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善和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的辅助疗法.方法 将8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综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早期运动干预,对照组单纯常规综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 出生后7 d两组患儿NB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 d观察组[(38.84±1.56)分]较对照组[(36.12±2.23)分]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两组M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11±9.97)分和(86.35±11.26)分];12个月观察组MDI、PDI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运动干预可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预防和减轻脑损害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善和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的辅助疗法。方法将8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综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早期运动干预,对照组单纯常规综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出生后7d两组患儿NB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d观察组[(38.84±1.56)分]较对照组[(36.12±2.23)分]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两组M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11±9.97)分和(86.35±11.26)分];12个月观察组MDI、PDI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运动干预可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预防和减轻脑损害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亚低温使用过程中部分环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短期预后的影响,为HIE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8月3日—2018年12月31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90例中重度HIE患儿亚低温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中度HIE患儿73例,重度HIE患儿17例。按照不同时间窗(6 h vs.12 h)分组,在6 h组再按照窒息复苏后是否进行复温分为升温组及降温组两组,收集亚低温治疗前后的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数据、住院时间、一般临床特征。结果 重度HIE患儿窒息复苏后6~12 h开始亚低温治疗,不同时间窗治疗后aEEG图形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4±2.06 vs.3.00±1.41,t=2.27,P<0.05)。窒息复苏后尽快进行主动降温组与进行保暖复温组比较,亚低温治疗结束后24 h主动降温组的aEEG图形评分更高,且重度患儿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3±2.06 vs.7.00±1.00,t=-2.37,P<0.05)。结论 窒息复苏后尽早进行亚低温治疗可升高治疗后aEEG图形分值,改善神经系统表现,一定程度上改良短期预后,长期预后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4.
李健 《现代保健》2014,(33):56-58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不同治疗时间对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2年11月本院确诊治疗的中重度HIE患儿12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三组均给予头部亚低温治疗,早期组为出生后4 h内,中期组为出生后4-8 h内,晚期组为出生后8 h后。对患儿采用神经行为测定(NBNA)、标准化贝利婴儿(MDI、PDI)进行评估,分析对比各组患儿的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患儿身高、体重增量基本一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组患儿NBNA、MDI、PDI评分均高于早期组,早期组NBNA、MDI,PDI评分均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组患儿伤残率、死亡率均低于早期组,早期组患儿伤残率、死亡率均低于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亚低温不同治疗时机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机体发育无不良影响,中期治疗可有效提高患儿疗效,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勇 《中国校医》2020,34(8):606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8 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以同期50名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2组均行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比2组脑电图的连续性以及睡眠-觉醒周期(SWC),并对重度、中度、轻度患儿进行随访,比较其发育商(DQ)、智力指数(MI)评分和癫痫发作率。结果 观察组连续型脑电图、成熟型SWC检出率分别为38.00%、18.00%,低于对照组的100.0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重度组MI、DQ评分较中度、轻度与对照组更低,癫痫发作率(75.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振幅整合脑电图可通过脑电图的连续型脑电图及SWC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做出有效诊断,且其分类对患儿预后评估具有较佳效果,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预见性干预模式在窒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治疗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9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窒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和观察组(预见性干预模式),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儿运动发育、智力发育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心理状态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运动发育指数(MDI)和智力发育指数(PDI)分别为(86.1±5.2)分和(83.2±4.1)分,均高于对照组[(72.5±5.1)分、(75.1±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67、7.981,均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3,P0.05)。观察组患儿身高和体质量[(85.8±3.6)cm、(9.7±1.4)kg]均高于对照组[(81.4±4.5)cm、(8.3±1.0)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65、7.442,P0.05)。观察组患儿焦虑评分[(30.1±2.4)分]和抑郁评分[(30.4±2.5)分]均低于对照组[(42.5±2.5)分、(44.5±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82、7.159,均P0.05)。结论对窒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预见性干预模式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绒毛膜羊膜炎(CA)对小于34周早产儿在婴儿期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NICU住院且出院后随访至纠正年龄12个月的小于34周早产儿共78例,根据胎盘病理有无CA,分为CA组(A组)早产儿41例、非CA组(B组)早产儿37例,随机抽取同时期在我院儿童保健科健康查体的足月儿33例(C组),分析比较三组婴儿期的体格生长指标﹑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及神经运动发育的差异。结果 1)纠正年龄6月龄时A、B组体重及身长发育落后于C组,纠正年龄12月龄时B组身长发育落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纠正年龄6月龄时A组MDI、PDI得分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年龄12月龄时三组婴儿MDI、PD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年龄6、12月龄时A、B两组早产儿20项神经运动检查异常发生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绒毛膜羊膜炎暴露的小于34周的早产儿在婴儿期发生体格及精神运动发育落后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E)患儿血清miRNA-21表达及其对新生儿HIE发生发展的意义,为新生儿HIE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2015年3月-2016年11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分为:缺氧缺血组(HIE组)51例并用神经节苷脂对其进行治疗;正常对照组28例,共计79 例。两组于生后24~48 h内及治疗15 d后分别采静脉血5 ml。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血清miRNA-21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 结果 治疗前HIE组与对照组比较,HIE组血清miRNA-21含量(5.25±2.17)显著高于对照组(1.21±0.10)(P<0.05);血清HIF-1α含量(8.76±3.23)高于对照组(1.28±0.10)(P<0.05)。治疗15 d后,HIE组血清miRNA-21含量(2.13±1.06)和HIF-1α含量(3.64±3.34)与治疗前(5.25±2.17、8.76±3.23)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 结论 血清miRNA-21和HIF-1α高表达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相关,有望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2016,(5):685-687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为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出生后6 h内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足月儿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均给予维持血压、血糖、降低颅内压、血液灌注、通气、护脑、消除脑干症状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治疗72 h后再复温,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6 h、治疗72 h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7、14、28 d后的NBNA评分分别为(31.24±4.0)、(35.87±4.95)、(38.94±4.9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1.24±4.02)、(31.74±3.04)、(34.87±3.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具有近期、远期的神经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高危患儿的脐血血气指标、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出生后Apgar评分对其预后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该院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的HIE高危患儿57例为观察组,按照脐带血pH值将其分为pH≥7.2组(36例)与pH7.2组(21例)。另选取同期20例正常足月儿为对照组。对比3组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脐带血气分析指标、大脑中动脉脑动力学指标及预后行为神经(NBNA)评分、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分析3个预后指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pH7.2的观察组患儿生后1 min与生后5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患儿(P0.05);(2)pH7.2的观察组剩余碱(BE)、实际碳酸氢根(AB/HCO3-)、氧分压(PaO_2)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其动静脉差值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pH7.2组的12 h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s)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其12 h舒张期血流速度(V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pH7.2组的7 d、28 d NBNA评分及6月龄、12月龄MDI、PDI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5)生后1 min Apgar评分与脐带血PaO_2是生后28 d NBNA评分的负相关因素;生后1 min Apgar评分、脐带血PaO_2与大脑中动脉12 h Vs是12月龄MDI指数的负相关因素;生后1 min Apgar评分、脐带血PaO_2、PaCO_2是12月龄PDI指数的负相关因素。结论生后1 min Apgar评分、脐带血PaO_2、大脑中动脉12 h Vs值越低,脐带血PaCO_2越高,HIE高危患儿的预后越差。对于HIE高危患儿,应采取对症措施,将脐带血PaO_2、PaCO_2及脑动脉Vs值维持在正常水平,以改善行为神经、智力及心理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温治疗对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MR生物标志物和神经发育结果的影响。方法本实验收集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在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就诊的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70)采用低温疗法,对照组(n=70)进行常规护理。出生后2周内进行磁共振和磁共振波谱(MRS)检查,2年后进行神经发育结果评估。结果两组婴儿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Apgar评分、住院时间和出生后6 h时的异常脑电图病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出生后6 d的癫痫病例数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基底神经节和丘脑、内囊后肢的MRI检查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白质异常比例、皮质损伤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ac/NAA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NAA/Cr和NAA/Cho的丘脑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年后,观察组的MDI和PDI的Bayley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72 h的低温治疗对于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颅脑损伤有一定疗效,可降低脑白质和代谢性损伤发生率,提高婴幼儿神经发育评分,故低温治疗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影响婴儿不安运动阶段全身运动(GMS)质量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4月接受GMs评估且处于不安运动阶段的高危小婴儿719例,其中,GMs评估正常组571例,异常组148例。对可能会影响小婴儿GMs质量的产前、产时、产后发生的21种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GMs异常组婴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出生胎龄(<30周)、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新生儿惊厥的比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有出生体重(OR=0.645,95%CI:0.474~0.878)、出生胎龄(<30周)(OR=4.05,95%CI:1.565~10.484)、缺氧缺血性脑病(OR=3.152,95%CI:1.765~5.629)、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OR=5.07,95%CI:3.161~8.132)、新生儿惊厥(OR=3.579,95%CI:1.572~8.146)。结论 出生胎龄(<30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惊厥是影响不安运动阶段婴儿GMs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出生体重是保护因素;对存在此类高危因素的小婴儿,应给予早期筛查及干预。  相似文献   

13.
黄秀群  谭静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797-3799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HIE患儿按1:1的比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各34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C、D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纳洛酮、神经节苷脂和高压氧治疗.结果:A、B、C、D四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4.7%、79.4%,82.5%和94.1%,4组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z=27.64,P <0.05),B、C、D组有效率均高于A组(P<0.05),以D组有效率最高;治疗后30天随访,4组患儿NBNA评分分别为(35.3±2.2)分、(37.6±2.4)分、(37.7±2.6)分和(39.8±2.7)分,组间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F=6.77,P<0.05),B、C、D组评分均高于A组(P<0.05),其中D组评分最高.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神经节苷脂和高压氧治疗HIE,可提高有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邱立志 《中国卫生产业》2014,(10):149+151-149,151
目的对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5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出生后2~3d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7d与14d时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个月及6个月时MDI、PD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鼠神经生长因子具有显著疗效,可对新生儿脑部发育发挥保护作用,显著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联合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5例中度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干预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早期干预组和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视、触、听觉刺激、运动刺激以及前庭功能训练至6个月,联合治疗组除上述治疗,给予GM1。所有病例均于3、6月龄时进行智能发育随访和检测。结果日龄15、30 d时早期干预组与联合治疗组的NBNA评分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儿的3、6月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最高,早期干预组次之,对照组最低(P<0.05)。结论早期干预有助于HIE患儿智能发育,改善HIE预后。在早期干预基础上联合GM1治疗对改善患儿预后有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98年以来 ,我科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3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 ,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治疗组 36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6例。入院日龄 <2 4 h,出生 5min Apgar评分 0~ 3分 14例 ,4~ 7分 2 2例。对照组 36例 ,男 2 4例 ,女 12例。入院日龄 <2 4 h2 8例 ,2 4~ 4 8h8例 ,出生 5min Apgar评分0~ 3分 14例 ,4~ 7分 2 2例。两组患儿均按 1989年 8月济南会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诊断。两组 (治疗组及对照组 )患儿临床表现 :脑干症状8例及 9例 ,青紫为 12例及 12例 ,苍白为 14例及 13例 ,昏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缺血缺氧脑病(HIE)新生儿神经行为测试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缺血缺氧脑病患儿,男孩37例,女孩33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儿性别、分娩方式、围产期情况、父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以及居住环境相似,实验组胎龄(34.70±2.26)月,出生体重(2.38±0.60)kg,Apgar评分(4.60±1.80)分,对照组胎龄(35.65±1.96)月,出生体重(2.68±0.82)kg,Apgar评分(4.86±1.46)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35例新生儿通过高压氧和触、听、视觉训练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常规触、听、视觉训练,对两组新生儿分别于1、3、6、12、24月龄时进行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检测。结果实验组MDI在治疗后明显升高,3、6月时增长最快,12月达高峰,24月与12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24个月内存在升高趋势,但是升高数值明显低于实验组,且6月后升高趋势明显减小;PDI在实验组治疗后明显升高,6、12月时增加最快,24月时达高峰;对照组也在3、6月时出现增高,12月达高峰,12~24个月间无明显升高;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实验组相应月份增长值。结论高压氧早期干预有利于缺血缺氧患儿生长发育,智力发育指数(MB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检测可监测患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8.
于佳琦 《中国校医》2020,34(3):172-173,180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实施健康信念模式对其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某医院收治的脑瘫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脑瘫患儿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实施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66.5±6.6)分、(182.2±33.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1.3±7.6)分、(158.2±29.1)分;干预后日常功能、生理功能、心理状况、交际能力评分分别为(75.5±11.2)分、(80.5±14.9)分、(76.8±11.1)分、(78.1±11.8)分,均高于对照组(69.2±9.8)分、(66.2±13.4)分、(67.7±10.5)分、(70.8±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患儿实施健康信念模式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康复效果,利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结构化教学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孤独症患儿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某医院接受康复训练的孤独症患儿60例进行研究,对60例患儿采用单双号方式进行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结构化教学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感觉统合训练,均进行6个月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与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得分状况、患儿的感觉统合能力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与训练前比较,两组患儿的言语、行为、交流、认知方面症状均有了显著改善,观察组临床表现评价总分为(74.5±4.4)分,高于对照组的(55.4±3.8)分,(P值均<0.05);训练后观察组患儿的CARS、ABC评分分别为:(25.3±3.8)分、(60.6±5.5)分,低于训练前评分:(40.5±4.4)分、(85.2±5.8)分,对照组患儿CARS、ABC评分分别为:(33.2±4.2)分、(72.3±4.7)分,低于训练前的(41.0±3.8)分、(84.7±4.9)分,训练后观察组患儿CARS、AB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训练后,两组患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结构化教学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模式治疗孤独症患儿,可以减小患儿的CARS与ABC评分,改善患儿的感觉统合能力,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联合早期高压氧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天津市北辰医院收治的96例HI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联合48 h后高压氧舱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联合早期(48 h内)高压氧舱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智力发育指数(MDI)评分、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MDI、PD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联合早期高压氧舱干预HIE可促进患儿发育,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