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PCB153和PBDE-47单独及联合染毒对SH-SY5Y细胞氧化应激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的影响。方法设DMSO溶剂对照组,1、5、10μmol/LPBDE-47(低、中、高)单独染毒组和与5μmol/LPCB153联合染毒组及相应的抗氧化剂组(N-乙酰-L-半胱氨酸NAC100μmol/L),分别对SH-SY5Y细胞染毒24h。用荧光染料DCFH-DA标记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技术(HPLC-ECD)分别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8-OHdG的含量。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PBDE-47单独染毒组ROS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但与对照组及其相应的PCB153联合组相比,ROS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中、高联合染毒组ROS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并显著高于相应的单独剂量染毒组(P<0.05),加入抗氧化剂后细胞内ROS水平明显下降(P<0.05),细胞内ROS水平与PBDE-47染毒剂量呈现剂量-效应关系;高剂量PBDE-47单独染毒组和中、高剂量联合染毒组8-OHdG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增加(P<0.05),高剂量联合染毒组8-OHdG含量明显高于相应的单独染毒组(P<0.05),加入抗氧化剂后其细胞内8-OHdG含量明显下降(P<0.05)。细胞内ROS水平与8-OHdG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895)。结论一定剂量的PBDE-47可致DNA氧化损伤,PCB153可增加PBDE-47对SH-SY5Y细胞DNA的氧化损伤作用,提示活性氧在PBDE-47致DNA损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2',4,4'-四溴联苯醚(PBDE-47)对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INS-1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 设3个PBDE-47剂量组(1、3、6μmol/L)和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组,染毒INS-1细胞24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凋亡率、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Fas和cytochrome C等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3、6 μmol/L PBDE-47组细胞存活率[(77.1±5.9)%和(27.5±10.6)%]均下降(P<0.05);3、6μmol/L PBDE-47组ROS水平分别为(154.1 ±13.3)和(220.1±1.1),MDA含量分别为(26.1±1.0)和(32.7±2.5)μmol/L,6 μmol/LPBDE-47组细胞凋亡率为(38.4±4.2)%,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PBDE-47组Fas及cytochrome C基因表达水平均有增加(P<0.05).结论 PBDE-47可诱导INS-1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线粒体信号通路可能参与PBDE-47对INS-1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2’,4,4’-四溴联苯醚(PBDE-47)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氧化应激的影响和DNA损伤作用。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在37℃、5%CO2条件下培养SH-SY5Y细胞。当培养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时,用1、2、4、6、8和10μg/mlPBDE-47进行染毒,24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外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DNA损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μg/ml和2μg/ml剂量组细胞存活率略有上升(P<0.05),4、6、8和10μg/ml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各染毒剂量组GSH含量显著下降(P<0.05)、尾矩显著上升(P<0.05);4、8和10μg/ml剂量组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6、8和10μg/ml剂量组LDH漏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OD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8和10μg/ml剂量组尾部DNA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的显著性(P<0.05)。结论PBDE-47可引起SH-SY5Y细胞氧化应激和DNA损伤,氧化应激可能在PBDE-47致DNA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BDE-47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色素C(Cyt C)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H-SY5Y细胞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溶剂对照组)、1、5、10μmol/L的PBDE-47暴露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胞浆与线粒体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10μmol/L PBDE-47染毒组SH-SY5Y细胞凋亡率和5、10μmol/L PBDE-47染毒组胞浆内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10μmol/L PBDE-47染毒组线粒体膜电位和各浓度PBDE-47染毒组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PBDE-47染毒浓度的升高,SH-SY5Y细胞凋亡率和胞浆内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水平呈升高趋势,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 PBDE-47可通过引起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和细胞色素C的释放介导SH-SY5Y细胞凋亡,从而对SH-SY5Y细胞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BDE-47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周期、凋亡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低、中、高剂量(0、0.5、2.5、5μg/ml)的PBDE-47对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进行染毒,24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构成比和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blot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染毒组G0/G1期细胞数均明显增加,S期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染毒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01),中、高剂量染毒组p5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PBDE-47可导致SH-SY5Y细胞在G0/G1期发生阻滞及细胞凋亡,并诱导p53蛋白表达增加,PBDE-47导致的细胞周期阻滞与凋亡可能与p5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家族中的Caspase-3和Caspase-8对氟化钠(NaF)致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先用不同浓度NaF(20、40、80μg/ml)对SH-SY5Y细胞进行染毒,24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凋亡率、Caspase-3活性以及Caspase-3和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再选择适宜的40μg/mlNaF染毒剂量组,观察在Fas受体激动剂CH11或拮抗剂ZB4作用下其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性及Caspase-3和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0、80μg/ml染毒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率随染毒剂量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且40、80μg/ml染毒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80μg/ml染毒组Caspase-3活性及Caspase-3和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动剂CH11与NaF共培养对细胞凋亡显示出协同效应,拮抗剂ZB4可部分阻断NaF致SH-SY5Y细胞的凋亡。结论NaF可通过上调死亡受体Fas途径的关键酶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促进SH-SY5Y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s,PBDE-47)对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氧化应激、DNA损伤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暴露于10、20、40μg/ml PBDE-47,每组3个平行样,24h后,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细胞内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活性氧(ROS)水平以及DNA损伤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20和40μg/ml组LDH漏出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GSH-Px活力均低于对照组,且20和40μg/m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40μg/ml组GSH含量和SOD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染毒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和40μg/ml组细胞内RO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40μg/ml组尾部DNA百分率和Oliver尾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和40μg/ml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海马细胞DNA损伤、凋亡百分率与ROS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82,0.998,P<0.05),细胞凋亡百分率与DNA损伤呈正相关性(r=0.967,P<0.05).结论 PBDE-47可致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氧化应激和诱导细胞DNA损伤和凋亡,呈现一定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2,4-二氯苯氧乙酸(2,4-D)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褐家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分别设对照(无血清培养基)组和400、800、1 200μmol/L 2,4-D染毒组及LBP干预组(250 mg/L LBP+1 200μmol/L 2,4-D),培养24 h后,测定细胞的存活率、凋亡率和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2,4-D染毒组PC12细胞的存活率均降低,而ROS含量及凋亡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2,4-D染毒浓度的升高,PC12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而ROS含量及凋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与1 200μmol/L 2,4-D染毒组相比,LBP干预组PC12细胞的存活率较高,而ROS含量及凋亡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400、800、1 200μmol/L 2,4-D染毒组PC12细胞的MDA含量均升高,而SOD和GSH-PX活力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2,4-D染毒浓度的升高,PC12细胞的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SOD和GSH-Px活力呈下降趋势。与染毒组相比,LBP干预后PC12细胞MDA含量降低,而SOD和GSH-Px活力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P对2,4-D致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和凋亡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过氯酸铵(AP)及碘化钾(KI)联合作用对人甲状腺细胞(nthy-ori3-1)氧化应激及诱导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thy-ori3-1细胞,不同浓度AP(0、5、10、20、40mmol/L)及KI(5mmol/L)联合染毒后培养24h,CCK8法检测nthy-ori3-1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情况,同时测定氧化损伤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结果AP抑制nthy-ori3-1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各组细胞内ROS生成量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出现降低趋势,除5mmol/L AP剂量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P与KI联合染毒剂量组细胞内ROS生成量比单纯高剂量AP染毒(40mmol/L)细胞内ROS生成量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高剂量AP染毒(40mmol/L)甲状腺细胞,MDA生成量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染毒剂量组细胞内CAT活力比对照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和KI联合作用可致nthy-ori3-1细胞出现氧化应激,且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碘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AP对甲状腺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CB153和PBDE-47单独及联合染毒对SH-SY5Y细胞DNA损伤及其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DMSO溶剂对照组,1、5、10μmol/LPBDE-47(低、中、高)单独染毒组和与5μmol/L PCB153联合染毒组及相应的抗氧化剂组(N-乙酰-L-半胱氨酸NAC100μmol/L),分别对SH-SY5Y细胞染毒24h。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测定DNA损伤情况,用RealTime PCR检测DNA损伤修复酶XRCC1及XRCC3mRNA表达情况。结果中、高剂量单独染毒组和中、高剂量联合染毒组细胞尾部DNA百分率、Olive尾距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中、高联合染毒组细胞尾部DNA百分率、Olive尾距均显著高于相应的PBDE-47或PCB153单独染毒组(P<0.05),加入抗氧化剂后其细胞尾部DNA百分率及Olive尾距均明显下降(P<0.05),高剂量联合组对细胞DNA损伤具有交互作用(F=23.74,P<0.01);高剂量染毒组及中、高剂量联合染毒组XRCC1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加入抗氧化剂后其XRCC1mRNA表达上升(P<0.05);高剂量单独和联合染毒组XRCC3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上升(P<0.05),加入抗氧化剂后可使XRCC3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细胞DNA损伤与XRCC1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与XRCC3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74,0.76,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PBDE-47可导致DNA损伤和影响DNA损伤修复基因的表达,PCB153可增强PBDE-47对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氧化应激可能在PBDE-47致DNA损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s,PBDE-47)和2,2',4,4',5-五氯联苯(2,2',4,4',5-hexachlorobiphenyl,PCB153)联合作用的细胞遗传毒性.方法 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暴露于2、4、8mol/LPBDE-47或(和)5mol/LPCB153 24 h后,采用噻唑盐(MTT)、单细胞凝胶电泳、胞质分裂阻滞以及SDS-KCl沉淀法分别检测细胞活力、DNA损伤、微核和DNA-蛋白交联(DPC)形成情况.结果 与单独PBDE-47染毒组比较,各联合染毒组核分裂指数(NDI)明显下降,微核率、微核细胞率和DPC明显增加,Olive尾矩增大,尾部DNA百分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 mol/L PBDE-47+5 mol/L PCB153联合染毒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相应剂量的PBDE-47和PCB153单独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ol/LPBDE-47+5mol/L PCB153联合染毒组微核率、微核细胞率、DPC均明显高于PCB153单独染毒组;≥4 mol/L PBDE-47+5 mol/L PCB153联合染毒组细胞NDI低于PCB153单独染毒组;Olive尾矩和尾部DNA百分率仅8 μmol/L PBDE-47+5μmol/LPCB153联合染毒组高于PCB153单独染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析因分析显示,两者在抑制细胞存活、诱导DNA损伤、微核和DPC形成等方面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为协同作用方式.结论 一定剂量的PBDE-47与PCB153联合可抑制细胞存活,诱导DNA损伤、微核和DPC形成,呈现细胞遗传毒性,两者联合作用类型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PBDE-209致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及其氧化应激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小鼠进行十溴联苯醚(deca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PBDE-209)染毒,研究该物质对小鼠肝脏的毒性作用及其可能的氧化应激机制.方法 将24只小鼠随机分3组,即生理盐水组、PBDE-209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8只,将小鼠按10ml/kg体重剂量经口灌胃染毒连续6周,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改变,并测定小鼠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染毒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均升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低剂量组小鼠肝脏组织丙二醛含量均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小鼠肝脏谷胱甘肽含量低于生理盐水组和低剂量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低剂量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光镜下观察染毒组小鼠肝脏出现肝细胞浊肿,胞浆内有细小脂质空泡,肝索排列发生改变,部分肝细胞模糊,空泡化显著;电镜下观察染毒组小鼠肝脏出现染色质浓缩聚合,线粒体膨胀,内质网增大.结论 PBDE-209可以引起肝脏组织脂质过氧化指标和组织形态学以及超微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十溴联苯醚(PBDE-209)暴露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为防治PBDE-209危害提供依据.方法 18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PBDE-209(1500mg·kg~(-1)·d~(-1))+精炼花生油(高剂量组)、PBDE-209(300mg·k~(-1)·d~(-1))+精炼花生油(低剂量组)和0.1 ml/10 g体重花生油(对照组)灌胃.每日1次,连续染毒4周后做Morris水迷宫试验、穿梭箱试验(期间仍然给药),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待染毒5周后处死.测定体重、脏器重量、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和丁酰胆碱酯酶活力,观察肝脏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高剂量组心脏系数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rris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动物逃避潜伏期均有不同程度缩短,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34,P<0.05);低剂量染毒组在第2象限游泳时间为(15.78±10.92)s,明显短于对照组[(28.80±8.6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梭箱试验显示,各组主动逃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423,P=0.06).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和丁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组肝脏出现脂肪变性和肿胀,高剂量组尤为明显.结论 4周龄BALB/c小鼠暴露于PBDE-209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平  李芬  叶昉  吕玲  陈军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7):933-935
目的研究神经细胞内核因子E 2相关因子2(Nrf 2)信号通路是否对铅暴露所致的氧化应激产生应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低、中、高剂量(5、25、125μmol/L)的醋酸铅溶液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 5 Y细胞染毒,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探针检测染毒2 h后细胞活性氧(ROS)水平,染毒24 h后用二硫基双硝基苯甲酸(DTNB)比色法检测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激酶C-δ(PKC-δ)、酪氨酸激酶2(CKⅡ)以及胞浆和胞核中Nrf 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染毒剂量增加,低、中、高剂量组ROS含量依次为(559.17±54.56)、(585.50±36.41)、(621.00±29.96),与对照组(533.50±46.47)比较,中、高剂量组含量明显升高(P<0.05);GSH含量依次为(165.39±17.37)、(140.92±14.77)、(84.03±10.31),与对照组(222.10±14.91)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胞浆Nrf 2相对灰度值为(0.38±0.09)、(0.27±0.09)、(0.25±0.11),胞浆Nrf 2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胞核Nrf 2相对灰度值为(1.38±0.50)、(1.55±0.49)、(2.79±1.56),仅高剂量组胞核Nrf 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低、中、高剂量组PKC-δ相对灰度值为(1.84±0.46)、(2.55±0.36)、(2.38±0.77),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低、中、高剂量组CKⅡ相对灰度值为(1.28±0.32)、(1.34±0.21)、(1.52±0.42),与对照组比较仅高剂量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铅致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同时激活胞浆中Nrf 2转移入核内,进而发挥氧化应答,PKC-δ、CKⅡ在铅致Nrf 2激活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凋亡与活性氧(ROS)的关系。方法采用龙胆紫染色观察细胞吞噬效应;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活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ROS。结果 ECV304细胞可吞噬纳米氧化锌,实验组MTT值(0.85±0.04)、(0.56±0.03)、(0.51±0.05)、(0.45±0.044)与对照组(1.21±0.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ROS(33.14±0.38)、(35.82±0.61)、(54.13±0.24)、(68.81±1.24)均高于对照组(30.12±1.23);实验组SOD(25.72±0.48)、(25.64±0.36)、(25.53±0.36)、(25.25±0.44)均低于对照组(26.39±0.40);实验组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0.56±0.01);a-硫辛酸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结论纳米氧化锌可以抑制ECV304细胞的活性,通过ROS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产生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亚砷酸钠(NaAsO_2)对人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的氧化应激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NaAsO_2(0、0.1、0.2、0.5、1、2、4、6、8、10、20 μmol/L)对SV-HUC-1细胞进行染毒,采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利用2',7'-二乙酰二氯荧光素(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分别应用DTNB比色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和黄嘌呤氧化法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全部染毒组细胞活力均下降(P<0.05);染毒24 h后,全部染毒组RO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2、4 μmol/LNaAsO_2组细胞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全部染毒组细胞MDA含量均无变化(P>0.05);全部染毒组细胞SOD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氧化应激可能是NaAsO_2致SV-HUC-1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十溴联苯醚(decabromodiphenylether,PBDE-209)对小鼠大脑皮层、海马、纹状体和小脑组织诱导的氧化应激作用.方法 2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溶剂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低剂量染毒组(200mg/kg)和高剂量染毒组(500mg/kg),每组7只,小鼠经口灌胃染毒6周后断头处死,测定小鼠大脑皮层、海马、小脑和纹状体中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以及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 高剂量染毒组小鼠大脑皮层、小脑、纹状体和海马组织中MDA含量分别为(92.25±36.64)、(4.24±1.15)、(12.92±4.30)、(12.12±6.39)nmol/mgpro,高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56.71±36.44)、(2.42±1.41)、(4.05±2.23)、(4.91±1.60)nmol/mg pr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染毒组小鼠大脑皮层、小脑和纹状体中T-SOD活力分别为(182.48±11.59)、(6.67±1.56)、(35.48±21.98)U/mg pro,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277.76±106.70)、(18.02±16.40)、(63.57±20.83)U/mg pr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染毒组小鼠海马组织中T-SOD活力为(59.26±37.09)U/mg pro,低于空白对照组[(93.28±21.75)U/mg pr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染毒组小鼠大脑皮层、小脑、纹状体中GSH含量分别为(40.98±13.19)、(3.55±1.55)、(24.46±11.30)mg/g pro,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75.79±26.51)、(8.01±3.23)、(44.52±13.15)mg/g pr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染毒小鼠海马组织中GSH含量与溶剂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DE-209可以引起神经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PBDE-209导致神经组织的氧化损伤可能在动物神经毒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