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目的 探究子宫颈卷曲乳酸杆菌相对丰度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子宫颈病变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台州市立医院妇科收治的228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病理学证实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0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88例,宫颈鳞癌40例,同期健康女性60名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取样和HPV检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卷曲乳酸杆菌相对丰度在HPV感染以及宫颈病变中诊断评估价值。结果 各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36,P<0.001),宫颈癌组的HPV感染率高于HSIL组(χ2=64.236,P<0.001),宫颈癌组的HPV感染率高于HSIL组(χ2=8.376,P=0.003),LSIL组高于对照组(χ2=8.376,P=0.003),LSIL组高于对照组(χ2=38.751,P<0.001);HSIL组与LSIL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38.751,P<0.001);HSIL组与LSIL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40,P=0.527)。139例HR-HPV感染患者中,95例为16型,43例为18型,1例为16型混合18型。ROC曲线结果,卷曲乳酸杆菌相对丰度在预测HPV和子宫颈病变中的灵敏度(0.652, 0.693)和特异度(0.885, 0.919)均较高。结论 子宫颈卷曲乳酸杆菌相对丰度与子宫病变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卷曲乳酸杆菌相对丰度预测HPV感染和子宫颈病变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阴道微生态状况对妇女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浙江萧山医院接受治疗的SIL患者共计113例,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32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81例。分析患者HPV分型情况,并评估阴道微生态与SIL的关系。结果 113例SIL患者共检出HPV阳性患者80例,占70.80%;HPV阳性患者中占比最高的4种亚型分别为HPV16(31例,占38.75%)、HPV52(14例,占17.50%)、HPV58(8例,占10.0%)、HPV18(8例,占10.0%);HSIL患者HPV阳性率(83.95%)显著高于LSIL患者(37.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28,P=0.004);HSIL组患者阴道分泌物pH值高于LSIL组患者(t=2.743,P=0.017);HSIL组患者过氧化氢浓度阳性率及乳酸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LSIL组(P<0.05),白细胞酯酶阳性率显著高于LSIL组患者(P<0.05);高危HPV(HR-HPV)患者菌群密集度分级、菌群多样性、乳酸菌分级、需氧菌性阴道病(AV)、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检出率与低危HPV(LR-HPV)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微生态与HR-HPV感染关系密切,阴道菌群失调会导致宫颈HR-HPV的感染,HR-HPV可能会导致SIL进一步发展为HSIL甚至宫颈癌,提示临床对HSIL应该及时纠正阴道微生态平衡,提高患者的宫颈局部免疫,对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鳞状细胞癌(SCC)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泰州市人民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LSIL、HSIL和SCC患者,采集宫颈组织标本,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23种HPV基因型,分析HPV感染率。结果调查对象HPV总感染率为83.83%(788/940),其中LSIL、HSIL、SCC患者分别为80.57%(394/489)、85.11%(303/356)、95.79%(91/95)。在高危型HPV中HPV16、52、58、33、18感染率分别为35.64%、16.91%、13.94%、8.94%、7.98%;在低危型HPV中HPV81、6、43、42感染率分别为4.47%、2.87%、2.87%、2.02%。40-44岁和55-59岁年龄组HPV感染率最高,分别为87.94%和89.80%。结论宫颈病变患者的HPV感染率较高,以HPV16、52、58、33和18基因型为主;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率呈40-44岁和55-59岁两个年龄高峰。建议加强适龄女性宫颈癌筛查和HPV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宫颈病变患者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筛查方法及应用。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妇产科诊治的1 405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的HR-HPV感染分布情况,单一型、混合型HR-HPV感染、DNA拷贝量情况,探讨各种筛查策略的有效性。结果 宫颈癌病变患者中炎症613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61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11例、宫颈癌(CC)20例。最易导致宫颈病变的HR-HPV感染分型为:82、31、16、68、39、33、35、18;宫颈癌与癌前病变患者易感的HR-HPV分型略有不同:CC组为HPV16、18,癌前病变组为HPV16、58、52、51、31、58、66。在单一型HR-HPV感染中,HPV31、16、52、58、56、18与宫颈病变发生的相关性更高;当DNA拷贝量≥10E4时宫颈病变发生风险升高。在混合HR-HPV感染中,含16、18任两种亚型混合感染组的HSIL及以上占比高于任两种亚型混合感染不含16、18组(P<0.05)。单独采用HR-HPV感染筛查的病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在30岁以下妇女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674例30岁以下年轻妇女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技术进行HPV-DNA分型检测阳性;同时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为诊断标准.结果 10种最常见HPV感染频率由高至低为HPV-16、52、58、6、11、33、18、53、39、31;HPV-16型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有明显关联,在正常或炎症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HPV的感染率分别为12.1%(33/273)、19.0%(61/321)、51.3%(40/78),HSIL组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例宫颈癌均检出HPV-16型感染;在HSIL组中HPV-16、58、33、18型感染率分别为53.8%(42/78)、16.7%(13/78)、12.8%(10/78)、7.7%(6/78),均高于正常或炎症组的感染率;在外阴宫颈湿疣病变中,HPV-6、11型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型别HPV的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正常或炎症组、LSIL组、HSIL组中多重感染率分别为16.5%(45/273)、39.6%(127/321)、32.1%(25/78),LSIL组与HSIL组明显高于正常或炎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年轻妇女人群的高危型HPV感染及多重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年轻高危人群妇女应行HPV-DNA分型检测,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联合Cervista HPV HR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 155位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通过一次宫颈细胞取样,行TCT及Cervista HPV HR两项检查,了解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的感染情况及其与TCT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并且判断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正常范围(WNL)、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病变(ASC-H)、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腺细胞(AGUS)者HR-HPV感染率分别为14.70%、40.98%、100.00%、92.31%、91.67%、100.00%和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CT结果异常的已婚妇女中HR-HPV A9组感染构成比最高。在≥51岁这一年龄段已婚妇女中TCT结果异常及HR-HPV感染率均为最高。结论:TCT结果异常各组中HR-HPV感染率均较高,A9组HR-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病变的最主要因素。对本地区而言,≥51岁这一年龄段是宫颈病变及HR-HPV感染的高峰。TCT联合Cervista HPV HR技术可作为宫颈癌初筛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来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因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存在异常细胞妇女413例,均进行阴道镜下组织活检和HPV-DNA分型。结果上皮内瘤样病变(CIN)I患者中以ASCUS检出符合率最高,CIN II患者中以LSIL检出符合率最高,CIN III患者中以HSIL检出符合率最高。慢性宫颈炎患者一种或多种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要低于CIN患者(χ2=32.105,P=0.000),宫颈癌HR-HPV感染率为100%;慢性宫颈炎患者与CIN患者低危型HPV(LR-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5,P=0.650)。宫颈病变患者以单一HR-HPV亚型感染更常见。结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HPV感染密切相关,HR-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在宫颈病变的预后判断、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宫颈病变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型别,探讨不同基因型HPV感染的致癌性。方法采用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638例甘肃省境内妇女进行宫颈21种HPV基因型感染筛查,同期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查。按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成4组:宫颈鳞癌组77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120例:包括CINⅡ71例、CINⅢ49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222例:包括CINⅠ198例、宫颈湿疣24例;正常或炎症组219例。对HPV不同基因型分布及HPV感染型别数在各组疾病中的分布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学分析,研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所有病例标本中共检测到18种HPV基因型,未检测到HPV35、43、44型别。宫颈癌组中主要基因型为HPV16(88.16%)、18(7.89%)、58(5.26%)、52(3.95%)、68(3.95%),HPV16感染在所有病例组中均居首位,并在宫颈鳞癌组、HSIL组的感染率显著高于LSIL组、正常或炎症组(P<0.05)。HPV68在宫颈鳞癌、宫颈湿疣均为主要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病(ASC-H)病例与阴道镜下宫颈组织学活检结果,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及p16表达在ASC-H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7月-2016年12月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检测为ASC-H的病例116例,采用杂交捕获Ⅱ代法(HCⅡ)检测HR-HPV,随访其阴道镜下组织学活检结果及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 ASC-H阴道镜活检慢性宫颈炎18例(15.52%)、低度鳞状上皮病变(LSIL)27例(23.28%)、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60例(51.72%)、鳞状细胞癌(SCC)11例(9.48%)。HR-HPV检测阳性89例(76.72%),阴性27例(23.28%),其中HR-HPV感染中包括慢性宫颈炎4例(22.22%)、LSIL 16例(59.26%)、HSIL 58例(96.67%)、SCC 11例(100%)。p16阳性表达81例(69.83%),阴性表达35例(30.17%),其中慢性宫颈炎2例(11.11%)、LSIL 12例(44.44%)、HSIL 56例(93.33%)、SCC 11例(100%)。随着宫颈上皮内病变级别的增高,HR-HPV感染率和p16表达阳性率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R-HPV感染与p16表达呈正相关性(r=0.571,P0.001)。结论细胞学为ASC-H合并HR-HPV感染及p16表达时,提示患者处于宫颈癌前病变的高危状态,需要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行机会性筛查的18 714例人群资料总结HPV感染分型排序;同时分析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或宫颈LEEP手术者,并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SIL),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及宫颈癌(CC),且术前6个月内行HPV分型检测的1 315例患者的HPV感染情况,分析其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在18 714例筛查人群中,HPV阳性4 825例,HPV阳性率为25.78%,HPV总阳性数为6 986例(多重感染重复计算),HR-HPV阳性数4 603例。高危型HPV感染65.89%(4 603/6 986),低危型HPV感染33.41%(2 334/6 986)。居前7位的HR-HPV基因型为HPV16 (16.16%)、 HPV52 (12.84%)、 HPV58 (8.52%)、 HPV53 (5.58%)、 HPV51 (4.22%)、 HPV56 (4.05%)、 HPV18(3.26%)。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1315例宫颈病变患者中1 142例存在HPV感染,总感染率达86.84%,其中LSIL患者中前五位高危型HPV感染分别为HPV52、HPV16、HPV58、HPV51、HPV33,HSIL患者为HPV16、HPV52、HPV58、HPV18、HPV31,CC患者为HPV16、HPV18、HPV52、HPV58、HPV33。LSIL组、HSIL组、CC组的HPV感染率分别为76.85%(405/527)、92.60%(613/662)、98.41 (124/126),HPV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组织学诊断宫颈病变为标准,HPV分型检测诊断高度宫颈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53%、23.15%、64.54%、70.52%。结论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与HPV的感染有密切相关性,对于HPV16、HPV52、HPV58、HPV33、HPV18、HPV31型感染者均应视为高危人群,可转诊阴道镜,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病变的分层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作用,为宫颈病变进一步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因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TCT)存在异常细胞的413例妇女的资料,平均年龄39.40岁(年龄范围21~77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阴道镜下组织活检和HPV-DNA分型。结果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Ⅰ患者中以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SCUS)检出符合率最高,CINⅡ患者中以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检出符合率最高,CINⅢ患者中以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检出符合率最高。慢性宫颈炎患者一种或多种高危型HPV( HR-HPV)感染率要低于CIN患者(χ^2=32.105,P=0.000),宫颈癌HR-HPV感染率为100%。慢性宫颈炎患者与CIN患者低危型HPV(LR-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5,P=0.650)。宫颈病变患者以单一HR-HPV亚型感染率更常见,其与多重感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50,P=0.000)。结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HPV感染密切相关。 HR-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对宫颈病变的预后判断、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意义,为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该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门诊自愿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2 697例,分别进行HR-HPV-DNA、TCT、HR-HPV-DNA+TCT检查,阳性病例均进行阴道镜活检。结果:2 697例进行筛查的妇女中标本发现异常涂片266例,占9.86%,其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170例,占6.3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74例,占2.7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72例,占2.67%,鳞状细胞癌(SCC)8例,占0.30%。266例TCT检测细胞学异常(ASCUS及以上)标本中高危型HPV阳性162例,HPV感染率60.90%。不同类型标本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显示:ASCUS、LSIL、HSIL各组间的HPV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将高危型HPV检测与TCT检测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提高了筛查宫颈病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ms,HPVl的型别,探讨不同基因型HPV感染的致癌性。同时为研制适合本地区妇女的HPV疫苗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医学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fHybrimax)于2011年1月-2013年3月在天水市中医医院对就诊的2141名妇女进行宫颈21种HPV基因型感染筛查.同期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共检测出678例不同程度宫颈病变者.按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4组:宫颈鳞癌组、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正常或炎症组,对HPV不同基因型分布及HPV感染型别数在各组疾病中的分布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HPV感染型别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癌组86例,HSIL组154例(包括CINI/80例,CINⅢ74例),ISIL组164例(包括CIN I 119例、宫颈湿疣45例),正常或炎症组274例。在2141名妇女中,感染HPV病毒者有678例,总阳性率为31.67%,所有病例标本中共检测到21种基因型中的21种,HPV各型别感染率最高的为HPV16型。678例HPV感染患者中,宫颈鳞癌组共86例,HPV感染者80例,阳性率为93.02%,共检测出11种基因型,以高危型别为主;HSIL组154例,HPV感染者132例,阳性率为85.71%,共检测出16种基因型,以高危型别为主;LSIL组164例,HPV感染126例,阳性率为76.83%,共检测出19种基因型;正常或炎症组274例,HPV感染者41例,阳性率为14.96%,共检测出10种基因型,以低危型别为主。结论宫颈鳞癌组中主要感染的HPV基因型别符合东亚及中国人群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湖州市2007~2010年子宫颈疾病的发病待点,为湖州市子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州市妇幼保健院15 713例阴道镜检查的子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分析湖州市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病特点以及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发病情况。结果:15 713例患者中,慢性子宫颈炎10 439例,占66.44%;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 380例,占27.88%;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703例,占4.47%;鳞状细胞癌164例,占1.04%;腺体异型增生12例,占0.08%;腺癌12例,占0.08%。鳞状细胞癌及腺癌在≥60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47%及0.97%。在各个年龄段中,随着年龄的升高,LSIL的检出率下降,而鳞状细胞癌的检出率则上升(P<0.01)。结论:湖州市子宫颈癌的前驱病变检出率高,认真定期做好早期筛查,积极处理LSIL和HSIL,有利于湖州市子宫颈癌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原地区不同HPV基因亚型与宫颈癌前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技术检测240例宫颈感染HPV患者的基因亚型,根据细胞与病理学诊断(阴道镜活检)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①宫颈癌与高度上皮内病变组(HSILs)80例;②低度上皮内病变组(LSILs)75例;③正常或炎症组85例。根据HPV-DNA检测结果,分析中原地区不同HPV基因亚型与宫颈癌前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中HPV-H阳性率分别为93.6%、62.8%、26.8%,两种以上HPV-H基因型感染者分别占37.2%、16.8%和12.6%,HSIL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6、52、58、33、18、31、11(低危型)、56、53、68、59、39、CP8304、66、6(低危型)、45、35、51和低危型中44、42、43。结论:HPV-H与宫颈癌变密切相关,该组宫颈病变患者感染HPV型别以16、52、58、33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16.
蔡敏  何娟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703-1705
目的了解HPV阳性患者宫颈病变情况。方法调查431例HPV阳性患者TCT和阴道镜下定点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分析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在宫颈疾病中的分布特点。结果 431例HPV阳性标本中正常组(包括炎症组)占阳性样本率为55.9%(241/431)、湿疣组为6.7%(29/431)、ASCUS组为10.4%(45/431)、LSIL组为11.8%(51/431)、HSIL组为10.6%(43/431)、SCC组为5.2%(22/431)。各亚型在不同病变中的分布不同,HR-HPV亚型阳性率随感染级别的严重程度而比例升高,除湿疣组外,其它组与正常组HR-HPV亚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疣组多重感染率为56.2%,其它组多重感染阳性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除LSIL组和湿疣组外均以HPV16亚型感染率最高,病变组中HSIL组与SCC组HPV16阳性率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理级别年龄段感染率,主要以36~45岁年龄段感染为主。结论在宫颈病变中仍以高危亚型感染居多,多重感染可能并不增加宫颈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Auto Cyte PREP(LCT)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198例体检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作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2001年TBS诊断标准,阳性诊断包括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结果 3198例受检者中,2283例检出感染性病变,检出率为71.39%;特异性炎症中,感染假丝酵母菌76例,感染率为2.38%,滴虫感染15例,感染率为0.47%,疱疹病毒感染5例,感染率为占0.16%,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98例,感染率为3.06%,尖锐湿疣15例,感染率为占0.47%;轻、中度炎症、假丝酵母菌属、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在30~39岁的人群最高,其次是40~49岁的人群,重度宫颈炎则是40~49岁的人群最高,其次是30~39岁的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SCUS、LSIL、HSIL的检出率在40~49岁的人群最高,其次是30~39岁的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CC检出8例,检出率为0.25%.结论 宫颈感染病及宫颈上皮内病变多集中在30~49岁的人群;LCT检查对于宫颈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积极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P16蛋白、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筛查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CIN和早期宫颈癌共50例患者,通过第二代杂交捕获法与免疫组化法分析P16蛋白、HPV L-1壳蛋白在其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在慢性宫颈炎(9.09%)、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52.9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84.21%)及早期宫颈癌(100.00%)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χ2=45.38,P=0.00),人乳头瘤病毒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亦存在明显差异,分别是18.18%、35.29%、15.79%及0(χ2=12.59,P=0.00);随着病毒载量提高,P16蛋白与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有所改变(χ2值分别为41.37、32.95,均P<0.01).在慢性宫颈炎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呈正相关关系(r=0.52,P=0.01);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P16蛋白、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均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58、0.33,均P<0.05);在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早期宫颈癌中,P16蛋白、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均未存在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12、0.26、0.62,均P>0.05).结论 P16蛋白、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表达阳性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出现的分子事件,在筛查CIN和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较高,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子宫颈病变组织中P53的表达及其与端粒酶hTR mRNA表达的相关关系。方法:51例宫颈病变组织中,包括宫颈炎10例,LSIL10例,HSIL20例,SCC11例,分别利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病变组织中P53蛋白、端粒酶hTRmRNA的表达活性。结果:P53表达在宫颈炎组与LSIL组无差别,但显著低于HSIL和SCC组;hTR基因在HSIL/SCC中的阳性表达与CC/LSIL组以及在LSIL和HSIL/SC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表达与端粒酶hTRmRNA基因表达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42,P<0.05)。结论:端粒酶hTR和P53蛋白表达及相关性对于人子宫颈癌的早期病理诊断有较好地应用价值。同时,对该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