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药物不良反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s-CRP、TNF-α、MDA、NSE水平、NIHSS评分均较低,ADL评分、SOD水平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醒脑静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NIHSS、ADL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注射用尤瑞克林及依达拉奉,对照组同时给予银杏达莫及胞二磷胆碱,疗程均为14 d.于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量表(ADL)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6.7%(23,30),高于对照组的35.0%(7/20)(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对照组ADL评分提高(13.8±6.9)分,治疗组提高(20.0±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3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每日2次,2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2周、4周的NDS及AD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前后相比NDS及ADL评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2周、4周后相比N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DL评分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明显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舒血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失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82例。对照组42例予尿激酶100~150万IU静脉溶栓及其它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0.9%NS250ml静滴,2次/d,连用10d,治疗前、治疗后2、12、24h,3、14d时分别用CSS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评分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对照组有8例溶栓后出现再灌注损伤,发生率19.0%;治疗组有2例,发生率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依达拉奉脑保护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协同作用,比单用尿激酶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注射用尤瑞克林及依达拉奉,对照组同时给予银杏达莫及胞二磷胆碱,疗程均为14 d.于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量表(ADL)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6.7%(23,30),高于对照组的35.0%(7/20)(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对照组ADL评分提高(13.8±6.9)分,治疗组提高(20.0±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注射用尤瑞克林及依达拉奉,对照组同时给予银杏达莫及胞二磷胆碱,疗程均为14 d.于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量表(ADL)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6.7%(23,30),高于对照组的35.0%(7/20)(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对照组ADL评分提高(13.8±6.9)分,治疗组提高(20.0±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注射用尤瑞克林及依达拉奉,对照组同时给予银杏达莫及胞二磷胆碱,疗程均为14 d.于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量表(ADL)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6.7%(23,30),高于对照组的35.0%(7/20)(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对照组ADL评分提高(13.8±6.9)分,治疗组提高(20.0±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治疗前后的欧洲脑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66.67%(40/60),总有效率为93.33%(45/60);对照组显效率为38.33%(23/60),总有效率为75.00%(45/60).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14 d ES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7、14 d ESS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依达拉奉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安军涛 《中国校医》2020,34(4):282-283,314
目的探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11月于某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54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中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81.48%),(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与CRP、IL-6、TNF-α水平分别为(8.93±2.36)分、(7.28±3.38)mg/L、(44.08±6.41)pg/mL、(17.41±1.34)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2.28±3.32)分、(15.22±4.85)mg/L、(52.24±7.65)pg/mL、(20.30±2.2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曹汇林 《中国校医》2020,34(10):752-754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及神经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某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75)与治疗组(n=75)。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比较两组凝血功能和神经损伤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PT/s)、凝血酶时间(TT/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水平分别为(14.35±2.11)s、(20.71±2.95)s、(36.36±4.23)s,高于治疗前的(11.29±1.73)s、(6.48±2.62)s、(27.18±3.60)s,对照组治疗后PT、TT、APPT水平为(13.30±2.12)s、(19.88±1.18)s、(34.42±4.31)s,高于治疗前(11.42±1.81)s、(6.35±2.53)s、(27.81±4.25)s,治疗后,治疗组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治疗组治疗后S100β、NSE、NIHSS分别为(27.33±4.16)ng/mL、(21.56±4.32)ng/mL、(7.42±1.12)分,低于治疗前的(30.45±4.37)ng/mL、(30.99±4.27)ng/mL、(14.57±2.21)分,对照组治疗后S100β、NSE、NIHSS为(29.01±4.46)ng/mL、(23.12±4.23)ng/mL、(10.11±1.58)分,低于治疗前的(30.23±4.35)ng/mL、(32.31±4.45)ng/mL、(14.48±2.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延长凝血时间,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泰安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9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动脉内溶栓治疗,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35-65岁,平均(54.64±5.35)岁。试验组患者采用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34~66岁,平均(55.43±5.73)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改善情况以及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7 d NIHSS评分均降低(P<0.05),90 dADL评分则升高(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其AD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其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以及90 d内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状态,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颅内出血的发生,保障患者的预后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治疗;联合治疗组;其中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0.O%,93.8%;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联合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问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13常生活能力,且未提高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郑伟 《医疗保健器具》2014,(9):1157-1158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迭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并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实验组采用疏血通联合次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水平较治疗前均出现改善,但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其总有效率(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不良反应发生率(9.38%)明显低于对照组(28.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开展静脉溶栓、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颅内出血率、NIHSS评分较低(P<0.05)。结论: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利于降低其颅内出血率、死亡率,对提高患者NIHSS评分改善幅度、保障其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开毅  吴智刚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611-4613
目的 探讨β-七叶皂甙钠联合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10月入某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用β-七叶皂甙钠和乌拉地尔,连续使用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7d、14 d以及随访90 d时的临床疗效,比较NIHSS评分和ADL评分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hs-CRP)的水平.结果 治疗两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3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87%,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14 d,90d随访时的NIHSS评分,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检测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7d、14d,90 d随访时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β-七叶皂甙钠联合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抑制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脑出血患者7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七叶皂苷钠治疗,试验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脑水肿体积、脑血肿体积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研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1年6月期间入住该院的60例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30例,溶栓组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0.9mg/kg溶栓治疗,24h后经头颅CT检查无出血后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1次/d。正常对照组自入院24h开始口服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mg,1次/d。结果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随着时间的延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溶栓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1d时,溶栓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以有效的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比较尿激酶动脉溶栓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PA静脉溶栓组和尿激酶动脉溶栓组,每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并发症等。结果rt-PA静脉溶栓组溶栓后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动脉溶栓组[88.0%(44/50)比66.0%(33/50)],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尿激酶动脉溶栓组[6.0%(3/50)比28.0%(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后1,3,10,30d的NIHSS评分较溶栓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NIHSS评分、溶栓后30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疗效明显优于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不仅血管再通率高,且溶栓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可作为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