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索64排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以胸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254例,根据冠脉CT造影结果,分为正常对照(NC)组8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9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67例。所有患者均测定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入选者血浆MPO浓度,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比较组间血浆MPO浓度水平差异及血浆MPO浓度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血浆MPO平均浓度高于SAP组,SAP组血浆MPO平均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冠心病患者中,血浆MPO水平随着Gensini积分增加而升高(P0.01),MPO浓度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51,P0.01)。结论 64排螺旋CT冠脉检查进行Gensini积分与血浆MPO水平密切相关,两者联合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联合检测患者外周血CD4CD28-T淋巴细胞对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性质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2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10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120例,同期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入院后检测患者外周血CD4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行64层螺旋CT检查,根据冠状动脉成像CT值将冠心病患者病变血管处斑块分为软斑块77例、纤维斑块57例、钙化斑块92例。结果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ACS组外周血CD4CD28-T淋巴细胞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钙化斑块患者比较,软斑块和纤维斑块患者外周血CD4CD28-T淋巴细胞表达明显升高(P<0.05);ACS患者CT值与外周血CD4CD28-T淋巴细胞表达呈负相关(r=-0.81,P=0.047)。结论联合检测外周血CD4CD28-T淋巴细胞表达,能够提高64层螺旋CT检测ACS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准确性,提高对ACS患者治疗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64排螺旋CT检测各型冠心病中软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的分布,探讨冠脉斑块稳定性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9例住院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正常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不包括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64排螺旋CT检查后根据斑块性质分为正常对照组、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和钙化斑块组,测定血清TNF-α和Hcy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1)在ACS组软斑块、混合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钙化斑块(P<0.001),而在SAP组钙化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ACS组(P<0.001);(2)各斑块组血清TNF-α和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血清TNF-α和Hcy水平高于钙化斑块组(P<0.05);而软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间血清TNF-α和Hcy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ACS组血清TNF-α和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SAP组(均P<0.01)。结论 (1)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可较准确地显示冠心病患者病变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2)血清TNF-α、Hcy水平可较好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3)64排螺旋CT检测分析斑块在各型冠心病分布特点结合TNF-α、Hcy含量分析,可对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对预测心血管事件及危险分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64排螺旋CT 检测各型冠心病中软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的分布,探讨冠脉斑块稳定性与IL-6和TNF-α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89例住院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正常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不包括急性 S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64排螺旋CT检查后根据斑块性质分为正常对照组、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和钙化斑块组,测定血清 IL-6和TNF-α.结果 ①在 ACS 组软斑块、混合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钙化斑块(P<0.001),而在SAP组钙化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ACS组(P<0.001);②各斑块组平均血清 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平均血清 IL-6和TNF-α水平高于钙化斑块组(P<0.05);而于软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间平均血清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ACS组平均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SAP组(均P<0.01).结论 ①64排螺旋CT 冠脉造影可较准确地显示冠心病患者病变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②血清IL-6、TNF-α平可较好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③64排螺旋CT检测分析斑块在各型冠心病分布特点及IL-6、TNF-α含量分析,可对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对预测心血管事件及危险分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联合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易损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入选7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ACS组4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9例,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根据CT值将ACS组、SAP组犯罪血管处斑块分为软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同时检测患者血清hs-CRP及血浆MMP-9浓度,并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性质.对照组25例.结果 (1)ACS组软斑块发生率较SAP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3比4/29,P=0.001);(2)与对照组比较,SAP、ACS组hs-CRP(4.12±2.82 mg/L比6.11±2.60 mg/L比11.26±3.03 mg/L)、MMP-9(54.87±47.73 ng/mL比91.69±55.72 ng/mL 比187.86±64.73ng/mL)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ACS组较SAP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冠心病的软斑块亚组与纤维斑块、钙化斑块亚组比较hs-CRP(12.69±2.41 mg/L比7.47±2.52 mg/L比6.39±2.87 mg/L)、MMP-9(211.67±57.87ng/mL比121.48±55.86ng/mL比95.99±62.29 ng/mL)浓度明显升高,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CT值与hs-CRP、MMP-9浓度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炎症因子hs-CRP及MMP-9,能够提高64层螺旋CT检测ACS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准确性,并提示斑块稳定性,提高对ACS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内斑块性质的价值。方法对86例冠心病患者(糖尿病组42例,非糖尿病组44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其主要冠状动脉内斑块的性质。结果糖尿病组血管单支、三支病变支数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P<0.01),糖尿病组左主干、弥漫性病变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或P<0.01),重度狭窄病变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两组患者冠脉内共检测到182个斑块,糖尿病组斑块数目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易损斑块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可有效检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斑块性质,对冠心病患者的风险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白三烯-B4(LT-B4)、MMP-9的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方法根据超声将352例颈动脉斑块的患者,稳定斑块组(127例)和不稳定斑块组(225例),无颈动脉斑块患者125例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外周血浆LT-B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结果颈动脉斑块组患者血清LT-B4、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LT-B4、MMP-9浓度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T-B4水平升高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OR=2.104,95%CI:1.526~3.015)。结论血清白三烯B4、MMP-9与不稳定的颈动脉斑块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差异。方法连续性入选诊断为ACS及SAP、并于介入治疗前72h内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患者45例,将诊断为ACS的31例作为ACS组,诊断为SAP的14例作为SAP组,将ACS组的病变分为罪犯病变和非罪犯病变,SAP组的病变定义为稳定病变;比较冠状动脉病变性质。结果 2组共有60处病变,ACS组40处,SAP组20处;ACS组罪犯病变非钙化斑块和脂质斑块比例明显高于同组非罪犯病变及SAP组的稳定病变(96.8%vs 55.6%vs 20.0%,83.3%vs 40.0%vs 25.0%,P<0.01);ACS组罪犯病变的血管截面积、斑块面积、重构指数、斑块的偏心指数明显高于同组的非罪犯病变及SAP组的稳定病变(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作为无创的影像学工具,可识别ACS与SAP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病变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血浆白介素18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白介素18(IL-18)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53例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1例。均在入院第二天清晨空腹取抗凝静脉血2ml,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血浆IL-18浓度.结果IL-18ACS组:113.73±58.49pg/ml;SAP组:76.13±43.88pg/ml。两组比较,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中IL-18水平较SAP组明显增加,提示IL-18可作为ACS的筛检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浓度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对照组(108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67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22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TM和hs-CRP血浆浓度,分析sTM和hs-CRP血浆浓度与冠脉病变范围的相关性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各组sTM血浆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CS组SAP组对照组[(97.31±4.19)pg/ml(72.16±6.70)pg/ml(52.29±2.28)pg/ml,均P0.05];hs-CRP血浆浓度ACS组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1±0.08)μg/ml(2.55±0.09)μg/ml,P=0.012],对照组和SAP组、SAP组和ACS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hs-CRP和sTM血浆浓度与冠脉病变范围无相关性(均P0.05);sTM和hs-CRP血浆浓度无相关性(r=-0.070,P=0.116);sTM和hs-CRP血浆浓度用于ACS的判断均有显著意义(P0.001,P=0.048)。结论:sTM和hs-CRP血浆浓度均可预测冠心病患者的斑块稳定性,且对ACS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均与冠脉病变范围不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激活蛋白-1(A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MIF、AP-1和MMP-9信号通路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根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将142例入院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分为A型病变、B型病变和C型病变组;并根据造影结果 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采用ELISA方法 测定血浆MIF、AP-1、MMP-9浓度水平.分析各组间MIF、AP-1、MMP-9浓度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间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MIF[(14.97±2.11)μg/L]及其下游信号通路AP-1(1.43±0.33)和MMP-9[(1.48±0.14)μ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IF:(9.07±1.28)μg/L;AP-1:0.71±0.13;MMP-9:(1.01±0.07)μgL,均P<0.05],ACS组MW[(16.66±2.56)μg/L]、AP-1(1.56±0.22)和MMP-9[(1.58±0.14)μg/L]水平明显高于SAP组[MIF:(11.01±2.12)μg/L,AP-1:1.04±0.25,MMP-9:(1.25±0.07)μg/L,均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MIF、AP-1和MMP-9浓度逐渐升高(P<0.05).逐步回归分析示HDbC与Gemini评分呈负相关,LDL-C、MIF、MMP-9、活性AP-1数量与之呈正相关.AP-1与MMP-9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MIF及其下游信号通路AP-1和MMP-9血浆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性呈明显正相关,其对易损斑块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并对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斑块稳定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42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组。血浆MIF浓度通过ELISA法测定。结果冠心病组MI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4.97±4.11)vs(9.07±1.28)μg/L〕,ACS组MIF浓度又明显高于SAP组〔(16.66±3.56)vs(11.01±2.12)μg/L〕。随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增加,MIF浓度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MIF增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显著相关,其可以做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的一个指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疑诊冠心病且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114例(冠心病组).根据临床病史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syndromes,ACS)组73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41例;另选择非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析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病变支数的相互关系。结果 ACS组和SAP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2±3.5)mg/L vs(1.6±4.1)mg/L vs(0.7±2.9)mg/L,P<0.01].且ACS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Gcnsini积分≥30分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Gensini积分<30分患者[(2.6±2.7)mg/L vs(1.8±5.2)mg/L,P<0.01]。3支病变患者血清胱抑紊C水平和Gensini积分较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患者明显增高[(2.8±1.8)mg/L vs(1.9±3.4)mg/L vs(2.1±4.1)mg/L;(49±16)分v5(17±9)分vs(28±1 8)分,P<0.05,P<0.01];双支病变患者Gensin积分较单支病变患者明显增高(P<0.01);而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73,P<0.01)。结论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病变支数显著相关,胱抑素C水平可以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踝臂指数(ABI),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86例拟诊CHD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2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6例、对照组2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APN水平,测量所有患者的ABI.结果 ACS组、SAP组的APN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CS组的APN水平低于SAP组(P<0.05),2支、多支病变组ABI水平明显低于1支病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N是CHD的一个保护性因子,APN可以增加斑块的稳定性,减少ACS的发生;AB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相关,APN与ABI联合检测在评估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 A(PAPP A)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的关系。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 (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6 1例 ,其中ACS患者 4 6例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AMI) 16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30例 ;稳定型心绞痛 (SAP) 15例 ;另设CAG排除冠心病患者 2 4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PAPP A浓度。结果 :ACS患者组、SAP组、正常对照组血清PAPP A浓度分别为 (2 1.10±6 .95 )、(15 .2 1± 3.87)、(15 .5 0± 3.18)mIU/L ;此外 ,ACS组内AMI和UAP者血清PAPP A浓度分别为 (2 4 .79± 7.88)、(19.13± 5 .6 0 )mIU/L。SAP组与AMI及UAP者之间PAPP A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和P<0 .0 5 ) ,SAP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AMI与UAP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血清PAPP A水平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计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ACS患者血清PAPP A浓度明显升高 ,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提示其有助于冠心病的危险分型 ,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OX40配体(sOX40L)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sOX40L和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患者200例,依据不同疾病分为3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9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60例),对照组(50例)。采用透视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OX40L。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计算冠状动脉病变形态积分,并与sOX40L,hs-CRP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CS组sOX40L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形态积分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间病变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sOX40L和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病变形态积分有明显相关性(P<0.05);sOX40L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48,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sOX40L、hs-CRP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斑块不稳定;血清sOX40L、hs-CRP水平可以有效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夏金喜  肖建民 《心脏杂志》2014,26(4):459-461
目的:探讨Fractalkine血清水平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临床情况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2例,另设CAG排除冠心病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依据CAG结果分为单支、两支、多支病变组;观察各组血清Fractalkine水平。结果:冠心病组Fractalkin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冠心病3组血清Fractalkine水平,SAP组、UAP组、AMI组依次增高;血清Fractalkine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明显呈正相关。结论:Fractalkine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冠状动脉病情及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浆白介素(IL)-6和内脂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28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并按病变血管支数分成3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75%组、76%~90%组及91%~100%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血浆IL-6及内脂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应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ACS组患者IL-6及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5),按照不同病变血管支数分组和按照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分组后,血浆IL-6及内脂素水平在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IL-6、内脂素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分别r=0.583,r=0.724,均P<0.01)。结论 IL-6及内脂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尿酸、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a)浓度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185例患者包括10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0例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及4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31例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清尿酸、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a)浓度,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用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后计算Gensini积分与病变支数来估计.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冠状动脉痉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中男性患者血尿酸浓度高于对照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中女性患者血尿酸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纤维蛋白原浓度高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尿酸、纤维蛋白原和低密度脂蛋白与冠状动脉积分显著相关,尿酸、纤维蛋白原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显著相关.结论 各型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与血尿酸、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有关,血低密度脂蛋白与冠状动脉积分有关.  相似文献   

20.
血清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血脂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 (CAG)确诊的冠心病 (CHD)患者 5 6例 ,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 4 3例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AMI) 15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 2 8例 ;稳定性心绞痛 (SAP) 13例 ;另设CAG排除CHD患者 2 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比色法及酶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 (TB)、直接胆红素 (DB)、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及甘油三酯 (TG)水平 ,间接胆红素 (IB)水平通过计算得出。以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三者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的指标。结果 CHD组中SAP、UAP、AMI患者血清TB及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DB水平在CHD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血清TB、IB、DB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明显负相关 ;与LDL C水平呈负相关 ,与TG ,T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人体内胆红素代谢紊乱可能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 ,且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及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