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及与生命质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健康体适能、运动行为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河北地区高校9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生理功能为(78.65±7.56)分,活力为(57.20±20.75)分,情感职能为(60.12±19.54)分,精神健康为(73.21±17.45)分,生理职能为(67.35±28.14)分,社会功能为(80.23±21.65)分,躯体疼痛为(67.58±20.86)分和总体健康(69.26±18.22)分;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体适能、运动行为、生命质量中各条目除了柔韧度、锻炼强度外,其他条目男女生差异明显(P<0.05或P<0.01);大学生生命质量各维度与不同健康体适能之间总体上除情感职能维度外,其他各维度之间均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P<0.05);在与运动行为的关系上,生命质量与锻炼时间和次数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而部分维度却与锻炼强度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大学生运动行为既是生命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又是提高生命质量的积极手段;应重视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激发大学生锻炼热情,改善健康体适能以提高生命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河南省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的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进行有效支持和干预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量表(CMBI)和社会支持问卷(SSRS)对222名河南省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试.结果 河南省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在耗竭维度上的检出率为26.1%(58/222),人格解体维度的检出率为54.5%(121/222),成就感降低维度的检出率为4.5%(10/222);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客观支持与成就感降低呈显著负相关(r=-0.151,P<0.05),主观支持与耗竭和成就感降低均呈显著负相关(r=-0.215,-0.176,P<0.01),支持利用度与成就感降低里显著负相关(r=-0.231,P<0.01);分层回归显示,主观支持对耗竭的预测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83,P<0.01),支持利用度对成就感降低的预测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42,P<0.01).结论 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的情感耗竭及人格解体症状较严重,社会支持对其工作倦怠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对河北省某省级三甲医院101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医生自我效能得分高于护士,成就感低落得分低于护士(P<0.05)。(2)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乐观与成就感低落相关除外)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消极应对与成就感低落呈显著正相关(P<0.01)。(3)希望对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有明显负向预测(P<0.01,P<0.001),自我效能(P<0.001)和消极应对(P<0.05)对成就感低落分别有负向和或正向预测作用。结论提升心理资本水平,调整消极应对方式能有效预防和矫治医护人员工作倦怠;医院管理层应关注护士群体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王阳  杨小湜  吴辉  王甲娜  王烈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168-2171
目的分析医护人员工作倦怠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及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MSQ)对辽宁省铁岭煤矿集团总医院的600名医护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30~39岁年龄组及工作年数在10~19 a的医护人员的情绪衰竭、人格解体维度得分最高,分别为11.70±7.01、6.15±5.68和11.92±5.82、6.26±5.95;离异的医护人员个人成就感最低,得分为19.81±6.93。承担科主任或护士长管理职位的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度比未承担管理职位的医护人员低。高级技术职称的医护人员个人成就感明显高于初级职称者,没有夜班的医护人员在总体工作满意度上得分明显高于有夜班人员。医患关系严重紧张的医护人员的情绪衰竭、人格解体维度得分高于一般紧张的医护人员,而工作满意度得分低于一般紧张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情绪衰竭、人格解体、离职意愿呈负相关关系,而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年龄、工作年数、婚姻状况、管理职务、技术职称、夜班工作、医患关系都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及工作满意度。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及工作满意度影响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某省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的状况,为进行有效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问卷对342名来自某省农村县、乡、村三级艾滋病定点医疗卫生单位的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试.结果 农村艾滋病医生、护士及检验人员在工作倦怠3个维度上的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检验人员的高度倦怠检出率(20.0%)最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医护人员的情感耗竭得分(20.12±6.76)明显高于女性(18.92±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级职称者的情感耗竭得分(20.07±6.12)和成就感降低得分(15.87±4.83)明显高于中高级职称者(分别为18.76±6.93、14.28±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业年限短的医护人员其人格解体得分明显高于从业年限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省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状况比较严重,不同人口特征群体的倦怠表现不同,应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的情绪劳动水平,分析其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为提高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价值观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情绪劳动量表和护士工作倦怠量表对本院264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情绪劳动条目均分为(3.56±0.57)分,由低到高依次为表层扮演(3.00±0.94)分、情绪表达要求(3.35±1.04)分和深层扮演(5.14±0.79)分;护生工作倦怠情感耗竭维度得分为(20.52±9.67)分,处于中度水平,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为(5.21±4.97)分,处于较低水平,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为(14.63±7.03)分,处于高度水平,与护士群体工作倦怠的常模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情绪劳动的表层扮演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P<0.05),情绪劳动中的深层扮演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扮演对情感耗竭(β=0.328,P<0.01)、去人格化(β=0.361,P<0.01)和个人成就感(β=0.245,P<0.01)有正向预测作用;深层扮演对情感耗竭(β=-0.240,P<0.01)、去人格化(β=-0.288,P<0.01)和个人成就感(β=-0.400,P<0.01)有反向预测作用。结论 实习护生的情绪劳动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情绪劳动和工作倦怠感存在相关性,当护生的情绪体验与实习情景中的工作要求有冲突时,护理管理者须根据护生的不同情绪体验制定相应的职业发展管理策略,增强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减少护理后备人才的流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温州市城区沿河居民的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水环境污染程度将温州市城市河道分为轻、中、重污染三类,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6个沿河住宅区共228户居民,用生命质量量表(SF-36)测定其生命质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生命质量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10名居民各维度得分分别为生理功能96.67(10.00)分、活力(86.12±1.57)分、躯体疼痛80.00(20.00)分、生理职能87.50(25.00)分、社会功能83.33(16.67)分、情感角色66.67(33.33)分、总体健康(73.11±0.94)分及精神健康(72.27±0.9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水环境污染对居民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维度的影响占首位;居住时间越久的居民其躯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和社会功能维度的得分越高;社会阶层越高的居民其躯体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维度得分也越高;男性总体健康维度得分高于女性。结论水环境污染对温州市城区沿河居民的生命质量存在明显的影响,应加强水质治理和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护士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雪  刘利  高菲  吴辉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3):359-361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改善护士身心健康,提高其生命质量。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6所综合医院工作时间>6个月的515名女性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工作倦怠问卷(MBI)测量护士的工作倦怠,应用工作内容问卷(JCQ)、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测量护士的职业紧张。结果护士工作倦怠的平均得分:情感衰竭(13.45±7.18),分,消极怠慢(7.21±5.27)分,个人成就感(26.04±10.1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单身、护士长、轮班护士及护患关系严重紧张组的工作倦怠得分高于其他组(P<0.05);按照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化系数的顺序,护士情绪衰竭的职业紧张影响因素为:外在付出(β=0.383)、内在投入(β=0.226)和决策自主(β=-0.115);消极怠慢的影响因素为:外在付出(β=0.253)、内在投入(β=0.159)、上级支持(β=-0.112)和技术自主(β=-0.098);个人成就感的影响因素为:心理要求(β=-0.159)和技术自主(β=0.130)。结论职业紧张对护士工作倦怠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家庭环境对学龄前儿童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义乌市城乡的两所幼儿园中选择917名3~6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用Spence学龄前儿童焦虑量表(PAS)中文修订版评估学龄前儿童的焦虑情绪,用第2次修订版家庭环境量表(FES-CV)作为评定家庭环境的指标。结果根据PAS量表,焦虑儿童127例,非焦虑儿童790例。焦虑组与非焦虑组儿童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得分,关系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分离焦虑外,家庭环境量表中的亲密度与其他4个维度均呈负相关(均P<0.05),情感表达与儿童焦虑各维度之间均呈负相关(均P<0.05),知识性与分离焦虑呈正相关(P<0.05),道德宗教观与躯体伤害恐惧呈负相关(P<0.05)。强迫障碍、社交焦虑、分离焦虑、广泛焦虑均与关系维度呈负相关(均P<0.05);社交焦虑、躯体伤害恐惧与个人成长维度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家庭中良好的亲密度和适当的情感表达,积极促进关系维度的培养是学龄前儿童产生焦虑情绪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遵义市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生活质量和家庭功能的现状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选取遵义地区232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和1 640名普通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生活质量与家庭功能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家庭功能总分(2.47±0.74)分高于普通儿童(1.83±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生活质量总分得分(126.76±18.77)分低于普通儿童(138.69±16.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生活质量4个因子得分均与家庭功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在-0.156~-0.402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家庭收入、学习成绩、父母是否在家,(调整R~2=0.55,P0.05)。结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与家庭功能均处于较低水平;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之间有呈负相关;性别、家庭收入、学习成绩、父母是否在家、角色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有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调查产科护士职业倦怠及工作投入情况.方法 2020年6—12月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该院20名产科护士,选择工作投入量表、职业倦怠量表、自制问卷开展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全部20名产科护士的职业倦怠评分结果为:个体成就感、去人格化、情感耗竭评分分别为(35.61±6.59)、(17.06±...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庆市区县级医院肿瘤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李超平职业倦怠问卷对重庆市区县级医院在肿瘤科工作的86名护士采用便利抽样法进行调查分析,并将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区县医院肿瘤科护士情绪衰竭者得分(3.24±1.27)分,玩世不恭得分(2.76±1.63)分,成就感低落得分(3.38±1.39)分;检出在较高水平的比列分别是情绪衰竭者占59.3%,玩世不恭者占44.1%,成就感低落者占37.2%。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倦怠各维度不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特征的肿瘤科护士成就感低落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区县医院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情绪衰竭项最为突出,提示我们应当多关注肿瘤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的活力和激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天津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350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病房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高于门诊;工作职称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低;个人月收入越低,职业倦怠程度越高。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情绪耗竭、去人格化维度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存在正相关,低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呈负相关。③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护士总体工作压力对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和低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均具有预测作用;个人月收入和职称对情绪耗竭和低个人成就感2个维度均具有预测作用;工作类型对情绪耗竭、来自专业及工作的压力对去人格化均具有预测作用。结论不同的工作压力源和个人背景对护士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助产士的工作压力源、疲溃感、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及其关系,为改善助产士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0例助产士和60例产科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源、工作疲溃感、应对方式及SCL-90等量表调查,比较2组护士的工作压力源、疲溃感、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及心理健康状况得分。结果助产士的总压力源得分(2.66±0.70)高于产科护士(1.99±0.57,P<0.05);助产士的情绪疲溃感(28.28±8.60)、工作冷漠感(12.39±5.04)、工作无成就感(35.74±9.81)、消极应对方式(34.72±4.96)均高于产科护士(23.47±7.35、8.56±3.18、28.62±7.45、30.86±4.50,P<0.05),而助产士的积极应对得分(29.57±3.36)则低于产科护士(33.44±4.71,P<0.05);助产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分(1.74±0.61)高于产科护士(1.46±0.50,P<0.05);助产士的工作压力源总分、工作疲溃感总分均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性(r=0.687、0.549,P<0.01)。结论助产士与产科护士相比,具有较高的工作压力、工作疲溃感、应对方式差及心理健康等问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改善助产士的身心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三年制临床实习生工作倦怠、转行意愿的现状,分析其相关性及影响因素,为医学院校临床教育部门实施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选择动机与转行意愿调查表及职业倦怠量表,对661名三年制临床实习生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其工作倦怠、转行意愿的检出率,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转行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三年制医学生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分别为(16.03±6.67)分、(3.77±2.20)分、(39.78±8.62)分;转行意愿检出率为36.5%。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与转行意愿呈正相关(r=0.294,P<0.05;r=0.340,P<0.05),个人成就感与转行意愿呈负相关(r=-0.326,P<0.05);生源地、职业选择动机与转行意愿呈正相关(r=0.069,P<0.05;r=0.248,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热爱医学、实现自我价值、认为工作稳定、满足家人意愿对转行意愿有影响(P<0.05)。结论三年制医学生实习工作倦怠与转行意愿情况并不乐观,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相关部门及实习医院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缓解学生的工作倦怠,从而减少医学生的转行意愿。  相似文献   

16.
陈爱秋  王清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49-2350,2353
目的通过对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情况的调查分析,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减轻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护士52人作为试验组,随机抽取其他科室护士52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职业倦怠量表(MBI)进行问卷调查,试验组在进行6个月的干预后再次填写职业倦怠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与其他科室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丧失得分分别为30.28±8.93、23.11±5.97,8.78±4.63、6.46±3.37,32.21±5.43、38.73±3.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后,急诊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丧失得分分别为30.28±8.93、26.96±7.33,8.78±4.63、6.73±4.05,32.21±5.43、37.80±3.68,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减轻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张红云  张红梅  孙素珍 《职业与健康》2009,25(15):1577-1580
目的研究三级甲等精神病医院护士工作倦怠状况,为制定医务人员健康保护措施,提高其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测试191名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精神病医院护士(护士组)和72名非卫生部门脑力劳动者(对照组)工作倦怠情况;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EPQ—RSC)评定护士组人格特征,分析不同人格类型对工作倦怠的影响。结果精神科护士情绪耗竭和消极怠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0~40岁年龄段护士情绪耗竭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工作倦怠源男护士主要为情绪耗竭,女护士主要为消极怠慢;情绪耗竭和消极怠慢均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高(P〈0.01);大学专科学历护士的专业低效能感最低(P〈0.01);中级职称护士的情绪耗竭和消极怠慢高于其他职称(P〈0.01)。精神科护士的情绪稳定性与工作倦怠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内外倾向性、精神质与工作倦怠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内向、情绪不稳定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感明显高于外向、情绪稳定者(P〈0.01)。结论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存在明显工作倦怠,男女倦怠源不同;工作倦怠具有明显人口学特征,人格特征与工作倦怠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李慧民  李莉  张晓慧  蔡聚雨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83-3585,3587
目的了解社会支持各维度在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调查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中式工作倦怠量表对342名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试,运用SPSS 11.5管理并进行分析。结果(1)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显著正相关,工作压力越大,工作倦怠程度越深(P﹤0.01)。(2)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支持利用和主观支持方面。面对职业风险和社会排斥,高支持利用和高主观支持医护人员的情感耗竭低于具有低支持利用和低主观支持的人员。但人际排斥压力增大时,高主观支持个体的情感耗竭水平上升更快。结论社会支持是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的有效调节变量,其中支持利用和主观支持的调节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现状,明确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为减轻ICU护士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10月对唐山市工人医院13个ICU 204名护士,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简易应对方式、职业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总分为(2.36±0.42)分,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其护士最主要工作压力源(2.95±0.67)分。ICU护士积极应对方式为(1.78±0.46)分,与全国常模无差异;消极应对方式为(1.16±0.54)分,低于全国常模;ICU护士情感枯竭为(26.60±10.23)分,个人成就感为(26.20±9.78)分,去人格化维度为(6.99±5.31)分。相关性分析显示,ICU护士职业压力、消极应对与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积极应对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 ICU护士职业压力愈大,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愈重,积极应对方式可提高护士的个人成就感,消极应对方式易使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