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成人烟草流行情况,为下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控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抽样法,随机抽取96个村居委会的7200名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内蒙古自治区15岁以上成人有效调查5130名,现在吸烟率为29%,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0%;91.9%的吸烟者每日吸烟,94%的吸烟者吸机制卷烟,每日的吸烟量在半盒以上,14.6%的吸烟者尝试过戒烟,54.7%的吸烟者不想戒烟,以45岁以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中年男性为多,吸机制卷烟者买1盒烟(20支)平均花费(9.51±8.35)元,80%以上的被调查者在酒吧、KTV、夜总会、网吧、餐厅等公共场所看到有人吸烟,84.7%的工作场所室内有禁烟规定;分别有87.0%、79.3%的被调查者认为吸烟和二手烟会造成严重疾病,认为吸烟会造成中风、心脏病、肺癌、阴茎勃起障碍这4种疾病的知晓率为23.9%。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存在成人吸烟率(尤其男性吸烟率)相对较高、烟草价格低,容易获得、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严重、控烟宣传不够精准等问题,控烟工作还须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苏州市吴江区居民2020年烟草流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PPS法和KISH法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对吴江区1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烟草流行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吴江区15岁及以上居民的吸烟率为18.23%,每日吸烟率为18.22%,日均吸烟量14.23根;戒烟率为25.45%.结论 男性仍是控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4.
浙江省青少年烟草使用流行现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描述浙江省青少年烟草使用的流行特点,为控制烟草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11-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36所学校共计4 79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采用尝试吸烟率、现在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等指标,依据全省初中学生数进行加权计算。结果 青少年学生尝试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10.91%和2.07%,烟草易感率为7.72%;其中男生和女生尝试吸烟率分别为15.65%和5.58%,农村学生尝试吸烟率(12.13%)高于城市(9.24%);初三学生尝试吸烟率较高(15.15%),初一学生烟草易感率较低(5.22%),\"一周可支配零用钱大于30元\"学生组的现在吸烟率较高(4.07%);学生\"二手烟\"暴露依次是室外公共场所(57.60%)、室内公共场所(54.45%)、公共交通工具(46.97%)和家(43.16%);3 071名学生(77.33%)在过去30 d内看到过吸烟镜头,仅1 367名学生(28.30%)在过去12个月内于课堂上接受过烟草危害的知识。结论 浙江省青少年存在尝试吸烟和现在吸烟现象,\"二手烟\"暴露率较高,学校缺乏对学生的控烟课堂教育;需要开展控烟干预,加强烟草危害健康知识的传播力度和深度,减少青少年烟草易感人群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中老年居民骨关节炎流行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40岁及以上居民骨关节炎(OA)的患病情况,比较不同特征人群OA的患病率,分析OA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该病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四川省部分市县848名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骨科体检并拍摄x线片。结果骨关节炎总患病率为42.0%,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关节炎患病率也随之增高(X2=62.25,P〈0.001);城市居民颈椎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X2=7.79,P=0.005),而腰椎患病率低于农村居民(x2=9.05,P=0.003);女性膝关节和手关节患病率均高于男性(X2=8.30,P=0.004;x2=4.29,P=0.038);体质指数(BMI)正常、超重、肥胖者的患病率呈递增趋势(X2=10.93,P=0.012);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OA的患病率均比非患者的患病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7.04,P〈0.001;X2=21.67,P〈0.001;X2=22.77,P〈0.001;)x2=27.39,P〈0.001)。结论四川省中老年居民OA患病率较高。年龄、性别、地区、BMI、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是OA患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浙江省青少年烟草使用情况,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控烟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9年4—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60所中学共7 66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烟草使用、二手烟暴露、控烟宣传、烟草广告和促销等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复杂抽样模块进行数据加权和χ2检验。结果 加权后,浙江省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为8.93%,现在吸烟率为2.10%。其中男生的尝试吸烟率(13.05%)和现在吸烟率(3.59%)均高于女生(4.32%、0.43%);职业高中学生、普通高中学生、初中学生之间的尝试吸烟率(19.03%、9.97%、5.16%)和现在吸烟率(7.07%、1.36%、0.83%)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至少有一方吸烟的学生的尝试吸烟率(11.12%)和现在吸烟率(3.10%)均高于父母均不抽烟的学生(6.74%、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去7 d,中学生在家里、封闭公共场所、室外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的二手烟暴露率分别为32.28%、48.82%、51.94%和21.56%... 相似文献
7.
廖龙;陈慧娟;王芸;胡以非;喻浩;郭晓艳;王娅娟;熊涑钫 《中国健康教育》2025,(4):333-339
目的 分析贵州省在读中学生不同类型烟草制品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针对在读中学生的控烟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1年9—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部分中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在读中学生吸烟的主要因素。结果 2021年贵州省在读中学生卷烟使用率和电子烟使用率分别为7.99%、4.94%。认为卷烟肯定很难戒断的在读中学生占34.02%,具有卷烟使用意愿的在读中学生占9.16%;认为使用电子烟肯定会成瘾的在读中学生占25.48%,具有电子烟使用意愿的在读中学生占1.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卷烟使用方面,男性在读中学生卷烟使用率高于女性在读中学生,OR值为3.253 (95%CI:2.619~4.040);父母、朋友中至少有1人吸烟的在读中学生卷烟使用率高于父母、朋友均不吸烟的在读中学生,OR值分别为1.263 (95%CI:1.015~1.573)、15.101 (95%CI:9.767~23.347)。电子烟使用方面,男性在读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率高于女性,OR值为1.733(95%CI:1.375~2.183);城市的在读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率高于农村的在读中学生,OR值为1.314 (95%CI:1.054~1.638);朋友中至少有1人吸烟的在读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率高于朋友均不吸烟的在读中学生,OR值为9.148 (95%CI:6.275~13.336)。结论 对烟草危害认知较低、周围有吸烟环境是影响贵州省在读中学生使用卷烟和电子烟的主要因素,故未来应积极开展控烟健康教育、推进无烟校园建设,营造和维护无烟环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肇庆市高校烟草流行现况及大学生吸烟行为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比例抽样法调查肇庆市4所高校大学生,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吸烟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肇庆市827名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中,平均年龄(20.00±1.53)岁,男、女生分别占43.41%、56.59%,吸烟率为18.02%(149/827),持续吸烟率为11.73%(97/82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OR=2.710)、认为递烟是交际需要(OR=1.622)、大二学龄段(OR=1.695)、父母有吸烟行为(OR=2.305)、有室友在宿舍吸烟(OR=2.509)、同学聚会有劝吸(OR=1.707)的大学生吸烟可能性更高。持续吸烟行为的吸烟量在对烟草依赖情况、自感吸烟消费影响生活、吸烟烟型选择等因素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肇庆大学生吸烟行为与性别、递烟认知、学龄段、父母/室友吸烟行为、同学聚会劝吸等因素有关,倡导家校共建无烟环境,针对大学生不同学龄段的心理、行为、环境等特点开展控烟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苏州市吴江区居民烟草流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相关工作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 2018年和2020年,采用多阶段PPS抽样方法,对≥15岁常住居民进行吸烟行为、戒烟行为和态度、二手烟暴露、烟草危害认知调查.结果 2018年调查1 224人,2020年调查1 141人.2018年和2020年吴江区≥1...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调查广州市海珠区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海珠区36个社区居委的864名成年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采用频数、x2检验和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该区居民具有良好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2.8%; (2)该区居民具有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和基本健康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为1 9.0%、8.7%和46.0%; (3)该区居民具有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和基本医疗5类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为22.6%、36.7%、12.4%、75.9%和77.5%;(4)女性、55~65岁年龄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高学历人群倾向于具有较高的健康素养(P<0.05).结论 该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在健康素养3个方面和5类健康相关素养中,健康生活方式、行为素养及慢性病预防相关素养较低,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介入护士心理韧性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1月的全国介入科护士115名作为对象,采用Connor-Dabidson韧性量表对介入科护士能力韧性现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为韧性良好组与韧性差组。查阅两组护士资料,记录并统计其学历、性别、工龄及年龄,并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115名介入护士均完成心理韧性调查,韧性良好组共有护士72名,占62.61%,得分为(89.58±6.39)分,高于韧性差组,得分(71.34±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结果表明:介入护士心理韧性与学历、性别、工龄及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学历、性别、工龄、年龄是介入护士心理韧性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介入护士心理韧性较低,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介入护士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沿奎河地区妇女自然流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2年至2013年对沿奎河地区40~70岁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生育史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 438名妇女,总妊娠次数为14 418次,自然流产次数587次。自然流产妊娠比、自然流产率和自然流产妇女所占比例分别为4.07%、4.40%、10.23%。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前被动吸烟(OR=1.28,95%CI:1.03~1.61)、孕前饮酒(OR=1.33,95%CI:1.01~1.77)、做饭时厨房油烟量(OR=1.44,95%CI:1.08~1.92)、平时容易生气(OR=1.46,95%CI:1.16~1.84)、睡眠状况不好(OR=1.37,95%CI:1.07~1.74)会增加妇女自然流产的发生风险。怀孕次数是发生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随着怀孕次数的增加,妇女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增加,孕次〉3次者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最大(OR=31.54,95%CI:17.88~55.64)。结论 奎河地区妇女自然流产率较高,孕前被动吸烟、孕前饮酒、做饭时厨房油烟量大、平时容易生气、睡眠状况不好、怀孕次数多是妇女发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攀枝花市城乡居民营养保健知识及营养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教育和干预指导提供依据。方法抽样对攀枝花市城乡居民1,047人进行营养保健知识问卷调查,所有有效问卷均用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①城市居民、农村居民、餐饮从业人员3组人群间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体质指数(BMI)以农村居民最高,餐饮人员最低;②不同年龄间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79,P=0.193),而BMI有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F=22.309,P=0.000);③女性、男性间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MI女性低于男性;④文化程度越高,知识得分越高,而不同文化程度人群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不同营养状况的城乡居民营养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攀枝花市城乡居民对营养基本知识的掌握整体水平不高,城乡居民问卷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BMI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和性别。应进一步对该市居民进行培训、引导,全面改善其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四川省贫困地区居民的健康素养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及健康扶贫工作的落实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PPS、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2018年在四川省88个贫困县区抽取18个县,对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ANOVA分析,校验水准α=0.05。结果共调查四川省贫困地区5 797名居民,经过加权调整后,2018年四川省贫困地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1.5%;健康素养得分为(21.76±9.66)分,不同性别(t=4.221,P<0.001)、民族(t=18.900,P<0.001)、年龄组(F=2.952,P=0.012)、文化程度(F=10.941,P<0.001)、职业(F=3.152,P=0.001)、家庭常住人口数(F=3.232,P=0.040)、家庭人均年收入(F=4.581,P=0.003)的居民健康素养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3个维度健康素养的比例分别是9.2%、13.7%和5.8%。结论 2018年四川省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健康素养水平在不同人群特征的居民中表现出差异,应结合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技能掌握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并针对健康知识、健康技能的掌握环节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绵竹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促进措施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绵竹市居民中抽取1623名15~69岁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s回归法分析影响绵竹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绵竹市1623名调查对象健康素养水平为14.1%;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41.7%,健康生活方式行为素养水平为14.6%,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6.0%,呈现出基本知识水平高于基本技能、基本技能高于健康生活方式行为的特点;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安全与急救33.5%、科学健康观30.3%、慢性病防治16.5%、传染病防治10.2%、健康信息10.0%、基本医疗8.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健康素养水平越低;随着文化水平增高,健康素养水平逐步增高;在职业方面,医务人员健康素养水平最高。结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是绵竹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今后应对老年人、低文化水平、农民等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创新宣传模式,加强慢性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技能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贵州省成人烟草流行状况,为控烟政策、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贵州省9市(州)12个县(区)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省共调查9 280人,吸烟率为31.6%,现在吸烟率为29.0%;男性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63.7%和58.7%,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2.1%和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居民吸烟率为34.4%,明显高于农村居民(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居民现在吸烟率为30.5%,与农村居民(28.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在吸烟者中每日吸烟者所占比例为88.5%。男性平均开始每日吸烟年龄为(20.2±6.3)岁。男性每日吸烟者日均吸烟量为(16.8±8.2)支。男性吸烟者戒烟率及成功戒烟率分别为7.9%、5.3%。结论贵州省烟草流行严重,应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控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青岛市临床医生吸烟状况、将控烟纳入诊疗工作的情况等,为今后控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青岛市12个区市中抽取5所三级医院、10所二级医院、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24家医院的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岛市临床医生现在吸烟率为19.3%,男性医生现在吸烟率为33.9%;15.9%和53.6%的医生经常和有时在上班时吸烟,其中27.3%的医生曾经在病人面前吸烟,48.4%的医生在办公室里吸烟;42.1%的医生在看病时主动询问过病人的吸烟情况,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59.0%)和内科医生(49.2%)主动询问的比例高;在过去一年中,仅25.1%的医生接受过有关戒烟方法的培训;影响医生控烟问诊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上班时是否吸烟是影响医生主动询问病人吸烟情况的最强因子(OR=2.141)。结论应尽快完善医院禁烟立法,开展无烟医院创建,制定措施将控烟纳入到诊疗活动中,同时加强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专业科室医生控烟培训。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了解广州市从化区某医院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干预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 9月—2020年 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从化区某三甲医院就诊的 200名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统一设计的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监测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从化区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1.5%,母孕期基本知识、婴幼儿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素养具备率分别为53%、6%、2.5%和13.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口、家中成员是否有医务人员对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 3.300、4.279、-1.979和 4.581,P值均<0.05)。结论:从化区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偏低,孕期、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口、家中成员是否有医务人员等均是其影响因素,今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将重点人群纳入健康教育培训范围,以提高从化区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各游泳场所的卫生状况,探讨其卫生现状和相关健康危险因素,从而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门头沟区各游泳场所2016-2018年6-8月监测数据,用Excel2010软件和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评价游泳场所卫生状况和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结果该区游泳场所2016-2018年各指标总合格率为82.1%,其中水质洁净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均为100%,其他监测指标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空气细菌总数98.0%、pH 95.1%、游离性余氯58.8%、尿素44.1%、水温24.5%。且非健身场所游泳馆合格率高于健身场所游泳馆。结论该区游泳场所卫生状况相对较好,游离性余氯和尿素指标需要加强重视,同时需要各相关部门加强对该区游泳场所的监督监测力度,从而共同保障泳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