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剂量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硬膜外给药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本院待产的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I组(n=30)与Ⅱ组(n=30),Ⅰ组予以0.08%罗哌卡因复合0.2 ug/ml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Ⅱ组予以0.08%罗哌卡因复合0.4 ug/ml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Ⅱ组产妇T1、T2、T3时的血清SP、β-EP、NPY水平低于I组(P 0.05)。Ⅱ组产妇T1、T2、T3时的NRS评分低于Ⅰ组(P 0.05)。Ⅱ组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Ⅰ组,镇痛维持时间、总镇痛时间长于Ⅰ组,第一产程短于Ⅰ组(P 0.05)。结论低剂量罗哌卡因复合0.4 ug/ml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可有效抑制疼痛递质表达,镇痛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可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极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可行走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ASAⅠ~Ⅱ级,单胎头位初产妇510例,依据患者知情自愿原则,随机分为A组、B组、C组三组,均为170例。A组为对照组,采用非分娩镇痛;B组为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使用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C组为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使用0.06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观察、记录产妇镇痛后30 min疼痛评分(VAS)、下肢运动能力评分(Bromage评分)、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低Apgar评分发生率、剖宫产率以及使用催产素情况。结果:B组、C组产妇在镇痛后30 min VAS评分显著优于A组;C组产妇在镇痛后30 min VAS评分、Bromage评分表现优于B组;剖宫产率B、C组优于A组;催产素使用率方面B组C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跃期时间B、C组优于A组(P0.05),C组又优于B组(P0.05),在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低Apgar评分方面三组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浓度(0.06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可行走分娩镇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的减轻产妇的疼痛,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此外产妇可自由行走,起到加速宫口扩张、缩短产程及降低催产素使用率作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产妇分娩镇痛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单胎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40例。A组给予0.1%的罗哌卡因、B组给予0.125%的罗哌卡因、C组给予0.15%的罗哌卡因,三组均复合2μg/mL舒芬太尼,对比三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有效镇痛率。结果 A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为80.00%,B组为92.50%,C组为85.0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A组与C组镇痛前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镇痛后30分钟,A组与C组、B组与C组、A组与B组VA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妇分娩镇痛,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临床有效镇痛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与研究罗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8例产妇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55例)和B组(53例)。A组采用罗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治疗,B组不采用镇痛治疗。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产后2 h出血量、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与新生儿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2 h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产程活跃期较短,疼痛程度较轻,且剖宫产率较低,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加快产妇的生产活跃期,提高顺产几率,缩短产程,并且不对新生儿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注射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间发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8月于该院分娩的68名健康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名.研究组予以0.07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镇痛,对照组予以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前后的发热率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麻醉应用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受的200例剖宫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药物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罗哌卡因腰麻,观察组患者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运动和痛觉恢复时间以及血流动力学水平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药物起效、无痛平面、感觉阻滞达到最高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观察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新生儿娩出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麻醉应用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可加强麻醉效果,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剖宫产中应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疼痛情况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术中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VAS评分为(4.05±1.15)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为(9.62±0.58)分,术后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起效快且镇痛时间长,有效缓解产妇剖腹产术中的疼痛感,麻醉不良反应小且安全性高,有效保障了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无痛分娩麻醉中利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实施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本院无痛分娩产妇94例,均接受硬膜外麻醉处理,观察组47例患者麻醉药物选择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对照组47例患者麻醉药物选择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阴道生产率为95.74%,对照组阴道生产率为78.72%,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中麻醉效果满意,可以加快产程进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共收治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实验组患者以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对照组患者进行正常分娩,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统计分析,实验组患者在产程、出血量以及转剖宫产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分娩过程中进行镇痛,操作较简便,可显著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对母婴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可行性。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80例剖宫产术产妇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单一组用罗哌卡因进行腰硬联合麻醉,联合组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镇痛效果;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手术时间;产妇肌松效果。结果联合组镇痛效果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短于单一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手术时间相近,P0.05;联合组肌松效果优于单一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可行性高,可提高镇痛效果和肌松效果,起效快且麻醉恢复快,对手术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足月妊娠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对照组则单纯使用罗哌卡因,比较两组疼痛评分、第一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统计两组疼痛介质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椎管内分娩镇痛过程中镇静Ramsay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应用椎管内分娩镇痛2 h,观察组疼痛介质中SP及NPY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分娩镇痛2 h及第一产程结束时,观察组镇静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经阴道分娩联合应用舒芬太尼进行椎管内分娩镇痛,能有效的降低机体疼痛介质水平,缓解分娩疼痛,缩短产程,并具有一定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硬膜外全程镇痛对母婴血清皮质醇的影响,探讨不同时期镇痛对母婴应激反应的变化。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信封随机分为潜伏期镇痛组与活跃期镇痛组,每组100例,分别于1 cm≤宫口<3 cm与宫口≥3 cm时实施硬膜外镇痛,记录产妇VAS评分、第一、二产程时长,分娩方式、新生儿的Apgar评分,分别在实施镇痛前(T0)、第一产程结束时(T1)与第二产程结束时(T2)评估VAS评分同时抽取产妇静脉血,新生儿娩出后采取脐动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COR含量。结果两组产妇T1、T2时刻VAS评分较T0时刻低(P<0.05);第一、二产程时长、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镇痛后,两组T1、T2时刻的COR浓度较镇痛前T0时刻低(P<0.05);两组新生儿的COR浓度、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期与活跃期硬膜外全程镇痛能有效减轻疼痛,调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硬膜外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罗哌卡因合适的浓度配比。方法选择拟在硬膜外阻滞下行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Ⅰ组(n=20)硬膜外麻醉药物选择0.2%盐酸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先注入3 mL混合药液,5 min后再注入8 mL混合药液,Ⅱ组(n=20)麻醉方式与Ⅰ组相同,混合药液为0.3%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Ⅲ组(n=20)混合药液为0.4%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观察患者麻醉效果,记录疼痛评分,肌力Bromage评分,术中生命体征,及添加辅助静脉药情况。结果三组均能产生运动感觉分离,Ⅲ组镇痛效果优于Ⅱ组,Ⅱ组优于Ⅰ组,Ⅲ组肌力评分高于Ⅰ组,与Ⅱ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麻醉采用0.4%盐酸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能产生明显运动感觉分离,安全,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管理对分娩镇痛及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孕妇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原产程标准应用治疗,试验组实施新产程标准应用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在应用不同产程标准后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宫内感染发生率3.3%、产后出血率1.5%、尿潴留发生率4.9%与对照组宫内感染发生率9.9%、产后出血率6.5%、尿潴留发生率8.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自然分娩率90.8%与对照组61.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剖宫产率9.9%低于对照组37.1%(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研究治疗过程当中,新产程标准管理的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在产科中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纳入医院84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分娩产妇。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分娩组采取常规分娩,无痛分娩组则采取无痛分娩。比较常规分娩组、无痛分娩组母乳喂养的比例;首次进行母乳喂养的时间、产后恢复正常排尿的时间、新生儿出生1分钟Apgar评分;干预前后产妇分娩视觉模拟评分;新生儿窒息、产妇尿潴留、排尿困难发生率。结果无痛分娩组母乳喂养的比例高于常规分娩组,首次进行母乳喂养的时间短于常规分娩组,P<0.05。无痛分娩组产后恢复正常排尿的时间、新生儿出生1分钟Apgar评分和常规分娩组无明显差异,P>0.05。无痛分娩组分娩视觉模拟评分相比较常规分娩组更好,P<0.05。无痛分娩组新生儿窒息、产妇尿潴留、排尿困难发生率和常规分娩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痛分娩的效果理想,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可加速产后母乳喂养的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减轻分娩疼痛,加速排尿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逐层浸润麻醉对剖宫产术后宫缩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观察组则在术中使用稀释浓度为0.33%的罗哌卡因,逐层浸润麻醉,比较不同时间点宫缩痛NR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统计两组发生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12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宫缩痛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宫缩乏力、切口感染及术后皮肤瘙痒的总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患者,使用罗哌卡因逐层浸润麻醉,能有效的抑制宫缩痛,促进术后恢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腹部手术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应用。方法择取2018年6月-2019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小剂量舒芬太尼给药,观察组行大剂量舒芬太尼给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8h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 h、术后24 h以及术后48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使用大剂量舒芬太尼具有更理想的麻醉镇痛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产妇400例,依据分娩与护理方法分为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组(研究组,n=200)和传统分娩配合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20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镇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2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较传统分娩配合常规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建立闵行区分娩镇痛管理体系,为孕产妇提供优质安全的助产服务。方法调查区域内所有助产医疗机构分娩情况,对比分析分娩镇痛管理体系建立前后全区分娩镇痛率和剖宫产率的变化以及在区域内管理体系下2019—2020年区内阴道产产妇中分娩镇痛与非镇痛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结果(1)2018年全区分娩镇痛率16.76%,管理体系实施后2019年、2020年分娩镇痛率分别为35.22%和44.36%;2018年、2019年、2020年全区剖宫产率率分别为43.58%、44.17%、44.47%。(2)2019—2020年9527例阴道分娩产妇中分娩镇痛与非镇痛的母婴安全相关指标:①全区总分娩镇痛产后出血率7.07%,非镇痛组产后出血率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全区分娩镇痛新生儿窒息率为0.43%,非镇痛为0.67%,χ2=2.38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区域内实施分娩镇痛管理体系可明显提高分娩镇痛率,促进产科建设,虽未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但减少了产后出血率,有益于探索并推广精细化管理经验,提高产科服务能力,使分娩更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产后保健护理对产妇生理康复的影响。方法将大冶市中医医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的100例产后产妇,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的产后产妇接受的是常规护理,产后保健护理干预组接受的是产后保健护理。比较两组对于本次生理康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产后产妇下地时间、产后治疗所需总时间;护理前后SDS指标、SAS指标、QOL分数、生活质量评分;张力性尿失禁、腰骶部位疼痛、子宫复旧不良、乳房胀痛比例。结果产后保健护理干预组的满意度是100.00%高于常规护理组,该组患者在护理后对于服务的满意度是78.00%,P<0.05。护理前两组SDS指标、SAS指标、QOL分数、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P>0.05;护理后产后保健护理干预组SDS指标、SAS指标比常规护理组低,QOL分数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产后保健护理干预组产后产妇下地时间(2.34±1.21)d、产后治疗所需总时间(5.11±1.42)d优于常规护理组(4.21±2.68)d、(7.14±2.31)d,P<0.05,产后保健护理干预组张力性尿失禁、腰骶部位疼痛、子宫复旧不良、乳房胀痛比例更少,P<0.05。产后保健护理干预组张力性尿失禁1例、腰骶部位疼痛2例、子宫复旧不良2例、乳房胀痛3例,总发生有8例,常规护理组张力性尿失禁4例、腰骶部位疼痛5例、子宫复旧不良5例、乳房胀痛5例,总发生有19例。结论产后产妇实施产后保健护理效果良好,可减轻产妇产后负性情绪,减少生理并发症的发生,加速产后康复,提高满意度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