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贝缩宫素对剖宫产后出血患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及泌乳功能的影响,为有效预防及治疗剖宫产后出血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汉中市三二〇一医院产科具有剖宫产手术指证的产妇11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后NO、NOS、FIB、D-dimer水平以及泌乳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子宫复旧有效率为93. 2%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74. 6%,NO、NOS、FIB、D-dime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宫缩持续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产妇泌乳时间少于对照组产妇,产后1 d泌乳量评分及产后2 d泌乳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NO、NOS、FIB、D-dimer水平及术后2h、24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宫缩持续时间及恶露持续时间,缩短产妇泌乳时间,提高产妇产后1d、2d泌乳量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分娩的高危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匹配,将高危妊娠产妇均分为3组,A组产妇接受地塞米松止血治疗、B组产妇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联合组产妇接受地塞米松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各组高危妊娠产妇临床指标、血压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联合组术后输液量、术后出血量、休克指数(SI)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3组SBP、DBP、血清醛缩酶(ALD)含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3组SBP、DBP、ALD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联合组SBP、DBP、ALD含量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产妇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治疗后3 d比较两组出血量、凝血因子水平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药物联合治疗后娩出后、产后2 h、产后2~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治疗后3 d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均P<0. 05);观察组治疗后3 d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腹泻、血压上升、发热、恶心呕吐及胸闷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产后出血患者中能减少出血量,改善患者凝血因子水平,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卡前列酸栓与缩宫素联用预防高危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产妇19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不同分为A组、B组及对照组,每组65例。3组剖宫产术后立即行子宫按摩,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 IU。在此基础上A组阴道给药卡前列酸栓1 mg; B组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对照组宫体注射缩宫素10 IU。比较3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 h内出血量、产后2 h~24 h出血量、产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产后出血率、输血率、其他止血措施使用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 A组和B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 h内出血量、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低于对照组,B组以上指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与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产妇产后出血率、输血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 3组产妇用药后均有恶心呕吐、腹泻、高血压、体温升高等轻度不良反应,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卡前列酸栓与缩宫素联用可明显减少高危产妇出血量和输血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联用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Ⅱ度胎盘早剥所致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Ⅱ度胎盘早剥所致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使用时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直接于子宫体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0. 25 mg,对照组为常规止血失败后于子宫体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0. 25 mg。观察并比较两组围生儿结局、产后出血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出血量、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两组围生儿体质量(2500 g)、早产儿、死胎、转入新生儿科间无明显差异(P0. 05);观察组产后出血时间及第三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后15 min、30 min、2 h及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5. 56%)明显高于对照组(78. 05%)(P0. 05);观察组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子宫复旧情况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预防性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可有效减少Ⅱ度胎盘早剥所致产后出血的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有利于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接受剖宫产手术的102例产妇,按照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缩宫素治疗,51例)和观察组(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预测评分,51例)。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术中、术后2 h及术后24 h产后出血量,产后10、30、60 min宫缩强度,血清纤维蛋白(FIB)、D-二聚体(D-D)水平。结果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5.69%,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96%,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7,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2 h及术后24 h产后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后10、30及60 min宫缩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FIB、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FIB、D-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FIB、D-D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宫缩强度,调节凝血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9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1%,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8%,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止血时间、用药后出血量,观察组均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法,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更有利于止血,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两组产后2,24h出血量、第三产程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对照组治疗无效患者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所有患者若多次经重复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无效,应立即行手术治疗,并注意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2,24h产后出血量分别为(676±86),(751±70)ml,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38±62),(281±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为(5.1±1.9)h,显著长于观察组的(2.1±1.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后47例患者停止大出血,其总有效率为69.1%(47/58),而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无效的21例患者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5.2%(20/21).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后的71例患者,血压上升2例,面部潮红2例,轻度头痛1例,腹泻3例,恶心、呕吐3例,共11例,其发生率为15.5%(11/71),但均较轻微,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在24h内缓解,并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彭子萍 《现代保健》2014,(26):146-148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4年1月收入院的61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2h出血量、止血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的孕妇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止血快,出血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9,(7):905-906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能够有效减少产妇的出血量,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卡前列甲酯栓预防高危孕产妇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瘢痕子宫、双胎妊娠、巨大胎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有产后出血倾向的孕产妇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静滴催产素的基础上,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治疗;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常规静滴催产素的基础上,应用卡前列甲酯栓舌下含服。比较两组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24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产妇在恶心、呕吐、腹泻和颜面潮红等副作用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于预防治疗有产后出血倾向的剖宫产产妇,较卡前列甲酯栓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预防性使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预防方案,观察组通过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对比产后出血情况评价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应用效果。结果:比较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发现,观察组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得其产后15min、30min以及2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产后出血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33.33%,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预防性使用,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的疗效,为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7年3月在四川省盐边县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80例高危产妇为研究对象,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将研究对象分为缝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产妇均在胎儿娩出时立即给予缩宫素,对照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缝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Lynch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输血与子宫切除情况、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缝合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产妇均未行子宫切除术。两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首次月经恢复时间、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缝合组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以减少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与产后出血量,止血效果显著,且能保留产妇子宫,有利于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血凝四项的影响结果分析。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产科进行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比较产后的治疗效果,并对产后的两组患者在2小时和24小时后的出血量进行记录,同时记录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产后2h及24h,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凝四项中,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对照组,其余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以有效治疗产后患者出血问题,对降低患者的出血量有明显效果,同时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在临床治疗上可以进行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母草胶囊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宫体内注射250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组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基础上结合益母草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产后2 h和产后24 h出血量,用药后15 min和用药后30 min产妇宫缩强度,治疗前后血浆FIB、FDP和D-二聚体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产后2h和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用药后15 min和用药后30 min产妇宫缩强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血浆FIB、FDP和D-二聚体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益母草胶囊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可增强产妇宫缩强度,降低血浆FIB、FDP和D-二聚体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危妊娠产妇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全部剖宫产后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母草注射液治疗。记录两组产时、产后2 h、24 h出血量、恶露时间,比较两组产时及产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水平,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和恶露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3 d的D-二聚体、FIB明显降低,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显著降低高危产妇剖宫产后的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台州市立医院产科剖宫产分娩的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9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在胎儿娩出后均予缩宫素20 U持续静脉滴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予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对照组在产后出血达到200 ml时再予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667.4±148.6)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34.4±183.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出血发生率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剖宫产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较发现出血倾向后使用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同使用时机对高危因素产妇剖宫产后出血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即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宫体注射,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行缩宫素10 U宫体注射,同时行缩宫素10 U静脉滴注。若两组产妇子宫收缩缩乏力致出血量明显增多,则再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宫体注射。观察比较两组胎儿娩出后30 min、2 h、24 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比例、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宫腔填塞比例、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胎儿娩出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30%(42/46),对照组为76.09%(35/4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宫腔填塞比例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减少高危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1月接收的产后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缩宫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止血时间以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方面,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是75%,研究组是93.75%,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更好,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之中,不仅可以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够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PPH)患者采用低位B-Lynch缝合术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黄石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接收的患难治性PPH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低位B-Lynch缝合术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且详细记录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24 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难治性PPH患者采用低位B-Lynch缝合术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