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观察区的开展对护士的影响。方法构建急诊观察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具体方法包括:完善制度、规范流程、调整排班,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护士管床制、护士长或护理组长带班制,跟从教授晨查房及简化护理文书。开展前后对护士管床数、交接班时间、护记书写时间、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护理缺陷数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主管床位数、交班所需的时间、护理书写时间均较实施前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医护关系满意,护理缺陷例数下降,所有护士对现行的工作模式表示认同。结论急诊观察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减轻护士工作负担、提高护理质量并减少了护理护理缺陷发生,同时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高,有利于促进护患、医护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各环节流程优化、规范及再造,并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流程管理。护士接方正确率比流程再造之前明显提高(P〈0.01),错误发生率明显下降(P=0.027),病人满意度也提高了7%。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总结基层医院护士分层使用管理的方法。方法2013年5月-2013年10月在大内科16名护士,根据护理人员的资历、能力分四层进行培训后使用,不同岗位职资不同,层次间相互协作,层层指导。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模式操作技能和对病人病情掌握程度提高(P〈0.05);整体护理、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件、护理差错缺陷、健康教育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4.
刘晓芳  郭玉萍  游祯 《现代保健》2010,(20):105-107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减少护理缺陷的效果。方法将2003年1月-2005年12月3947例产妇设为I组(对照组),2006年1月-2008年12月4780例产妇设为Ⅱ组(观察组)。回顾性分析过去6年产房工作中52例护理缺陷的原因,比较2006年1月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前后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产妇难产率及满意度。结果Ⅱ组护理缺陷发生率、难产率较I组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满意度较I组升高(P〈0.05)。结论产房应用风险管理可明显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徐宏  丁雨红 《药物与人》2014,(10):260-260
目的:对院前急救护理流程进行再造,以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方法:以应用原护理流程的院前急救病人为对照组,应用再造后的护理流程院前急救病人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接警后出车时间、抢救成功率、急诊护士对120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效果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造后的院前急救护理流程能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护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急诊护士对120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节假日期间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实施节假日无缝隙管理,比较实施前后节假日期间的患者满意度、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理缺陷及投诉的发生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后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0%上升至98%,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3.63%上升至96.36%,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缺陷或投诉明显降低,由实施前的7例降至实施后的1例。结论实施节假日期间无缝隙护理管理,提高了患者及医师的满意度,提升了节假日期间的护理质量,有效地保证节假日护理安全,同时培养一批护理骨干,有利于护理管理人才的成长和储备。  相似文献   

7.
何兰萍  张倩  王琼莲 《现代保健》2009,(32):117-118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的培养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护理质量检查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专科护士培养前后的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及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专科护士培养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患者及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养高素质的专科护士并投身于护理实践,能在专业领域中发挥带头作用,进而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科护士的性格特质及共情能力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及其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98名产科护士,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五因子形容词性格量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数量表和明尼苏达满意度短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产科护士五因子形容词性格量表得分为(220.57±13.70),人际反应指数量表得分为(55.80±1.12),明尼苏达满意度短式量表得分为(63.68±0.52)。性格特质方面,情绪稳定因子和外向因子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P〈0.01)和0.21(P〈0.05);在共情能力方面。幻想、共情关怀和换位思考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0(P〈0.05)、0.27(P〈0.01)和0.09(P〈0.05)。情绪稳定因子和换位思考对工作满意度影响最大,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31(P〈0.01)和0.29(P〈0.05)。结论在聘用和培训护士时应注意性格特质和共情能力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床旁护理对产妇产后焦虑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产科产妇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给予床旁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情况和出血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及遵医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旁护理体现了产科护理服务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有效改善了产后焦虑情况,并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遵医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临床护士口头早交班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并分析临床护士在口头交接班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现场考核法,对27个科室313名参加早交班的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且分析护理人员在口头早交班的礼仪、交班流程、交班内容等方面的环节质量。结果:在交班礼仪、交班流程、交班内容使用百分率分析,存在问题较明显环节为交班团队的位置分配、交班前的病房巡视、重病人主要护理诊断/问题及措施的描述;在资浅护士与资深护士交班项目质量综合评价比较上,两组存在明显差异(x^2=15.27,P〈0.01)。结论:本结果表明目前临床护士在口头交接班的工作环节上存在待规范的诸多问题,揭示了对资浅护士进行早交班培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并评价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124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循证护理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为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实施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各心功能指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医疗费用、对健康知识的达标率以及病人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心率失常发生率(66.13%)显著高于观察组(11.29%),两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健康知识达标率(70.97%)显著低于观察组(95.16%),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心功能分级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能够提高病人满意度,有利于病人的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2.
张惠玲 《现代保健》2013,(16):55-56
目的:研究与探讨“五制”(层级管理制、管床责任制、小组责任制、床边工作制以及床边记录制)对提高护理质量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住本院的患者226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11年1月-2012年1月共有9856例为对照组,护理方式均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2012年1月-2013年1月共有12758例为观察组,护理方式均采用本院推行的“五制”护理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安全质量、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患者的满意度以及高年资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制”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应用中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但得到了绝大多数患者的认可,还能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陈舜卿  肖丽云 《中国校医》2013,(11):865-866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固定分管床位床边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新的护理模式实施前、后分别随机抽查120位病人的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实施前是开展分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后是开展责任护士固定分管床位床边责任制护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病人的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责任护士固定分管床位床边责任制护理模式前后病人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责任护士固定分管床位床边责任制护理模式能提高护理质量,融洽护患关系,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增强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服务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以寻求人性化、个体化、家庭化的产科服务模式。方法选取2013年1至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入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286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实验组采取母婴床旁服务操作模式,产妇及新生儿各项服务操作及健康教育由专科护士在床旁进行;对照组采取传统封闭式服务模式,对两组产妇自我保健能力、产妇其家属的服务满意度及遵医行为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6.640,P<0.01),实验组产妇母乳喂养、新生儿洗澡、抚触、游泳、臀部护理遵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9.227、7.176、19.697、13.853、9.742,均P<0.01),实验组产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692,P<0.05)。结论床旁服务操作模式适应现代服务模式的转变,能提高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进而提高产妇及家属的遵医行为水平,提高产妇自我照顾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妇产科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比较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前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部对护理质量考核得分的变化。结果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后取得了以下效果:(1)患者对护士的服务、工作能力、沟通及病区管理及总体评价都有显著提高。(2)患者对初级护士和高级护士的评价显著提高,对中专学历及本科学历护士的满意度显著提高。(3)产科护士在理论知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书、危重患者护理、病房管理等方面显著提高。结论层级护理管理能够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种以提高护士执业满意度的管理方法,对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开展期间,在对科室14名护士采取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以提高护士执业满意度的护理管理方法,以1年为一个研究周期,在研究前、中、以自制调查问卷了解护士执业满意度,并结合同期当月病区护理部质量控制检查成绩及出院患者满意度评价护理质量。结果研究前、中、后三次发放满意度调查,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接受程度、对参与基础护理的满意程度、对在护理工作中自身价值体现的满意度、对护理工作的执业前景满意度等平均秩次逐次下降,各时间段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现有工作、酬劳的分配方案平均秩次虽呈现下降趋势,但各时间段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各时间段中位数、最小值依次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优质护理质控成绩逐次提高。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执行过程中,护士执业满意度的提高将有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影响。方法113名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护理组(n=65)和优质护理组(n=48),一般护理组采用基础护理方案,优质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案,记录患者满意度、心力衰竭加重情况,量表调查其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结果相比一般护理组,优质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明显增高(X^2=4.361,P〈0.05),心力衰竭加重发生率下降(X^2=4.486,P〈0.05);生活质量提高和社会支持状况显著改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减少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  相似文献   

18.
闵静 《现代保健》2014,(11):106-10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2012年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分别为98.56%、94.7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85%、8.6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处于焦虑、恐惧、悲观状态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感觉舒适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提高护理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价值。方法选取160例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护理治疗的患者,将其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80例实施一般护理常规,实验组8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5.4±2.0)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0.6±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医疗差错,使护理治疗程序化和标准化,提高床位转换率,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改善医患、护患关系。方法通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措施,向患者提供人文关怀服务。结果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比上一年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既教育和激励了护理人员文明行护、敬业爱岗、换位思考、精益求精的服务理念,又满足了患者正当的需求,减少了医疗纠纷和医患、护患矛盾,充分显示了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