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大学新生血压及其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为制定大学生高血压早期预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2014级江汉大学3 996名大学新生进行血压、身高及体重测量,分析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及其与BMI的关系.结果 大学新生高血压前期检出率为31.08%,男生检出率(47.92%)高于女生(16.52%)(χ2=457.499,P<0.01);大学男、女新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8.78%,10.78%和8.20%,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1.345,92.500,P值均<0.01);男、女生血压平均值和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均随BMI增高呈上升趋势,体重过低组、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男生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分别为30.10%,46.74%,60.06%和64.47%(χ2=79.488,P<0.01),女生分别为10.21%,15.08%,33.77%和51.35% (χ2=95.219,P<0.01).相关分析显示,BMI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3,0.239,P值均<0.05).男性、BMI为大学生高血压前期发生影响因素值分别为2.47,1.52.结论 大学新生高血压前期的检出率较高,且与BMI增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探讨不同性别大学新生超重和肥胖及高血压与静息心率(RHR)过快(RHR>100次/min)的相关性,为心血管病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9月对江汉大学4 362名大学新生进行身高、体重、血压及RHR测量,观察身高、体重、血压及RHR过快分布情况,分析不同性别大学新生超重肥胖及高血压对RHR过快的影响.结果 大学新生RHR过快检出率为1.81%,男生(2.03%)高于女生(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9,P>0.05).随着体质量指数(BMI)和血压的增加,男、女生RHR过快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校正混杂因素后,男生超重肥胖发生RHR过快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1.13(95%CI=1.05~2.59)和2.87倍(95%CI=1.99~4.88),女生则是1.34(95%CI=1.11 ~2.85)和3.83倍(95%CI=2.12~8.84);男女生高血压患者发生RHR过快风险分别是血压正常者的15.52和17.81倍.结论 大学新生超重肥胖及高血压与RHR过快具有密切的关系,高血压患者发生RHR过快风险较高,对BMI及血压的监测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探讨天津市大学新生血压水平现状及其与BMI分布的关系,为制定大学生控制体重和预防高血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2011-2013年天津市9所大学共50 503名19~22岁入学新生的血压和身高、体重进行测定,并对高血压、高血压前期现状和BM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和2013年入学新生高血压检出率分别比2011年增长0.9和0.8百分点(x2值分别为22.739,18.315,P值均<0.01);2012年和2013年正常血压高值检出率分别比2011年增长5.0和4.5百分点(x2值分别为98.825,84.983,P值均<0.01).男生高血压和正常血压高值总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50.961,4 465.881,P值均<0.01).男、女生高血压与正常血压高值的检出率表现出随BMI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低体重组、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男生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9%,3.1%,7.2%和20.9%(x2=1 134.466,P<0.01),女生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0.3%,0.5%,2.3%和8.9%(x2 =808.956,P<0.01).结论 大学新生的BMI增高与血压偏高密切相关,可通过控制大学生的体质量指数来降低患高血压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探讨大学新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以期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9年9月对三峡大学7 504名新生进行体格检查和血液检测,获取血压、身高和体重等测量参数及血常规分析和NLR计算数据等,分析NLR与高血压的关联.结果 新生高血压、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分别为1.92%,23.79%,男生(3.64%,34.78%)均高于女生(0.31%,13.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3.91,467.39,P值均<0.01).随着NLR由第1分位组升高到第4分位组,对应的高血压、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分别由0.85%,22.11%升到2.40%,2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值分别为19.69,12.58,P值均<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两者患病风险分别增加了112%,23%(OR值分别为2.12,1.2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对收缩压、舒张压有正向影响(B值分别为1.58,0.69,P值均<0.01).结论 新生NLR对收缩压影响大于舒张压,是高血压、高血压前期危险因素.早期防治高血压应重点关注高NLR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血压状况,为青少年高血压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皖南医学院2007-2009年大学新生进行血压监测,以现行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对男女生血压偏高检出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性别间的血压,并制定不同性别及大学新生的百分位参考值。结果男生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女生(P〈0.05),男生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分别为(117.44±12.76)和(73.32±8.50)mmHg,女生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分别为(106.51±11.56)和(68.35±8.05)mmHg。不同性别的百分位参考值:男女收缩压和舒张压的P3和P97分别为95、142mmHg和60、90 mmHg。男女生收缩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2.9%和0.4%,男女生舒张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1.7%和0.5%,男女生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4.1%和0.7%,男女生收缩压和舒张压偏高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现行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男女生的血压偏高检出率较低,但本研究发现女生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百分位参考值均低于男生,有必要开展全国范围内大样本的大学生血压状况调查。  相似文献   

6.
张慧 《中国校医》2022,36(10):797-799
目的 分析某高校新生高血压患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高血压群体开展健康指导和教育。方法 对某高校2017—2021年大学新生进行血压检测和体质量测定,分析性别和BMI对高血压检出率的影响。结果 5年间入学的新生高血压检出率为 1.38%(522/37 709),入学新生中男生高血压检出率为1.43%,高于女生的1.30%(χ2=8.863,P=0.002)。男女新生高血压检出率均随年份增加呈线性递增趋势(P<0.01),2021年检出率最高,男生为2.01%,女生为1.87%。5年间,新生不同BMI组高血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42,P=0.004),以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最高,为7.02%。结论 应加强大学新生的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预防和自我管理等方面开展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校新生的健康状况,为制定科学的医疗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工商职业学院2005-2009年新生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生的身高、体重、血压高于女生(P0.01),脉搏低于女生(P0.01);BMI正常者占79.96%,营养不良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P0.01),营养过剩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P0.01);高血压检出率为0.63%,男生高于女生(P0.01),营养过剩者高血压检出率高于BMI正常者(P0.01);HBsAg阳性率为6.58%,视力低下检出率为60.65%。结论该校大学新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男生,学校应对此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英慧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588-1589
探讨大学新生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现状及其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为高校高血压早期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5年9月对江汉大学4 333名入学新生进行血压及血尿酸测定,比较不同性别大学新生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患病率,分析高尿酸血症与血压的关系.结果 大学新生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2.40%和3.21%,男生患病率(49.73%,5.62%)均明显高于女生(17.14%,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2.995,71.412,P值均<0.01);高尿酸血症组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值均<0.01);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及高血压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别为3.12%,14.67%和4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血压偏高的发生密切相关,监测和控制血尿酸水平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谌丁艳  王赟  吴宇  周丽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2):1853-1855
探讨深圳市中小学生血压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为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深圳市小学、初中、高中各10所共40 98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身高、体重和血压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 高血压检出率达12.49%,高收缩压和高舒张压检出率分别为9.07%和5.70%.不同营养状况学生高血压、高收缩压、高舒张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40.630,668.535,101.548,P值均<0.01),肥胖学生高血压、高收缩压和高舒张压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23.79%,19.72%和9.61%;营养正常学生高血压、高收缩压和高舒张压检出率分别为10.67%,7.38%和5.15%.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学段学生收缩压、舒张压均与BMI呈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深圳市中小学生血压状况不容乐观,血压与BMI存在正相关,应多关注超重肥胖儿童的血压状况.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静息心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静息心率(RHR)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的高血压病患者92例,按RHR水平分为三组,RHR1组:<70次min(26例),RHR2组:70次min≤RHR<80次min(34例),RHR3组:RHR≥80次min(32例)。对入选患者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并做以下检查:心电图、颈动脉超声、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1)三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随着RHR的增加,IMT也逐渐增厚,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HR2组和RHR3组的IMT、颈动脉内径(CAD)均高于RHR1组(P<0.01)。(3)RHR与IMT、颈动脉内径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2、0.389,P<0.01)。(4)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随着RHR的增加有升高趋势,与RHR呈正相关,其r值分别为0.659、0.479和0.266,P均<0.01。结论高血压患者随着静息心率的增加,发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的机会也在增加,静息心率水平升高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