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中国脑卒中流行病学特征和社区人群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急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又称为脑卒中或脑中风,分为2大类:(1)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2)缺血性卒中,包括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栓塞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等。脑卒中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也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分析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缺损(NIHSS评分)、生活质量(S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较对照组75.00%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SS-QO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疗效肯定,并可显著减轻神经缺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连续入选我院850例脑卒中患者,检测D-二聚体(D-dimer)、同型半光氨酸(HCA)、C反应蛋白(CRP)和常规的血液检查,行双下肢超声检查,确定为深静脉血栓者(DVT),分析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94%,70~79岁的年龄组检出率最高(58.2%),缺血性卒中高于出血性卒中(61.90%vs.23.81%,P0.05),实验室检查结果 D-dimer、HCA、CRP两组间均有差异(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年龄、D-dimer、HCA、CRP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合并出血性转化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2年8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1例,所有患者入选后均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及普通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结果出血面积比较,磁敏感加权成像出血面积检测(981.7±275.4)mm2大于普通磁共振检测出血面积(778.9±246.5)mm2(P0.05)。经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22.2%患者存在出血性转化。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能在脑缺血早期敏感地检测出血性转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345例出血性脑卒中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及预后,为青年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345例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5例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41~45岁患者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冬春季发病患者比例高于夏秋季,活动状态下发病患者比例高于安静状态,上述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出血部位为蛛网膜下腔(37.68%),其次为基底节区(20.87%);最主要发病原因为高血压(26.09%),其次为脑动静脉畸形(18.84%)。经积极治疗,345例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痊愈50例(14.49%),好转180例(52.17%),未愈30例(8.70%),死亡85例(24.64%)。导致青年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最高的病因为血液系统疾病,其次为瘤卒中;多灶性出血病死率最高,其次为小脑出血。结论青年出血性脑卒中以男性、41~45岁、冬春季和活动状态时发病多见,最常见出血部位为蛛网膜下腔,最主要发病原因为高血压。由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多灶性出血病死率最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2013年1月31日,美国心脏协会/美国脑卒中学会(AHA/ASA)联合在线发布了最新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在3月份Stroke杂志正式发表[1]。指南面向的读者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症识别、评估、转运和处理环节中涉及的所有专业人员,包括院前急救人员、急诊室医生和护士、脑卒中团队成员、病房医生和护士、医院管理人员和其他辅助部门人员等。与2007年指南和2009年指南更新相比,2013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没有重大改变,主要在脑卒中医疗体制和质量改进、急性期静脉溶栓适应证和流程、血管内治疗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推荐意见或做了相应修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56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收治的56例完全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上,主要包括糖尿病、初次发病住院、抑郁心理、不全性循环梗死以及颈动脉狭窄等。结论:对于伴有颈动脉狭窄、糖尿病、抑郁等情况的不全性循环的患者,应当高度警惕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在药物治疗包括康复治疗的阶段中,应当加强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阿加曲班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入院顺序奇偶法将所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3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将其纳入对照组,给予剩余3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加曲班治疗,将其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研究组与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其提供阿加曲班治疗,能够良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治疗安全性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并且采用回顾分析法展开临床分析研究。结果早发型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比例要明显大于迟发型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比例,并且出血性脑卒中引发的癫痫所占比例要明显大于缺血性脑卒中引发的癫痫比例;脑卒中病灶位于皮层者,极易继发癫痫。结论癫痫常常在脑卒中早期发生,癫痫的发生率和脑卒中的病灶位置以及类型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Apo-A)、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比观察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验组)和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Hcy、Lp(a)、Apo-A1、D-D、FBG水平。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Lp(a)、Apo-A、D-D、FBG为缺血性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加强对Hcy、Lp(a)、Apo-A1、D-D和FBG的监测与观察对缺血性脑卒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95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7例。结果出血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38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8.42%,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57例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2.46%,缺血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降低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死亡率十分重要,有利于促进患者脑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报告表明,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首位死亡原因。同时,我国缺血性脑卒中仍以每年8.7%的速率增长[1]。因此,我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的重点是预防脑卒中。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中国高血压人群中开展的上海老龄人群硝苯地平研究  相似文献   

13.
出血性转化是指脑梗死后梗死区域或梗死血管分布区发生的继发性出血,是缺血性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出血性转化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因其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及转归,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出血性转化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型,同时存在着许多与其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故尽早评估出血性转化的风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Solitaire支架取栓术的疗效。结果取栓治疗后,患者实现血管再通19例(95%),但其中有2例患者脑动脉仍存在狭窄,另有1例患者因取栓失败而死亡。结论应用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的疗效良好,具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后发生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途径。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60例,对患者的卒中部位及类型、发病类型与时间等展开分析。结果 (1)癫痫发作时间:根据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时间分为迟发性癫痫、早发性癫痫。迟发性癫痫是指在脑卒中病程2周后出现多次癫痫发作,脑卒中病程2周内会有数次发生癫痫发作现象为早发性癫痫。60例患者中早发性癫痫17例,晚发性癫痫43例。(2)癫痫发作类型:部分性发作26例,全身性发作34例。(3)癫痫与脑卒中类型:脑血栓形成继发性癫痫14例(23.3%);脑栓塞继发性癫痫7例(11.7%);脑出血继发性癫痫30例(50%);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15.0%)。(4)部位、类型:脑出血18例,包括脑叶3例,脑干4例,9例基底节区,小脑2例;脑梗死28例,包括小脑4例,脑干4例,脑叶6例,基底节区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结论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大多是脑卒中后癫痫,脑卒中类型和其产生没有关系。基底节区的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基底节区患者(伴有出血性脑卒中病灶部位)必需注意癫痫的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脑卒中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在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纳入试验组,选择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4例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对象行rs-fMRI扫描,以Broca区为种子点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脑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左侧小脑前叶、梭状回,左侧后扣带回,左侧额内侧回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右侧后扣带回ALF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静息态下同Broca区呈负相关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额叶白质,左侧额内侧回,左侧丘脑,左侧颞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右侧颞中回,右侧中央后回,右侧海马旁回,右侧枕中回,后扣带回、胼胝体压部,两侧楔前叶;与Broca区呈正相关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岛叶,左侧前扣带回,左侧颞上回、颞中回,左侧额上中下回、额内侧回,左侧额内侧回,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左侧钩回,左侧小脑齿状核,左侧小脑,右侧前扣带回,右侧眶回、直回,右侧小脑后叶,右侧脑干。结论 rs-fMRI作为一种神经疾病影像学新技术,可以反映脑局部功能和功能网络的变化,在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症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血糖情况及其临床结局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3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255例脑卒中急性发作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出血性卒中114例,缺血性卒中141例。全部患者均于入院后次日清晨取空腹静脉血,经血浆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结果 114例出血性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为(8.78±2.29)mmol/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8.01±18.89)分;141例缺血性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为(6.48±2.31)mmol/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3.01±13.19)分。血糖正常患者93例,平均空腹血糖为(5.49±0.51)mmol/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6.01±14.02)分;高血糖患者162例,平均空腹血糖为(8.72±2.73)mmol/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1.04±18.03)分。结论在脑卒中的急性期,严密检测血糖,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可给脑卒中患的预后带来明显的获益。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作为临床工作中一类较为常见的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其中以缺血性脑卒作为最重要的脑卒中类型,具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该病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通常能够受到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响。通过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颅内狭窄具有着较高的诊断特异性,并在颅内狭窄等其他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方面具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现通过从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的角度出发,用于早期发现早期的脑血管狭窄,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进行判断,从而更好的完成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动力学指标的诊断,并对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的优缺点进行统一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脑复原汤联合针刺阳陵泉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驻马店市中医院接受诊疗的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通脑复原汤+针刺陵泉穴治疗, 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0 d时中医证候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生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 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0 d时,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ADL评分及SOD、NO、NO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 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 ADL评分及SOD、NO、NO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6%, 4/49)与对照组(6.12%, 3/49)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脑复原汤联合针刺阳陵泉穴可快速缓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 改善生化指标水平, 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是中老年常见病及多发病,死亡率极高。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也显著提高,但绝大多数患者由于各种的原因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偏瘫后遗症,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针对脑卒中发病的过程,必须做好一级、二级预防。对于发病的患者,在科学有效的治疗前提下,后期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科2013年6~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5例,通过精心护理,收效良好。现将康复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