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肝组织中HCV相抗原的表达,揭示在HCV在HCC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定位46例HCC组织及38例癌旁组织中HCV核心,NS3,NS5抗原和HBsAg。结果 癌组织中各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21.7%,21.7%,15.2%和19.6%,癌旁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6.8%,34.2%,31.6%和78.9%,阳性染色细胞呈弥漫,灶状和散在分布,各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HCV影响糖、脂代谢机制奠定研究基础.方法 扩增人胰腺cDNA文库并经纯化鉴定后,将文库质粒转化酵母菌株Y 187.诱饵质粒pGBKT7-core转化酵母菌株AH109,在色氨酸缺陷型培养基(SD/-Trp)上筛选阳性菌落.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将阳性重组AH109菌株与重组酵母菌株Y187进行配合,在四缺培养基(SD/-Trp/-Leu/-His/-Ade)和铺有X-α-gal的四缺培养基上进行筛选,提取蓝色酵母菌落质粒,电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后再提取质粒测序,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结果 筛选出11种与HCV核心蛋白相结合的蛋白基因,包括胰凝乳蛋白酶原B1前体、羧肽酶A1,胰蛋白酶原2、胰凝乳蛋白C、胰蛋白酶1,羧肽酶B1、驱动蛋白家族3B、胰蛋白酶2,线粒体蛋白基因、弹性蛋白酶3A,辅脂肪酶.结论 在筛选出的HCV核心蛋白结合的人胰腺细胞蛋白基因中,部分与糖,脂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病毒C区部分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不同长度C蛋白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及其抗原性。方法 应用核酸及蛋白分析软件对C蛋白的抗原决定簇预测分析,以PCR方法扩增3段长度分别为201bp,402bp及591b;p的C基因片段,通过基因体外重组技术克隆到pGEX-3X表达质粒中,用所获重组蛋白免疫BALB/C鼠并应用ELISA法对银川市动物系列稀释血清进行抗体测定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5A反式激活基因4剪切体(NS5ATP4A)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方法用PCR扩增NS5ATP4A基因,克隆入pET32a(+)质粒,构建pET32a(+)-NS5ATP4A表达重组体,转化DH5α和BL21菌,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Western Blot验证蛋白带。结果成功构建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得到了目的蛋白分子量为35kD,用Western Blot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NS5ATP4A,为抗原的制备及临床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HCV复制子表达载体,并实现其在细胞中的复制表达。方法用分子生物学基因克隆技术对HCV 2a型复制子的基因进行改造,用EGFP基因替代HCV基因组中的包膜基因(E1和E2)体外构建重组单顺反子HCV亚基因组复制子真核表达质粒pcDNA-JFH1-EGFP,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和测序鉴定;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uh-7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表达,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重组复制子的HCV RNA负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CV NS3蛋白的复制表达,并观察IFN-α对重组质粒表达的HCV RNA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构建的4个重组质粒酶切分析与预期相符,HCV亚基因复制子表达载体中未发生EGFP和HCV编码区读码框架改变,转染重组载体Huh-7细胞检测到HCV负链及EGFP和HCV NS3蛋白表达。转染后48h,1 000IU/ml和2 000IU/ml IFN-α处理的细胞HCV RNA表达水平分别为未处理组的20.0%和7.6%。结论含EGFP报告基因的单顺反子HCV亚基因组复制子表达载体pcDNA-JFH1-EGFP构建成功,在Huh-7细胞中能有效复制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CV提供了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6.
李菡  赵国强 《肝脏》2012,17(5):332-334
目的 构建重组HBx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AcGFP-HBx.方法 设计合成HBx基因的特异性PCR引物.PCR扩增获得HBx基因序列;将HBx基因序列克隆人T载体(pGEM-T-HBx);再用限制性内切酶BglⅡ和EcoR Ⅰ双酶切下目的片段,将其亚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AcGFP;双酶切(Bgl Ⅱ和EcoR Ⅰ)和序列测定鉴定重组子;脂质体包裹pIRES2-AcGFP-HBx转染入HepG2细胞,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HBx的细胞克隆,Western blot检测HBx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CR扩增获得全长HBx基因序列;双酶切筛选得到阳性重组子,测序分析证实插入序列正确;转染plRES2-AcGFP-HBx的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GFP的表达,Western blot 证实表达HBx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HB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获得稳定表达HBx蛋白的HepG2细胞株,为深入研究HBx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7.
8.
丙型肝炎病毒NS3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非结构蛋白NS3的功能 ,在真核生物酵母细胞中表达HCVNS3基因。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的方法以HCV全长质粒pBRTM/HCV 1为模板扩增HCVNS3基因 ,克隆到 pGEM T载体中 ,双酶切后回收连接到酵母表达质粒 pGBKT7中表达。提取酵母蛋白质 ,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和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HCVNS3基因酵母表达载体 ,Western免疫印迹显示了HCVNS3在酵母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在胞内存在 ,相对分子质量为 70 0 0 0。结论 HCVNS3蛋白在酵母中表达成功。  相似文献   

9.
HGV/GBV-C与HCV混合感染者肝组织中相关病毒抗原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的致病性是目前研究焦点之一,多数研究表明大多数HGV/GBV-C感染者体内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并认为HGV/GBV-C感染对原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基础病变似无明显影响[1-3].但仅从血清学、临床表现及常规病理角度试图说明HGV/GBV-C对机体有无损害的研究工作是很困难,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HGV/GBV-C与HCV混合感染者肝组织中HGV/GBV-C.HCV相关抗原表达进行研究,试图从免疫病理学角度探讨HGV/GBV-C对机体肝脏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元件构建一个新的真核双顺反子表达载体。方法克隆包含HCV5’非编码区18nt开始到HCV CORE区编码基因的32nt的IRES序列替换商用载体pIRES中脑心肌炎病毒(EMCV)的IRES序列。构建真核双顺反子表达载体pCVIR,再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分别克隆到pIRES和pCVIR中的IRES的上下游,用流式细胞仪检测GFP的表达强度,ELISA法检测HBsAg的表达,比较两者的表达效率。结果pCVIR载体对IRES下游GFP和HBsAg的表达效率高于pIRES载体。结论构建了一个高效的真核双顺反子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人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 真核表达载体,并在A549细胞中进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用PCR法扩增出DCN分子编码序列的cDNA全长,与pcDNA3.1(+)载体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decorin,并转化到大肠杆菌JM109中扩增以获得重组载体,应用双酶切、PCR以及测序鉴定此重组载体;脂质体介导重组载体转染A549细胞,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分别采用RT-PCR、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表达.结果 获得了约1 080 bp大小的特异性DNA片段;PCR产物与真核表达载体进行连接,经过双酶切、PCR以及测序鉴定证实分泌型DCN cDNA片段正确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RT-PCR方法可见转染组mRNA表达明显增多,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方法可见转染组细胞DCN蛋白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decorin,建立了稳定转染DCN的A549细胞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截短片段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核心蛋白(CORE)在HCV持续感染和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构建并表达不同HCV病毒株及不同截短片断CORE原核表达质粒。方法 用PCR扩增基因型为HCV 1b型的7个不同截短片段CORE基因:氨基酸(aa)长度分别为癌中心株(BT):B:1172aa、1-126aa、1-58aa、59-126aa、127-172aa;癌旁株(BNT):1-172aa及C191(HCV-J6):1-172aa,扩增产物用Bam H Ⅰ及Eco R Ⅰ双酶切后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中,阳性克隆转染到BL21中,IPTG诱导表达GST-CORE融合蛋白,纯化定量,并用western blot加以验证。结果 7个不同片段CORE在体外部得到相应表达,但表达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较长片段表达量相对较低,其中BT及BNT的1-172aa截短片段CORE的表达高于同基因型等长度片段的C191,而BT以59-126aa片段的表达量最高。BT、BNT及C191三株HCV基因1b型病毒株部分截短片段可形成二聚体。结论 构建不同HCV病毒株及不同截短片段的CORE原核表达质粒获得成功,为研究HCV不同病毒株及不同区域CORE功能奠定基础;不同截短片段的CORE表达量不等,可能与不同片段具有不同的疏水基团、细胞毒性及在HCV结构和在HCV致病性中所起作用不同有关;HCV基因1b型的CORE二聚体的形成依耐于59126aa区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诱导表达1b型HCV F蛋白及Core蛋白,建立F抗体ELISA检测方法,对F蛋白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抗原性作相关研究.方法 应用RT-PCR方法从HCV感染者血清中获得Core蛋白编码基因,在第42位和144位人工增加或减少1个核苷酸,使其读码框移位,利用多重PCR技术拼接获得全长F蛋白的基因序列,分别构建编码F和Core蛋白的重组质粒.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人大肠埃希菌BL21中,加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HCV Core和F蛋白.应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树脂纯化蛋白,并用Western印迹法鉴定其免疫原性.建立ELISA检测方法对12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巾抗F蛋白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成功构建含HCV F蛋白、Core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克隆,表达纯化获得的HCV F蛋白和Core蛋白,Western印迹法鉴定并确定其特异性.12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巾抗Core和抗F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93%和65%,而40例HBV感染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反应阴性.结论 F蛋白在HCV自然感染中有表达,并能产生特异的免疫反应,其生物学功能及在HC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HGV/GBV-C与HCV混合感染者肝组织HGV/GBV-C相关抗原的分布状况,探讨HGV/GBV-C对肝脏的损害机制。方法 以抗HGV/GBV-C NS5单克隆抗体或抗HCV NS3单克隆抗体为试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炎病人肝组织中HGV/GBV-C、HCV相关抗原表达。结果 56例肝炎病肝组织中HGV/GBV-C相关抗原表达阳性率为26.79%(15/56);HCV NS3抗原表达阳性率为39.29%(22/56)。HGV/GBV-C NS5抗原表达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肝细胞胞浆中,染色阳性细胞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肝细胞中存在HGV/GBV-C相关抗原表达,其编码产物可能作为一种靶抗原,诱发免疫病理反应,免疫损伤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采用SP法检测46例肝细胞癌及其38例癌旁肝组织中HCV NS5抗原,HCV核心抗原和HBsAg。结果在癌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5.2%,21.7%和19.6%,癌旁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1.6%、36.8%和78.9%;NS5抗原、核心抗原伴HBsAg者分别为21.7%和23.9%,不伴HCV核心抗原、NS5抗原者分别为47.8%和50%。两种HCV抗原和HBsAg均定位于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胞浆  相似文献   

16.
黄拓  崔大祥  李清  徐萍  孙荔 《胃肠病学》2007,12(10):616-619
背景:BRCAA1蛋白是-个新蛋白,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探讨BRCAA1蛋白在胃癌组织与不同分化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胃腺癌患者,分别取胃癌和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RCAA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分级的关系。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BRCAA1蛋白在胃癌高分化(MKN-1和MKN-74)、中分化(SGC-7901)和低分化(KATO.m和MGC80—3)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BRCAA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23,60,38.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60,0%)(P〈0.01);BRCAA1蛋白在高分化(2/17,11.8%)、中分化(11,26,42.3%)和低分化胃癌组织中(10/17.58.8%)的表达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表明BRCAA1蛋白在胃癌高、中、低分化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逐渐增强。结论:BRCAA1蛋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其表达水平与胃癌低分化程度密切相关,BRCAA1蛋白可能是-个胃癌不良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克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B亚型核心蛋白gag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制备自行设计的以λ噬菌体作为载体的HIV核酸疫苗奠定基础。方法以克隆好的HIV1B亚型U26942全基因质粒DNA作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gag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并在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BamHⅠ及XhoⅠ酶切位点,特异性的扩增gag基因。TA克隆后经双酶切、测序等鉴定重组质粒,再经双酶切、连接构建含gag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分析pcDNA3.1(+)/gag。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HepG2细胞,经G418压力筛选建立稳定转染gag基因的细胞系,用RT 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其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经BamHⅠ、XhoⅠ双酶切成5.4kb与1.5kb的片断,表明表达载体pcDNA3.1(+)中插入了gag基因片断,测序结果表明编码框正确。RT PCR及Western印迹证实稳定转染gag基因的HepG2细胞系中有该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HIV1B亚型核心蛋白ga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ag,并在HepG2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 (CP)部分缺失变异已证实在几种HBV感染的临床现象中存在[1 3 ] 。我们在一组 14例血清抗 HBe阳性的无症状携带者中 ,发现有 9例在nt174 8(或nt174 7)至nt176 7间 2 0 (或 2 1)个核苷酸的缺失 ,此 9例中有 5例合并有nt1896G→A点变异[4]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 ,拟构建这种CP 2 0 / 2 1bp缺失及合并存在A1896点变异的HBV全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并转染HepG2细胞 ,以研究此类变异株对病毒抗原表达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 材料 :EBO pplp质粒由美国Scripps研究所Fran…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光敏生物素标记的HCVcDNA探针和免疫金银显色法对42例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的HCVRNA和HCAg进行了检测,发现HCVRNA可以感染肝癌细胞,其分布状态及其抗原表达亦与肝组织一致。这些阳性细胞在组织中的感染状态多呈区域性,在此区域又可呈片状、簇状或散在分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编码基因对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核心(core,C)蛋白编码基因重组质粒诱导的免疫应答有无增强作用.方法:人工合成HCV核心蛋白基因至克隆载体pUC 119上,酶切后与真核表达质粒pCMH6K连接,测序正确后将重组质粒pCMH6K/HCV-C转染中华仓鼠卵巢(China hamster ovary,CHO)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转染的CHO细胞中HCVC蛋白分布与表达.将已构建成功的GM-CSF编码基因重组子(pGM-CSF)联合pCMH6K/HCV-C肌注免疫Balb/c鼠,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HCV C特异性抗体水平,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免疫原免疫鼠后脾T淋巴细胞亚群及Th细胞内细胞因子[干扰素-(interferon-,IFN-)、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变化,LDH法测定CTL活性.结果:pCMH6K/HCV-C经鉴定构建正确.所编码的蛋白主要分布于胞膜,少量分布于胞浆.pGM-CSF+pCMH6K/HCV-C联合免疫组和pCMH6K/HCV-C单独免疫组均产生抗HCVC特异性抗体,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免疫组CD4+T淋巴细胞比例为44.90%±5.99%,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不同免疫组CD8+T细胞比例变化不大,与空载体pcDNA3.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免疫组CTL活性为56.48%±4.68%,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联合免疫组IFN-/IL-4比值为18.20±2.36,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GM-CSF编码基因可增强HCV C基因DNA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并能够诱导Th1型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