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旭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9):1801-1802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经颞侧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效果。方法:对32例40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患者用倍诺喜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注射20g/L利多卡因麻醉,行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手术的麻醉效果及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眼均能达到理想的麻醉镇痛效果,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0.1者5眼(12.5%),视力0.1~0.4者9眼(22.5%),术后视力≥0.5者26眼(65.0%),所有患眼术后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有提高。结论: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经颞侧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是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有效的手术方式,手术操作简便,不需要昂贵的手术设备,适用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讨论基层医院开展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体会,并评价手术效果。方法 2003年2月-2006年1月本院收治的白内障522例(562眼),均施行手法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本组病人随访3-6月,视力0.05-0.4者53眼占9.43%。视力≥0.5者509眼,占90.57%,0.8-1.5者175眼,占31.14%,并发症有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28眼(4.98%),术后角膜内皮水肿84眼(14.95%),后囊浑浊53眼(9.43%),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基层医院开展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盲目的。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霍昭 《国际眼科杂志》2009,9(9):1806-1807
目的:探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和体会。方法:对291例335眼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手术的适宜性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视力明显提高,0.1~0.4者104眼(31.0%),0.5~1.0者225眼(67.2%)。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结论:该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手术经验和技巧对术后视力提高、减少并发症有至关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反眉形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联合人工品状体植入术在农村白内障复明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经巩膜隧道行反眉形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老年性白内障96例(96眼),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视力情况。结果术后3天,视力0.5以上者31眼(32.29%),0.3以上者24眼(25.00%)。4周后视力达0.6以上者46眼(47.92%),0.3以上者35眼(37.50%)。术后并发症在1月内消失。结论老年性白内障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组织损伤轻,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由于费用较低,易在广大农村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56眼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行硅油取出联合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炎症反应、人工晶状体位置、后囊混浊情况及有无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脱离情况。结果:随访3~12(平均7.26 ±1.38)mo,53眼(95%)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05者47眼(84%),≥0.3者27眼(48%),术后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均有轻度炎症反应,4眼(7 %)出现暂时性高眼压,通过局部应用药物恢复正常,15眼(27%)后囊灰白色混浊行Nd: YAG激光后囊切开,2眼(4%)发生视网膜脱离。所有病例均无大泡性角膜病变、硅油泡残留、人工晶状体移位、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结论: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行硅油取出联合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能够恢复视力,缩短手术周期,减少手术次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2例(42眼)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行手术治疗.其中5眼行单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4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另3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眼压正常40眼(95.24%),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视力≥0.3者29眼(69.05%).结论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可以控制眼压及提高视力,及时手术是预防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龄患者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146眼)高龄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6月~1年,术后视力≦0.08者10眼(6.85%),0.1~0.3者29眼(19.86%),0.4~0.6者56眼(38.36%),>0.6者51眼(34.93%).术中后囊破裂8眼(8.22%),术后角膜水肿23眼(15.75%).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效果好,适合于高龄白内障患者,术前患者全身状况的评估可以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8.
田自景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6):1224-1225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方法、预防并发症的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842例944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完成手术。结果:术后3mo回访347例504眼,矫正视力≤0.3者27眼(5.4%),其中2眼为高度近视豹纹状眼底,0.3~0.5者102眼(20.2%),0.5~1.0者305眼(60.5%),1.0以上者70眼(13.9%)。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避免了昂贵的手术设备,可安全地将晶状体核娩出,切口自身密闭性能好,实现了小切口和无缝线。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符合贫困地区医院现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缝线巩膜隧道小切口联合前房维持器在白内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2例(127只眼)白内障行无缝线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使用前房维持器维持灌注,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无一眼因眼压波动而造成术中严重的并发症,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3~0.9者72只眼,占56.69%,第3天≥0.3者89只眼,占70.07%,≥1.0者32只眼,占25.19%。结论无缝线巩膜隧道小切口联合前房维持器在白内障手术中具有简化手术操作,减小手术并发症,使手术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截囊针旋转晶状体核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在96例(108眼)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用截囊针完成晶状体核旋转到前房。观察术后视力、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结果 108眼用截囊针将晶状体核顺利旋转至前房。术后视力0.5以上者82眼,0.3-0.5者16眼,0.1-0.25者6眼,0.1以下者4眼。术中后囊破裂6眼。术后角膜水肿12眼,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截囊针旋转晶状体核的方法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即小切口三联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不同类型的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38例42眼,行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24月,平均12.5月,对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术后随访视力≥0.5者26眼,占61.9%;0.2-0.4者9眼,占21.4%,视力〈0.2者7眼,占16.7%。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1mmHg)38眼,占90.5%,4眼术后眼压在21-24.38mmHg,用噻吗洛尔眼水滴眼,眼压可控制正常。功能性滤过泡占80.9%,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是既有效,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过熟期白内障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94例97眼经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及随访其疗效。结果: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后视力(矫正)恢复情况:术后1d视力>0.5者71眼(73%);术后2d视力>0.5者82眼(85%),>0.3者95眼(98%)。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过熟期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毅 《临床眼科杂志》2010,18(5):433-434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63例(63只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IOL),并以63例(63只眼)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相同术式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作为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为:角膜内皮水肿19只眼(占30.1%),前房纤维渗出10只眼(占15.8%),瞳孔后粘连14只眼(占22.2%),后囊混蚀26只眼(占41.2%),色素弥散晶状体表面1只眼(占1.6%)。糖尿病患者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术后视力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患者术后矫正视力≥0.5%者为39只眼(占61.9%),≥0.3者为52只眼(占82.5%)。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前应将血糖控制稳定在5.1~8.0 mmol/L之间,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96例(109眼)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且无全身并发症,行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情况。结果随访3—18个月,术后视力1〉0.5者86眼(78.90%),0.1~0.4者19眼(17.43%),〈0.1者4眼(3.67%)。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实施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适合在基层医院眼科及“复明工程”活动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我们回顾性地对比分析了 52 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 例 (30 眼) 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 (小切口组), 30 例 (44 眼) 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 (常规组)。结果显示: 术后 6 周内, 小切口组角膜散光度明显小于常规组, 且视力提高较大 ( P< 001); 术后 12 个月时, 两组的眼压控制成功率相似, 但小切口组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者少于常规组。提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集中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复明效果。方法于2008年8月~2009年9月,共集中实施329例329眼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患者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0.8者共计269眼,占81.76%。在低于0.8视力者中,有34眼因角膜水肿而影响术后视力,占10.33%,3眼因一过性高眼压而导致角膜水肿,2眼出现术后葡萄膜炎反应,余21眼因眼底或视神经病变而影响术后视力,占6.38%。术后一周裸眼视力≥0.8者287眼,占87.23%。术后一个月裸眼视力≥0.8者294眼,占89.36%。结论集中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效率高,术后视力恢复良好,适宜于规模化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治疗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3例(13只眼)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前房角粘连关闭均〉180°)合并白内障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注意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手术并发症及滤过泡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3—6个月。13只眼眼压均降致正常范围,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根据Kronfeld分类,Ⅰ、Ⅱ型功能滤过泡4只眼(30.8%),非功能Ⅲ型滤过泡9只眼(69.2%)。结论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MMC)治疗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降低眼压,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剪开法前囊截囊术在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23例(23眼)。进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术中采用剪开法进行前囊截囊。术后随诊6~24个月,平均10.5个月。结果手术中均未出现晶状体脱离范同扩大或玻璃体脱出增加,术后最佳矫正视力≥1.0者2眼(8.70%),≥0.5者7眼(30.43%),〈0.5者16眼中:2眼为视网膜色素变性、7眼为眼挫伤伴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挫伤、2眼为外伤性视神经萎缩、2眼为玻璃体浑浊(陈旧血性)、1眼为外伤性黄斑孔、2眼为≥-10.00D高度近视。结论应用剪开法前囊截囊术进行晶状体半脱位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小切口手法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法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6例(570眼)白内障进行小切口非乳化手法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1天,患者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0.5者占52.80%,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占60.20%,≥1.0者占21.50%。结论 此项手术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效果可靠,适应证广,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自闭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手术方法、过程及效果。方法:对1016例1016眼行表面麻醉下自闭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术中实行表面麻醉,自闭式巩膜隧道小切口,连续环形撕囊,手法挽核,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1016例实行表面麻醉患者均能耐受,其中有891眼(87.7%)顺利完成连续环形撕囊,125眼(12.3%)因各种原因改为开罐式截囊,术中12眼在抽吸皮质时后囊撕裂。自闭性小切口923眼(90.8%)。19眼术后次日发生轻度角膜水肿。1016眼术后3d视力≥0.5者713例,占70.2%。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下自闭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可获得与超声乳化术相近的效果,而且对Ⅳ和Ⅴ级核白内障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