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了查明维西县间日疟的复发情况,给制定合理的抗疟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于1982年6月至1983年8月在维西县叶枝乡对89例间日疟病人进行了一年的复发观察。经血检确诊的间日疟患者给予磷酸氯喹1.5g(基质)治疗后,作为观察对象,每15天进行一次随访...  相似文献   

2.
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治疗疟疾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对间日疟及抗药性恶性疟的疗效。 方法 选择无并发症的间日疟及抗药性恶性疟病人 ,用青蒿琥酯 (5 0mg/次 ,2次 /d× 3d)与萘酚喹 (10 0m /次 ,2次 /d× 3d)联用 ,进行治疗与观察。 结果共治疗间日 44例 ,平均退热时间为 (2 3 .7± 8.3 )h ,平均疟原虫无性体阴转时间为 (2 7.5± 7.3 )h ,治疗后 3 0、15 0、180d累计复发率依次为 2 .5 %、10 .8%和 17.2 %。治疗恶性疟 5 7例 ,平均退热时间为 (2 7.4± 6.7)h ,平均疟原虫无性体阴转时间为 (3 3 .6± 10 .9)h ,2 8d复发率为 5 .6%。 结论 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治疗间日疟及抗药性恶性疟病人具有显效快、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小、疗程短和依从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17岁,于1985年8月23日因间日疟,用氯喹1350mg(基质),3日分服,其中第1、2d加服伯氨喹22.5mg(基质),症状消失,疟原虫转阴。 1986年3月,按抗复发治疗方案给该例有疟史者伯氨喹112.5mg(基质)作5d分服,第1、2d分别加服乙胺嘧啶50mg。患者第1、2 d服药正常,第3d将后3d的伯氨喹一次服下,2h后出现头昏、眼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了3例思茅的间日疟病人顿服氯喹(基质)600mg+伯喹(基质)22.5mg、2例勐腊的恶性疟病人顿服乙胺嘧啶70mg+周效磺胺1000mg+伯喹(基质)22.5mg 后,药物在蚊体内抑制疟原虫孢子增殖的效果。结果显示:服药后8h 内两种疟原虫在吸血蚊体内仍能进行孢子增殖;间日疟原虫配子体在24~96h 内转阴,服药后12h~10d 内中华按蚊未受感染;恶性疟原虫配子体在10d 内未转阴,服药后12h~9d 内大劣按蚊未受感染,其中1例于 d10复燃并使大劣按蚊重获感染。结果提示上述服药方法用于防止传染源境外输入时,对入境留宿的边民最好在蚊媒活动8h 以前给药。  相似文献   

5.
湘西间日疟潜伏期与复发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9月至1987年10月,对从湖南省西部慈利县自然感染者分离的间日疟原虫,连续蚊传5代的27例病例,以氯喹1.5g(基质)3d疗法治疗。治疗后,13例短潜伏期(平均17.2d)病例的复发率为100%,第2~4次的复发率依次为76.9、62.5和20.0%;14例长潜伏期(平均287.2d)的复发率66.7%,第2次的复发率为37.5%,未见第3次复发。这两类间日疟复发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于第1潜隐期,即潜伏期短者第1潜隐期长(平均243.4d),而潜伏期长者则第1潜隐期短(平均55.3d)。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国氯喹加伯氨喹八日疗法对中缅边境地区间日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便于追踪、满足纳入条件的单纯间日疟患者且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者被纳入观察.成人给予氯喹口服总剂量1 200 mg(基质)/3 d,D0给予600 mg,D1、D2分别给予300 mg;联合伯氨喹口服总剂量(基质)180 mg/8 d,D0-D7每次的口服剂量是22.5 mg;患者被纳入观察的第1天作为D0,且在D0、D1、D2、D3、D7、D14、D21和D28检查血涂片.结果 共67人纳入本次观察,其中57人完成D28随访观察.原虫无性体平均转阴时间为41.05±14.01 h、配子体平均转阴时间为20.25±12.86 h、原虫平均退热时间为26.29±10.72 h,至D28仍无原虫再现,57例患者临床及原虫治疗成功.结论 中缅边境地区的间日疟患者对我国的八日疗法敏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抗疟药的广泛应用,疟疾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具有典型症状的间日疟病人相对减少,而不典型的间日疟病人有所增多。我院自1980~1983年共收治间日疟病人429例,其中误诊42例。现将误诊疾病及其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1982年8~10月我站同北京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合作(药物由该所供给),在枣阳县琚湾区进行青蒿素栓和乳膏直肠给药治疗间日疟,并以青蒿素胶囊和氯喹口服作为对照。结果报道如下: 观察方法 一、病例选择 (一)有间日疟临床症状;(二)疟原虫无性体阳性,原虫密度在100个/mm~3以上;(三)近两月内无疟史,发作在2次以内,发病前1周内未用过抗疟药:(四)年龄在6~50岁,无痔漏、  相似文献   

9.
1986年4月至1987年10月,在湘西北慈利县以磷酸氯喹1.5g(基质)3d疗法治疗215例间日疟现症病人,随访1~1.5年,复发58例,复发率为27.0%。其中无症状的原虫复发仅7例,占复发病例的12.1%.春季和夏秋季病例的复发率分别为36.2和23.6%,无显著性差异((P>0.05)。4、5月份病例,从收治到首次复发的潜隐期全短,分别为60.8d和63.5d。8、9月份病例的全长,分别为292.4和297.5d。而6、7月份的病例,潜隐期则有长有短,其中6月份的以短(63.7d)为主,占72.7%,7月份的以长(285.4d)为主,占75.0%。并结合我国温带地区间日疟潜伏期等有关问题和防治措施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海安县地处苏北平原里下河地区 ,是以中华按蚊为传疟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在六、七十年代曾发生两次间日疟暴发流行 ,年发病率高达 3 0 .1 3 % ( 1 960年 )和2 4 .65% ( 1 972年 )。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 ,1 989年发病率降至 1 /万以下。此后 ,发病率持续稳定下降 ,1 992年为0 .1 6/万。 1 993年 ,根据历史发病情况、地理环境及农作物种植等 ,选择该县海南乡和雅周镇作为疟疾监测点 ,现将 6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内容与方法1 .1 病原监测1 .1 .1 发热病人血检 每年 5~ 1 0月乡 (镇 )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对“三热”(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及…  相似文献   

11.
1989—1991年,在间日疟发病率1/万以下的海安县,对50个间日疟疫点中54例疟原虫确诊病例及周围(半径300m)人群3737人,于发病后半个月和疟疾流行末期分别进行间接荧光抗体(IFA)检测,同时设10个对照点(距病家1500—2500m).试图从疫点病人及其周围人群的疟疾抗体消长情况,了解低疟区IFA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及疫点内间日疟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12.
1972~1987年,我们在盐城北部疟疾防治试点,对血检确诊的间日疟病人,从7个方面进行了临床发作特点的观察,结果如下: 1 方法和结果 1.1 发作时间 1309例经测试体温和核对病史的观察,结果表明,间日疟的临床发作,绝大多数(91.67%)出现在午前11时至傍晚8时之间,并以下午2~5时比例最大(49.20%)。  相似文献   

13.
作者于1980年7~12月间采自急性无并发症疟疾和脑型疟的病人血清各95份,作间接荧光试验,检测病人血清中抗恶性疟和抗间日疟的子孢子抗体IgG和IgM,抗体滴度>1:8为阳性。其中95份脑型疟病人血清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 ,1 9岁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人。1 997年 5月由缅甸打工返回。6月初出现头痛、畏寒、隔日发热等疟疾症状 ,当地诊断为间日疟 ,给予氯喹 1 2 0 0 mg3d分服 ,伯喹 1 80 mg8d治疗 ,症状一度减轻。 2月后 ,再次出现疟疾症状 ,遂以氯喹 1 5 0 0 mg 3d分服 ,伯喹 90 mg4 d治疗 ,症状再次得到缓解。 1个月后即 9月底又发病 ,并到本所门诊进行诊治 ,血检确诊为间日疟 ,镜下可见各期原虫 ,易见双虫感染 ,红细胞受染率达 30 /万。鉴于病人感染程度较重 ,且前两次常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病人也自感服药后末见任何药物反应 ,病人体重 90 kg,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氯喹加伯氨喹治疗缅甸拉咱地区间日疟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入选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采用氯、伯氨喹8 d疗法治疗,即成人给予氯喹口服总剂量1 200 mg和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mg;B组采用氯、伯氨喹14 d疗法治疗,即成人给予氯喹口服总剂量1 500 mg或25 mg(基质)/kg体重、伯氨喹口服总剂量210 mg[或0.25 mg(基质)/kg体重]。观察D0(服药后第1 d,之后类推)、D1、D2、D3、D7、D14、D21、D28,及2~6个月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纳入的129例间日疟患者,111例完成D28随访观察。A、B两组原虫无性体平均转阴时间为(41.05±14.01)h和(35.93±12.6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P0.05);两组平均退热时间为(26.29±10.72)h和(23.46±11.40)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4,P0.05)。A组与B组D1、D2、D3较D0无性体密度下降率分别为92.80%、99.90%、100.0%和94.18%、99.50%、100%。B组在D14随访复查1例原虫复现。A组随访复发率为3.51%(2/57),B组为90.26%(5/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7,P0.05)。结论氯喹加伯氨喹两种疗法对缅甸拉咱地区间日疟患者预防复发的效果相同;对该地区的现症间日疟患者采用上述两种疗法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滇东北昭通地区位于北纬26°18'~28°40',东经102°52'~105°18'的金沙江河谷及滇川毗邻的绥江、水富、威信三县间日疟的潜伏期,采用疟疾流行季节前(1~4月)无疟史发病调查,婴幼儿全年新感染发病纵向观察,无免疫力疟防工作人员现场暴露感染观察等方法作了初步观察,现报告于下。1调查方法在年发病率193‰的疟区现场,根据当地4月份的平均气温17.8℃按Moshkorsky间日疟孢子增殖期算式求得孢子增殖期为31.8d,加上最短间日疟潜伏期10d,判定新感染病例,发病应在5月中旬出现,即5月份为流行季节起始月,5月前为流行季节…  相似文献   

17.
1980年10月在我国黄淮平原间日疟流行区。分别以单用氯喹1.5g的三天疗法和氯喹合并伯喹112.5mg的五天疗法治疗82例及145例间日疟现症病人,追踪观察至次年7月,复发率分别为45.1%和15.2%,平均每人复发次数分别为1.4次和1.1次,多次复发者均为儿童。两组均未见8周内的近期复发,复发均集中出现于次年5月和6月。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表明两组病例的抗体水平变化与复发情况相符。两组的累计抗体滴度和抗体阳性率(≥1:80)均有极显著差异,与用镜检法得到的两组复发率的显著性检验结果一致,提示IFA用于比较不同疗法的效果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间日疟潜伏期在蚊传过程中的可变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9月至1987年5月在湘西北,以10只阳性蚊叮咬6例志愿受试者的潜伏期全部短,为15~19(15.8±1.9)d;而模仿自然感染,以1只阳性蚊叮咬的24例,其潜伏期短者12例,为16~19(17.3±1.2)d,另12例长,为230~357(284.7±37.7)d.因此,至少在我国温带地区,间日疟潜伏期在蚊传过程中是可变的。此外,还就自然疫区内间日疟长短两类潜伏期的比例和我国间日疟的分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我区位于鲁中山区北部,辖24个乡、镇、办,263个自然村,共462587人。自1980年以来,全区建立31处疟疾镜检站,对“三热病人”(初诊疟疾、疑似疟疾、原因不明的发热病人)进行血检。1980—1988年血检115590人,覆盖村庄每年在95%以上,年血检率0.12~1.3%,检出疟原虫阳性97例,阳性率为0.8%。另有10人为症状确诊。107例病人入院用氯、伯8d疗法治疗,并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追踪观察二年。对6—9月份发病的病家及四邻用乙、伯3d疗法预防服药、药物喷洒灭蚊。次年流行季节前有疟史者和疑似病人,三、五月份采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间日疟复发病人肝功能的变化及其肝脏的损害程度。 对血检确诊为间日疟的现症病人(男性,13—28岁)进行了肝功能检查。根据一年内疟疾发作次数分为以下四组。组1,初发(7人);组2,2—3次(15人);组3,4—5次(15人);组4,>5次(14人);组5,未发作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