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莱姆病(Lyme disease LD)是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经蜱(中国一些地方俗称草爬子)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一种新发现的人兽共患病,在世界范围内于人和动物中广泛流行,且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175例莱姆病患者治疗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一种主要由节肢动物蜱叮咬而感染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其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游走性红斑、面神经麻痹、关节炎、心肌炎以及多脏器损害[1].莱姆病在我国分布广泛,疫区感染率高,发病率有上升趋势[2].为探讨对莱姆病患者诊断和治疗效果,笔者总结了1998~2000年对新疆探区职工及家属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莱姆病与蜱的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宿主动物主要是野鼠、家畜和鸟类;主要由全沟硬蜱传播。患者有蜱咬史,早期常表现为具有特征性的慢性游走性红斑(erythema chronicum m igrans,ECM),并伴有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某些病人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关节炎、心脏与神经系统等病变,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传染病。1我国莱姆病疫情动态1986年,在黑龙江省海林县经血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发现人群中有莱姆病的发生和流行[1]。随后的调查研究证实我国东北林区人群中莱姆病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监测乌鲁木齐南山大小松沟莱姆病自然疫源地人群伯氏疏螺旋体感染与莱姆病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蛋白免疫印迹(WB)方法,对223人检测血清抗伯氏疏螺旋体抗体(IgM、IgG),2人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尿液中伯氏疏螺旋体DNA。对有蜱叮咬和犬咬史,并有莱姆病相关临床表现者,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结合血清学检测和尿液PCR结果,确定伯氏疏螺旋体感染与莱姆病病例。结果伯氏疏螺旋体平均感染率为16.14%(36/223),确诊莱姆病27例(1999-2002年6例;2003-2006年21例),包括皮肤、神经系统、眼、心脏和关节多系统损害。少年儿童感染后,出现各型红斑占44.44%(12/27)。结论乌鲁木齐市山地牧区和半农半牧地区人群均存在较高的莱姆病感染率,并有典型病例,当地应重视莱姆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伯氏疏螺旋体杀菌抗体及其检测方法刘兰芬综述田万春审校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Bb)引起的一种经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有游走性红斑(EM)、关节炎、颅神经炎及心脏炎等症状。1977年美国学者Steere首次描述了美国康州莱姆镇的莱姆关节...  相似文献   

6.
莱姆病(Lyme disease,LD)是一种蜱传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由Willy Burgdorferj于1982年首次成功分离并被命名为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Bb).莱姆病呈全球性分布,除南北极以外,各大洲均有流行,并且发病区域和发病率呈迅速扩大和上升的趋势.莱姆病在我国的分布也相当广泛,于1986、1987年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相继发现莱姆病以来,至今已经有30个省、市、自治区确定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全国每年至少有上万例的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7.
从粒形硬蜱和社鼠分离出4株莱姆病病原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福建省北部莱姆病感染率较高的林区捕获一批野鼠,从鼠体收集到部分粒形硬蜱,取蜱类中肠和社鼠肾脏接种BSKII培养基,结果分离出4株莱姆病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从粒形硬蜱和社鼠分离出莱姆病病原体,在国内外属首次报告。  相似文献   

8.
我国蜱类作为莱姆病传播媒介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莱姆病(Lyme disease)又称莱姆包柔体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因首次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莱姆镇发现而得名.由于本病分布广、传播快、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已被世人所重视,并对该病的病原分子生物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临床和治疗等研究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3].其中在莱姆病传播途径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莱姆病多数是被蜱叮咬后在其伤口处引起环状红斑,然后转移到心脏、神经系统等,后期出现莱姆病关节炎.Burgdorfer等1981年在美国纽约附近莱姆病流行区(Shelter)岛上,从达敏硬蜱(I.dammini)体内发现螺旋体,当时暂定为Ixodes dammini螺旋体.用感染蜱叮咬新西兰白兔,70~84 d后试验兔的皮肤上全部出现红斑,经间接免疫荧光测定,病兔血清抗莱姆病螺旋体均为阳性,提出从达敏硬蜱体内发现的螺旋体是莱姆病的致病因子.之后,国内外有关学者做了较系统地研究,证实硬蜱在莱姆病的流行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捷 《医药与保健》2008,16(3):50-50
莱姆病由蜱(俗称草爬子)传播的一种疾病。当携带伯氏疏螺旋体的蜱叮咬人后,皮肤会出现慢性游走性红斑,并发流感样症状。病变发展到中晚期表现为心脏异常,心动过逮或过缓,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10.
莱姆病(lymedisease,LD)是1975年Streere在美国康州的莱姆 (lyme)镇发生的一系列“少年红斑性关节炎”儿童中发现的蜱传螺旋体感染性人兽共患病[1,2]。1982年Burgdorfer等从硬蜱 (I.dammini)中分离出螺旋体称伯氏螺旋体 (Borreliaburgdorferi,简称B.b),并证实为莱姆病的病原 [2]。感染伯氏螺旋体后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损害 ,如皮肤红斑 (ErythemaMagrans,EM )、神经炎、心肌炎、关节炎等 ,严重者可终身残废 ,甚至死亡。莱姆病呈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