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生性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有性行为大学生艾滋病认知、感染危险感知和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浙江省2个综合性大学,开展集中组织形式的自答式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对22940名大学生开展了调查,其中问答近一年有性行为大学生1782人(7.8%),一年内曾有2个及以上性伴的占22.3%,近一年性行为中始终使用安全套比例为15.3%。不同年级艾滋病感染危险感知水平、性伴数和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性病作用认识的学生始终使用安全套情况不同;多因素分析表明,促进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性病作用的教育和增强使用意识等因素可以促进大学生实施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上海市外来初中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2 211名外来初中生进行艾滋病相关问题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殖健康、艾滋病及性病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以及性行为意向、行为等内容.结果 外来学生艾滋病知识认知率总体较低,三大传播途径和主要非传播途径认知率均不高;男生与艾滋病相关的生殖健康知识、艾滋病知识、性病知识以及知识总得分均高于女生;年级因素对学生的生殖健康和性病知识有影响;女生的婚前/婚外性行为态度均分明显高于男生,而不同性别学生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态度无差别;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占4.2%,有吸烟和喝酒行为的学生分别占2.6%和2.7%.结论 外来初中生艾滋病相关认知不容乐观,对其实施预防艾滋病干预非常必要.应通过适当的同伴教育、课堂教育等校园干预手段,帮助初中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有关常识,改变对艾滋病和病人的态度,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以参与式研究方法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近期效果,为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 应用参与式研究方法培训志愿者,志愿者用参与式研究方法在同伴中进行健康促进活动.结果 健康教育后,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提高,与艾滋病相关的态度方面有明显好转,而行为意向方面也有提高.结论 应用参与式方法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有效提高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改变其相关态度和行为意向.而性行为的改变还需持续的促进活动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有性行为大学生对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危险感知以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研究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和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03年在浙江省1个沿海城市2所综合性大学开展的艾滋病有关知识、危险意识和性行为调查资料,对回答曾有性行为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785名大学生回答曾有性交行为史,47.0%没有对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危险感知,有危险感知的学生中51.3%认为感染的危险非常低.曾经使用安全套的学生占80.5%,而始终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只有16.0%.危险感知与是否使用和始终使用安全套没有关联,但与是否选择安全套用于预防性病关联.危险感知的主要促进因素有认同学生中性病上升(OR=1.356)和认同经性途径感染人数上升(OR=1.487)以及最后一次性行为对象不是男朋友/女朋友(OR=1.497).始终使用安全套的促进因素有发生性行为时能说使用安全套(OR=6.523)、使用安全套用于预防性病(OR=2.174)等因素.结论有性行为大学生的艾滋病感染危险感知水平偏低,曾经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高,但始终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很低.需要进一步采取广泛深层次的预防教育来提高大学生艾滋病感染危险意识,促成安全性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某市大学生艾滋病性病相关性行为描述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掌握大学生艾滋病性病相关性行为状况,为制订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两所大学所有1~4年级学生参加匿名自答式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自愿发生性行为,性行为起始年龄平均19.51岁,13.1%有性经历,平均性伴数1.54.10.7%自己或者性伴侣曾经怀孕,1.4%曾被诊断患性病.部分学生发生商业性关系,男女学生中均有同性或双性性行为现象,安全套使用率低,使用安全套主要为防止怀孕.结论大学生性态度开放,多性伴、商业性行为、同性和双性性行为以及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差等使大学生处于流产、艾滋病性病感染等危险之中.针对大学生开展性教育和性生殖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6所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知信行)现状,为开展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1~5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041人,其中男生497人,女生544人。调查对象对紧急避孕方法及我国重点预防的性病了解最少,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认知较好;男生认知水平高于女生。82.21%的大学生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61.05%的大学生可以接受未婚先孕;12.20%的大学生发生过婚前性行为,每次性行为均采取避孕措施的占56.00%;仅有22.47%的同学能够准确计算出安全期,调查对象意外妊娠发生率为14.40%。89.05%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并希望通过系列讲座或课程等形式获取性相关的生殖健康知识。结论:北京市大学生生殖健康认知水平较低且不全面,性态度宽容,他们普遍对生殖健康教育有需求,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全面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邯郸市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认知及性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莲英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427-1427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性病艾滋病知识的认知及性行为,为有关的政策制定或生殖健康教育项目提供背景资料或指导方向。方法:对在校的2000名非医学类大学生进行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性病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识答错率相当高,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婚前性行为达到13%,避孕套使用率57%,婚前性行为影响生殖健康,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与对艾滋病性病认知相关。结论:通过多种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消除恐惧心理,进行健康心理咨询,减少婚前性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2所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性病行为干预近期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需求以及针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行为干预的近期效果.探索高校艾滋病预防干预的有效方式.方法 通过讲座、播放DVD、发放小册子、在校园张贴海报对浙江省2所高校3个学院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干预,采用同一调查问卷,在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大学生性行为的变化.结果 行为干预对大学生性伴对象和数量没有显著影响;干预后3个月,大学生说服性伴使用安全套的信心、不使用安全套拒绝发生性关系的信心、每次使用安全套以及打算使用时去购买安全套的信心明显上升;过去3个月有性行为的学生中,因为艾滋病/性病,去过医院或诊所的从1.1%上升到了7.2%;在曾经使用过安全套的学生中,使用安全套是为了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比例显著上升,上升幅度均达25%以上.结论 行为干预不会使大学生的性行为更为活跃.行为干预对提升大学生实施安全性行为的信心以及改变大学生就医行为和大学生安全套使用目的等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9.
广西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在校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被试,对抽取的2015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中,8.73%有过性行为,其中34.96%存在多性伴关系,最近1次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31.47%;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均超过95%;对于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有一定了解,57.82%的人认为艾滋病对每一个人和家庭都存在威胁。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性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师范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和安全必天造地设斩同伴教育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 帮助年轻人掌握有关艾滋病/性病知识,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方法 采用同伴教育的方法对上海某师范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艾滋病/性病和安全性行为教育,结果 该同伴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对有关生殖、性病和艾滋病的知识水平,使大学生了解了什么是安全性行为以及如何避免高危性行为以远离艾滋病;改变了万古长青生对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恐惧、躲避和憎恶的态度。结论 在大学生中开展同伴教育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1.
师范大学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性观念的调查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了解师范类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态度和性观念的现状,为探索有针对性的艾滋病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杭州一所大学师范类专业的1499名大学生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师范大学学生对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基本掌握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但对于一些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会传播艾滋病回答正确率较低,基本知识女生正确率高于男生。41.1%的学生赞同婚前性行为,93.8%的学生认为在大学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很必要,88.5%的学生愿意学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结论对师范类大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性教育工作非常必要,有助于提高他们自身的知识并促进改变行为。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4城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了解福建省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状.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AIDS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福建省4城市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AIDS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25个问题。[结果]共调查4709名大学生,对AIDS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完全回答正确的分别为42.8%和9.1%,有32.5%的人还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行为调查中,有6.4%的人曾经发生过性行为。最近1次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仅为56.0%;有2.0%的人曾尝试吸毒。[结论]目前大学生对AIDS知识认识不足,性观念和性行为开放,应在大学生中加强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AIDS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广州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  凌莉  何群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2):119-121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整群抽取广州市2所院校315名大学生进行匿名白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3.33%;对“肛交和阴道性交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是否相同”的知晓率为41.85%,对“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为65.18%,对“女性在性行为后阴道冲洗是否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为47.77%,对“性交过程中是否可以把唾液涂抹到安全套上当润滑剂”的知晓率为12.10%;在各类艾滋病知识得分上,医学类院校高于非医学类院校,男性高于女性,不同年级间的安全套知识得分有统计学差异;98.10%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给予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更多的关心和帮助,9.48%的被调查者有过性行为。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较欠缺,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总体上是端正的。  相似文献   

14.
洛阳市中学生艾滋病性行为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河南省洛阳市中学生艾滋病性行为知识、态度现状,以便更好地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及性行为健康教育活动。方法2004年9至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洛阳市6个区6所普通中学初中和高中的1980名学生进行了艾滋病性行为知、信、行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没有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的比例为54.5%;艾滋病知识的掌握、传播途径不完全知道的比例为38.3%;不知道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的比例为28.8%;没有与亲友谈论过艾滋病的比例为76.3%,而且91.2%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和AIDS/HIV感染者同班学习。中学生看过描写性行为的书刊、音像制品等的比例为21.7%;赞成婚前性行为的比例为13.4%;中学阶段学生曾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1.1%;80.5%的中学生认为艾滋病及性知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18.9%的中学生希望从父母、教师或专家获得有关艾滋病及性的知识。结论中学生艾滋病及性知识缺乏,尽快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及性行为健康教育。使之安然度过性困惑期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某大学新生在学校期间教师对其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回顾性调查,了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状况,探讨学校教育与学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关联。方法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某大学746名入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80%左右的大学新生报告学校教师曾讲过艾滋病的传播途径(84.0%),不传播艾滋病的活动(74.3%)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80.8%)。约10%的学生报告学校教师曾讲过如何抵御不正当的同伴压力(10.6%)、作出正确决定的技能(10.8%)、预防性侵犯知识(12.0%)和性病知识(11.0%)。只有4.7%的学生报告教师讲过正确使用避孕套。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态度得分与学校教师教育有关。报告教师讲过正确使用避孕套与报告没讲过这一知识的学生,性交行为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差异。85.8%的学生表示希望学习有关预防艾滋病、性病方面的知识。结论学校教师讲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内容不够全面。应重视学校教师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培训,确保学生从学校获得预防艾滋病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6.
通州区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通州区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其态度和行为,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2237名大、中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大中学生的回答正确率均达到86%以上;有25.2%的中学生及36.7%的大学生知道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对艾滋病感染者大中学生选择同情和关怀的居首位,占70%左右;39.5%的中学生及38.4%的大学生认为对艾滋病感染者应严格隔离。2.6%的中学生和8.3%的大学生自我报告有过性行为,性行为报告率男生高于女生(P〈0.01)。结论学校应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策略,使大中学生对艾滋病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对大学生知识态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的影响,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制定和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方法 2000年4~5月对北京2所普通高校27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填式、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有38.8%的学生曾收到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收到过处方组的学生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和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患不歧视态度得分均明显高于未收到处方组;但对待婚前性交行为态度得分,收到处方组与没有收到处方组比较,差异无显性。结论 向大学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是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方式,应该在大学和中学推广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有效开展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南充市某高校1~4年级145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中,5.2%的学生曾经发生过性行为,其中9.21%存在多性伴关系;最近一次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51.3%。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均超过90.0%,对一般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传播AIDS的知晓率偏低,如蚊虫叮咬不会传播的知晓率只有37.8%;99.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感染艾滋病的机会很小,42.4%的学生对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存在恐惧心理。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佛山市城市青少年易导致意外怀孕和性传播疾病的性行为现状。方法对佛山市中心城区12所全日制初高中、职校和大学3844名在校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大、中学生15.0%看过色情书籍或色情音像制品。高中学生中只有72.9%的接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75.1%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原体是病毒,只有50.8%能对艾滋病感染者持正确态度,84.9%接受过青春期性教育,34.5%有旱恋现象,2.8%曾发生过性行为,不同学校类型高中旱恋及性行为发生率以职业中学为高,而健康教育以职业中学薄弱。大学生中8.7%有性交行为,3.8%有多性伴性行为,性行为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结论城市青少年中性健康危险行为状况不容乐观,其危险行为有年龄、性别和学校类型等差异,应尽快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教育,加强对青少年性行为、性观念的正确引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