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17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方法和结果。方法 左室特发性室速(Idiopathic Lef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LVT)16例,右室特发性室速(IdiopathicRigh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RVT)1例,15例ILVT采用标测V波前最早浦肯野纤维电位(P电位)方法,1例因室速不能诱发的ILVT和1例IRVT采用起搏标测。射频消融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 射频消融治疗ILVT成功率为87.5%,IL-VT均起源于左室间隔面,有效消融靶点处P电位较体表心电图QRS波起始点提前(29.6±11.2)ms(20~55ms)。IRVT1例射频消融成功,有效消融靶点处起搏时与心动过速时的12导联心电图QRS波形完全相同。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儿童左室特发性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ILF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中心2000年6月至2019年4月射频导管消融治疗30例儿童ILFVT,年龄1~14岁,男性12例,女性18例。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ILFVT诊断后经X线二维或CARTO三维系统引导标测消融,消融靶点为心动过速时左室间隔部标测最早激动处或窦性心律时左室间隔部最早Purkinje电位或舒张期电位处。结果 29例诊断为左后分支ILFVT,1例诊断为左前分支ILFVT。经X线引导ILFVT标测消融13例,应用CARTO三维系统引导标测消融17例。CARTO三维标测指导下消融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明显短于X线二维指导下消融,分别为[(30±10)min vs (50±20)min,P<0.05;(5±2)min vs (15±5)min,P<0.05]。30例患者ILFVT均消融成功。随访2年,2例应用X线指引消融ILFVT复发,经再次消融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标测方法.方法对52例行射频消融的IVT患者进行标测.39例源于右心室的IVT采用消融导管右心室起搏标测法,以起搏时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发作时的12导联心电图QRS波形态与振幅完全相同的起搏部位为消融靶点.12例起源于左心室的IVT以发作时消融电极导管在左心室内标测到较体表心电图QRS波提前≥20 ms的最早高频低振幅电位为消融靶点(激动顺序标测法),1例左心室室速采用起搏标测法.结果左心室IVT消融成功率100%(13/13),右心室IVT消融成功率94.87%(37/39).结论起源于左心室的IVT宜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起源于右心室的IVT宜采用起搏标测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射频消融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患者34例,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速(IRVT)采用起搏标测确定消融耙点,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采用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相结合确定消融靶点.结果其中20例起源于左室间隔部和流出道,14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31例即刻成功,3例失败,成功率91.2%.结论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电磁解剖标测系统(Carto)标测和指导射频消融在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12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年龄(33±12)岁。心动过速周期(370±95)ms。室性心动过速持续发作时,7FNavi-Star在相关心室标测,实时重建心腔三维电解剖图,右心室室性心动过速在右心室流出道详细标测,根据激动图上最红色区域为较早激动部位,结合大头导管记录心室波最早、且起搏时体表12导联图形与心动过速一致处,作为消融靶点。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在间隔部细标,标识较体表QRS波及His束电位提前的P电位处,作为靶点。温控60℃放电消融。以基础态及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反复电生理检查.不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作为成功消融终点。结果12例均成功消融,其中右心室室性心动过速7例,均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前中间隔部,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5例,起源于左心室后中间隔4例、中下间隔近心尖部1例。1例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于心动过速在左心室后中间隔处标测时,室性心动过速终止,后标志此处作为靶点,放电消融成功。手术时间为(102±25)分钟,曝光时间为(11±7)分钟。随访6~1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Carto系统通过磁场标测定位,结合心内电图重建室性心动过速时心室电激动图,可有效快速寻找最早激动点或P电位处作为消融靶点,进行电解剖标测,并可在标测导管机械损伤终止室性心动过速处标志,结合起搏标测,作消融参考点指导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导管射频消融术中放置心室参考电极治疗IVT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术中对5例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速(RVOT-VT)室速或同源室早发生时,患者参考电极某位点上记录到较提前的v波,将大头导管置于参考电极较提前v波附近标测;3例左室特发性室速(IVLT)患者参考电极某位点上记录到左后分支的蒲氏纤维电位(p),将大头电极置于参考电极p电位附近标测。均先采用激动标测,再行起搏标测,标测到靶点后行射频消融。结果8例均1次消融成功,随访6~34个月无复发。证明术中放置心室参考电极作指导,可缩短靶点标测时间并提高准确性,从而提高导管射频消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27例。左室特发性室速17例均消融成功,其中16例采用标测V波前最早P电位(浦肯野纤维电位)的方法;1例采用起搏标测的方法,成功靶点处均在左室间隔部。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对10例右室特发性室速采用起搏标测和激动标测的方法,其中8例消融成功,成功靶点7例在右室流出道、1例在流入道部位。成功8例中2例复发或再发,1例复发后电生理检查不能诱发室速,无法消融;1例再发左室室速,再次消融成功。27例中1例出现静脉炎并发症。以上结果表明射频消融术是治疗特发性室速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阐明起源自邻近希氏束的特发性左心室心动过速(ILVT)的标测和消融方法。方法 对6例起源自邻近希氏束部位的ILVT进行了成功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经逆行法在左心室间隔面标测最早浦肯野电位,以最早浦肯野电位记录点和/或标测电极机械损伤能明确终止心动过速的地点作为消融靶点。结果 (1)消融成功率83.3%(5/6),1例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在一点消融后3种形态室速均不能被诱发,随访2-48个月无复发。失败1例,是在成功消融室速的同时并发了完全性房室阻滞;(2)标测结果:心动过速时HV(H-QRS)间期是15-20ms。6例均在左心室间隔邻近希氏束或左束支部位滑动导管时终止心动过速,最早浦肯野电位较H波提前6-16ms、较QRS提前25-36ms。5例在窦性心律下消融,1例在心动过速时消融。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对起源于邻近希氏束的ILVT也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标测导管易因机械性损伤而终止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时最早浦肯野电位并结合机械损伤能终止心动过速的地点是确定消融靶点的方法,在窦性心律下放电是避免发生完全房室阻滞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和室性早搏(VPC)的疗效及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72例IVT、VPC患者采用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法确定室性心动过速(VT)、VPC的起源部位并行RFCA治疗。结果:19例左室IVT中16例起源于左室间隔部左后分支的蒲肯野系统,3例起源于左室心尖部,6例右室IVT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24例消融成功,1例失败。47例VPC中43例起源RVOT间隔部,2例起源于RVOT游离壁,2例起源于左室流出道,44例消融成功,2例复发。结论:RFCA治疗IVT及特定部位的VPC是安全、有效且成功率高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临床疗效。方法 :5 6例特发性室速患者中 ,34例左室特发性室速采用EPT小、中弯大头导管 (或Webstr小弯大头 ) ,在左室行激动顺序标测和消融 ,以P电位较QRS起点提前 2 0ms以上作为消融靶点。 2 2例右室流出道室速采用Webster加硬导管在右室流出道行起搏标测 ,以起搏时与心动过速时体表 12导联QRS形态完全相同或最接近处为消融靶点 ,成功标准为放电过程中心动过速终止且不能诱发。结果 :5 1例患者消融成功 ,成功率 91.1%。 34例左室特发性室速中 30例靶点位于左室间隔中下部 ,2例近左室心尖 ,1例左室流出道 ,1例位于间隔高位。 31例消融成功 ,1例失败 ,2例因导管到达间隔处机械刺激终止室速而不能再诱发 ,于终止室速处作为靶点射频消融 ,1例于术后第 2天、另 1例半年后室速复发。 2 2例右室流出道室速 ,16例位于流出道间隔侧 ,6例位于流出道游离侧壁。 19例起搏标测到与心动过速 12导联QRS形态完全相同靶点 ,1例形态接近 ,消融获成功。 2例未能诱发室速 ,射频消融 1个月心动过速重新出现 ,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射频消融术对特发性室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作为首选治疗。电生理未诱发室速或机械刺激终止室速不宜尝试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特发性左室后间隔室性心动过速临床特征及射频消融的方法学。方法:对16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特发性左后间隔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体征、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特点进行分析。在左室后间隔左后分支区域标测到浦肯野纤维电位(P电位)为消融靶点,选用双弯消融导管,温控55~60°(功率20~50W)消融。结果:心动过速时的体表心电图呈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图形。射频消融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特发性左室后间隔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易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相混淆,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希浦系统起源左室特发室性心动过速(IVT)的标测方法与射频消融(RFCA)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体表心电图(ECG)起搏标测法、心动过速标测法、窦性心律下P电位(浦肯野电位)标测法.结果 29例希浦系统起源左室特发室性心动过速全部经射频消融成功,随诊1个月~36个月无复发,心动过速标测消融组与窦性心律下P电位标测消融组在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起搏标测组与前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RFCA治疗希浦系统起源左室特发室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②心动过速下标测消融与窦性心律下标测消融优于起搏标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的解剖结构使得对该部位的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eardia,VT,室速)标测定位的难度较大,远期成功率也较低,为此,采用心内非接触式标测指导导管消融。方法 20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4~59(35.1±12.3)岁。其中6例有晕厥或黑矇史,7例既往曾接受射频消融未获成功。全部患者均在RVOT内放置EnSite3000标测导管,在窦性心律下进行疤痕标测和心动过速时进行最早激动标测,并根据标测结果使用EnSite 3000导管的导航功能指导消融定位。消融前并进行起搏标测。结果 20例患者共诱发出22种RVOT室速,其中3例还伴其它起源的室性早搏(室早)。疤痕标测提示,13例患者有电学意义上的疤痕区域,且有11例室速起源于该疤痕区域。25个室速或室早起源点中1例起源于近肺动脉瓣口部,10个位于间隔侧,其余均偏游离壁,其中7个偏RVOT后壁中、下部,4个偏前壁中、下部,3个位于游离壁侧;病变基质的直径为6~42 mm,平均(16.8±9.2)mm。非接触式标测所确定的最早激动处电位平均领先体表20~62(41.0±13.8)ms;与自发的室性心动过速相比,起搏标测下14例的12个导联QRS形态完全一致,11/12个导联一致的为10例,1例有10/12导联一致。全部室速和室早均消融成功。在标测确定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三维标测方法及其消融策略。方法21例ARVC室速患者,因1—4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临床上呈反复发作、无休止发作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后频繁放电治疗,接受导管消融治疗。其中,男性19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2±12)岁。9例患者接受电解剖(Carto)标测,12例患者接受非接触标测(EnSite—Array)。在首先明确病变基质的基础上,通过激动标测、拖带标测及起搏标测,分析心动过速的起源、可能的传导径路及其出口以及它们与病变基质的关系。通常于心动过速的出口处及其周边行局灶消融,术中病变基质周边的延迟激动电位应一并消融。结果21例患者,2例呈无休止发作,1例患者表现为频繁室性早搏及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余18例患者消融中共诱发出34种心动过速。所有心动过速均呈左束支阻滞形,平均心动过速周长为(289±68)ms。16例患者(28种室速)消融治疗即刻成功,3例患者(7种室速)部分成功,2例患者(2种室速)消融失败,即刻消融成功率76.2%。所有患者消融术后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平均随访6~30(1d±7)个月,成功患者中2例复发,其中1例再次消融成功;未达即刻成功的5例患者,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均无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其中包括1例消融后植入ICD者。结论三维标测系统可首先明确ARVC患者的病变基质,在此基础上结合激动标测和心内各种电刺激技术,可直观显示心动过速的起源、缓慢传导区出口及折返环路,以此制定消融策略可成功治疗ARVC室速。心动过速起源于心肌深部或ARVC病变进展,是消融失败和复发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起源于主肺动脉干(MSPA)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早/室速)的电生理特征、标测方法和导管消融.方法 27例疑似右心室流出道室早/室速的患者中4例(15%)起源于MSPA,其中男性3例,平均年龄(25±10)岁.3例使用非接触式标测系统结合常规标测,1例采用常规标测.2例使用温控导管消融,2例采用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结果 1例(N4)超声心动图提示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余3例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1例患者为室早/室速伴有晕厥,另3例仅有室早.室早/室速体表心电图表现为下壁导联R波振幅高、心电轴右偏和QaVL/QaVB比值较大.非接触式标测显示最早激动点位于球囊上方较远距离,激动面积大,最早激动点至爆发点距离远.成功靶点处激动较体表QRS波起始提前(28±6)ms,2例记录到等大的A波和V波,3例记录到融合的尖峰或碎裂电位,局部高能量可以获得较满意的起搏标测图形.4例患者均消融成功,随访(6.5±3.0)个月,1例复发后再次消融成功.结论 起源于MSPA的室早/室速并非少见,非接触式标测的特殊表现可快速揭示诊断,详细的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指导的消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冯金忠  吴峰 《心脏杂志》2010,22(4):632-634
左室特发性心动过速主要起源于左后分支,折返参与是其主要机制,导管消融是对其治疗的主要方法。导管消融方法有心动过速发作时激动和起搏标测消融法、最早蒲肯野电位标测消融法、舒张晚期电位消融法及窦性心律下的室间隔下部线性消融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通过经房间隔穿刺途径消融起源于左室顶部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方法、电生理特点及消融结果。方法对5例体表心电图符合左室流出道附近起源特点的患者,术中在左室流出道未标测到理想靶点,行房间隔穿刺将消融导管跨二尖瓣环倒钩至左室顶部,采用三维电解剖标测法,用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以35~40w,43℃,流速17ml/min在该区域进行片状基质消融治疗。结果5例术中在左室顶部均可标测到低电压区,窦性心律时可记录到心室晚电位或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可记录到心室舒张中期电位,通过房间隔穿刺途径的即刻消融成功率为100%,随访3个月,有I例复发并出现晕厥。结论对于起源于左室顶部的室性心律失常,经房间隔穿刺途径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特殊部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 8例起源于特殊部位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的心电图特征及其导管射频消融的方法学进行了分析。 8例患者中男 5例、女 3例 ,心动过速史 3~ 2 0年。室速形态呈右束支阻滞者 4例、呈左束支阻滞者 4例 ;电轴右偏 6例、左偏 2例。结果 :8例患者均射频消融成功 ,消融靶点 2例位于左室流出道左冠窦内 ,距左冠状动脉主干开口约 1cm ,2例位于左室游离壁 ,2例位于左前分支近心尖部 ,2例位于右室流入道游离壁。结果提示导管射频消融对起源于特殊部位的室速也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左室流出道室速 (LVOT VT)的心电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对LVOT VT进行射频消融时应避免累及冠状动脉左主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行动态基质标测,指导对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消融的价值。方法 应用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在窦律下对 3例ARVC室速患者行动态基质标测,在确定室速的最早激动点、出口部位和传导顺序后,寻找与室速相关的峡部并行线性消融。结果 3例患者存在 3种不同形态的基质,分别位于右室流出道、右室前壁和右室前侧壁。共诱发 5种室速,平均心动周期为(348±65)ms,其中 3种室速起源于基质或基质边缘, 2种室速的起源远离基质; 1种室速经基质传导。5种室速全部消融成功。平均随访 20个月,无心动过速发作。结论 应用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确定异常电生理基质有助于理解ARVC室速的发生机制和制定消融策略,行室速相关峡部的线性消融可有效治疗室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指导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标测与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3.2岁。经股静脉或股动脉置入64极球囊电极和射频消融导管至同一心室,计算机标测系统首先构建心腔的几何构型,然后建立心动过速的腔内等电势图,分析心动过速的最早起源点及折返激动的关键峡部,最终利用计算机导航系统指导消融导管至拟定靶点处进行环状或线形消融。结果5例患者共诱发出6种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平均周期为(336.6±42.7)ms。2例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及1例隐匿性束室纤维患者均消融成功。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共有两种心动过速,一种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另一种起源于左室间隔部,前者消融成功,后者因导管操作致心动过速持续发作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终止手术。1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于最早激动点处做环状消融,未获成功。5例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4个月,所有消融成功患者均未再有心动过速发作。结论非接触性球囊导管标测系统指导心律失常的心内膜标测与消融是安全、有效的,与常规的标测和消融方法比较,该系统有一定的优越性,尤其适用于复杂病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及指导射频消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