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掌握某海岛地区海水淡化企业卫生管理情况和水质卫生状况,了解海水淡化企业的制水工艺和卫生安全风险,为制订海水淡化企业卫生管理规范和卫生许可标准奠定基础,为制定海水淡化水卫生安全防护措施、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目前正常运营的9家海水淡化供水企业进行卫生安全基本情况调查,并对这9家企业的出厂水水质进行全分析检测和卫生评价。结果 9家海水淡化企业建厂时均未进行卫生预防性审查,有4家企业未申办独立的卫生许可证,有7家企业取水口周边卫生环境不合格;9家海水淡化企业出厂水水质卫生合格率仅为22.22%,主要不合格指标为硼、氯酸盐。结论海水淡化水水质卫生与源水水质、制水工艺和企业卫生管理等因素有关,建议供水企业改善制水工艺,加强卫生管理,保证水质卫生。  相似文献   

2.
淡化海水中硼质量浓度水平高,钙、镁和氟的含量很低,长期饮用高硼水可能产生不良影响,且低浓度钙、镁、氟对身体健康不利。采用综述分析方法,对比国内外水质标准,探讨淡化水的重要水质指标及其对健康影响,建议我国海水淡化水中硼浓度限值为2.4 mg/L,钙、镁、氟浓度分别设定在10~30、20~50和0.5~1.0 mg/L范围内。海水淡化水质特性和标准有待进一步探索,应通过大量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进行验证和完善,保持我国海水淡化产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嵊泗县是个海岛县,由404个岛屿组成,总面积882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是我国严重缺水的海岛县之一,岛上陆域水资源严重不足,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淡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嵊泗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自1997年日产500吨海水反渗透淡化系统在嵊山建成以来,我县已先后在泗礁本岛、洋山等地推广建设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海水淡化已成为解决嵊泗淡水资源紧缺的一条根本途径。而开展海水淡化水水质研究,按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对海水淡化水水质进行全面评估,作者尚未见研究报道。本文就海水水质、海水淡化水水质以及宫山水库(淡水)和以此为水源的基湖制水厂水质检测与综合分析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船舶反渗透海水淡化水的水质,从卫生学探讨船舶反渗透淡化水作为饮用水长期饮用对船员健康的可能影响。方法:水质分析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并比较船舶反渗透海水淡化水、港口直供水、舱贮饮用水的水质差异。结果:船舶反渗透海水淡化水中氟化物<0.01 mg/L,总硬度<1 mg/L,显著低于港口直供水和舱贮饮用水;同时硼为1.03 mg/L,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限值的两倍。结论:从卫生学分析,长期饮用船舶反渗透海水淡化水对船员的健康可能有影响,建议适度增加船舶反渗透海水淡化水中氟、钙、镁等营养元素水平,同时进一步脱除硼,从而更好地保护船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岛礁反渗透海水淡化水的水质,从卫生学探讨长期饮用岛礁反渗透淡化水对人们健康的可能影响。方法: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水质分析,比较岛礁反渗透海水淡化水质与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JB1335-92《低矿化度饮用水矿化卫生标准》的差异。结果:岛礁反渗透海水淡化水中硼0.68 mg/L,是GB5749-2006限值的1.38倍,其它水质指标符合GB5749-2006;镁6.30 mg/L、钙5.65 mg/L、硫酸盐5.52 mg/L、重碳酸盐4.0 mg/L,低于GJB1335-92的适宜浓度范围,属于典型的软水。结论:长期饮用岛礁反渗透海水淡化水对人们健康可能有影响,建议对岛礁反渗透海水淡化水进行调质处理,使其符合GB5749-2006、GJB1335-92,更好地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通过海水淡化技术缓解日益严重的淡水资源问题对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海水淡化工艺与传统制水工艺有很大差别,淡化海水的水质也与传统的饮用水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借鉴世界卫生组织、欧盟、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和组织的海水淡化水卫生标准,参照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体系和海水淡化应用环境,思考我国海水淡化水卫生标准框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南海海上某浮式储油装置淡化海水生活水的水质, 探讨饮用淡化海水对员工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
方法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水质分析,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低矿化度饮用水卫生标准》(GJB 1335-92)评估反渗透淡化海水生活水水质。
结果 14个检测指标中, 有2个指标(菌落总数、肉眼可见物)不符合GB 5749-2006的要求。氟化物质量浓度低于0.1 mg/L, 溶解性总固体小于100 mg/L, 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以CaCO3计)、镁低于GJB 1335-92的适宜浓度下限。
结论 南海海上某浮式储油装置淡水海水生活水属于低矿化度水, 存在菌落总数超标、氟化物、总硬度、镁偏低情况, 对海上员工的饮用水安全可能存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嵊泗地区淡化海水作为饮用水水源长期饮用是否对人群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种类饮用水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居民的饮食习惯、饮水习惯以及其他相关的生活习惯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嵊泗调查人群冠心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升高趋势,不同的饮用水来源冠心病的患病率存在差异,总的患病率趋势表现为:淡化海水混合水源非淡化海水;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动物海产品摄入量、饮水来源是冠心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建立长期海水淡化水水质监测系统,继续深入开展人群健康与饮用海水淡化水关系相关调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嵊泗地区淡化海水作为饮用水水源长期饮用是否对人群健康造成潜在危害,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种类饮用水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居民的饮食、饮水及其他相关的生活习惯等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调查显示居民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在不同的饮用水来源区域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存在差异,淡化海水自来水混合水源非淡化海水自来水区域。45岁以上居民的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患病情况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饮水来源对冠心病、血脂异常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长期海水淡化水水质监测系统,继续深入开展人群健康与饮用海水淡化水关系相关调查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淡化海水的水质特征,为制定相关饮水卫生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2年10月对我国某海岛地区3家淡化水厂的淡化水出厂水进行采样和检测.并采用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淡化水的水质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淡化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均达标,淡化水总硬度<30 mg/L,硼的浓度为0.9~1.5 mg/L,虽超标,但低于WHO《饮水水质准则》(第4版)的指导值.其他理化指标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结论 淡化海水水质与传统自来水有差异,作为长期饮用水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探讨,建议制定海水淡化水的水质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淡化海水作为饮用水水源长期饮用对人群健康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以及为制定干预措施和相关卫生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要求,2007年~2008年四次对嵊泗海水淡化出厂水进行了采样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嵊泗本岛海水淡化出厂水感官性状指标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化学指标检测发现:海水最突出的高盐高渗透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影响海水不能饮用的主要化学指标钾、钠、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硫酸盐等均已降至卫生标准值以下,但存在普遍硼超标以及淡化海水的典型的"软水"现象。结论:淡化海水作为长期饮用水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嵊泗县海岛海水淡化饮用水水质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是解决许多国家和地区淡水短缺的主要途径之一[1].浙江省嵊泗县从1997年开始建立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有效解决了嵊泗居民生活饮用水来源问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解淡化海水作为饮用水水源长期饮用对人群健康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本文于2007年对嵊泗县反渗透法处理的淡化海水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制定干预措施和相关卫生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长期饮用海水淡化水的海岛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揭示饮用海水淡化水及其他水源与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海岛饮用水源不同,以嵊泗县枸杞乡饮用海水淡化水居民为淡化海水组,嵊山镇饮用海水淡化水和其他水源水居民为混合水源组,黄龙乡饮用水库水和其他水源水居民为淡水组,通过慢性病网络报告和居民健康档案系统进...  相似文献   

14.
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反渗透膜淡化技术是首选的海水淡化方法。随着淡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海水淡化对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影响越来越需要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饮用淡化海水对大鼠血清中转氨酶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淡化海水[仅硼含量(1.3 mg/L)超过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组和市政自来水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1年。分别于染毒前和第90、180天、1年时,采集血液,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结果与市政自来水组比较,仅饮用淡化海水1年的雌性大鼠及饮用淡化海水180 d的雄性大鼠血清ALT、AST活力均较低,仅饮用淡化海水90 d的雌性大鼠血清AST/ALT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饮用淡化海水雄性大鼠血清的AST/ALT值无明显变化。结论饮用淡化海水不会引起受试大鼠肝实质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技术审查层面探讨青岛市海水淡化项目预防性卫生监督的审核要点,为将来海水淡化项目卫生规范的完善提供材料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收集相关技术资料,综合工程分析,开展卫生学调查。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对照有关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做出项目评价,提炼青岛市海水淡化项目预防性卫生监督审核要点。结果水源水的质量与预处理、水质的日常监测、反渗透膜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应急预案的建立健全是影响水质安全的重要因素。结论建议从水源选址、平面布局、工艺流程以及卫生防护措施等方面开展卫生审查,明确关键技术要点,为建设项目卫生审查工作的不断完善、全面推进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嵊泗地区淡化海水作为饮用水水源长期饮用是否对人群的消化系统健康状况造成潜在危害,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种类饮用水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居民的饮水、饮食习惯和以及消化道症状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淡水来源居民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为1.9%,混合水源居民的发生率为11.5%,淡化海水自来水居民的发生率为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482,P〈0.01);对各症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查人群腹泻、便秘症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升高趋势,腹泻症状主要与年龄有关;便秘主要与年龄、营养保健品、畜禽肉类摄人量、动物海产品摄人量及饮水来源有关。结论:建立长期海水淡化水水质监测系统,继续加强该领域的流行病学研究,深入开展人群健康与饮用海水淡化水关系的调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王国英  秦宇  路凯  陈曦 《环境卫生学杂志》2019,9(3):300-303,308
我国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通过海水淡化技术缓解淡水资源缺乏这一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水淡化工艺流程需要用到各种水处理剂,这些水处理剂的化学成分、可能产生的杂质是否对饮用水人群健康有潜在的不良影响,目前鲜有涉及。因此,海水淡化水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方面的标准亟待建立。本文借鉴世界卫生组织、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和组织制定的海水淡化水卫生标准,并参照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体系思考我国海水淡化水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国目前海水淡化饮用水使用和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海水淡化饮用水卫生监督和管理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调研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以浙江、青岛和天津三省市为重点调研地区,辅以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描述。结果 "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迅速。截止2014年底,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已建成112个,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的9个省市。浙江、青岛、天津等地淡化水民用化发展较快,已尝试采用掺混或直接供水等方式进入市政供水管网,供居民使用,对于缓解当地饮用水供水压力、保障工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海水淡化水长期直接饮用时的卫生安全性尚不明确、公众认知和接受程度较低、相关卫生标准缺乏、卫生学管理无统一规范等问题。结论亟待加强海水淡化水卫生学管理相关研究,提出统一管理要求,制定评价标准,实现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盐田港船舶压载水致病微生物入侵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盐田港港区海水及船舶压载水致病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分析压载水致病微生物的入侵风险,为船舶压载水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验室技术对港区海水及船舶压载水水样进行检测分析,采用一般性统计描述、χ2检验、秩和检验等对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近处水域海水水质较远处水域海水水质差;船舶压载水水质明显较港区海水水质差;不同来源地压载水水质相差不大。港区海水共检出8种致病性弧菌,其中优势弧菌为溶藻弧菌(39.13%)、创伤弧菌(17.39%)、鲨鱼弧菌(13.04%)。船舶压载水样本共检出12种致病弧菌,其中优势弧菌为溶藻弧菌(34.69%)、副溶血性弧菌(28.57%)。结论船舶压载水存在致病性微生物入侵性风险,必须采取预防性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港区海水日常监测主要采集浅层海水,增加对优势弧菌的监测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