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群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方法:利用2014年浙江、江苏、安徽、湖南、青海和内蒙古的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数据,采用间接标化法计算不同经济收入人群门诊及住院服务利用的比例及相应的集中指数。结果: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群的两周就诊次数标化后集中指数分别为0.061、0.021、0.036,显示城镇居民医保人群门诊利用公平性优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职工医保人群;年住院次数标化后集中指数分别为0.043、0.103、0.071;年住院天数标化后集中指数分别为0.074、0.192、0.133,显示城镇职工医保人群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好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人群。结论:门诊统筹可提高居民就医的公平性,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与医保报销水平、医保制度设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01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5岁及以上居民门诊和住院利用在不同经济收入人群间分布的公平性。方法:计算不同经济水平人群门诊和住院实际利用、需要预期利用、标化后利用及集中指数。结果:居民在门诊的实际利用、需要预期利用和标化后利用在五等分组人群间的构成均在20%左右,集中指数分别为0.08、0.05和0.03;贫困人群的住院服务较富裕人群利用少,年住院次数与住院天数的实际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8和0.16。结论:兵团居民门诊与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较好,门诊医疗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好于住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9年安徽省农村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门诊和住院利用公平性。方法:计算不同经济水平人群门诊和住院实际利用、需要预期利用、标化后利用及集中指数。结果:居民门诊服务实际利用、需要预期利用和标化后利用在五等分组人群间的构成均在20%左右,集中指数分别为0.03、-0.02和0.05;贫困人群住院实际利用水平低于富裕人群;年住院次数与年住院天数实际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23和0.29,需要预期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1和-0.03,标化后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O.22和0.32。结论:门诊服务利用公平性较好,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需要引起重视;社会经济因素对住院服务利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7年我国中医药卫生服务利用分布情况及公平性,探讨控制变量和需要变量对中医药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性的影响。方法 主要采用标化需要和集中指数法测量分析中医药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 不同经济水平省份的中医药门诊服务利用分布相差较大,其实际利用、需要预期利用和标化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208、0.138和0.096,表明存在倾向经济水平较高省份的不公平,而中医药住院服务利用分布相对均衡,其实际利用、需要预期利用和标化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27、0.053和-0.036,公平性较好。需要变量对中医药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的贡献率高于控制变量的贡献率。结论 我国经济水平居中省份的中医药卫生服务利用不足,中医药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优于中医药门诊服务利用,且需要变量因素对中医药门诊服务利用不公平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7年我国中医药卫生服务利用分布情况及公平性,探讨控制变量和需要变量对中医药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标化需要和集中指数法测量分析中医药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不同经济水平省份的中医药门诊服务利用分布相差较大,其实际利用、需要预期利用和标化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208、0.138和0.096,表明存在倾向经济水平较高省份的不公平,而中医药住院服务利用分布相对均衡,其实际利用、需要预期利用和标化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27、0.053和-0.036,公平性较好。需要变量对中医药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的贡献率高于控制变量的贡献率。结论我国经济水平居中省份的中医药卫生服务利用不足,中医药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优于中医药门诊服务利用,且需要变量因素对中医药门诊服务利用不公平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案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案例研究”是“卫生公平性系列研究”的组成部分。运用标化的定量分析方法,对甘肃省进行案例研究,根据“相同需要获得相同服务”的原则,测量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状况。结果显示甘肃省居民门诊和住院服务都存在向富人倾斜的不公平,其中,住院服务的不公平程度远大于门诊。还就该方法应用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陈芮  张良文  方亚 《中国卫生统计》2023,(6):807-810+816
目的 探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优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数据,基于Andersen理论模型框架,分别建立Probit、Tobit和Biprobit回归模型,分析城乡居民医保对中老年人就诊选择和就诊次数的影响,以及门诊服务对住院服务的影响。结果 共调查中老年人8753例,其中门诊、住院比例分别为18.83%、19.75%,城乡居民医保的参加率为96.38%。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对中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有影响(P<0.05),住院概率平均上升11.2%,住院次数平均提高0.232次,但对门诊服务未产生影响(P>0.05),门诊和住院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60岁及以上人群和非农户口人群的住院服务利用较高。结论 城乡居民医保提高了中老年人的住院服务利用率,但存在过度利用住院服务的问题,而且在不同年龄段、户口类型人群中城乡居民医保对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存在差异。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医保的报销机制,引导居民合理就医,提高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预防服务(规范化管理)、门诊及住院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4年"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需方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数据,建立高血压患者分析数据库,采用间接标化法测算不同收入水平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两周就诊次数、年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利用的比例及其集中指数,采用集中指数分解法分析公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各五等分收入组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两周就诊次数和住院天数的构成接近等比,其集中指数分别为-0.014 5、0.021 7和0.033 2,年住院次数最富裕组占36.36%,最贫困组占14.16%,集中指数为0.218 7;去除非需要因素影响后,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两周就诊次数、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的构成接近等比,集中指数均接近0;标化需要因素后,高血压患者住院次数分布向富裕组倾斜,集中指数为0.2194,其他指标分布接近等比,集中指数小于0.05;收入对住院利用不公平的贡献率为55.03%,就业状况为49.95%。结论:高血压患者预防服务利用、门诊利用及平均住院天数公平性较好,住院服务利用向富裕人群倾斜,经济水平仍是影响住院服务利用不公平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中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分析在三种基本社会医疗保险下卫生服务利用的不平等性.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3年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拥有不同基本医保的中老年人在身体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方面的差异.结果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员自评健康状况得分分别为2.74分、2.59分和2.49分;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52.07%、55.66%和57.78%;4周患病率分别为12.74%、16.49%和13.92%.相对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群对门诊服务(OR=0.82)和住院服务(OR=0.79)的利用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对门诊服务(OR=0.77)和住院服务(OR=0.69)的利用均处于较低水平;对其中慢性病参保人群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相似,以上O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医保的中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上存在不平等性,应通过统筹发展城乡医保、提高筹资及报销比例来缩小不同医保保障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分析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方法利用2013年8—12月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河南省数据,对其中≥15岁的27 140名居民进行分析,运用收入五分组法计算卫生服务利用集中指数(CI)。结果河南省居民两周患病率为27.37%;其中城市居民为33.43%,农村居民为21.15%;男性为25.65%,女性为28.98%;≥65岁(58.22%),丧偶(58.93%),小学及以下学历(38.32%),离退休(63.99%),最高与最低收入组居民(31.37%、30.36%)两周患病率较高。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1.50%,城市居民为35.19%,农村居民为27.72%;男性为29.03%,女性为33.82%;≥65岁(75.79%),丧偶(74.10%),小学及以下学历(49.94%),离退休(73.73%),最低收入组居民(39.80%)两周患病率较高。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CI值分别为-0.01、0.01;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CI值分别为-0.05、-0.10。不同城乡分布、性别、年龄、婚姻、文化、就业、人均年收入、医保的居民两周患病就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城市为25.64%,农村为51.49%;男性为36.64%,女性为34.57%;15~24岁(75.53%)、未婚(54.34%)、技工及中专学历(36.88%)、在校学生(68.89%)两周患病就诊率最高,最高收入组两周患病就诊率最低(30.72%)。不同年龄、收入水平人群应住院而未住院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5~34岁(6.39%)和最高收入组(18.43%)应住院而未住院率最低。城乡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率CI值分别为-0.01、0.02;应住院而未住院率CI值分别为-0.05、-0.09。结论城乡居民住院服务利用均存在不公平性,高收入人群利用的更多,经济困难是限制城乡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采用我国某城市2009-2014年城乡医保整合制度提供的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城乡医保整合对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第一,城乡医保整合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和就医行为。表现为年住院次数明显上升以及流向三级甲等医疗机构住院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第二,城乡医保整合并没有带来农村居民住院费用的快速上升。第三,城乡医保整合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群的医疗费用支出。平均而言,农村老年人群住院总费用可因此增长6.9%,自付总费用因此增长5.2%。总体上来说,城乡医保整合更多惠及了那些就医需求更大的农村老年人群,符合政策预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兰州市三县六区1102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卫生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兰州城市每天有72位65岁及以上年龄的老年人生病就诊,农村有168位;城市有慢性病老年患者4274人,农村有2810人;城市一年有9746人次的老年病人住院,农村有254人次住院。因病门诊、住院二项医疗费用一年可达:农村为711550.56元,城市为38492198.8元,共计39203749.36元。城乡老年人口的医疗服务需要量高于全市总人群,城市老年人口的门诊医疗服务利用低而住院利用高;农村老年人口的门诊利用高而住院利用低。并提出了改善老年人群卫生服务的对策及老年人口的卫生保健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四川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保)慢病参保人群的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方法 数据来源于第六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四川省调查资料中家庭询问健康调查表收集的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与两水平Poisson回归分析不同参保的慢病人群的卫生服务利用差异。结果 城镇职工医保与城乡居民医保慢病参保人群的EQ-VAS平均得分分别为(71.8±16.2)分与(63.8±18.8)分(P<0.001);城镇职工医保慢病参保人群的EQ-5D任一维度的中度及以上健康问题的比例均低于城乡居民医保(P<0.001)。相对于城镇职工医保慢病参保人群,城乡居民医保慢病参保人群的两周医生指导治疗的优势比(OR=0.754,95%CI:0.619~0.919)与年住院人次(OR=0.735,95%CI:0.636~0.850)均处于较低水平(P<0.001)。结论 不同医保慢病参保人群的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利用存在差异,应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机制与补偿水平,逐步缩小不同医保保障水平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职工医保制度对缩小不同收入人群卫生服务利用差距的影响。方法 :利用黑龙江省卫生服务调查中职工医保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城镇职工最低收入组的住院率是最高收入组的1.91倍;最低和较低收入组的应住院而未住院率分别是最高收入组的1.41倍和1.78倍;住院自付比是较高收入组的1.36倍和1.48倍。结论 :城镇职工医保制度覆盖面与补偿力度的增加,改善了低收入人群的卫生服务利用,但仍未能从根本上消除其服务利用的经济障碍,应强化消除低收入人群公平性差距的医保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医疗机构补助在城乡不同经济群体间的分布,评价补助分布的公平性。方法:运用受益归属分析方法测算补助的五分组受益、集中指数和Kakwani指数。结果:城乡门诊补助、住院补助和总补助集中指数均为正值,Kakwani指数均为负值;门诊补助集中指数城市0.143小于农村0.234,住院补助集中指数农村0.165小于城市0.177。结论:我区城乡政府医疗机构补助分布不公平,均未向贫困人群倾斜,但相对经济水平而言补助均缩小了社会相对贫富差距;城市门诊补助公平性好于农村,农村住院补助公平性好于城市。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基线与追踪调查的比较,研究婺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前后农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变化,为完善合作医疗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进行纵向对比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研究对象,运用集中指数(CI)、不平等斜率指数(SII)及利用/需要比进行公平性评价.结果:与基线调查相比,追踪调查两周就诊率由97.35‰降为56.70‰(P=0.000),CI由-0.10变为-0.03,SII由-11.89变为-2.04;因经济困难未就诊比例的CI由0.01变为-0.14,SII由1.25变为-6.11.需住院未住院率由39.60%降为11.02%(P=0.000);因经济困难未住院比例的CI由-0.02变为-0.06,SII由-2.82变为-10.00.利用/需要比由1074.77增至3011.01(P=0.018),Spearman相关分析与经济状况无显著相关.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影响不大,但提示经济状况较差农民的卫生服务利用水平偏低的状况可能略有改善.建议增设慢性病补偿、降低起付线、启动医疗救助或提供住院贷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2003-2008年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变化趋势及不同收入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变化。方法利用2003、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5分组法测算卫生服务利用集中指数(CI)分析公平性变化。结果 2次农村卫生服务调查的性别及年龄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2008年新疆农村居民2周患病率由9.1%上升为15.0%,慢性病患病率由9.8%上升到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周就诊率由8.5%提高为11.0%(P<0.001),未就诊率分别为45.0%、45.1%;住院率由5.6%提高为11.6%,未住院率由42.4%下降为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周就诊率CI由0.09变为0.11,未就诊率CI由-0.01降为-0.06,住院率、未住院率CI分别降为0.03、0.01,趋向0。结论 2008年新疆农村居民2周患病率及慢病患病率升高,卫生服务利用量增加,低收入居民的门诊服务利用受到限制,不同收入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趋向公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01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市和团场居民门诊和住院利用在不同经济收入人群间分布的公平性.方法 按等值人均消费性支出划分不同经济水平人群;计算不同经济水平居民门诊和住院实际利用和标化后利用量的构成及集中指数.结果 五等分组人群由贫到富,实际就诊次数的分布城市分别为14.5%、15.8%、19.2%、32.5%和17.9%,团场分别为12.6%、22.2%、17.5%、24.9%和22.7%,趋势不明显,计算其集中指数分别为0.12和0.10;城市和团场住院利用的分布均是随着由贫到富,利用逐渐增加,城市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由14%左右增加到24%左右,团场从12%左右增加到30%以上,城市住院利用向富人倾斜程度较团场轻,城市和团场住院次数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3和0.20,住院天数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3和0.17;标化后门诊和住院利用的公平性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城市和团场居民门诊利用的公平性均较好,城市居民住院利用的公平性好于团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集中指数(CI)构建水平不平等指数(HI),分析不同经济水平的上海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水平公平性,发现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方法在标准化卫生服务需求估计的基础上,采用基于CI的方法,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上海地区的调查数据,测算卫生服务利用的水平公平性。结果样本人群的实际卫生服务利用、标准化卫生服务需求的CI分别为0.056,3和0.040,8,卫生服务的HI为0.015,5。在实际利用和实际需求方面,医疗服务具有亲富人的不平等性,并且卫生服务利用实际上更好地满足了高收入群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医疗保险补偿前,不同收入组人群医疗费用的CI为-0.060,0,补偿后为-0.104,3;补偿前医疗费用主要集中于低收入人群,补偿后医疗费用的分布比补偿前更加集中于低收入人群,不公平程度有所增加。结论卫生资源配置还不能够真正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存在水平不平等。卫生服务利用实际上更好地满足了高收入群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居民医疗保险虽然能从整体上降低居民的疾病经济负担,但未能提高医疗费用支出的公平性。在设计医疗保健系统体制时,应倾向于提高低收入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可及性,更好地满足低收入居民由于健康因素产生的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水平公平性。  相似文献   

20.
刘刚军    马丽    乔慧   《现代预防医学》2022,(24):4442-4445
目的 这项研究在于掌握宁夏农村地区学龄儿童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动态变化,为政府部门了解学龄儿童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提供数据支撑,为学龄儿童健康促进方案的科学发展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利用“农村居民家庭卫生健康询问调查”2009年开始的基准数据,以及2011、2012、2015和2019年随访调查数据,最终选取年龄为7~12岁并且调查时在家常住(指在家居住时间≥0.5年)的学龄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χ2检验对不同收入水平组间的率进行比较,使用集中指数(concentration index,CI)衡量不同收入水平群体间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变化。结果 两周就诊情况经趋势χ2检验显示不同调查年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6.189,P = 0.004);χ2检验显示,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在2011年(χ2 = 13.416,P = 0.028)、2012年(χ2 = 22.489,P = 0.009)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其他四年CI均为正值,只有2011年CI为负值,但是比较五次调查CI的绝对值,可以发现其保持下降。两周患病未就诊情况经趋势χ2检验显示不同调查年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05,P = 0.027)。CI值均为负值,并且绝对值表现为下降态势,不公平程度正在减弱。住院情况经趋势χ2检验显示不同调查年份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 = 0.047,P = 0.829)。CI值均为正值,说明卫生服务利用偏向于高收入人群,绝对值整体上是下降的,表现为齿状波动样。结论 在农村学龄儿童中,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五次调查发现不公平程度正在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