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由于持久严重的心肌缺血而导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常伴有室性心律失常,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心功能不全加重等,甚至会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1].早期识别、对症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明确指出,对于AMI伴室性心律失常,首选药物为静脉注射胺碘酮[2].本文对老年AMI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静脉滴注胺碘酮与口服给药的方案,并与同期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救治经利多卡因等治疗无效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速、室颤,经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无效后,改用大剂量胺碘酮静脉给药。结果:40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8小时发生室速、室颤者,经静脉用胺碘酮0.5~1小时内均有效;另2例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2周出现的持续性室速,24小时内也有效。42例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于心律失常,6例发生静脉炎,2例在口服胺碘酮过程中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无一例发生肺中毒等其他副作用;亦无一例出现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结论: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极其有效而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胺碘酮大剂量静脉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救治经利多卡因等治疗无效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速、室颤,经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无效后,改用大剂量胺碘酮静脉给药。结果:40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 ̄8小时发生室速、室颤者,经静脉用胺碘酮0.5 ̄1小时内均有效;另2例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扣1 ̄2周出现的持续性室速,24小时内也有效。42例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于心律失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危及患者生命的急症之一,该急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若患者发病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2]。近年来临床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以利多卡因为主,高长昀等[3]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虽能获得满意疗效,但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胺碘酮(可达龙注射液)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电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7例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纠正电解质平衡、改善心肌供血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用药治疗总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60.4%,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多卡因,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治疗总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利多卡因相比,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恢复正常用时较短,用药治疗时间减少,治疗效果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接收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对照组(n=32)。其中治疗组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89%(32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2%(25例)。结论使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后为对照组患者30例用常规方式治疗,而为观察组患者30例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用药之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并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各39例)。甲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乙组患者则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67%,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18%,两组对比,乙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经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94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经利多卡因治疗)和观察组(47例,经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心电图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经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2.98%,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经比较,观察组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次数、PR间期、QRS波时长和心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电图指标,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率。方法 本次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1例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46例应用胺碘酮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QRS波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2015年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观察者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因心力衰竭、休克病死率及因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总体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并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59例并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CHD住院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常规口服β1受体阻滞剂,心功能Ⅳ级时口服胺碘酮,出现室速、室颤时静脉应用胺碘酮注射液、钾镁液、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或配合电击复律。结果治疗后显效33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89.8%。无效6例(10.2%),均死于反复室速、室颤。结论CHD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主要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左心房内径和心室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8%,而同期对照组的为76.47%,观察组疗效明显较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房内径和心室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甲状腺功能低下、胃肠道不适、头晕头痛、心律失常、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为7.8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3%,两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维持心率平稳,提高心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7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分别35例。研究组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常规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71.12±3.12)mm Hg,收缩压(114.22±4.23)mm Hg,常规组患者的舒张压(90.12±4.12)mm Hg,收缩压(140.12±3.12)mm Hg,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2%,高于常规组的71.4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最终治疗效果,可作为首选药物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0例冠心病非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接受冠心病正规治疗,其中76例同时口服胺碘酮片(胺碘酮组),74例口服普罗帕酮片(普罗帕酮组),疗程8周。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均行24h动态心电图及12导联心电图等检查。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24h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胺碘酮组的疗效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但有4例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胺碘酮对冠心病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室性心律失常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普罗帕酮,但有一定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ACS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各75例,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胺碘酮组分别为94%、92%、93%,利多卡因组分别为75%、68%、73%,胺碘酮组高于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胺碘酮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低于利多卡因组的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应用于ACS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好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恶心、呕吐症状3例,对照组出现严重窦性心动过缓4例,呕吐、晕眩、惊厥等症状5例。经停药及相关抢救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已缓解并消失。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且皮疹、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明显提高了治愈率,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若并发于危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致猝死。胺碘酮作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能有效控制包括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在内的多种心律失常。本文采用口服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满意,且安全度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