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microRNA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3)
结核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在全球内影响重大。结核病在早期诊断后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微小RNA(microRNA,miRNA)参与结核病发病机制,与其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系。因此,本文就miRNA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结核病的早期预防、及时治疗等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 ,海南省海口市振东区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动力 ,把开展健康促进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 ,以社区为重点 ,依靠社区力量 ,共建文明健康社区 ,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现报告如下。1 在社区教育建设方面 实施了从内容上包括思想、理论、道德、健康的全方位教育 ,从对象上包括公务员、企业员工的职业教育 ,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教育、居民群众的健康教育的全员教育。经过几年努力 ,全区已形成了思想理论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线 ,以社区为依托 ,以学校为阵地 ,以本职岗位为主战场 ,以社会办教育为动力的社区教育模式。特别是社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了糖尿病相关知识、自我监测、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疗法的指导、行为矫正等教育,对比教育前后两组的我管理能力、情绪变化以及吸烟量变化。结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可以明显稳定患者的情绪,患者吸烟量明显降低。结论在糖尿病健康管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得到促进和发展,最大限度实现人人享受保健的战略目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糖尿病的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4.
5.
徐小元;王立荣;凌晓明;刘逢举;田庚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2,13(06):337-339
本文调查了31例男性乙肝患者精液、精子HBV感染情况和31例配偶、36例子女HBV感染指标。其中,12例精液标本发现HBV感染,6例精子发现HBV-DNA(3例整合型、3例游离型);经用32P-HBV-DNA、32P-λDNA、32P-pBR322三种基因探针重复杂交,排除了假阳性的可能。12例精液HBV感染指标阳性的配偶中,8人感染HBV (66.67%),14个子女中8人感染HBV(57.14%);19例精液HBV感染指标阴性的配偶中,6人感染HBV(31.58%),22个子女中11人感染HBV(50%)。调查发现血清HBeAg阳性精液HBV感染率高,精液HBV感染指标阳性配偶易受HBV感染,提示精液是传播HBV的媒介物之一。在一例四个月的婴儿标本中,发现HBsAg、HBeAg、抗-HBc、HBV-DNA阳性,抗-HBc-IgM阴性,其母亲HBV感染指标阴性,父亲精子发现整合型HBV-DNA;父子间传播主要通过日常生活密切接触,是否有垂直传播的可能,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大力开展,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很多研究,本文从“人”的角度阐述了社区参与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社区参与作为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文章探讨了目前社区参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几种具体形式,并对每种形式进行了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非典”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预防和控制“非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论述如下 :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社会公众“非典”预防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 “非典”初期 ,人们对“非典”知识的知晓率基本处于零知晓状态。由于缺乏相关知识 ,人们对“非典”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不了解 ,心理恐慌 ,一时间导致公众对“非典”知识的需求非常迫切。而健康教育基本的功能是面对大众 ,是通过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传递指导和帮助公众建立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行为并促进健康。深圳市健康教… 相似文献
8.
精液在家庭HBV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调查了31例男性乙肝患者精液、精子HBV感染情况和31例配偶、36例子女HBV感染指标。其中,12例精液标本发现HBV感染,6例精子发现HBV-DNA(3例整合型、3例游离型);经用32P-HBV-DNA、32P-λDNA、32P-pBR322三种基因探针重复杂交,排除了假阳性的可能。12例精液HBV感染指标阳性的配偶中,8人感染HBV (66.67%),14个子女中8人感染HBV(57.14%);19例精液HBV感染指标阴性的配偶中,6人感染HBV(31.58%),22个子女中11人感染HBV(50%)。调查发现血清HBeAg阳性精液HBV感染率高,精液HBV感染指标阳性配偶易受HBV感染,提示精液是传播HBV的媒介物之一。在一例四个月的婴儿标本中,发现HBsAg、HBeAg、抗-HBc、HBV-DNA阳性,抗-HBc-IgM阴性,其母亲HBV感染指标阴性,父亲精子发现整合型HBV-DNA;父子间传播主要通过日常生活密切接触,是否有垂直传播的可能,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全炳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2,13(5):63-63,65
现代新闻信息技术的发展 ,传播学的兴起 ,为促进现代社会人类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传播学的概念引用到健康教育领域 ,极大地丰富了健康教育的策略方法和理论宝库 ,有效地指导了健康教育的实践。要成功地达到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目标 ,必须依赖于广泛开展健康传播活动。如果没有健康传播活动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就失去了重要手段 ,传播在健康教育促进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电视媒介与其它媒介一样 ,是传播要素的一种形式。电视专题片与报纸、广播专题不同 ,它是音像全立体式的电视宣传载体之一 ,这是用新闻逻辑思… 相似文献
10.
尹洪金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6):599-600
社区健康促进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疗养院可在健康促进的进程中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为民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其特征是慢性炎症和进行性气流阻塞。目前未有药物治疗被证明可以提高COPD患者的存活率。近年来外泌体因参与炎性反应、免疫调节和损伤修复等成为研究热点,同时有研究发现外泌体与CO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综述介绍了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成分和功能,进而列举了外泌体在COPD的生物标志物方面及发病机制中的相关研究,阐明了外泌体在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最新进展。希望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带来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HBV BCP)变异与患者血清病毒载量(HBV DNA)和标志物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176例HBV慢性感染者血清进行检测BCP区核苷酸(nt)1762A→T和1764G→A联合突变。结果BCP变异在HBeAg阴性病例的阳性率为49.4%,显著高于HBeAg阳性病例的阳性率33.3%(P<0.05);BCP变异阳性组的HBV DNA含量显著高于阴性组的含量(P<0.01);BCP变异阳性组HBV DNA含量在HBeAg阳性病例及HBeAg阴性病例中均较BCP变异阴性组高(P<0.01);BCP变异阳性组对肝功能的损害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BCP变异可引起HBeAg阴转,病毒复制水平提高;HBV血清标志物联合HBV DNA同步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对HBs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测HBV DNA,以免由于基因变异导致将HBeAg阴性者误认为病毒的免疫清除或静息而延误抗病毒治疗时机;BCP变异可使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二羟环氧苯并芘(BPDE)恶性转化细胞的microRNA(miRNA)表达谱,寻找恶性转化细胞与对照细胞差异表达的miRNA.方法 以溶剂二甲亚砜助溶的终浓度为2.0 μmol/L的BPDE培养液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获得BPDE恶性转化的细胞模型为实验组,同时,以含二甲亚砜的培养液培养正常16HBE作为对照组.通过微阵列技术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327个人类miRNA,并选择差异表达明显的miR-10a和miR-320用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微阵列结果加以验证.结果 获得2组细胞327个miRNA表达谱,发现差异表达miRNA 55个,其中46个表达上调,9个表达下调,并得到反转录荧光定量PCR的验证.结论 获得BPDE恶性转化细胞与正常16HBE细胞差异表达的miRNA,为进一步寻找BPDE恶性转化细胞特征性miRNA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HBV核心蛋白结构与功能及其在基因治疗策略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蛋白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过程起关键的作用。近年来对HBV核心蛋白(HBc)单体及其形成的核壳结构与功能有了深入的认识,HBc基因特定部位中插入外源基因后,其产物在细胞内仍能正确地折叠和自身装配,因而有可能在细胞内表达假HBc并掺人240个野生型HBc后,共同形成核壳结构,抑制其功能的发挥,干扰HBV复制。本文就HBc结构与功能区域的基础生物学及其在基因治疗策略上的应用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区的变异不仅改变了病毒本身的生物学表达,也对宿主的临床、病理生理及免疫学变化产生了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加深对C基因区变异的认识,有助于了解该区基因变异的意义和部分产生的原因,从而对进一步阐明变异与病毒遗传学,宿主发病等的关系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对C基因区与相关调控基因变异的分子生物学变化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结构、基因型及病毒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结构复杂,易于变异,根据HBVDNA核苷酸序列异质性≥8%为一种基因型的规定,HBV目前分为A~H8个基因型。有研究显示,HBV变异给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带来了新问题,不同基因型的基因变异、临床表现及对抗病毒、肝移植等的治疗反应存在差异。本文对HB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及其变异的研究进展,基因型与变异及临床的相关性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高危孕产妇对HBV母婴传播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危孕产妇对HBV母婴传播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需求,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56名高危孕产妇进行HBV母婴传播知识认知情况、知识获得途径、知识需求及需求方式等调查。[结果]456名中有62.1%认知阻断母婴传播的预防方法,但实施预防措施只有27.0%(P≤0.01),其知识来源于多种途径,电视、广播、网站占53.2%,医务人员只占27.7%,调查结果表明,预防措施一对一咨询是最受欢迎的健康教育方式。[结论]高危孕产妇对HBV母婴传播知识情况的掌握存在不足,有待于医务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而降低乙肝病人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兰州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BV)携带情况,为加强食品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食品行业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进行检测。结果4年中HBsAg阳性总检出率为2.08%(2122/101932)。2005—2008年HBsAg阳性率分别为2.16%、1.88%、2.10%和2.19%,其中每年都以20~39岁人群为主。男性和女性从业人员4年总阳性率分别为2.38%和1.8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27.60,P〈0.01)。结论兰州市应继续强化公共卫生管理和场所从业人员监管及乙肝防治知识培训,加强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及强化工作,降低公共服务场所从业人员HBV携带率。 相似文献
19.
对256例HBV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重叠感染甲、乙、丙、丁、戊型肝下炎病毒的情况进行分析,其中以HBV重叠感染HDV,HEV,HCV为主,分别占 38%,29.7%和16.4%,222例(86.7%)为双重感染,34例(13.3%)为多重感染,结果显示:HBV感染是HCC的主要危险因素,HBV重叠感染增加肝细胞恶变的可能性,具有协同致癌作用。作者提出,预防和控制HBV感染和重叠感染对降低HCC发病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 ,主要靶器官为肝脏 ,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据估计 ,全世界每年感染HBV的新病例数超过 5千万 ,每年约有一百万人死于HBV感染所导致的各种结局。全球有超过半数的人口曾感染过HBV ,约 3 5亿人成为慢性HBV携带者。乙型肝炎虽呈世界性分布 ,但各地慢性HBV感染的流行情况不一致 ,可分为高流行区 (HBsAg阳性率≥ 8% ,如亚洲、非洲、西太平洋地区 )、中流行区 (HBsAg阳性率 2 %~ 7% ,如南欧、东欧 )和低流行区 (HBsAg阳性率 <2 % ,如西欧、北美、澳大利亚 ) ,三种流行区分别覆盖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