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动态血浆凝血四项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5例围手术期患者和75例健康对照组血浆凝血活酶时间(PT),活化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患都PT,APTT,T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FIB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围手术期患者生理条件下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纤溶功能的动态平衡常受到破坏,因此进行凝血四项的检测能及早发现因手术和某些药物造成的凝血机制障碍。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出血抢救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患者33岁,因孕31周+4无诱因阴道出血36 h于2007年5月10日入院.身体检查:一般情况尚可,胎心率140次,阴道无活动性出血.B超示孕32周、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不除外.血红蛋白95 g/L.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12.9 s,凝血酶原活动度(PA):82.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5.7 s,血浆纤维蛋白原(FBG):396.9 mg/ml.患者于2007年5月13日凌晨阴道出血150 ml,查血红蛋白74 g/L.  相似文献   

3.
1病历摘要 患者,27岁,G1Po,孕36+1周,因拟择期手术于2009年4月24日14:00入院.患者孕13+1周在我院建卡行产前检查,孕期(孕22周开始)多次B超检查提示中央型前置胎盘.孕期否认有头痛、眼花、皮肤瘙痒及下肢水肿、血压升高的情况发生.4月24日因胎儿监护检查提示无应激试验(NST)无反应型,基线平坦,胎儿生物物理评分4分,考虑胎儿窘迫可能,于当天19:00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前实验室检查:Hb 129.0 g/L,血细胞比容(HCT)0.38,PLT 157.0×109/L,WBC 6.894×109/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酶标法)152.4 mg/L,血浆纤维蛋白原(Fg) 3.9 g/L,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28秒,血浆凝血酶时间(TT) 16.7秒,凝血酶原时间(PT)9.9秒.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31岁,孕35+2周,G1P0,因"无明显诱因阴道流血1h"急诊入院。患者阴道流血量多,色鲜红,无腹痛腹胀及阴道流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5天/35天,量中,自诉孕期检查均正常(未见报告);刷牙牙龈出血,持续至孕期,未予重视及诊治。否认肝炎病史及输血史,近期未服用药物。入院急查超声示:胎儿大脑中动脉PI/脐动脉PI降低,胎盘上缘与子宫前壁之间实质回声(7.4cm×4.0cm)。患者自觉胎动减弱,以"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行紧急剖宫产术。急查凝血象示Fib(纤维蛋白原)0.9g/L(PT、APTT均正常,TT 22.4s)。术中见羊水I度,子宫胎盘卒中,予以肌注欣母沛、子宫背带式缝合及宫腔填塞球囊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GH)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GH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拉贝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细胞因子指标[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妊娠结局。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SBP、DBP、MAP、FIB、s Flt-1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 <0.05),PT、APTT、TT、PLGF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 <0.05);观察组子痫前期、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GH患者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改善凝血功能和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报告患者,30岁,因孕9~+月,发现凝血功能异常17天,于2018年8月9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G_2P_1,孕期无出血现象,定期外院产前检查,2018年7月23日外院查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51.3秒,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25秒,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1.85,未重视。8月9日拟剖宫产于产前检查医院住院,查凝血功能:APTT 56.5秒,PT 23.2秒,INR1.66,遂转入本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新式手术和传统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盆底器官脱垂92例患者,44例行新式手术,48例行传统手术,对年龄、BMI、分期、高血压、糖尿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前1个月内、术后第2天的红细胞比积(HC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PT)、凝血酶凝结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及手术前后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gb)比较。结果传统手术与新式手术组术后凝血功能中FIB、PT及H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传统组术前与术后比较中,FIB、PT、TT、INR、D-D、HCT及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式组术前与术后比较中,FIB、PT、TT、INR、D-D、HCT、APTT、D-D、HCT及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与新式组手术前后血常规Hgb和PLT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片植入对患者手术凝血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并未引起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盆腔粘连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经手术治疗的内异症患者408例的临床资料,评价凝血指标的变化与盆腔粘连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有盆腔粘连的内异症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高于无粘连者[3.1(2.7~4.5)g/L vs. 2.8(2.6~3.2)g/L,P0.0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短于无粘连者[12.9(12.5~13.3)s vs. 13.1(12.7~13.5)s,P0.01],血小板计数(PL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与盆腔粘连评分呈正相关(r=0.248,P0.01)。在盆腔粘连的判断中,FIB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30,诊断界值为2.87g/L,FIB≥2.87g/L的内异症患者盆腔粘连的发生率增加(χ2=15.4,P0.01)。结论凝血指标与内异症的盆腔粘连存在相关性,尤其FIB与盆腔粘连的发生发展相关,可协助判断内异症所致的盆腔粘连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生期孕妇、及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高症)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变化,预防DIC发生。方法:孕妇组120例、与正常对照组100例进行凝血四项指标检测,采用生物学凝固法。结果:孕妇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孕妇组APTT、PT、TT结果低于对照组,而FIB结果高于对照组,通过t检验APTT、PT、FIB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T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妊娠和妊高症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以应对分娩这一生理过程,特别是在分娩前期,凝血功能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对孕妇产前进行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特别是妊高症组患者非常必要,孕妇血浆中FIB浓度要比正常组明显升高,所以动态观察凝血四项指标,以便对病理状态下分娩前孕妇进行筛选,预防和及时治疗出血性疾病和血栓疾病。特别是FIB结果有着重要临床价值,能及早发现和预防DIC。  相似文献   

10.
孕妇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妇女妊娠过程中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正常妊娠妇女56例(妊娠组),检测其不同孕期(早期:12~14周、中期:24~26周、晚期:36~40周)及50例非妊娠正常妇女(非妊娠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同时采用凝固法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活性(AT:A),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含量,并互相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非妊娠组比较,妊娠组妇女早孕期纤维蛋白原(FIB)和D-D即明显增高,AT:A和TT明显降低(P<0.01);中、晚孕期PLT和PDW显著增高,MPV、PT和APTT均显著降低(P<0.05)。早、中、晚孕期间比较,除PLT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均<0.01),其中除AT:A中孕期高于早、晚孕期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呈逐渐发展趋势。结论妊娠中、晚期妇女血小板参数明显改变,妊娠过程中凝血、抗凝和纤溶功能变化明显;这些参数的检测可及时了解孕妇的凝血状态,有利于降低产科DIC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