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比较华法林、阿司匹林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心房颤动患者2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组,每组106例.比较两组血栓栓塞和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华法林抗凝治疗组血栓栓塞事件总发生率为7.5%(8/106),显著低于阿司匹林治疗组的17.0%(18/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治疗组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组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106)和8.5%(9/1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法林预防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效果显著优于阿司匹林,并不会显著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血栓通以及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采用血栓通以及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本次178例患者中治疗有效171例,治疗有效率为96.1%.本次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9.09±1.32)分显著低于治疗前(19.25±3.49)分,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采用血栓通以及阿司匹林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胸外科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其防治办法.方法 对该院2010年5月-2011年10月期间,围术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20例,采用药物溶栓治疗.同时以肝素、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药物作为辅助治疗,临床观察其溶栓效果,采用彩超以及深静脉造影等技术监测其溶栓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中,完全治愈的患者16例,治疗后明显好转的患者4例.结论 尿激素酶与肝素、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联合治疗对降低围术期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程度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栾兆琳 《大众健康》2012,(12):49-49
阿司匹林预防血栓性疾病并非适合所有人。机体对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差异很大。有时候,它会失效。  相似文献   

5.
饮食     
《健康》2009,(4):5-5
黑巧克力功效类似于阿司匹林美国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可可浓度高的黑巧克力有阿司匹林的功效,每天吃上一点儿,可以预防血栓和心脏病。  相似文献   

6.
阿司匹林自问世的100多年里.从最初的抗风湿、解热镇痛,到近年来的抗血小板、防治血栓.人们对于阿司匹林的治疗学作用一直津津乐道.研究人员对阿司匹林的兴趣也并未因为百年老药而有所减退,每年全世界各地有关阿司匹林的研究文章及报道依然层出不穷,这充分显示了阿司匹林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评价服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18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阿司匹林100 mg/d组、阿司匹林200 mg/d组、阿司匹林300 mg/d组,每组60例,在服药前及服药后7d、6个月、1年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花生四烯酸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服药后各时间点血小板抑制率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阿司匹林100 mg/d组和阿司匹林200 mg/d组血小板抑制率呈逐步减低趋势,而阿司匹林300 mg/d组呈轻度递增趋势.三组服药前、服药后7d、服药后6个月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服药后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阿司匹林300 mg/d组血小板抑制率[(93.8±18.6)%]显著高于阿司匹林200 mg/d组[(83.7±11.2)%]和阿司匹林100 mg/d组[(76.6±12.8)%](P<0.05).阿司匹林100 mg/d组血小板抑制率低于50%者9例,阿司匹林200 mg/d组5例,阿司匹林300 mg/d组3例,阿司匹林300 mg/d组1年内发生消化道溃疡出血2例.结论 适当的阿司匹林剂量(100、200、300 mg/d)均能起到很好的抗血小板作用,在100 mg/d基础上增加剂量血小板抑制率在短期内(≤6个月)未见明显增加,但长期(1年)存在差异,可能与阿司匹林抵抗发生较少有关,而出血风险却相对增大.  相似文献   

8.
正二、抗血小板治疗1.阿司匹林冠心病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目的是防止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栓,而发生心血管事件。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西洛他唑等。这些抗血小板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这是因为其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LMWH)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疗效及对患者血栓前状态、子宫内膜受容性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本院妇科门诊PCOS致不孕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促排卵治疗、阿司匹林组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同期健康体检育龄女性51例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阿司匹林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60例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18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PICC置管后,给予常规PICC导管维护;试验组除按照常规进行PICC置管,给予常规PICC导管维护外,给予100mg阿司匹林每日1次口服,连续21d。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和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静脉炎和血栓发生率分别为3.3%和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P=0.025)和1.7%(P=0.025)。结论PICC置管后给予口服阿司匹林可降低PICC相关性血栓和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与华法林预防高危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确诊的140例高危NVAF患者,采用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调整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组78例,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年龄>75岁者INR为1.6~2.5]和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联合治疗组62例,阿司匹林100mg1次/d+双嘧达莫100 mg 3次/d).观察两组患者死亡、血栓栓塞事件(缺血性脑卒中和周围动脉栓塞)及各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随访12~28个月.华法林组失访3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例,严重出血2例,轻微出血6例;联合治疗组失访2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6例,周围动脉栓塞2例,轻微出血3例,无严重出血病例.华法林组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2.7%(2/75)比13.3%(8/60),P<0.05];出血发生率高于联合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7%(8/75)比5.0%(3/60),P>0.05].结论 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高危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抗血小板治疗,当INR>3.0时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严密监测下(INR 2.0~3.0)调整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2019,(12):1860-1862
目的观察血栓弹力图(TEG)监测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凝血功能规律,并评估TEG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6月确诊为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1与观察2组,每组20例;选择周期正常妊娠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在妊娠12周时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三组均给予常规凝血指标(PT、FIB、APTT、TT、PLT等)进行前期监测,观察2组与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对血栓弹力图指标(R值、K值、MA值、Angle角等)进行前期监测以及观察2组给药阿司匹林治疗后各种指标监测,了解其凝血状态及治疗效果。结果前期指标监测表明,对照组与观察1组FIB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其他常规血凝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观察2组和对照组孕妇间血栓弹力图各指标以及FIB等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PT、APTT、TT、PLT数据间均无明显差异(P> 0. 05);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孕期的增长,正常孕妇凝血能力在不断增强;观察2组给药阿司匹林后与对照组比较仅血栓弹力图各指标、FIB等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病因复杂,血栓弹力图监测指标可以良好地观察患者凝血状态,了解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效果,可以作为临床监测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NVA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50mg/d,同时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50mg/d。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治疗,观察服药期间症状、体征及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血栓素B(2TXB2)、有无左心房血栓形成及栓塞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无脑卒中发生。对照组有1例患者发生左股深、浅静脉内血栓栓塞。治疗组TXB2、FIB明显降低,PT、TT、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在改善NVAF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方面优于单纯用阿司匹林,能有效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血栓栓塞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使我国临床医师能够及时掌握国际血栓研究动态.加深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了解,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中华医学继续教育视听杂志编辑部自2004年以来以"关注血栓,关爱生命"为主题,成功举办了3届8场全国血栓会.参会总人数约5000人次,参与的主讲(主持)专家约242人次.涉及到临床10个学科。在学术内容上.从基础到临床.从动脉到静脉、从外科到内科.构筑了一个面向广大临床医师的血栓相关疾病防治进展继续教育的交流平台。在会上,我们对于阿司匹林药物的应用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相似文献   

15.
正张大爷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脂血症,遵医嘱服用降压药、调脂药和肠溶阿司匹林,每日100毫克。前几天,他在一次药品广告宣传会上听人说阿司匹林可引起上消化道炎症、溃疡和出血,而服用维生素K可减轻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副作用,对抗阿司匹林引起的出血。张大爷心动了,就打算去药店买维生素K。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997 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07年12月至2011年10月为对照组(n=562),2011年11月至2012年6月为研究组(n=435)。对照组采用传统置管方法,生理盐水封管。研究组采用改良式置管技术,拜阿司匹林口服,肝素钠稀释液封管。结果 对照组23例患者(4.09%)发生血栓,研究组13例(2.99%)。对照组17例在置管后1周内发生血栓,3例在1周至1个月间发生血栓,3例1个月后发生血栓;研究组4例在置管后1周内发生血栓,5例在1周至1个月间发生血栓,4例1个月后发生血栓,两组血栓发生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21,P=0.026)。对照组17例血栓发生在外周浅静脉,6例在锁骨上静脉及颈内静脉;研究组5例在外周浅静脉,8例在锁骨上静脉及颈内静脉,血栓部位的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2.066,P=0.039)。结论 预防性口服拜阿司匹林可有效控制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17.
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  巫巧雄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3010-3011
目的:分析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例有复发性流产病史、血清中ACA阳性的早孕孕妇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结果:14例孕妇中9例已正常分娩,再次流产2例。结论:阿司匹林对防止ACA阳性所引起的流产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人类重要的致死疾病之一.而血小板的激活、黏附、聚集、释放是动脉血栓启动的一个重要机制.多个有关抗血小板药物的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1]以及对此的荟萃分析[2]表明,在有血管阻塞性疾病患者中应用阿司匹林及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减少大约25%的严重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现通过对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制、有效性、不良反应及最佳剂量与最近有关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回顾,从而为临床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中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阿司匹林对降低心梗死亡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在于预防心血管、脑血管的血栓形成,避免出现血管狭窄。其实阿司匹林不仅能预防心脑血管血栓的形成,还是急救药。一些人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就吃速效救心丸,认为它能救命,这是错误的认识。真正能救急的药,一是硝酸甘油片,另外一种就是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20.
1897年德国化学家Felix Hoffmann博士首次合成出乙酰水杨酸引出了阿司匹林的经典传奇。阿司匹林是一种神奇的药物,大剂量服用可以消炎,中剂量服用可以镇痛,小剂量服用可以防止血小板凝结引发血管堵塞,同时可以有效地防止血栓。本文对药物阿司匹林的剂型作用及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一方面通过对剂型的研究使阿司匹林发挥最佳药效减少不良反应,另一方面对阿司匹林的剂型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引起人们对阿司匹林剂型研究的重视,为使阿司匹林更好的发挥其神奇功效开发合适的剂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