子基因是导致细菌产ESBLs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菌株的分离和鉴定,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相关文件判断结果。结果246株大肠埃希氏菌和152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的耐药性,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率分别为30.8%和18.4%,大肠埃希氏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4%,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78.0%;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96.1%。结论基层医院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应开展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产质粒介导的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和基因型。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间呼吸科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110株,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用等电聚焦电泳、耐药质粒电转化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确定AmpC酶基因型。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AmpC酶检出率分别为9.30%(4/43),4.48%(3/6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产酶株对头孢西丁全部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氨曲南、阿米卡星及环丙沙星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对头孢吡肟及亚胺培南较敏感。7株产AmpC酶菌株中有5株通过电转化试验可将头孢西丁耐药性传递给受体菌,经PCR扩增和测序证实为质粒介导DHA-1型AmpC酶。结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已经出现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其耐药性能够水平传播,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9.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中质粒头孢菌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Wang QT  Liu YM  Wang H  Sun HL  Chen MJ  Du XL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7):487-490
目的 调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头孢菌素酶(AmpC酶)的发生率及其基因型。方法 收集北京朝阳医院2001年1~12月头孢西丁耐药的产ESBLs的24株大肠埃希菌、8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等电聚焦电泳测定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接合试验证实酶基因有无可转移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确定耐药株的亲缘关系;对AmpC酶基因进行多重PCR及序列分析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2001年北京朝阳医院ESBLs的发生率,大肠埃希菌为16.8%(49/292),肺炎克雷伯菌为160.5%(35/212);ESBLs株中质粒AmpC酶的发生率,大肠埃希菌为2.0%(1/49),肺炎克雷伯菌为17.1%(6/35)。这7株菌均产生DHA-1型AmpC酶;1株肺炎克雷伯菌可将头孢西丁耐药性传给受菌体。该7株菌都产TEM-1酶、5株产CTX-M-3型ESBL、2株产SHV-12型ESBL;该7株菌携带质粒2~5个,且都有约33~36kb的大质粒。PFGE发现这7株菌来自多个不同的克隆株。结论 北京朝阳医院ESBL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有7株既产DHA-1型质粒AmpC酶,又产CTX-M-3或SHV-12 ESBL。这7株菌来自多个不同的克隆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东东莞地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和耐药情况。方法 用确证试验对从临床分离的219株大肠埃希菌和73株肺炎克雷伯菌做ESBLs检测,ATB自动细菌分析仪做药敏试验。结果 219株大肠埃希菌检出产ESBLs94株,检出率为42.9%。73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产ESBLs30株,检出率为41%。产ESBLs与非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本院分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严重,产酶菌株耐药率很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质粒C类β-内酰胺酶(AmpC酶)引起在大肠埃希菌(Ec)和肺炎克雷伯菌(Kp)耐药率逐渐升高.3-氨基苯硼酸(APB)为硼酸衍生物,是C类酶的特异性酶抑制剂.近期我们将其用于Ec、Kp产质粒AmpC酶菌的检测,现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用PCR技术检测相关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并用DNA序列分析确认其所产生基因型。结果检测菌株中ESBLs阳性56株,阳性率为44.4%。所有检测菌株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56株ESBLs阳性的菌株有44株扩增到TEM基因(78.6%),SHV型阳性的有2株(3.6%),CTX-M型阳性的有48株(85.7%),OXA型阳性的有1株(1.79%),intl1阳性菌株有35株(62.5%),占未检出PER和VEB型。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较高,耐药显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治疗产ESBLs细菌最有效的药物;TEM型和CTX-M型ESBLs为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基因型,携带Ⅰ类整合子基因是导致细菌产ESBLs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肺炎克雷白杆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及其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主要是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 ,其中肺炎克雷白杆菌是代表菌种。ESBLs能水解绝大多数的头孢菌素、青霉素和单酰胺类抗生素 ,而且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交叉耐药 ,已成为细菌耐药的突出问题[1] 。随着产ESBLs菌株的逐年增多 ,已引起细菌的流行和交叉感染的发生[2 ] 。我们自 1999年 2月~ 2 0 0 0年 2月检测了广州地区肺炎克雷白杆菌产ESBLs的情况 ,并进行药敏监测。一、材料与方法1.菌株来源 :1999年 2月~ 2 0 0 0年 2月广州地区 13家医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州医学院附属一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TEM及SHV型ESBLs亚型 ,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分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患者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株的TEM型及SHV型ESBLs基因并测序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等 8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值。结果 所有产ESBLs株均耐头孢噻肟 ,11株耐氨曲南 ,2株分别耐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 ,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及头孢西丁耐药的分别为 11株、5株和 3株。 12株ESBLs菌中 10株产SHV 2 ,2株产TEM 19。结论 本研究中的产ESBLs株以耐头孢噻肟和氨曲南为主 ,其中绝大多数为多重耐药株 ,产SHV 2和TEM 19是其对头孢噻肟及氨曲南等氧亚胺基 β 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分析烟台市近5年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耐药情况。结果显示,两种细菌的产酶率均有升高趋势,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对β-内酰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含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敏感性较高。提示含酶抑制剂及碳青霉系列的抗生素是治疗这两种细菌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我国部分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qnrA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PCR扩增产ESBL菌株,包括263株大肠埃希菌和99株肺炎克雷伯菌的qnrA基因;测序分析其基因序列。琼脂稀释法测定10种抗菌药物对qnrA基因阳性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接合实验和Southern杂交进行基因定位。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qnrA基因阳性株的同源性。结果263株大肠埃希菌中有5株检出qnrA基因,占1,9%;99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8株检出qnrA基因,占8,1%。13株qnrA阳性株中qnrA基因均位于可接合性质粒上。13株菌株同时携带CTX—M基因(1株CTX—M-9、5株CTX—M-14和7株CTX—M-24)。qnrA基因阳性的接合菌与受体菌J53相比,环丙沙星对前者的MIC较后者提高了4~133倍。11株环丙沙星耐药株(MIC≥4mg/L)均存在GyrA亚基的83位氨基酸和(或)87位氨基酸改变,其中8株对环丙沙星高水平耐药株(MIC≥16mg/L)同时存在ParC亚基的80位氨基酸改变。2株MIC分别为4mg/L和2mg/L的菌株GyrA和ParC两亚基均未发生改变。结论肺炎克雷伯菌中qnrA基因的携带率高于大肠埃希菌。qnrA基因单独作用仅导致低水平喹诺酮类耐药,合并gyrA和(或)parC突变导致喹诺酮类高水平耐药。  相似文献   

17.
上海部分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及 …   总被引:70,自引:0,他引:70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比较产ESBLs菌与非产ESBLs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方法 收集1999年3月 ̄1999年10月上海地区4家医院分离的肠杆菌细菌1026株,用双纸片协同扩散法检测ESBLs,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作药敏。结果 1026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352株,检出率为34.31%,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为37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 ,革兰阴性致病菌对此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也日益上升 ,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是导致这种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在我国 ,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杆菌中产ESBLs菌株占 13 %~ 5 0 %或更高比例 ;我们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 ,阴沟肠杆菌中产ESBLs菌株所占比例也已经超过了 2 0 % [1] 。正确看待产ESBLs细菌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不仅有助于提高抗感染治疗效果 ,而且可以减少产ESBLs菌株的出现机会 ,对遏制ESBLs的流行也有重要意义。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下降…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 10 3株自食品、动物及病人分离的致泻性大肠杆菌进行了 18种抗生素耐药性及ESBLs检测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菌株来源  10 3株致泻性大肠杆菌自食品、动物、门诊腹泻病人中分离所得 ,其中EPEC32株 ,EIEC10株 ,ETEC2 1株 ,ESIEC4 0株。ESBLs阳性质控菌株为肺炎克雷伯菌ATCC70 0 6 0 3,阴性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氏菌ATCC 2 592 2。1 2 试剂及仪器 药敏试验培养基采用Mueller -Hinton琼脂 (上海医化所 ,批号 990 10 1) ;药敏纸片(上海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批号 990 9)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耐多药大肠埃希菌(E.coli)产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现状。方法初筛试验及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菌株;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临床分离71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CTX)等10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PCR技术检测三维实验阳性菌株的AmpC酶基因。阳性扩增片段送上海生工生物技术公司进行基因测序。结果在71株大肠埃希菌中粗筛阳性产AmpC酶菌株共11株,通过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分离出产AmpC酶的菌株8株,占总菌株数11.27%。药敏结果显示对亚胺培南全敏感,对阿米卡星等9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耐药模式中以耐多药菌株24株(33.80%);产AmpC酶菌株对多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AmpC酶菌株(P<0.05);检测发现2株质粒AmpC酶基因阳性。结论大肠埃希菌的多重耐药的现象突出;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AmpC酶菌株;质粒介导的AmpC酶的基因型表现为DH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