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HHFNC)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黄冈市中心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NRDS患儿61例,按照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HHFNC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2 h、24 h、72 h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和氧合指数,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开始母乳喂养时间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2 h、24 h、72 h PaO_2和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24 h、72 h两组患儿PaO_2均高于治疗前,PaCO_2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SaO_2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12 h、24 h、72 h SaO_2及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 h、24 h、72 h两组患儿SaO_2和氧合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儿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开始母乳喂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9.6%,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 HHFNC治疗NRDS患儿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儿氧合状态,缩短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开始母乳喂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对小儿心脏手术后重症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心脏手术后常频通气(CMV)治疗无效的重症ARDS患儿行HFOV治疗,设置相应的参数并行氧合、通气管理,每次吸痰后行肺复张。观察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HFOV治疗时间、肺复张期间循环指标变化、整体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存活情况。结果 HFOV治疗后通气及气体交换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12~48 h血气相关指标PaO2、PaCO2、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明显改善且稳定。HFOV治疗时间43~238(128.5±67.49)h,肺复张期间循环指标未出现异常变化,末梢血氧饱和度快速恢复至吸痰前水平,呼吸机的吸氧浓度快速降低。整体治疗期间出现气胸9例,均安置胸腔闭式引流。本组患儿存活21例(65.6%),死亡11例。结论 HFOV对CMV治疗无效的重症ARDS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善通气及气体交换,可作为小儿心脏术后重症ARDS的重要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NRDS纳入标准的患儿52例,根据首选通气方式分为高频震荡通气组和常频通气(CMV)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氧合指数(OI)以及肺气漏(PAL)、Ⅲ-Ⅳ级颅内出血(IVH)、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并发症。结果 HFOV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治疗后6、12、24小时OI值明显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L、IVH、PPHN、VAP、BPD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MV相比,首选HFOV治疗NRDS能更迅速改善患儿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病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肺出血(NPH)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90例肺出血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组则联合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前两组患儿Pa O_2、Pa 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6h两组患儿Pa O_2、Pa CO_2水平均较通气前明显改善(P0.05),通气后24h则较通气后6h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儿通气后各时间段Pa O_2、Pa CO_2水平改善幅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儿通气时间、肺出血停止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三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NRDS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BiPAP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Bi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48 h后,评估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48 h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氧交换指标及通气指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PaO_2/吸入氧浓度(FiO_2)及PaO_2/肺泡氧分压(P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患儿PaO_2、pH值、PaO_2/FiO_2及PaO_2/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平均气道阻力(MAP)和呼气末正压(PE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患儿MAP和PEE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BiPAP治疗NRDS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氧交换能力及通气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通气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RDS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23例,分别采用HFOV治疗和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变化、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HFOV治疗组患儿在治疗2 h时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动脉二氧化碳(PaCO_2)出现改变,经治疗6h后,氧浓度(FiO_2)、氧合指数(OI)显著下降,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_2)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MV组在治疗6h后PaO_2、PaCO_2和OI等指标,与开始治疗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与CMV组治疗至同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FOV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肺气漏并发症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出血(IVH)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儿的氧疗时间、住院时间HFOV组比CMV组为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组能更快、更好地改善RD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通气效果、病程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优于CMV组,早期应用于RDS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HFOV和常频机械通气(CMV)对4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两种通气方式对患儿的肺通气氧合功能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儿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PaO2/PAO2)在机械通气0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治疗后1、6、12、24、48 h PaCO2、FiO2、OI低于CMV组,PaO2/PAO2高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FOV组气胸、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生率低于CMV组(P<0.05),两组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安全、有效,并能更好、更快地改善呼吸衰竭患儿的肺通气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9例NRDS患儿分两组,治疗组19例给予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20例单纯机械通气治疗,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观察应用PS前后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变化及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病死率.结果 应用PS后动脉氧分压(PaO2)升高(P<0.01),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EEP)及吸入氧浓度(FiO2)下降(P<0.0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对NRDS有明显疗效,与单纯机械通气比较,能改善患儿的氧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9.
王刚  高敏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10):978-981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使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Intubate-SurfactantExtubate to CPAP,INSURE)技术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07~2016-02该院住院NRDS共58例,其中对照组27例,仅给予经鼻连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观察组31例,给予INSURE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 h、4~6 h、24 h、72 h血气分析变化情况、再插管机械通气率(治疗3 d和7 d内)和总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治疗后1 h、4~6 h时间段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动脉血酸碱度(p H)、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改善更快,观察组再插管机械通气率、总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NSURE技术可减少早产NRDS患儿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比例,缩短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且安全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NRDS患儿8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1),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1h的肺氧合功能参数、呼吸机主要调节参数、治疗期间并发症。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肺氧合功能参数、呼吸机主要调节参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氧合功能参数及呼吸机主要调节参数指标改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有助于改善肺功能,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对小儿麻疹肺炎合并重度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小儿麻疹肺炎合并重度ARDS常频通气(CMV)治疗失败后行HFOV治疗,设置相应的参数。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h、24h、48h通气-氧合指标变化、循环指标的变化及患儿存活情况。结果 HFOV治疗后12h、24h、48h通气-氧合指标均有改善,Pa CO2降低,Pa O2/Fi O2值升高,OI值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治疗12h、24h、48h心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治疗前后各时间段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儿存活20例,死亡10例(33.3%)。结论HFOV对CMV治疗无效的重度ARDS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改善通气及气体交换,对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可作为小儿麻疹肺炎合并重度ARDS的重要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PS首剂量对近足月早产NRDS患儿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近足月早产NRDS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入院6小时内给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70mg/kg气管内注入,研究组患儿入院后6小时内给予100mg/kg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注入治疗,记录两组患儿吸氧时间、治疗期间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PS二次使用率、住院时间、肺顺应性、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等情况。记录两组患儿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PS二次使用率、住院时间、吸氧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h,两组患儿氧合指数、PaCO 2、PaO 2肺顺应性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h,两组患儿氧合情况及血气分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DA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儿肺出血、颅内出血、肺气漏、反复呼吸暂停、ROP、NEC、BPD、PVL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PS首次给药能够显著提高近足月早产NRDS患儿临床疗效,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韩娟 《国际呼吸杂志》2016,(18):1399-1402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震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2例,分为常频机械通气组(n =41)和高频震荡通气组(n =41)。常频机械通气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高频震荡通气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治愈率、上机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PaCO 2、PaO 2、吸入氧浓度和氧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治疗后1、6、12、24 h高频震荡通气组 PaO 2明显高于常频机械通气组(P 值均<0.05),PaCO 2、吸入氧浓度和氧合指数明显低于常频机械通气组(P 值均<0.05);高频震荡通气组住院时间、上机时间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频机械通气组(P 值均<0.05);2组患儿最主要的并发症为新生儿硬肿症和肺炎,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震荡通气能明显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血气分析和氧合指数,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心率(HR)、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呼吸道阻力(Raw)。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呼吸频率、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HR、Ra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h,观察组患儿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点PaO_2、PaC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在PaO_2、PaCO_2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儿呼吸频率和氧合指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机械通气(HFOV)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重症RDS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CMV组)各33例,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治疗0h时,HFOV组和CMV组的FiO_2、PaO_2、PaCO_2测定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h、4h、8h、12h时,HFOV组的FiO_2、PaCO_2水平均低于CMV组(P0.05),PaO_2水平高于CMV组(P0.05);治疗0h时,HFOV组和CMV组的MAP、p H、OI指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24h时,HFOV组的MAP、OI水平均低于CMV组(P0.05),pH水平高于CMV组(P0.05);HFOV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CMV组(P0.05)。结论 HFOV治疗重症RDS患儿较CMV能够更加及时改善患儿的通气及血气水平,有利于患儿的救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7年9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10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及机械通气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珂立苏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X线评分,辅助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愈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PaO_2、PaCO_2、OI、X线评分及治疗后P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aCO_2、X线评分低于对照组,O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时间、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气胸、肺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珂立苏可有效提高NRDS患儿治愈率,改善患儿氧合功能,有利于缩短辅助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鼻不同正压通气模式在治疗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新生儿65例。按照通气模式的不同,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模式(对照组)以及经鼻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模式(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通气治疗后1h、6h、12h、24h、48h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以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两组患儿观察时间内总有创通气情况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情况。结果观察组PaCO_2水平在治疗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aO_2水平在治疗后6h以及治疗后12小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氧合指数在治疗后12小时以及治疗后24小时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创通气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鼻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模式在早期能有效的降低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新生儿二氧化碳分压,提高氧分压以及氧合指数,减少患儿实施有创通气。  相似文献   

18.
云金妹 《临床肺科杂志》2015,(3):556-557,570
目的评价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早产儿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早产儿处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PS预防性用药(100 mg/kg气管内注入),比较两组患儿NRDS发生率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NRDS发生率(21.6%)明显低于对照组(45.0%)(P0.05),观察组患儿上呼吸机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a O2、Pa CO2、Pa O2/Fi O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儿Pa O2、Pa O2/Fi O2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预防性应用PS可有效降低早产儿NRDS发生率,且有助于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探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和机械通气时间,计算氧和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氧和指数为(354.76±31.71)mmHg,机械通气时间为(219.54±35.63)h。对照组治疗后氧和指数为(314.76±30.68)mmHg,机械通气时间为(254.29±36.74)h。观察组治疗后氧和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气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PaO_2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加明显。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通城县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足月NRDS患儿4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进行替代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NSIMV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24 h及治疗结束时血气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吸入氧浓度(FiO_2)〕,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呼吸支持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pH值、PaO_2、PaCO_2、Fi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儿pH值、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FiO_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腹胀、鼻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呼吸支持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NSIMV治疗NRDS患儿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