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患儿年龄、骨龄、身高龄随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年龄、骨龄、身高龄在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简称甲低)诊断、随访中的变化,为诊断、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在门诊确诊为甲低的53例儿童进行随访,初诊年龄在5月~12岁。测量身高、拍摄骨龄片、计算身高龄等。【结果】年龄、骨龄、身高龄在甲低患儿治疗前呈明显的分离状态,治疗约3年后,可以达到平衡状态,但3岁以后才开始治疗者,最终身高达不到预期身高。【结论】年龄、骨龄、身高龄的关系比较有助于甲低的门诊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嵇玉华  曲志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9):2687-2688
目的:观察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的骨龄发育情况,探讨骨龄测定在先天性甲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市1998年8月~2004年12月经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的所有先天性甲减病例在治疗前测膝关节骨龄、治疗前或治疗至2~3周岁停药1个月行甲状腺扫描以进行病因诊断,探讨膝关节骨龄与先天性甲减病因的关系。结果:暂时性先天性甲减37例,骨龄发育迟缓3例;永久性先天性甲减89例,骨龄发育迟缓49例。结论:膝关节骨龄测定可用于先天性甲减的预后评估,并与先天性甲减的病因有极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早期治疗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1例系统治疗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和22例正常儿定期检测其身高、体重及发育商。【结果】替代治疗后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的身高、体重及发育商与正常同龄儿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预后,应加大筛查覆盖面,减少残疾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经新生儿疾病筛查程序诊治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tial hypothyroidism,CH)患儿骨密度状况,分析疾病本身及治疗因素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以1~2岁CH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骨密度值,与正常儿童比较,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CH组骨密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甲状腺组织发育情况及诊断时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ee unbound thyroxin,FT4)水平有相关性。【结论】 CH患儿治疗后骨密度可达正常水平,甲状腺组织发育情况及诊断时FT4水平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身材矮小的病因,了解其骨龄发育情况,为临床诊治儿童身材矮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入组对象选择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在2013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儿童身材矮小症患儿,对这200例身材矮小症患儿的病史进行采集,再对患儿开展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分析儿童身材矮小症的病因,并探讨儿童身材矮小症的相关干预措施。分析不同病因患儿的年龄、骨龄,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对儿童身材矮小症患儿骨龄与其年龄、身高、体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模型明确年龄、身高、体质量是否会对骨龄产生影响,比较不同年龄患儿的骨龄情况。结果儿童身材矮小症的病因主要为生长激素缺乏症、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糖皮质激素全身使用3个月、营养不良、家族性矮小、Turner综合征、宫内发育迟缓,占比分别为33. 50%、17. 50%、6. 50%、5. 50%、4. 50%、2. 50%、2. 00%,剩余患儿均为特发性矮小,占比28. 00%。不同病因患儿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病因患儿的骨龄落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后发现,年龄与儿童身材矮小症患儿的骨龄呈高度相关,身高、体质量与儿童身材矮小症患儿的骨龄呈低度相关。在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中,变量年龄对儿童身材矮小症患儿的骨龄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身高、体质量均对其骨龄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随着年龄的递增,身材矮小症儿童的骨龄也在递增。结论儿童身材矮小症的病因主要为生长激素缺乏症、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特发性矮小,其骨龄往往受到其年龄的影响,临床上应针对儿童身材矮小症的病因对患儿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对其生长发育中的行为问题予以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6.
刘静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5):641-642
目的:探讨“骨龄测定及成年身高预测软件”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方法:通过对90例健康儿童和180例有生长发育异常疾病(性早熟、甲状腺功能低下、Turner综合征、垂体性侏儒、特发性矮小)之患儿左手腕正位X光片的观察,进行骨龄测定及成年身高预测。结果:“骨龄指数”:性早熟患儿为+51%,Turner综合征患者为-30%,甲低患儿为-69.5%垂体性侏儒患者为-33.6%。结论:“骨龄测定及成年身高预测软件”系统可应用于儿科临床遗传、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且操作简便、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的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出生并诊断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儿138例,按药物治疗起始年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89例,药物治疗起始年龄2个月;对照组49例,药物治疗起始年龄2~5个月。所有患儿一经确诊即服药治疗,并于3岁时门诊随诊,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数据、初次服药剂量及甲状腺功能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在3岁门诊随诊时的平均身高、体质量等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其平均骨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儿的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均优于对照组(P0.05);患儿平均骨龄与初次服药剂量(r=0.22,P=0.036)及患儿体内的FT_3(r=0.29,P=0.021)、FT4(r=0.31,P=0.017)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如及早发现并进行药物替代治疗,可以获得良好预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的发育水平高低与初次服药剂量大小及患儿体内的FT_3、FT_4水平高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简称甲低)患儿早期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确诊的116例先天性甲低患儿,详细记录早期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甲状腺激素水平、骨龄、甲状腺扫描及体格智力检查。【结果】66.38%的患儿在出生3个月内出现甲低的临床表现,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出现症状越多,病情越严重,多症状组患儿治疗前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其他患儿,需终生治疗的可能性大,近20%患儿经过正规治疗后仍可能出现智能发育落后。【结论】先天性甲低患儿的早期临床表现对诊断、治疗和预后有指导作用,对于婴幼儿早期出现较多临床表现的患儿应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9.
滨州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滨州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及孕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滨州市2001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出生的活产新生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用碘量比色法测饮用水碘含量,用酸消化砷-铈接触法测尿碘含量。【结果】滨州市新生儿筛查覆盖率72.8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发病率1∶1 533,患儿平均尿碘水平为681μg/L。平均饮用水碘含量为(1 011±413)μg/L。【结论】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有效手段,碘摄入量增加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骨龄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CH)患儿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ee unbound thyroxin 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c-stimulating hormone TSH)浓度〕、初始治疗剂量对骨龄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对坚持左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3年或3年以上的患儿(分为永久性CH组和暂时性CH组)进行体格发育评价,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拍摄左手腕骨X线片评定骨龄。结果:①永久性CH组骨龄发育较之暂时性CH组落后(P0.05);②永久性CH组患儿治疗前FT4、TSH显著低于暂时性CH组(P0.05);③CH患儿骨龄与初始治疗剂量、治疗前FT4水平有相关性。结论:CH患儿骨龄发育水平与初始治疗剂量、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早期足量替代治疗对于促进患儿生长发育、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辽宁省2002-2008年确诊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CH)患儿的治疗情况。 【方法】 以全省各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填报CH患儿治疗追访登记表的方式对辽宁省2001年10月-2008年9月确诊的CH患儿的治疗状况进行回顾调查。 【结果】 共确诊CH患儿364例,继续治疗254例,暂时性CH45例,治疗一段时间放弃治疗15例,确诊后即放弃治疗27例,并发其他疾病死亡5例,失访18例。 【结论】 应加大新生儿CH筛查及治疗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CH患儿的治疗率及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腕骨发育评价在生长激素缺乏症诊断中的作用,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完成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青春期前儿童82例,其中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41例,生活年龄(5.78±1.49)岁,特发性矮小儿童41例,生活年龄(5.17±1.44)岁,调取同期骨龄片,采用中华05骨龄评估方法获取尺桡掌指骨骨龄和腕骨龄,与生活年龄比较后获得尺桡掌指骨、腕骨发育水平(生活年龄-骨龄),用ROC曲线评价两者在预测生长激素缺乏症中的作用。结果 生长激素缺乏组儿童腕骨骨龄[(3.88±1.68)岁]显著小于特发性矮小组[(4.75±1.4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5),而两组儿童的尺桡掌指骨骨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激素缺乏组腕骨发育水平[(1.89±1.05)岁]和尺桡掌指骨发育水平[(1.13±0.78)岁]均显著高于特发性矮小组[(0.41±1.02)岁、(0.33±0.86岁)](t=-4.48、-6.47,P<0.01);腕骨发育水平与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关联强度(OR=4.208,95%CI:2.246~7.884,P<0.01)优于尺桡掌指骨发育水平(OR=3.311,95%CI:1.763~6.221,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腕骨发育水平(AUC:0.840,灵敏度:0.707,特异度:0.854,P<0.01)预测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能力好于尺桡掌指骨发育水平(AUC:0.746,灵敏度:0.683,特异度:0.756,P<0.01)。结论 腕骨发育水平在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尺桡掌指骨相比,腕骨发育水平可能是一个更理想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正常婴幼儿、青少年及部分成年人骨皮质发育的横向观察,了解小儿骨质皮发育的规律。方法 市效农村健康婴儿,城区婴幼儿、青少年及部分成年人,共1017例摄右手腕正位X光片,测量第二掌骨中点横径及内径,用Microsoft Excel97软件计算出骨皮质厚度、皮质指数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从1岁组到15岁组男、女童骨皮质厚度分别增加了3.06mm及2.89mm,平均年增幅分别为4.0%及4.3%;婴儿期平均年增幅分别为8.2%及6.9%,从幼儿期到学龄前儿童分别为2.3%及2.0%,11.0~13.0岁组女童为10.7%,13.0~15.0岁组男童为7.8%。农村地区1岁组婴儿第二掌骨中点横径同城区婴儿基本相同,但平均骨皮质厚度低0.39mm(P〈0.001)。结论 骨皮质厚度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婴儿期及青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方部分地区儿童骨密度现状,探讨儿童骨密度与年龄、性别及季节的关系。 【方法】 对2008-2009年度本科5 971名正常儿童骨密度检测值与年龄、性别、季节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北方儿童骨密度值呈正态分布,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01)。不同年龄段儿童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青春期前儿童骨密度值与性别无关(P>0.05);而青春期女童骨密度较男童高(P<0.000 1)。学龄组(6~12岁)儿童骨密度值Z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5),其余组四季骨密度差异不显著,婴儿组秋季偏低,与冬季差异显著;学龄前组夏季偏低,与冬季差异显著(P均<0.05)。 【结论】 北方地区儿童骨密度值随年龄而增加并受性别影响。青春期儿童应注重钙制品及维生素D的补充。儿童在夏秋季也应根据户外接受日照情况等因素适量添加维生素D。  相似文献   

15.
齐齐哈尔铁路地区矮身材儿童致矮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不同病情佝偻病(different rickets,DR)患儿血清中钙、磷、锌及骨碱性磷酸酶的水平。 【方法】 选择广州市地区DR患儿60例,并按不同病情分轻度、中、重度组,同时选择60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一同进行血清钙、磷、锌及骨碱性磷酸酶的双盲检测。 【结果】 中、重度DR 组的血清钙、磷和锌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轻度DR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R组骨碱性磷酸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DR组内,中、重度DR 组的外周血清钙、磷和锌水平均明显低于轻度DR 组,骨碱性磷酸酶亦明显高于后者(P均<0.05)。 【结论】 骨碱性磷酸酶结合血清钙、磷、锌水平是反映佝偻病病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特发性身材矮小( idiopathic short stature, ISS) 儿童全血铜、铁、钙、镁、锌、铅以及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 BALP)水平,了解其对身高的影响。 【方法】 测定ISS组儿童及正常对照组儿童全血铜、铁、钙、镁、锌、铅及血清BALP水平并比较分析。 【结果】 ISS组儿童血铅及血清BALP水平均高于相应年龄段健康对照组儿童,血钙、血锌均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结论】 铅暴露对儿童的身高有不良影响,可能是引起儿童ISS的因素之一,而血钙和血锌缺乏也影响了儿童的身高,此外ISS儿童体内BALP水平升高,可用于其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18.
八市15岁以下儿童2008年超声骨密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15岁以下儿童超声骨密度的现状和变化规律,为我国儿童保健、儿科临床、科研等工作提供正常人群的参考数据。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珠海、昆明、郴州、苏州、安庆、扬州、成都和沈阳城市中,共调查从满1月到不满15岁的健康儿童29 276人,按男、女分成12个年龄组, 填写调查表格,常规测量儿童的体重、身高,统一采用“宏扬BMD-1000C型超声骨质分析仪”,在左小腿胫骨中段前方内侧面部位测量儿童的超声骨声速值。 【结果】 调查儿童中,男15 411名,女13 865名。1)超声骨密度值在1月到不满6月年龄组时最低,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逐渐增加,到12~15岁组时骨密度达到最大值;2)骨密度在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t=0.824,P>0.05);3)骨密度值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渐增加。在16 kg以内随着体重的增加骨密度增加较快,16 kg以后,骨密度增加趋缓;4)随着身高的增加骨密度逐步增加。骨密度值的增长在75 cm之内增加稍慢,75到120 cm之间骨密度值快速增加,而后的增加则缓慢;5)各年龄组骨密度主成分预测模型:1)婴儿期的回归方程为:骨密度值=2 954.69×(月龄-4.91)×(体重+1.52)×身高;2)幼儿期的回归方程为:骨密度值=2 901.90×(年龄-20.86)×(体重+5.41)×身高;3)学龄前期的回归方程为:骨密度值=3 136.91×(年龄-7.69)×(体重+4.39)×身高;4)学龄期至青春期的回归方程为:骨密度值=3 480.06×(年龄-1.05)×(体重+0.61)×身高。 【结论】 本调查的0~15岁不同年龄组正常儿童的超声骨密度值,以及与年龄,体重和身高的相关关系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女童性早熟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女性儿童性早熟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13例女性儿童性早熟病例的临床分类、骨龄、致病原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3例女性儿童性早熟病例中,中枢性性早熟(CPP)43例(38.1%),外周性性早熟(PPP)70例(61.9%)。CPP患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呈阳性,骨龄比生理年龄明显升高至少1年以上;PPP患儿GnRH激发试验呈阴性,骨龄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饮食情况调查显示,PPP组患儿中,经常食用饮料、肉禽、水产及补品的比例明显高于CPP组。结论 女童性早熟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上比较复杂,常需综合分析。部分PPP女童可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转变为CPP,应引起高度重视,食品性激素污染,尤其值得食品生产监督部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