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回顾时限对儿童青少年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马鞍山市4523名学生进行1年的伤害主动监测,各学校由校医或健康信息员每天收集学生伤害事件,监测时间为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监测对象分成3组,每组分别采用不同的间隔时限进行伤害自我回顾性报告.结果 4523名学生,全年共发生伤害事件6350人次,总伤害事件年发生率为74.2%,男生发生率(78.6%)高于女生(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间隔3个月一次的回顾性报告伤害年发生率减低0.02%,伤害次数减少19人次;间隔6个月一次的回顾性报告伤害年发生率减低0.02%,伤害次数减少58人次;12个月回顾性调查过去一年内伤害事件发生情况,伤害年发生率减低8.8%,伤害次数减少505人次,以3~6岁组和轻度及微小伤害减低更为显著.结论 间隔3个月一次和间隔6个月一次回顾性报告的伤害年发生率只有轻微减低,对伤害信息的获得较完整;12个月的回忆期限,低估了伤害的发生风险;儿童青少年伤害的回顾时限以6个月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回顾时限对儿童青少年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马鞍山市4523名学生进行1年的伤害主动监测,各学校由校医或健康信息员每天收集学生伤害事件,监测时间为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监测对象分成3组,每组分别采用不同的间隔时限进行伤害自我回顾性报告.结果 4523名学生,全年共发生伤害事件6350人次,总伤害事件年发生率为74.2%,男生发生率(78.6%)高于女生(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间隔3个月一次的回顾性报告伤害年发生率减低0.02%,伤害次数减少19人次;间隔6个月一次的回顾性报告伤害年发生率减低0.02%,伤害次数减少58人次;12个月回顾性调查过去一年内伤害事件发生情况,伤害年发生率减低8.8%,伤害次数减少505人次,以3~6岁组和轻度及微小伤害减低更为显著.结论 间隔3个月一次和间隔6个月一次回顾性报告的伤害年发生率只有轻微减低,对伤害信息的获得较完整;12个月的回忆期限,低估了伤害的发生风险;儿童青少年伤害的回顾时限以6个月为宜.  相似文献   

3.
了解宜兴市2012-2015年中小学生伤害发生及变化情况,为探讨学生伤害干预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对宜兴市16所试点学校所有在校学生作为干预和回顾性调查对象,通过2012-2015年间3年的综合与个性化干预,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 2015年9-11月回顾性调查学生伤害发生率为2.23%,与2012年同期(2.89%)相比有所降低(x2=15.44,P<0.01).2012年伤害发生原因前5位分别为跌倒/坠落(59.05%)、锐器伤(12.43%)、动物致伤(9.32%)、交通事故(6.95%)、钝器伤(6.40%);2015年分别为跌倒/坠落(54.34%)、动物致伤(12.67%)、交通事故(8.93%)、锐器伤(7.65%)、钝器伤(3.57%).外地户籍学生伤害发生率稍高于本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2,P=0.716);男生明显高于女生(x2 =4.110,P=0.043).结论 3年伤害干预工作有实际效果.应加强多部门协作,继续探索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全面了解学校学生伤害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学校伤害综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监测、问卷调查、现场查看和小组专题访谈等方法进行综合监测调查。结果学生伤害报告率为1.16%.伤害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占70.59%)。伤害原因前3位依次为跌落(倒)、碰撞,挤压伤和打,踢/拧,咬,抓伤;学生伤害相关行为因素发生率前3位依次是在楼梯上追跑打闹推操、与人动手打架和为了逞能而做危险动作。学校已制定伤害管理的预案和制度.但仍有同学打闹或追逐现象。老师认为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多发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体质差,老师们承认学校伤害发生的隐患还是存在的。讨论由于伤害监测判定标准不统一,实际学生伤害发生率高于报告率和调查发生率;加强学生的步行交通安全教育不容忽视:学校应该在继续做好教育干预的同时,加强技术干预和强制干预。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居民意外伤害所致损伤的流行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开展了许多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工作,多数调查的重点放在分析不同类型伤害的水平、分布与原因上,除个别医院的伤害监测项目外,很少涉及意外伤害的损伤性质。为了解辽宁省城乡居民意外伤害导致的不同性质损伤的发生率及其分布特征,及计算伤害的疾病负担提供的基本信息,笔者于2004年12月抽取辽宁省有代表性的城市和农村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宜兴市2008—2009年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玲华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211-2212
2008年根据江苏省卫生厅和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文件精神,按照《宜兴市死因报告工作方案》的要求,在宜兴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死亡原因的监测工作。为探索宜兴市伤害死亡的发生规律以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我们对宜兴市2008--2009年居民伤害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孙兰  仇寅  顾春燕  赵慧蓝 《中国校医》2013,27(2):115-116,118
目的了解闵行区华漕镇4~6岁托幼机构儿童伤害发生情况,为城乡结合区域学前儿童伤害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本次共调查幼儿园儿童家长619人。结果华漕镇托幼机构儿童伤害总发生率为18.41%,伤害人次总发生率为29.40%。前3位伤害发生类型主要为跌伤(11.15%)、碰撞伤(8.56%)、刀割伤(2.26%)。96.45%的儿童家长听说过伤害。民办幼儿园儿童家长的伤害防护意愿低于公办幼儿园儿童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完善三级幼儿园和看护点伤害报告制度,建立监测网络;学前儿童伤害防制更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民办幼儿园儿童家长对伤害防制知识需求度高,应加强宣传。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农村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农村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农村小学生伤害认知与行为特点,为开展伤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省嘉兴地区4所农村小学6个年级共3385名学生进行最近1年伤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同时调查研究对象伤害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与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情况。结果 伤害年发生率为24.38%,且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段学生高于低年级段学生;伤害相关知识测试平均得分为52.67分,男、女学生无差异,高年级段学生高于低年级段学生;安全行为习惯评价平均得分为66.89分,女生高于男生,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结论 应针对农村小学生伤害认知与行为特点开展有效的伤害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农村小学生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包头市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状况。[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在包头市以及郊区调查12所中小学校6-18岁学生2001—2003年期间的伤害情况。[结果]伤害总发生率为343%。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38.7%,初中生伤害发生率为29.5%,高中生伤害发生率为39.7%,3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111,P〈0.01);城市学校学生伤害的发生率为33.9%,农村学校学生伤害的发生率为36%,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44,P〉0.05)。[结论]包头市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情况比较严重,已成为包头市青少年的重大健康问题,并且给家庭及本人造成了较重的精神痛苦和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0.
伤害     
2002—2003年上海市中小学生伤害监测分析;宁波市城乡中学生及家长伤害认知情况调查;银川市中小学生伤害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广西农村地区伤害发生率与认知水平调查;2004年藁城市医院就诊伤害状况调查;院前系统救治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宜兴市外来儿童伤害发生的现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2008年对江苏省宜兴市20 022名外来儿童及该地儿童,对上一年伤害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伤害事件发生率:0~5岁(学龄前)组,该地、混合、外地3组分别是3.68%、7.25%、16.35%,男性、女性分别为3.93%、3.41%,8.54%、5.79%,18.78%、13.85%;6~14岁(中小学生)组,该地、混合、外地3组分别是7.99%、6.37%、20.37%,男性、女性分别为8.75%、7.15%,7.39%、5.19%,20.97%、19.77%。前3位伤害类型:0~5岁(学龄前),该地、混合、外地3组基本一致,为跌伤、烧烫伤、昆虫动物咬伤;6~14岁(中小学生),该地、混合组都是跌伤、昆虫动物咬伤、锐器伤;而外地组为跌伤、烧烫伤、昆虫动物咬伤。结论外来儿童伤害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该地儿童,加强预防和控制外来儿童的伤害已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意外伤害相关危险因素负二项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中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马鞍山市的4043名中学在校生过去一年的伤害发生情况进行伤害回顾调查。结果 马鞍山市中学生伤害事件发生(次)率为28,05%,伤害人平均发生伤害次数为1.73次,负二项回归分析提示大家庭和重组家庭、父母亲从事的某些职业类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孩子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能集中精力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母亲的文化程度为中学及以上、家庭与学校的距离很远可能为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家庭情况、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及孩子的安全意识与伤害发生的关联显著,应在中学生中开展针对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大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伤害干预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09年广州市某综合性高校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 000名在校本科生,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大学生伤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65份.采用x2检验分析大学生伤害的性别、年级、专业等分布情况以及不同伤害类型、地点和致伤活动的性别分布.对可能影响大学生伤害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调查之日的前3个月内,大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5.54%,人次发生率为25.39%,2次以上伤害占总伤害的44.67%.男生伤害发生率(20.83%)高于女生(11.26%),非独生子女(17.43%)高于独生子女(1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扭伤发生率最高,为6.32%.不同性别致伤情况、地点不同.男生前3位致伤情况为扭伤、碰撞/挤压伤和跌倒/坠落伤,不同于女生的扭伤、割伤和跌倒/坠落伤;男生最常见的致伤活动是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发生率为17.36% (75/432),女生是在走路时(4.88%,26/53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骑车逆行、进行自行车/滑板等特技活动是大学生伤害的危险因素;上网常进行多媒体娱乐、有网络成瘾症状等行为的大学生伤害发生少.结论 大学生伤害形式主要为扭伤,男生、非独生子女及有相关风险行为者伤害的风险较高,应针对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开展相应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014—2018年宜兴市学生肺结核病例的处置分析,为学生肺结核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宜兴市2014—2018年发生的学生肺结核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宜兴市2014—2018年共发生肺结核患者1614人,其中学生肺结核患者135人,占8.36%,卡方趋势分析这几年来存在升高趋势(χ2=3.46,P<0.001),年均发病率2.27/10万,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以16~18岁为主,职业以高中生为主,发病高峰主要受聚集性疫情影响集中在6月与12月。结论宜兴市肺结核疫情总体而言已呈现下降趋势,但学生肺结核病例近几年曾现上升趋势,主要由于暴发疫情引起,后期要加强卫生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对病例的早发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国2004~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网络直报疫情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网络直报疫情动态,为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腮腺炎实行网络直报以来的疫情特点。结果2005年全国报告腮腺炎发病数明显多于2004年,且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数(350起)也较2004年(154起)上升了127%。发病人群主要为中小学生。结论应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流行高峰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东省深圳市中小学生运动伤害现况及影响因素,以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方法分层整群抽取3 540名深圳市中小学生,回顾性调查1年间运动伤害情况。结果中小学运动伤害发生率为21.61%,3年级(9.62%)低于其他年级,男生(23.93%)高于女生(18.40%),独生子女(26.43%)高于非独生子女(18.24%),暂住户籍(24.07%)高于本地户籍(18.53%);导致伤害的运动主要是跑步(31.76%)和篮球(26.93%);不同运动导致伤害的部位和伤害后果不同,伤害后累计缺课1 536节,活动受限4 994.5 d,医疗费用66 460元;分类树分析显示,打闹是运动伤害发生主要危险因素,打闹同时模仿或恶作剧的男生运动伤害发生率最高。结论中小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率较高,应加强相关健康教育,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近5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跌倒/坠落伤害发生情况, 为减少中小学生跌倒/坠落伤害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PubMed中2016-2021年发表的有关中国中小学生跌倒/坠落伤害发生率的研究文献, 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 估计中小学生跌倒/坠落伤害发生率, 对性别、学校类型、城乡和病例定义标准进行亚组分析, 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评价。结果符合入选标准文献共30篇, 总样本量为431 054人, 跌倒伤害人数发生率和人次数发生率分别为8.03%和9.61%。亚组分析显示, 跌倒/坠落伤害人数发生率男生(7.50%)高于女生(6.20%), 农村(8.12%)高于城市(3.94%), 采用1996年版伤害标准(9.42%)高于2004年版伤害标准(7.56%), 不同学校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跌倒/坠落伤害人次数发生率男生(10.89%)高于女生(9.26%), 小学生(10.06%)高于中学生(6.53%), 农村(15.06%)高于城市(12.52%), 采用1996年版伤害标准(8.86%)高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学生骑车违规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减少中学生骑车违规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3-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6个区县的32 810名中学生进行自填式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采用两步聚类法将有骑车违规行为的研究对象分为4类风险等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风险4级与人口统计学特征、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的关联强度。结果 北京市中学生骑车率为80.0%,其中,37.2%的人报告有骑车违规行为。男生的各项违规行为报告率均高于女生(P<0.05);高中生与初中生骑车违规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P<0.05);母亲文化程度越低,学生骑车违规报告率越高;单亲、重组和隔代家庭学生的骑车违规报告率高于核心和大家庭的学生;有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学生的各项违规行为报告率均高于无此类行为的学生(P<0.05)。男生、高中生和重组家庭学生分别比女生、初中生和其它类型家庭的学生更易出现风险等级较高(3、4级)的违规行为;农村学生不同风险等级(1、3、4级)违规行为的报告率普遍高于城市学生;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技校/中专的学生风险4级违规行为报告率最高;有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学生的风险4级违规行为报告率均高于无此类行为的学生(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生(OR=2.75,95%CI:2.51~3.01)、农村(OR=1.41,95%CI:1.30~1.54)、母亲文化程度高、重组家庭(OR=1.51,95%CI:1.10~2.10)、有步行违规、有非安全场所游泳、滑冰行为(OR值分别为2.47、1.29、1.80,95%CI分别为2.19~2.78、1.12~1.49、1.57~2.07)是骑车风险4级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青少年骑车危险行为与性别、学段、城乡、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其它非故意伤害行为密切相关,在对青少年的骑车违规行为进行干预时,应考虑从个体、人际、组织、社区和国家政策五个水平进行多层次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青少年伤害与学校及同伴因素的关联,为有效开展伤害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广东中山两市初一到高三学生4 408名,采用自填匿名问卷调查其伤害发生情况、学校及同伴因素。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获得有效问卷4 309份,青少年伤害总发生率为15.5%,再发伤害率为4.3%,伤害发生存在性别、学段和地区差别,男生(17.8%)高于女生(13.4%)、初中生(17.4%)高于高中生(13.6%)、广东中山学生(17.9%)高于北京学生(13.0%);同伴关系与伤害发生有关,而学校氛围、同伴对伤害行为的态度、同伴的不良行为与青少年伤害发生及再发伤害均相关。结论 学校氛围、同伴作用是青少年伤害发生的重要关联因素,以学校为伤害干预的主要场所,应关注学校支持性环境的营造,以及同伴对青少年伤害发生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