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邹力君 《现代保健》2011,(17):18-19
目的讨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对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C—erhB-2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乳腺癌治疗的96例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进行新辅助化疗,使用免疫组化S—P试剂盒检测化疗前后96例患者的ER、PR和C—erbB-2表达有无变化。结果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患者的ER、PR、C—erbB-2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变化的仅分别为13、18、16例。结论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的ER、PR、C—erbB-2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表达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入住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90例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HER2的表达情况,新辅助化疗3周期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ER(-)/PR(-)/HER-2(-)19例,pCR(病理完全缓解)7例(36.84%);ER(+)/PR(+)/HER-2(+)8例,pCR1例(12.50%);ER(+)/PR(+)/HER-2(-)28例,pCR3例(10.71%);ER(-)/PR(-)/HER-2(+)25例,pCR3例(16%);其他组合中均无pCR。ER(-)/PR(-)/HER-2(-)组合的pCR率与其他组合(非TN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TNBC患者相比,新辅助化疗可获得更高的pCR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方案制定和预测、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PCNA、ER和PR的表达。结果(1)80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57.5%和63.75%。(2)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组PCN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且呈正相关(P〈0.01),即淋巴结转移程度越低,PCNA阳性表达率亦越低。(3)PCNA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ER与PR阴性组均明显高于乳腺癌ER与PR阳性组(P〈0.01),且均呈负相关(P〈0.01),即ER与PR阴性则PCNA阳性表达率高。结论PCNA阳性表达率与ER、PR阳性或阴性结果有关,PCNA与ER、PR联合检测,可为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测预后提供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抗原(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9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化疗近期疗效,免疫组化检测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ER、PR、Ki-67、Her-2的表达,分析化疗前四者的相关性,疗效与其化疗前表达的关系以及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 新辅助化疗前ER与PR呈显著正相关(r=0.731,P=0.000),与Ki-67呈显著负相关(r=-0.298,P=0.003),PR也与Ki-67呈显著负相关(r=-0.265,P=0.014);化疗结束后16例获得PCR,PCR率为16.16%,ER、PR阴性表达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PCR)率高于阳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038、10.834,均P<0.05);化疗前激素受体、Ki-67和Her-2阳性/阴性表达或过表达/非过表达间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38、0.17、0.13、0.04,均P>0.05);除去16例获得PCR患者,剩余83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Ki-67阳性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3,P<0.05),ER、PR阳性率、Her-2过表达率均无显著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965、1.364、0.392,均P>0.05).结论 ER、PR阴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Ki-67表达增加,提示增殖能力较强,而新辅助化疗可以下调Ki-67表达,降低肿瘤的增殖活性,ER、PR阴性患者对新辅助化疗更为敏感.乳腺癌组织ER、PR和Ki-67表达的变化可以有效预测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前后浸润性乳腺癌中醛糖还原酶(AKR1B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蛋白表达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AKR1B1、HER-2、ER、P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4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及淋巴结转移灶中AKR1B1、HER-2、ER、PR蛋白的表达情况,HER-2(2+)患者用显色原位杂交(CISH)法检测HER-2扩增情况。结果患者新辅助化疗前AKR1B1阳性表达率高于化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ER(+)、PR(+)阳性表达率为42.5%,ER(+)、PR(+)患者中AKR1B1阳性表达率为47.1%,化疗后ER(+)、PR(+)阳性表达率为37.5%,ER(+)、PR(+)、AKR1B1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率为23.5%;ER(-)、PR(-)者中AKR1B1阳性表达率为80.0%,与ER(+)、P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率为60.0%,与ER(+)、P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患者化疗后AKR1B1(+)表达率为25.0%,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灶中均有AKR1B1的表达;化疗后AKR1B1(+)转为(-)的病例中ER或者PR的表达呈增高趋势,HER-2的表达呈降低趋势;其中AKR1B1(+)、ER(-)、PR(-)、HER-2(3+)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为83.3%。结论浸润性乳腺癌中AKR1B1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与HER-2的表达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新辅助化疗可导致AKR1B1、ER、PR、HER-2蛋白的表达发生改变,AKR1B1与HER-2的改变呈正相关,与ER、PR的改变呈负相关;因此,联合检测AKR1B1、ER、PR、HER-2的表达对预测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治疗效果及预后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炎性乳腺癌(IBC)的分子生物学特点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及影响化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3例术前化疗的IBC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评价IBC新辅助化疗的疗效。结果103例IBC患者ER阴性48例,PR阴性51例,HER.2阳性45例,E.cadherin阳性66例。总体化疗有效率为72.8%(75/103),联合紫杉类为主化疗方案的患者(紫杉组,62例)化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蒽环类为主化疗方案的患者(蒽环组,41例)[80.6%(50/62)比61.0%(2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阴性、PR阴性、E—cadherin阴性的患者化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其对应的ER阳性、PR阳性、E—cadherin阳性的患者[83.3%(40/48)比63.6%(35/55)、82.4%(42/51)比63.5%(33/52)、83.8%(31/37)比66.7%(4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组E—cadherin阳性表达的患者化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蒽环组[77.5%(31/40)比50.0%(1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的表达与炎性乳腺癌患者的化疗疗效无相关性(P〉0.05)。结论ER、PR及E—cadherin阴性的患者对IBC患者化疗敏感,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可能是影响IBC患者化疗耐药的重要因素,选择含紫杉类药物联合化疗方案有助于提高E.cadherin阳性IBC患者的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内分泌治疗的影响。方法 用Dako Envision system免疫组化法测定、比较58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 新辅助化疗由于改变部分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肿瘤完全缓解造成ER、PR无法测定及肿瘤重度化疗反应致病理医师判断ER、PR表达困难影响内分泌治疗决策。结论 提倡通过空心穿刺针活检,在化疗前明确乳腺癌患者的ER、PR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抗原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2019年天津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手术前对所有患者均行新辅助化疗,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患者的术前穿刺活检标本和术中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观察化疗前、后患者的ER、PR、HER-2及Ki67抗原阳性表达的变化情况,同时于术后观察相关指标对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影响。结果 75例患者均完成相应方案要求的化疗周期,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化疗后患者的Ki67阳性率26.67%较化疗前的85.33%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后Ki67抗原阴性表达患者的化疗有效率92.73%,显著高于化疗后Ki67抗原阳性表达患者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Ki67抗原的表达情况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疗效,可有效抑制病情,显著减少Ki67抗原的表达,但对患者ER、PR、HER-2表达的影响不明显,因此临床上可考虑将Ki67抗原标记系数作为癌组织分子的有效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Ki67抗原(Ki67)状态与乳腺癌(BC)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20年5月216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进行新辅助化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R、PR、Ki-67,评价疗效,分析ER、PR、Ki-67与疗效的关系。结果总有效率为87.04%(188/216),病理完全缓解(pCR)为15.74%(34/216)。化疗后ER阳性率、PR阴性率增加,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Ki-67阴性率显著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Ki-67状态与新辅助化疗治疗疗效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r=0.632)。ER阴性表达是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pCR的独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Ki-67状态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无明显的联系,ER与其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疗效与ER、PR、HER2表达的关系。方法乳腺癌患者在接受蒽环类方案新辅助化疗前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HER2的表达情况,新辅助化疗3周期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ER和PR阴性表达组47例,有效率为80.85%;其中PCR率为23.40%。ER和(或)PR阳性表达组43例,有效率为60.47%;其中PCR为6.98%。两组有效率及PE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表达组32例,有效率为65.63%;其中PCR率为12.50%。HER2阴性表达组58例,有效率为74.14%;其中PCR率为17.24%。两组有效率及P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受体双阴者可能较单阳或双阳者对蒽环类方案化疗的敏感性更高。尤其是激素受体双阴者的PCR率明显高于单阳或双阳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组织中CerbB-2的表达及与ER、PR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对笔者所在医院100例维族乳腺癌组织进行CerbB-2及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测定,分析它们之间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CerbB-2阳性表达者占34%,ER、PR阳性率分别为52%、50%,CerbB-2阳性牢在ER阳性组为19.2%,在ER阴性组为50%(P=0.0012,r=-0.325),CerbB-2阳性率在PR阳性组为16%,在PR阴性组为52%(P=0.0001,r=-0.38);CerbB-2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与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呈负相关(P〈0.01),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维吾尔族乳腺癌组织CerbB-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及临床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是预后较差的指标,CerbB-2的表达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CerbB-2是判断维吾尔族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联合检测CerbB-2、ER和PR可以指导临床综合治疗,评判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ER、PR、C—erbB-2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ER、PR、C—erbB-2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的阳性表达率(58.5%、71.7%、41.5%)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36.O%、38.0%、20.0%)和甲状腺正常组织(4.0%、8.0%、4.0%)(P〈0.05)。甲状腺癌患者中年龄〈40岁组ER、PR阳性率(76.5%、91.2%)远高于≥40岁年龄组(26.3%、36.8%),女性ER、PR阳性率(69.8%、83.7%)高于男性(10%、20%);乳头状癌阳性率远高于其它分型(P〈0.05)。ER、PR在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C—erbB-2的表达无淋巴结转移者远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C—erbB-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癌、甲状腺瘤、甲状腺正常组织中均可检测到ER.PR、C—erbB-2的阳性表达,以甲状腺癌最高,提示女性激素可能是诱发甲状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ER、PR、C—erbB-2在乳头状癌阳性率远高于其它分型,提示乳头状癌可能是女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在甲状腺癌中,ER、PR与C—erbB-2的表达呈负相关。联合检测ER、PR、C—erbB-2为进一步了解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判断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预后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Epo/Epo—R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对82例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方法检测血红蛋白(Hb)值、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Epo水平和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po—R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82例肿瘤患者的Epo为(18.64±20.42)m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4.96)mU/ml(P〈0.05)。Epo水平和Hb值之间相关分析r=-0.5259(P〈0.001)。(2)有贫血患者的Epo水平明显高于无贫血患者和对照组,而无贫血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3)贫血和无贫血患者的Epo—R分别为(51.69±28.70)%和(43.47±19.84)%(P〉0.05);贫血和无贫血患者的MVD分别为28.31±8.07和32.00±7.66(P〉0.05)。(4)Epo-R的表达与Epo水平和Hb值的高低无关;肿瘤血管的生成与Epo-R的表达和Epo水平、Hb值均不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的Epo水平明显增高,并与Hb值呈负相关;Epo-R和MVD的表达与患者有无贫血无关:肿瘤血管的生成与Epo-R的表达和Epo水平、Hb值均不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能量多普勒血流信号平均密度(MCVD)与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测乳腺癌肿块内MCVD。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乳腺癌中VEGF-C的表达,并用CD34标记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计算乳腺癌肿块内MVD。结果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乳腺结节样增生组织(P〈0.01),乳腺癌肿块中MVD、MCVD明显增高(P〈0.01),VEGF-C表达强度与MVD呈正相关(P〈0.01),MVD与MCVD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管生成是与VEGF-C表达密切相关,通过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与MVD、VEGF-C检测结合,能很好地评估乳腺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