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rrjk》2017,(16)
中医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一直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星,老一辈优秀的中医医者为我们现代人留下了非常宝贵的医学财富,如今,我国要将中医发扬光大,就必须在传承医学古法的基础上,在临床中药学中加入现代化中药分析手段,即在"知其然"的基础上明白"其所以然",从而更好的解读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本文将简要分析中药分析在临床中药学中的应用,如有不足之处,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检验技术的发展已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检验技术为中医的诊断提供着技术上的保障,检验技术为中医诊断提供帮助,能够精确中医的诊断,促进中医诊断良好的发展。将中医诊断理论上与检验技术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使得中医诊断保留传统的望闻问切角度的诊断特色,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中医诊断的准确性。本文首先阐述检验技术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并分析检验技术对中医诊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检验技术的发展已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检验技术为中医的诊断提供着技术上的保障,检验技术为中医诊断提供帮助,能够精确中医的诊断,促进中医诊断良好的发展。将中医诊断理论上与检验技术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使得中医诊断保留传统的望闻问切角度的诊断特色,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中医诊断的准确性。本文首先阐述检验技术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并分析检验技术对中医诊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现代化势在必行,认真探讨中西医结合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必要,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从四个方面)谈点看法。一、中西医结合可弥补中医微观辨证的不足,“证”实质研究促进中医诊断指标标准化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是整体宏观的,即表  相似文献   

5.
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中医药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使得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走向进行新的理论和实践的认知显得必要。事实上,从20世纪末开始医学模式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代科学的发展为古老的中医药学焕发世纪青春迎来了难得机遇。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应以科学化为基础,在协同共进的基础上寻求中医、西医高层次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国内有学者提议将中医申报为世界遗产,原因是韩国已将自己国家的"韩医"申报了,而且是在中医的前面。在这里虽然"医学"似乎带上了点文化的意味,指的并不是严谨意义上的医学,但让人看完老觉得有些奇怪,难道中医真的要成为一项"遗产"?  相似文献   

7.
中医诊病,靠的是望、闻、问、切,四诊结合。在给幼儿诊断疾病时,有一种特殊的方法,就是望"指纹"。通过看小儿"指纹",就可辨疾病轻重。"指纹"其实是指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一条青筋。看"指纹"是传统中医诊断小儿疾病寒热虚实的手段之一,一般用于  相似文献   

8.
其实医学是一门人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记者:这次有人提出要"废除中医",原因是"中医不科学"。而中医给人的印象,无论是诊断方法还是用药确实不像西医学那么严谨。何裕民:这个问题话题比较长,首先,在近一百年来,科学对  相似文献   

9.
吴杨  王娟 《现代养生》2022,(4):556-558
在中医规范化培训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出具有较高理论专业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中医人才,缓解中医专业规培生的就业压力,需要开展在"医教协同"背景下基于师承的中医专业规培.在"医教协同"背景下,需要坚持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同时培训,并融合教育平台,构成规范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医教协同"是医学改革的需求,同样是医学教育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靳士英 《现代医院》2001,1(2):13-13
<正> 为继承发扬中医心理学这一祖国医学瑰宝,促进学科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在国家中医医学心理学新进展学习班开班的同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率先于2001年10月15日成立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深圳市中医院召开,首界委员会以张孝娟为主委、黄小玲等6人为副主委,常委共59人,并聘邓铁涛等6名专家为顾问。会议研究了广东省中长期中医心理学发展规划、专业人才培训与资格认定、普及教育与学位教育、临床与科研、应用开发与社会服务等工作。今后三年争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建设起一个中医心理学人才培训基地、在省内建立一批临  相似文献   

11.
我院从1996年开始实施《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是执行“标准”参与医疗管理较早的一所中医院。从此,为中医院的统计、病案管理建立中医疾病分类和代码体系,尽早的步入中医疾病分类的统计轨道奠定了基础。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医自身特点,又具备现代化管理的模式。 我院在3年的实践和探索中,逐步掌握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标准实施的规律性,并对中医疾病分类的前10位进行逐年观察分析,摸索出中医疾病分类和西医疾病分类的不同特性,从而建立了具有中医特色的疾病分类体系,为医疗管理和信息管理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蒙医治疗胃宝如病方剂组方规律。方法:收集蒙医古代三大经典著作《方海》《甘露四部》《蒙药正典》及蒙医现代医学代表性著作《蒙古学百科全书·医学》中胃宝如病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熵聚类等分析。结果:筛选出相关方剂44首,分析所涉及118味蒙药,确定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律,并演化得到新处方4个。结论:蒙医从不同方面组方,注重琪素病变,温寒并用,调平三根及体素,契合宝如病治则治法。  相似文献   

13.
朱杰 《工企医刊》2012,25(2):93-94
兴化市中医院自1957年建院以来已经沐浴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寒来暑往,岁月流逝,离我们远去的很多人和事日渐模糊不清.旧事回眸,对院史进行一番钩沉应当是极有意义的事情."钩沉"其实还是一句中医术语.中医经典有"四时平脉"之说,认为脉象随四时更替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即:"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其中的冬脉"石"是指沉濡而滑的意思.钩应夏,沉应冬,"钩沉"即"夏冬",是"春秋"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14.
细说"肾虚"     
你肾虚吗?听到这个问题,相信100%的男士肯定会摇头。自念:"你才肾虚呢,像我这么强壮、男人中的男人怎么可能肾虚?""肾虚"是只在中医诊断中才会出现的用语。在西医学中,肾是泌尿系统中的重要器官。而中医,肾脏的功能大大超过了泌尿系统的范围,它与人体的生长、衰老、智力、生育都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脉诊是中医重要的诊断方式,它对病人的心理状况和身体疾病都有较好的探知作用.在当代医学中,脉诊通过对脉象进行分析,能够对病人的病性进行分析,并通过辩证的方法确定病因,进而为病人治疗提供理论参考,确保治疗的正确性和及时性.本文对古代中医脉诊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阐述了中医脉诊的发展变化,并对其在当代医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叶芳扬 《现代养生》2002,(12):13-13
2002年10月3日至6日,美国"世界中医基金会"主办的<架起东西方的医学桥梁>为主题的中医学术研讨会在新泽西州希尔顿大酒店隆重召开.来自美国各州、市的从事中医、气功、针灸的临床医生,大学科研人员、专家和教授代表中有320人向大会提交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中医主要靠望闻问切四诊获得的资料和信息来对疾病进行辩证分析,从而做出相应的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我们称之为"理、法、方、药"。而现代医学则是通过检体,辅助检查等所获得的信息和资料来对疾病进行诊断的。相比较而言。中医的诊断较为抽象、宏观,西医诊断具象、微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辅助检查手段的提升。为现代医学的诊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相比之下,基于四诊的传统中医诊断则显得局限和滞后。现冒昧将自己多年来的一些实践及心得拿出来。与同行作一个交流。  相似文献   

18.
针灸推拿走向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中,在"中西结合"声里,在所谓的"中西并重"下,中医药表面似乎大发展、欣欣向荣,可实际呢?中医针灸推拿危在旦夕!--处处遭排挤,业务范围萎缩、治疗病种越来越少,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老中医的东西绝大多数没人继承下来,新一代中医的水平远不如前,水平大幅下滑,而中医教育,"辛辛苦苦五十年,培养中医掘墓人"!究其根源:①中医发展之路不对;②民族虚无主义、民族自卑心在作怪;③蔑视传统,迷信西方科学;④针推临床丧失了中医特色;⑤不重视基本理论、基本功,不强调临床技能.使针推临床疗效大打折扣;⑥中医教育西化,不强调言传身教,轻技能、轻实践I⑦中医人才培养不重人品,不看智力因素;⑧不重师承、经典、古籍;⑨科研不务实、西化、多验证.哪出路在何方?--①走自己的路.走纯中医之路;②大力宏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为中医的繁荣提供文化的沃土;③消除迷信,尊重传统,辨证的看待东西方文化;④打破分科限制,拓宽治疗病种,四诊合参,整体入手、辨证论治;⑤苦练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的能力以及针推基本技能;⑥改革针推教学方法,提倡"拜师学艺"、"秀才学医",按中医传统的授徒方法教学,重实践技能;⑦强化中医经典的教学,深研中医古籍.深入挖掘并全面继承中医的优秀遗产;⑧多搞临床科研,多从提高临床疗效,拓宽治疗病种入手.这是我们从实践中得出的初步体会,望全体中医人携起手来,大胆探索、奋勇开拓、定能振兴中医、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19.
要摸清中医"家底",掌握"人力"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中医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医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中医事业最为宝贵的资源。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6年第一批中医药院校建立以来,我国中医药教育不断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快速发展。据《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数据,1987年全国中医医院人员数为220117人,2010年这一数字为588701人,同中医基本现状调查的结论相当。  相似文献   

20.
《健康大视野》2007,(6):12-17
河南南阳,中国医圣张仲景的故里。史料记载,仲景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后著《伤寒杂病论》16卷,约成书于三世纪初(200—210年),是世界上第一部经验总结性的临床医学著作。该著熔理法方药为一体,开辩证论之先河,创中医医临床医学之体。自唐代以来,仲景学说传播于世界各地,在国际医学界享有崇高声誉,日本、朝鲜等国人民称张仲景为医学"先师",中国历史上尊称他为"医圣",更有"医门之仲景,儒门之孔子也"之说法。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医学界后人再次汇聚于医圣故里,共同探讨有关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工作的问题,在振兴中医药事业的旗帜下,弘扬中华中医药的传统文化,让中医药学为人类健康事业谱写出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