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妇科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评估尤为重要。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是判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金标准。近年来腹腔镜下腹膜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PAL)已成为妇科恶性肿瘤的研究热点。从腹膜后间隙解剖及妇科肿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特点入手,综合分析国内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和经腹膜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相关研究及其意义,不同学者对经腹膜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观点不尽相同,其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对经盆腔腹膜外间隙穿刺插管进行化疗的可行性及其对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系转移的疗效进行探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于盆腔腹膜外间隙注入5-氟脲嘧啶(5-FU)及伊索显(Isovist-300)混合剂后,注药部位局部细胞形态无改变,仅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临床观察结果表明,(1)注药后X线摄片,可见髂外、髂内、闭孔、腹股沟深及大部分髂总淋巴结所在位置均包括在药物分布范围之内,重复给药,药物分布范围不变;(2)注药后48小时内,注药侧淋巴结内、FU浓度高于对照侧,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内5-FU浓度介于注药侧与对照侧淋巴结内浓度之间;(3)对己有肿瘤细胞转移的淋巴结,注药后显微镜下可见淋巴结内转移的癌细胞有明显变性、坏死;(4)本组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及明显的全身毒副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经盆腔腹膜外间隙化疗是一种简便、安全、效果可靠的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腹膜后与腹腔化学治疗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Cao Z  Zhang D  Peng Z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9):540-543,I013
目的 比较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腹膜后化学治疗(化疗)和腹腔化疗的疗效,并进一步评价腹膜后化疗。方法 选择6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分别随机进行腹膜后化疗43例、腹腔化疗重复给药11例和腹腔化疗单次注药(5氟嘧啶,5-FU)8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侧定法(HPLC)检测淋巴结内-5FU的浓度。其中16例腹膜后化疗重复给药患者,比较注药侧与未注药侧淋巴结内5-FU的浓度。选择腹膜后化疗患者6  相似文献   

4.
通过支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对经盆腔腹膜外间隙穿刺插管进行化疗的可行性及其对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秒转移的疗效进行探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于盆腔腹膜外间隙注入5-氟脲嘧啶及伊索显混合剂后,注药部位局部细胞形态无改变,仅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注药后X线摄片,可见髂外、髂内、闭孔、腹股沟深及大部分髂总淋巴结所在位置均包括在药物分布范围之内,重复给药,药物人布不变;(2)注药后48小时内,注药侧淋  相似文献   

5.
卡铂腹腔化疗腹膜后淋巴结内的药物浓度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23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分别于术前不同时间进行腹腔穿刺并灌注卡铂(300mg/m ̄2),手术清扫腹膜后淋巴结,同时切取盆腔腹膜和髂外淋巴结周围脂肪结缔组织各1g,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上述3种组织的总铂浓度,并监测3例患者给药后24小时内的血浆总铂浓度,以及观察化疗后腹膜后淋巴结的病理改变。结果显示,腹膜后淋巴结内总铂浓度在腹腔给药后12小时达到高峰,峰值为13.4±1.9~21.6±7.8μg/g。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盆腔淋巴结、淋巴结周围脂肪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总铂浓度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24h))分别为216.8±9.2、246.4±32.9、115.6±40.9和1351.3±696.5μg·h/g。血浆总铂浓度的峰值及AUC_(0~24h)分别为6.7±1.0μg/L和61.5±2.4μg·h/L。提示卡铂腹腔给药分布于腹膜后淋巴结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较血药浓度明显为高。病理检查可见化疗后的腹膜后淋巴结有变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淋巴结转移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要转移途径,其中盆腔淋巴结转移较为常见,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较为少见。但存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情况可以通过术前、术中相关方法进行预测。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存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方法的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目前尚无预测方法的统一标准。综合分析患者的病理、血清学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对指导临床决策,避免不必要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手术费用以及选择合适的术后辅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淋巴结转移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要转移途径,其中盆腔淋巴结转移较为常见,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较为少见。但存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情况可以通过术前、术中相关方法进行预测。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存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方法的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目前尚无预测方法的统一标准。综合分析患者的病理、血清学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对指导临床决策,避免不必要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手术费用以及选择合适的术后辅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接受多种方法治疗的Ⅲc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并发症和生存情况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选择1994~1998年间,因子宫内膜癌而经腹全子宫和双附件切除、腹腔细胞学检查、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153例,有淋巴结转移者22例。盆腔淋巴结包括髂外、髂内血管、闭孔神经以上区域的所有淋巴组织;腹主动脉淋巴结为从血管分叉到十二指肠区域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的淋巴组织。平均切除的盆腔淋巴结数18个,腹主动脉旁淋巴结6个。盆腔淋巴结转移者予全盆腔放疗,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获盆腔烟囱野放疗。均加行卡铂AUC5和紫杉醇化疗6个疗程。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Kaplan-Meier分析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疗对晚期卵巢、输卵管及腹膜浆液性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晚期卵巢、输卵管及腹膜浆液性癌70例患者,根据淋巴结切除术与化疗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A组21例,化疗后行淋巴结切除术。B组49例,淋巴结切除术后化疗。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方案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肿瘤分期分级,治疗前的肿瘤标记物,切除淋巴结的数量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治时A组患者盆腹腔黏连及转移重于B组;初次手术A组进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几率明显低于B组(0%vs73.47%,P<0.05)。化疗后A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低于B组(38.10%vs49.00%,P>0.05),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为肿瘤最常侵犯的淋巴结。A组行TC(泰素/紫杉醇+伯尔定/卡铂)或TP(泰素/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的患者淋巴转移率低于行CAP(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的患者(33.33%vs50%,P=0.045)。结论:化疗对卵巢、输卵管及腹膜浆液性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疗效。初治时不能进行淋巴结切除的患者可考虑先行化疗后再次手术切除淋巴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中加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在Ⅰ B2及ⅡA2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Ⅰ B2及ⅡA2期宫颈癌患者8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组41例,宫颈癌根治术中加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两组术后辅以放疗或放化疗.对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复发率、生存率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盆腔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15.0%;48个月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为70.0%.对照组复发17例,复发率为38.6%;48个月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8.0%和6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29.3vs 40.0%)、术中出血量(325.0±58.0ml vs 315.0±50.1 ml)及盆腔淋巴结阳性率(56.1%vs 57.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率为17.1%,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表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P<0.05);多因素分析则表明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P<0.05).结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有关.在宫颈癌根治性手术中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并辅以术后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