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及穴位贴自动发热隔盐灸暖宫贴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中药液加入庆大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利多卡因液保留灌肠后穴位贴自动发热隔盐灸暖宫贴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对照组给予中药液保留灌肠,两组都是十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55%,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及穴位贴自动发热隔盐灸暖宫贴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我院自2001年7月至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此病124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慢性盆腔炎患者以康妇炎胶囊保留灌肠和红外线理疗加中医科深部热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符合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的患者56例,以"入院顺序"分组,其中采取康妇炎胶囊保留灌肠的2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以康妇炎胶囊保留灌肠和红外线理疗加中医科深部热疗联合应用治疗的28例纳入研究组,对比总有效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对照组分别是92.86%、67.86%,研究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康妇炎胶囊保留灌肠和红外线理疗加中医科深部热疗联合应用治疗的方案,临床治疗效果佳,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药口服、中药灌肠及妇科微波脉冲波理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治愈63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97%;无不良反应。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药灌肠与抗生素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抗生素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55%,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液式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效果。方法: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输液式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71.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输液式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盆腔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2009年9月收治,经临床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患者2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8例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印头孢曲松钠+甲哨唑静脉滴注;实验组1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盆汤,红藤败酱散保留灌肠及针刺穴位治疗。以10—15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在中药灌肠配合理疗的基础上使用综合护理策略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患者的效果。结果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经上述方式治疗护理后治疗有效率为98.3%,结论中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并使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治疗护理可促进患者及时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慢性盆腔炎和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妇科千金片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50例和慢性宫颈炎患者50例,这100例患者均应用妇科千金片治疗,分析患者药物治疗有效情况。结果经过妇科千金片治疗,100例患者病情均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且慢性宫颈炎患者白带检查相关指标也明显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妇科检查压痛情况和附件增粗情况明显改善,与药物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盆腔炎和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按其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一般起病急、病情重、症状明显,为临床妇科常见急症之一。下面共同讨论一下急性盆腔炎的治疗原则和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11.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ion)。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炎症发病不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病。慢性炎症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直接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甚至引起女性的不孕。所以对于盆腔炎的治疗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我院妇科自引进、应用多能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以来,经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抗生素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炎症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对 2 0 0 0年 3~ 8月妇科门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 70例 ,随机分为 :观察组进行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腹腔灌注 ;对照组氧氟沙星及替硝唑静脉滴注。结果 :腹腔灌注氧氟沙星、替硝唑等治疗慢性盆腔炎 35例 ,总有效率为 94.2 8% ,明显高于静脉滴注氧氟沙星及替硝唑总有效率77.17% (P<0 .0 5 )。结论 :应用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保留灌肠佐治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小儿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及盐酸小檗碱片(或制霉素片)混合液保留灌肠,疗程5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30/32)明显优于对照组70.8%(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妇科千金胶囊联合康复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消炎栓[1]。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论妇科千金胶囊配伍康复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症状改善明显,且用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急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有宫腔手术史如:人流、宫腔镜检查、分娩、剖宫产等的妇女,若不能及时彻底治愈,易转为慢性,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妇产科医生应予以重视,治疗急性盆腔炎,选择有效、敏感的抗生素是关键。我们选择华北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72例盆腔炎患者进行中药灌肠结合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治愈率达43.1%,总有效率94.4%。结论:通过中药灌肠结合抗生素治疗可以使盆腔炎的治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盆腔炎(妇科)指的是女性内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常因为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或因患者体质差,病情迁移所致,临床表现主要有下腹坠痛或腰骶部酸痛、白带多、月经多、不孕等。此症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诱发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医药传统理论,慢性盆腔炎是由气滞血瘀,寒湿瘀滞,湿热瘀结和热毒壅盛所引起。而传统中医则认为是日久正气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受阻,导致不通畅则痛。西医认为盆腔炎症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慢性盆腔炎症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容易复发。它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若未及时治疗可致不孕,宫外孕,月经失调,下腹疼痛等症状。现将2014年3月~2015年2月对我院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中药外敷与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中药离子导入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药三黄液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盆腔炎性包块过去均采用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疗程长,不易治愈。我院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辅用中药三黄液保留灌肠,其疗程短,治愈率高,且简便、经济又无痛苦,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本院1995年1月至1997年10月住院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