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吕超  辛海光  王俊学 《肝脏》2008,13(3):224-226
本研究对我科近期收治的1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胆红素(TBil)、凝血因子V(FV:c)、凝血因子Ⅶ(FⅦ:C)、前白蛋白(PRE—A)等生化指标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多因素统计学分析,以期更有效地指导临床重型肝炎的救治。  相似文献   

2.
慢性重型肝炎凝血因子Ⅴ、Ⅶ、Ⅹ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凝血因子Ⅴ、Ⅶ、X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7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前者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后者分为早期、恢复期,采用血凝法动态检测两组各期及对照组中患者凝血因子Ⅴ、Ⅶ、Ⅹ的水平,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死亡组早期凝血因子Ⅴ、Ⅶ、Ⅹ水平分别为34.64±2.89、20.96±2.23、42.62±3.28,中期分别为22.81±2.28、14.40±1.63、32.67±2.70,晚期分别为14.25±1.76、9.90±1.48、25.76±2.44,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随肝功能受损程度加剧而呈进行性降低,其中Ⅶ因子下降最明显.存活组早期3种因子水平分别为45.58±8.69、21.96±6.61、42.27±12.25,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恢复期中Ⅶ因子为68.85±31.74,X因子为64.12±11.65,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Ⅴ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存活组与死亡组的早期V因子的活性有显著性差异(t=2.44,P<0.05),而Ⅶ因子、X因子差异无显著性(t值分别为0.38、0.09,P>0.05).结论动态观察凝血因子Ⅴ、Ⅶ、Ⅹ水平的变化,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Ⅶ因子是较灵敏的指标,Ⅴ因子是判断预后的最好指标,由于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结果常受较多因素干扰,故凝血因子Ⅴ、Ⅶ、Ⅹ可作为诊断慢性重型肝炎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3.
恶性血液病四种血浆凝血因子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血浆凝血因子Ⅴ、Ⅶ、Ⅷ、Ⅹ的活性变化。方法:采用COAG-A-MATEXM 型血凝自动分析仪,测定了40 例恶性血液病(AL 24 例,其它16 例)血浆凝血因子Ⅴ、Ⅶ、Ⅷ、Ⅹ活性水平。结果:①AL患者4 种凝血因子活性均低于对照组( P< 0.05~0.001),缓解后恢复正常。②其它恶性血液病因子Ⅴ、Ⅹ活性低于对照组( P< 0.05),缓解后恢复正常,因子Ⅶ、Ⅷ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③有出血倾向者因子Ⅴ、Ⅷ、Ⅹ活性比无出血倾向者显著降低( P<0.05~0.001)。结论:检测凝血因子Ⅴ、Ⅶ、Ⅷ、Ⅹ活性水平对恶性血液病,特别是AL的病情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肝脏》2016,(11)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纤溶与抗凝实验室指标对慢性肝衰竭患者诊断治疗、病情监测及预后的价值评估。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门诊及住院176例慢性肝衰竭患者和152例慢性肝炎患者,采用凝固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FⅤ(凝血因子Ⅴ活性)、FⅦ(凝血因子Ⅶ活性)、FⅧ(凝血因子Ⅷ活性)、DD(D-二聚体)、PLT(血小板)、AT-Ⅲ(抗凝血酶Ⅲ)、PC(蛋白C)、PLG(纤溶酶原)等指标。结果 PT、APTT在肝衰竭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01),DD、VIII活性增高,而PTA、FⅤ、FⅦ、FIB、PLT、AT-Ⅲ、PC、PLG活性则显著降低(P0.001)。慢性肝衰竭患者PTA与FⅤ相关性最高(r=0.82)。DD在慢性肝衰竭有脑病组比无脑病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T、APTT、PTA、FⅤ、FIB、AT-Ⅲ、PC、PLG在有脑病组比无脑病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APTT、FIB、FⅤ、FⅦ、PLT、AT-Ⅲ、PC、PLG水平对慢性肝衰竭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FⅤ可以作为慢性肝衰竭诊断和预后的重要指标。DD、PT、APTT、PTA、FⅤ、FIB、AT-Ⅲ、PC、PLG可以作为慢性肝衰竭是否并发肝性脑病的联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和纤溶指标在病毒性肝炎和妊娠肝炎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将142例病毒性肝炎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重度、肝硬化和重症肝炎五组,妊娠肝炎35例,同步检测凝血因子V活性(FV:C)、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C)、凝血因子X活性(FX:C)、纤溶酶活性(PL: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t-PA: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PAI:A)、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八项指标,并分别与90例正常对照组和32例正常晚孕组测定结果相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肝炎FV:C增高(P〈0.05),其余各类肝炎FV:C、Ⅶ:C、FX:C的血浆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0.01):妊娠肝炎组的凝血因子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低于正常晚孕组。除慢性肝炎轻度组D-D外.各型肝炎其余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PAI:A均显著下降.PL1A、t—PA:A、D-D、FDP均显著升高,它们的改变与肝脏损害严重程度呈一致的趋势。妊娠肝炎组与正常晚孕组比较,纤溶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病毒性肝炎和妊娠肝炎患者凝血因子和纤溶指标测定将有助判断肝炎严重程度,防治出血、推测预后和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血瘀证凝血因子Ⅶ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心血瘀阻证候度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c)的相关性。方法对CHD心血瘀阻证组112例、非心血瘀阻证组108例、非CHD心血瘀阻证组110例和健康对照组100名检测分析FⅦ基因型(M1M1、M1M2、M2M2)和等位基因(M1、M2)及FⅦc。结果CHD心血瘀阻证组在基因型M1M1和等住基因M1频率分布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FⅦ-M1M1基因型的各组受检者FⅦc值的变化呈CHD心血瘀阻证组〉非CHD血瘀证组〉CHD非血瘀证组〉健康对照组递减趋势;而FⅦ-M1M2基因型各组受检者FⅦC值的变化相反,呈现健康对照组〈CHD非血瘀证组〈非CHD心血瘀阻证组〈CHD心血瘀证组的趋势;在三个病变组内,FⅦ基因M1M1型的FⅦC检测值均较M1M2型显著增高。结论FⅦ基因M1M1多态性和M1等住基因与CHD心血瘀阻证相关:FⅦ基因多态性与血浆ⅦC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肝脏疾病的凝血因子变化肝脏为凝血因子合成的主要场所,除因子Ⅲ、Ⅳ(Ca~(++))及一部分因子Ⅶ外,均与肝脏密切相关.因此肝脏疾病常有凝血因子缺陷。随着其病变与肝功能损害的程度不同,凝血功能测试异常率在29.8~85%之间.临床上有出血症状者为15%。肝病凝血因子的缺陷首推Vitk依赖因子(Ⅱ、Ⅶ、Ⅸ、Ⅹ),其次为对凝血酶敏感的因子(Ⅰ、Ⅴ、Ⅶ、Ⅷ),少数情况下可以出现因子Ⅺ的减少。动物实验证实:肝坏死(鼠)后6~12小时,凝血因子下降至对照组的25~63%,除Vit K依赖因子均累及外,Ⅴ、Ⅶ、Ⅷ亦明显下降,其中以因子Ⅴ下降最快。上海瑞金医院证实:肝病者二个或二个以上凝血因子合并减少者占88%,因子Ⅶ、Ⅹ减少者40%,Ⅶ、Ⅸ、Ⅹ36%,Ⅸ、Ⅹ8%;Ⅰ、Ⅹ4%;而单独因子Ⅶ及因子Ⅹ减少者分别占4%及8%。说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汉族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组织因子活性(aTF)、活化凝血因子Ⅶ(FⅦa)和凝血因子Ⅶ抗原(FⅦ:Ag)水平并探讨其与冠脉病变支数之间的关系。方法aTF采用发色底物法,FⅦa和FⅦ:Ag采用ELISA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血浆中aTF(P〈0.05)、FⅦa(P〈0.01)及FⅦ:Ag(P〈0.05)水平均显著升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aTF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P〈0.05)和对照组(P〈0.01),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ACS和SAP患者之间血浆中FⅦa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对照组;ACS组中FⅦ: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患者之间,aTF、FⅦa及FⅦ:Ag水平没有差异。结论SAP和ACS患者均可出现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血浆中aTF增强可能预示了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FⅦa可能可以作为冠心病的早期分子标志物;冠脉病变支数可能不能反映凝血激活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抗血小板与抗凝策略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高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与抗凝治疗现状及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根据高龄房颤患者住院时的治疗情况分为华法林抗凝组(15例)和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组(52例)进行分析.每组分别测定用药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时间(AC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活性、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 结果抗血小板组平均治疗时间(44.2±37.5)个月.抗凝组平均治疗时间(39.0±61.5)个月.抗血小板组有6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例发生急性右下肢动脉栓塞,3例发生消化道出血.抗血小板组用药前后PT、ACT、INR、APTT、FIB、TT、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抗凝组共发生2例消化道出血及2例致死性出血性脑卒中.抗凝组华法林用药后PT延长(8.4±7.5)s,ACT下降(0.49±0.22)s.INR升高0.93±0.83,凝血因子Ⅱ、Ⅶ、Ⅸ及Ⅹ活性均较用药前有显著降低(均P<0.05). 结论 抗凝治疗能够有效预防高龄房颤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但出血事件发生率可能增多,总体不良事件发生并未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促凝、抗凝血因子以及临床常规凝血指标的变化,明确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门诊及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5例,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3组:A级组(n=42)、B级组(n=39)、C级组(n=24),对所有患者检测常用临床凝血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Ⅺ),抗凝血因子抗凝血酶(AT)、蛋白C(PC)、游离蛋白S(FPS)。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结果不同Child-Pugh分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AP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5. 11、12. 09,P值均0. 001),C级组均显著高于B级和A级组,B级组均显著高于A级组(P值均0. 05)。凝血因子Ⅱ、Ⅴ、Ⅶ、Ⅺ活性在不同Child-Pugh分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 52、14. 77、38. 88、9. 24,P值均0. 001),C级组均显著低于B级和A级组,B级组均显著低于A级组(P值均0. 05)。不同Child-Pugh分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因子Ⅷ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 44,P 0. 05),C级患者的凝血因子Ⅷ活性显著高于B级和A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但A级与B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Child-Pugh分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T、PC、FPS活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5. 90、30. 46、15. 58,P值均0. 001),C级组均显著低于B级和A级组,B级组均显著低于A级组(P值均0. 05)。相关分析发现,Child-Pugh分级与凝血因子Ⅱ、Ⅴ、Ⅶ、Ⅺ及抗凝血因子PC、FPS、AT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 687、-0. 460、-0. 706、-0. 426、-0. 723、-0. 646、-0. 468,P值均0. 001),其中与凝血因子Ⅱ、Ⅶ、抗凝血因子PC的相关性较强。而凝血因子Ⅱ、Ⅶ与抗凝血因子PC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851、0. 745,P值均0. 001)。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促凝血因子减少的同时伴有抗凝血因子的减少,而两者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可能在体内重新形成一种不稳定的平衡,并不是常规认为的低凝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常见慢性疾病凝血机制和纤溶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住院检查及治疗的86例老年患者,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DPD)和/或慢性炎症、Ⅱ型糖尿病、血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6种老年常见病分组,分别比较各组凝血功能及凝血因子方面的差异.结果 健康的老年人与患有常见病的老年患者相比,其凝血功能PT:(13.85±1.55)s、APTT:(37.38±6.41)s、活性度:(95.12±15.67)%、INR:(1.04±0.10)、FIB:(4.38±1.33) g/L、FDP:(0.49±0.94)、D-二聚体:(0.53±1.23)mg/L)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炎症的老年患者其凝血因子Ⅴ(141.3±27.90)高于患有其他疾病的老年患者(P<0.05);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其凝血因子Ⅶ(117.77±14.17)高于其他疾病组;患有Ⅱ型糖尿病、血栓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凝血因子Ⅷ(171.21±14.90,172.64±8.44)高于其他疾病组(P<0.05);患有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FIB(6.00±1.29 g/L)水平高于其他疾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常见慢性疾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个凝血因子Ⅹ(FⅩ)缺陷症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凝血、抗凝及纤溶功能筛查以及凝血因子活性及抗原含量检测进行表型诊断;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浆中FⅩ抗原含量和分子量大小;以中和试验检测FⅩ的抑制物。以PCR方法对F10基因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和5’端非翻译区进行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进行基因诊断;构建F10基因突变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测定表达产物的FⅩ促凝活性(FⅩ:C)和FⅩ抗原含量(FⅩ:Ag)。结果:先证者FⅩ:C和FⅩ:Ag分别为A和Asp368del。Asp368del体外表达显示FⅩ:C和FⅩ:Ag分别为(0.52±0.04)%和(85.9±5.0)%,为CRM+突变。结论:F10基因双重杂合突变IVS5+1G>A和Asp368del导致该家系遗传性FⅩ缺陷症。剪接位点突变IVS5+1G>A导致内含子无法正常剪接,影响FⅩ正常表达。Asp368del突变蛋白能够正常表达,但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活性的关系。方法:选择103例PTE患者(PTE组)及61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进行hs-CRP及FⅦ活性的测定,hs-CRP、FⅦa、FⅦa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FⅦc采用一期血凝法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TE组患者hs-CRP[(19.25±7.65)mg/L:(29.59±11.77)mg/L,P0.01]、FⅦa[(71.27±26.83):(209.80±87.89),P0.01]、FⅦag[(75.12±19.35):(96.11±21.68),P0.05]水平均显著升高。相关分析显示,FⅦa、FⅦag与hs-CRP呈正相关(r=0.982,P0.01),FⅦc与hs-CRP无明显相关性(r=0.18,P0.05)。结论: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出现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FⅦa是肺血栓栓塞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较FⅦc或FⅦag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核苷类抗病毒药治疗对HBV DNA阳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及不同药物的疗效差异。方法:将入院时432例HBV DNA阳性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230例为抗病毒组(根据服用不同抗病毒药又分为3组),20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的生存率及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BV DNA转阴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不同抗病毒药物治疗12周的生存率差异和生化指标及HBV DNA阴转的差异。结果:①治疗12周生存率抗病毒组为70.70%,对照组为58.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12周HBV DNA阴转率,抗病毒组为69.06%(96/139),对照组为32.29%(31/9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不同抗病毒药物中12周生存率,恩替卡韦组为73.30%,拉米夫定组70.50%,替比夫定组67.70%,3种药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治疗12周时患者TBil、PTA、HBV DNA转阴率拉米夫定组分别为(83.63±99.47)μmol/L、(58.57±16.69)%、65.08%,替比夫定组分别为(102.33±113.58)μmol/L、(55.61±15.98)%、69.23%,恩替卡韦组分别为(70.66±108.86)μmol/L、(57.46±17.12)%、74.00%。3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预后及肝功能,常用的3种核苷类药物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血浆灌流对肝衰竭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肝衰竭患者6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且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实施血浆灌流治疗方案,结合患者情况,每例患者进行1~4次血浆灌流治疗。分析患者在血浆灌流前和第一次血浆灌流1 h后和血浆灌流2 h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以及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结果 在血浆灌流1 h后和血浆灌流2 h后肝衰竭患者PTA水平分别为(28.41±3.09) %和(29.73±3.13) %,APTT水平分别为(32.79±5.80) s和(31.05±5.62) s,INR水平分别为(1.73±0.69)和(1.61±0.65),FIB水平分别为(3.15±0.90) g/L和(3.25±0.91) g/L,TT水平分别为(15.29±4.10) s和(14.86±4.12) s,与灌流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在血浆灌流1 h后和血浆灌流2 h后患者外周血PLT计数分别为(101.59±24.92)×109/L和(119.84±25.16)×109/L,D-D水平分别为(1.63±0.29) mg/L和(1.75±0.30) mg/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灌流在吸附患者血液中不良因子的同时会降低PLT数量,对患者纤溶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应注意预防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rFⅦa)治疗高危心脏手术后严重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13例高危心脏手术后严重出血的患者应用rFⅦa治疗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5~60岁,平均38岁。手术包括主动脉手术6例,瓣膜置换术5例,心脏移植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1例,监测应用rFⅦa前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应用rFⅦa后,心包及纵隔引流量明显减少〔(1136±348)mL对比(318±114)mL,P0.005〕;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缩短〔(16.8±5.9)s对比(11.3±3.3)s,P0.0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减小〔(1.3±0.4)对比(0.9±0.3),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则在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2±8.8)s对比(45.6±8.2)s,P=0.355〕。术后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远期发生脑梗死1例。未发现心肌梗死及其他血栓性并发症。结论:对于高危心脏手术后的严重大出血的患者,及时应用rFⅦa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可减少引流量,降低血液制品的输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周血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 MDSCs)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HBV-ACLF)患者疾病进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入组45例HBV-ACLF患者、34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 HC),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MDSCs频率。对HBV-ACLF患者进行为期3周的随访,根据临床疗效分为好转组和无效组,动态观察2组患者外周血MDSCs的频率变化。结果 HBV-ACLF组外周血MDSCs频率(1.53%±1.15%)高于CHB组(0.92%±0.46%)和HC组(0.91%±0.47%)(P均〈0.01)。 HBV-ACLF组外周血MDSCs频率分别与TBIL、CRE、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分值和MELD-Na分值呈正相关(r=0.434,P=0.003;r=0.343,P=0.021;r=0.505, P=0.000;r=0.528,P=0.000;r=0.451,P=0.002),其中与INR和TBIL成多元线性关系,回归模型为y=-0.781+0.623×INR+0.003× TBIL。3周内死亡的HBV-ACLF组患者基线外周血MDSCs频率(2.09%±1.51%)高于好转组(1.15%±0.56%)和无效组(1.17%±0.70%)(P〈0.05)。外周血MDSCs频率与患者整体预后存在较弱的等级相关(r=0.309,P=0.039)。随访显示好转组和无效组患者外周血MDSCs频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HBV-ACLF患者外周血MDSCs频率显著升高;其与预后存在相关性,外周血MDSCs频率过高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谷茂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4):280-281,285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浓度水平,判断其对不同时期肝病引起的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诊断试剂测定125例不同时期(慢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肝病患者血清中CYS C、β2-MG和肌酐含量,并对这三项指标的测定结果与55例健康对照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慢性肝炎组CYS C测定结果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β2-MG在此阶段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与重型肝炎患者的CYS C和β2-MG测定结果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肌酐测定结果在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重型肝炎阶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β2-MG和血清CYS C比血清肌酐更为敏感,可更准确地反映肝病早期肾功能损害情况。β2-MG对于早期肝病导致肾损伤的检测灵敏度高于CYS C,但β2-MG浓度水平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二者的联合测定对肝病引起的肾功能损伤病程具有良好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将24例SAP合并AK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2例)和CRRT治疗组(常规治疗+CRRT治疗组,12例)。治疗72h后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包括APACHEⅡ评分及其他主要临床指标),同时观察0、6、12、24、48和72h各时间点患者血浆细胞因子TNF-α、IL-1、IL-6及IL-10浓度。结果:2组患者入组基线情况相似,但CRRT组患者存活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5.0%vs58.3%,P〈0.05)。治疗72h后,CRRT组患者APACHEⅡ评分(16.7±5.8vs13.1±3.4,P〈0.05)、体温(38.0±1.3vs37.6±0.5,P〈0.05)、血清肌酐(149.9±34.7vs75.6±50.6,P〈0.05)和剩余碱(-4.83±4.06vs0.63±3.78,P〈0.05)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而常规治疗组患者的变化并不显著。同时,CRRT组患者血浆TNF-α,IL-1,IL-10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CRRT治疗能快速有效改善SAP患者病情,纠正体内酸碱紊乱、清除体内代谢毒素外,还能清除体内生成过多的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疗法,应在发生AKI之前即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