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自来水用户对饮用水的卫生需求和意见,为研究并提出能持续推进安徽省农村改水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与快速评价法,了解农村已使用自来水居民的相关态度与需求.结果被调查200个人中,只饮用自来水占65.00%,同时饮用其他饮用水的占35.00%;对自来水供应满意度为56.00%;认为当前供应的自来水需要改进占69.00%,改进要求主要在水质和价格方面.大多数人对自来水供应情况表示满意,部分人对供水时间、水质和水压不满意,并要求改进.结论通过本次调研反映了已使用自来水用户相关态度以及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农村自来水普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农村村级普及自来水工作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普及自来水影响因素,为研究并提出可行的能够持续推进安徽省农村改水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观察、问卷调查、访谈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结果居民人均纯收入、居住集中与否与自来水普及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普及自来水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村干部重视程度、组织与发动、必须的投资,其次是村民需求程度、自来水管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等。已经建起了自来水厂的8个行政村中,自来水普及率最低的只有25.0%。村自来水厂基本都是个体承包。自来水管网破损、自来水水源污染,是农村自来水普及的突出问题。结论政府应明确普及自来水的责任。对已经建成的自来水厂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及时供水,保证水质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普及农村自来水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的关系,探讨农村饮用水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收集1988-2007年间自来水普及率与主要介水传染病发病率及地方性氟中毒的控制效果。结果普及以山泉水为水源的自来水是山区农村简便、可行、有效的改水方式,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1988年的21.20%升至2007年底的87.80%,介水传染病发病率从1988年的421.00/10万降至2007年的31.60/10万:王坂村经8年的改水降氟,氟斑牙患病率从改水前的56.39%下降至7.27%,其中8~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率为8.33%,尿氟均值0.51mg/L(中位数),饮用水水氟从改水前的6.00mg/L降为0.08mg/L(中位数).结论 农村改水是降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和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有效途径,农村自来水普及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的必备条件:加强农村饮用水设施管理是保证饮用水卫生、巩固改水成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普及农村自来水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的关系,探讨农村饮用水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收集1988-2007年间自来水普及率与主要介水传染病发病率及地方性氟中毒的控制效果。结果普及以山泉水为水源的自来水是山区农村简便、可行、有效的改水方式,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1988年的21.20%升至2007年底的87.80%,介水传染病发病率从1988年的421.00/10万降至2007年的31.60/10万:王坂村经8年的改水降氟,氟斑牙患病率从改水前的56.39%下降至7.27%,其中8~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率为8.33%,尿氟均值0.51mg/L(中位数),饮用水水氟从改水前的6.00mg/L降为0.08mg/L(中位数).结论 农村改水是降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和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有效途径,农村自来水普及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的必备条件:加强农村饮用水设施管理是保证饮用水卫生、巩固改水成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农村改水工作,大力普及农村自来水,是预防疾病、促进农民健康、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当前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强烈关注。2004年安徽省卫生厅、省爱卫办、省环保局、省建设厅、省水利厅和省国土资源厅联合组织开展了安徽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调查,本文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安徽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以及自来水普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农村改水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金坛市于2003年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截止2005年底,有省级卫生镇5个,常州市级卫生镇9个;有省卫生村37个,常州市卫生村98个;省卫生先进单位14个,常州市卫生模范单位116个,金坛卫生先进单位600余个,无烟单位35个."九五"期间,获"江苏省农村自来水普及市"、"农村改水先进市"和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先进市称号."十五"期间,全市共投入资金5 000余万元,用于各镇自来水厂的设备购置和更新,以及自来水取水口和管网的延伸、改造等项目.截止目前,改水受益人口达到53.11万人,受益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98%.全市有改厕普及镇(区)6个,全市使用无害化户厕15.50万户,占总户数的76%.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揭阳市饮水型氟病区改水现状,为今后制定地氟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分析改水后氟病区居民饮水现状和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饮用3种不同类型水源水中,自来水氟含量均低于标准(1.0mg/L)。手压井水氟含量最高,超标率为69.57%,使用自来水比例的大小与氟斑牙患病率下降幅度呈高度相关(R=0.98641,P<0.05)。揭东、揭西、惠来3县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42.15%、65.21%、64.06%,比改水前有明显下降。结论揭阳市改水降氟虽取得成效,但仍不理想。改水措施应以改换自来水为主要形式,普及氟病区饮用自来水才是控制地氟病的惟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1981年,诸暨市按国务院国发[1981」61号文件,开始组织实施《国际饮水供应和环境卫生十年》发展目标,主题是普及自来水,目的是供应安全水。经过15年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普及率已接近《中国农村“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评价标准》的宽裕线。为有助于研究和实施“九五”可持续普及战略,实现小康标准,兹将相关效益作一分析和评价。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选用市爱卫办历年《农村改水统计年报》、《农村改水水厂分类情况汇总表》《农村改水改、扩建工程受益人口统计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盐城市将农村改水列为全市农村致富奔小康的内容 ,广泛宣传发动 ,加强组织领导 ,多方筹措资金 ,坚持科学改水 ,强化水厂管理 ,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不断提高。截止 2 0 0 2年底 ,全市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达 6 0 3万 ,普及率达 89 5 %。农村自来水的普及 ,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降低了肠道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病率 ,改善了农村的投资环境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 大力营造农村改水工作的良好氛围盐城市农村人口占 84 7%,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没有全市的小康。为此 ,我们始终把农村改水工作摆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 ,广泛动员全社会…  相似文献   

10.
农村使用自来水居民相关问题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安徽省农村改水影响因素,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能够持续推进我省农村改水的对策提供依据,我们于2004年6月26日-7月7日在皖南、皖北、江淮之间各随机抽取1个县进行调研。现将被抽取的铜陵、砀山、无为3县农村已使用自来水的居民对8个专题的小组讨论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40~60岁妇女中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780名农村40~60岁女性,对这些人群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Kupperman评分量表进行更年期综合征的评分、分级和判定。结果共调查1 780名40~60岁农村妇女,平均年龄(50.0±5.6)岁。自我报告具有更年期综合征的有1 004人,发生率56.4%,其中轻度583人(占32.8%)、中度357人(占20.1%)、重度64人(占3.6%)。较为常见的症状依次是关节肌肉痛、烦躁易怒、眩晕、失眠、头痛和乏力(均高于4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更年期综合征(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日常工作、BMI指数、睡眠、牙齿、视力、听力、腿脚、食欲状况、慢性病、焦虑和抑郁是更年期综合征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安徽省农村40~60岁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日常工作、BMI指数、睡眠、牙齿、视力、听力、腿脚、食欲状况、慢性病、焦虑和抑郁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安徽省7~12岁小学生身高分布特点及矮小症患病率,为本地儿童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安徽省3个地区(北部宿州市、中部合肥市、南部池州市)7~12岁小学生共计6 082名,测量身高,分析身高的年龄、性别、城乡分布特点,并以2005年中国9省市儿童体格调查数据为标准,分析矮小症患病率分布特点。结果 安徽省7~12岁儿童除11岁女生身高明显高于男生,余各年龄段女生身高均落后于男生。合肥市12岁男生,11、12岁女生身高明显高于宿州市,9、11岁男生身高落后于宿州市,余同年龄段合肥市与宿州市男生间、女生间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肥市、宿州市相同年龄男女生身高均高于池州市。安徽省7~12岁儿童矮小症总患病率为2.83%,城市男女生矮小症患病率分别为2.32%、2.13%,乡村男女生矮小症患病率分别为3.15%、3.72%。同年龄、同性别池州市儿童身高明显落后于另两市,农村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结论 安徽省三地区尤其农村地区矮小症患病率仍较高,可为本地区儿童健康发展策略提供依据及矮小症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推进农村改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环境卫生学调查与水质检测的方法。结果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2001年至2003年水质比较稳定,合格率以二级水为标准达到44.60%,以三级水为标准达到61.88%;感观指标和理化指标合格率较高,均在90%以上;丰水期水质比较稳定,枯水期水质变化相对比较大。结论安徽省农村水源污染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水质合格率偏低。需加强水源卫生防护和饮水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山东省部分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掌握农村饮水的基本状况及水质污染情况。[方法]2004年,选择山东省部分市、县,调查市、县所辖城区以外的农村人群饮用水情况;采集监测点水样进行检测。[结果]在11个县(市)调查5 931 472人,饮用自来水的占60.59%,其中饮用完全处理自来水的占9.92%,饮用未处理自来水的占23.12%;检测103个监测点的206份水样,全部合格的监测点37个,饮用人口20642人(占35.41%),水样合格率为39.32%。[结论]山东省农村饮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微生物污染是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分析安徽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及分布特征,为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2014年9-11月抽取安徽省3个城市(合肥、池州、宿州)7~17岁中小学生共计9 980名进行营养不良患病率的横断面调查,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获得身高体重等资料,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及城乡之间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患病率。结果 安徽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3.25%,生长迟缓、轻度消瘦、中重度消瘦患病率分别为3.49%、5.61%、4.16%。男生营养不良患病率(14.65%)显著高于女生(1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34,P<0.01)。乡村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15.10%)高于城市(1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08,P<0.01)。结论 安徽省7~17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应关注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加强健康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巢湖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为加快农村自来水发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巢湖市农村镇区、行政村进行普查,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巢湖市农村总人口4323583人.有集中式供水设施229个,饮用人口1466590人,占33.92%;分散式供水饮用人口2856993人,占66.08%,水源类型包括深水井、浅水井、泉水、江河湖泊水库水、塘水和其他,其中,74.77%的人饮用浅井水.结论:巢湖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尚不够普及,应加快发展,同时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安徽省16个市中选取24个县(区)480个行政村2 426个农户。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调查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厕所及粪便无害化情况、农药使用与防护情况,并进行病媒生物监测、土壤检测等。结果 调查村集中式供水覆盖率61.6%(1 074 115/1 744 628),卫生厕所普及率37.5%(171 412/456 684),生活垃圾收集方式主要为统一收集(66.7%,320/480),生活污水排放方式主要为随意排放(52.3%,251/480),全部开展病媒生物防治的村占5.6%(27/480),农田土壤蛔虫卵检出率为23.3%(112/480),31.5%(151/480)的土壤镉指标含量超出二级土壤标准,施用农药时21.8%(318/1 461)的调查对象没有防护措施。结论 安徽省农村环境存在较多健康危害因素,需加强改水改厕,垃圾污水处理工作,做好重金属污染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农村集中式供水现状,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快农村自来水发展。方法对全市乡镇、村集中式供水设施进行全面调查,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巢湖市农村共有集中式供水设施229个,饮用人口1 466 590人,占总人口的33.92%。水源类型包括:地下水、湖泊水库水、江河水、泉水。水处理工艺:完全处理占38.14%,不完全处理占50.23%,未处理占11.63%。77.29%的供水设施实际供水在500 t/d以下。设施所有权:私人所有占31.88%、合股制占26.64%、集体所有占27.51%、国家所有占13.97%。设施建设时间:1990年前建设占21.40%,1990年及以后建设占78.60%。供水单位具有检验条件的只占23.58%。结论巢湖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正在快速发展;但生产规模较小,水处理工艺不规范。应进一步加快发展并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