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门诊不孕妇女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及合并感染情况。方法用湿片法进行阴道分泌物及细菌性阴道病(BV)检查;革兰氏染色法检查G-双球菌;用Unipath有限公司沙眼衣原体检测试剂合(免疫层析法)进行衣原体检测;用江门市凯林贸易有限公司支原体选择鉴定培养基进行支原体检测。结果1200例不孕妇女中,其阴道分泌物假丝酵母菌阳性65例,阳性率5.42%;阴道毛滴虫阳性2例,阳性率0.17%;细菌性阴道病(BV)187例,阳性率15.58%;G-双球菌16例,阳性率1.33%。衣原体、支原体阳性共322例,总感染率为26.83%。主要的混合感染:假丝酵母菌+BV:14例(1.17%);UU+BV:11例(0.92%);UU+CT:9例(0.75%)。假丝酵母菌+UU:9例(0.75%)。结论不孕妇女阴道分泌物的病原体构成复杂,UU、CT、BV、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为主要病原体、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健康妇女阴道感染情况。方法用KOH湿片法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及细菌性阴道病(Bv)检查。结果1500例妇女中:阴道清洁度异常比例45.07%;假丝酵母菌阳性52例,阳性率3.47%;阴道毛滴虫阳性3例,阳性率0.20%;细菌性阴道病(BV)66例,阳性率4.40%;假丝酵母菌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V)12例(0.80%)。结论现阶段妇女阴道感染情况不容乐观,有必要定期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门诊不孕妇女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及合并感染情况。方法用湿片法进行阴道分泌物及细菌性阴道病(BV)检查;革兰氏染色法检查G一双球菌;用Unipath有限公司沙眼衣原体检测试剂合(免疫层析法)进行衣原体检测;用江门市凯林贸易有限公司支原体选择鉴定培养基进行支原体检测。结果1200例不孕妇女中,其阴道分泌物假丝酵母菌阳性65例,阳性率5.42%;阴道毛滴虫阳性2例,阳性率0.17%;细菌性阴道病(Bv)187例,阳性率15.58%;G一双球菌16例,阳性率1.33%。衣原体、支原体阳性共322例,总感染率为26.83%。主要的混合感染:假丝酵母菌+BV:14例(1.17%);UU+BV:11例(O.92%);uu+CT:9例(0.75%)。假丝酵母菌+UU:9例(0.75%)。结论不孕妇女阴道分泌物的病原体构成复杂,uu、CT、BV、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为主要病原体、病因。  相似文献   

4.
黄敏  李小毛  王焕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39-1840
目的:了解产后妇女阴道内菌群分布及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用革兰氏染色法检查产后妇女阴道分泌物,并进行Nugent评分。结果:274例产后妇女阴道分泌物未发现假丝酵母菌和滴虫;Nugent评分正常(0~3分)12例(4.38%),临界(4~6分)161例(58.76%),细菌性阴道病(BV)(7~10分)101例(36.86%)。结论:产后妇女阴道分泌物假丝酵母菌和滴虫感染较少见;产后妇女阴道微生态屏障脆弱,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在妇女病普查人群中的患病率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09年12月进行妇女病普查的6 216例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6 216例中有886例符合细菌性阴道病诊断标准,占14.25%。其中阴道分泌物阳性占22.4%,pH>4.5的占68.8%,线索细胞阳性率占100.0%。其中65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检出假丝酵母菌,14例检出滴虫。采用抗厌氧菌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结论: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妇女生殖感染常见疾病之一,应提高认识,及时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探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假丝酵母菌阴道炎(VVC)、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了解发病原因,为社区妇女降低上述阴道炎的患病率作好预防保健工作。方法抽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门诊2006年5月至2006年8月的阴道炎病例共1069例均做白带常规检查查找滴虫、假丝酵母菌的发病情况,其中有925例患者做BV检查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情况。结果1069例阴道炎患者中做白带常规检查发现假丝酵母菌阴道炎者有72例、发病率6.74%,滴虫性阴道炎者有59例、发病率5.52%,在925例患者做BV检测发现BV(+)者120例发病率12.97%。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门诊中发病率最高是细菌性阴道病,其次是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最低是滴虫性阴道炎。  相似文献   

7.
龙聪  熊军  雷鸿斌  明亮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978-3980
目的:了解沙市城乡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细菌性阴道病(BV)与清洁度和年龄的关系.方法:对1 855例妇科门诊疑似阴道炎患者行阴道分泌物常规及BV检测.结果:1 855例患者中,BV单阳性428例,滴虫感染52例,假丝酵母菌属感染289例,BV合并滴虫感染25例,BV合并假丝酵母菌属感染70例,乡镇患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区患者(P<0.05).清洁度Ⅰ~Ⅱ度的BV阳性患者188例,阳性率为18.7%;Ⅲ~Ⅳ度335例,阳性率为39.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段20 ~ 30岁和30 ~40岁的患者分别占BV阳性患者的29.2%和34.8%,与<20岁和>50岁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乡镇妇女较城区妇女阴道炎发病率高,且BV是阴道炎患者的主要病原感染原因.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及BV检测,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阴道的微生态状况,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及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状况。方法对无锡地区妇科门诊2142例、体检中心1885例、住院患者218例育龄妇女采集阴道后穹隆部位的分泌物,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检测,同时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假丝酵母菌属、滴虫。结果妇科门诊患者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分别为19.44%、16.43%和7.19%;体检中心患者发病率分别为8.17%、6.47%和1.91%;住院患者发病率分别为2.75%、1.83%和1.38%;妇科门诊与体检中心、妇科门诊与住院患者的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现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检出率高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且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检出率高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但细菌性阴道病的混合感染以及体检中心与住院患者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门诊应将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属、滴虫列入阴道分泌物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1 025例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检查(包括假丝酵母菌阴道毛滴虫清洁度)及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找出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阴道疾病并加以预防。方法:对乐亭县中医医院1025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分析。结果:通过对1025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结果分析表明:331例为阴道分泌物异常,占检查人数的32.29%,17例为滴虫性阴道炎,61例为假丝酵母菌阴道炎,66例为细菌性阴道病,阴道炎患病率高达14.05%。结论:要加强健康教育,降低阴道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育龄妇女和孕妇阴道内微生态状况。方法:分别取800例育龄妇女和孕妇的阴道分泌物标本,涂片后用革兰染色,显微镜下计数后进行Nugent评分分析。结果:育龄妇女和孕妇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0.4%和8.9%,滴虫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4.6%和1.1%,细菌性阴道病(BV)阳性率分别为33.9%和8.8%,乳酸杆菌的含量分别为63.6%和84.5%,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育龄妇女,孕妇的阴道微生态状况更健康,对假丝酵母菌、滴虫和细菌性阴道病等常规疾病感染的抵抗力更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沉渣分析仪快速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4月本院接收的263例可疑尿路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集患者中段尿分别进行定量尿培养与尿沉渣分析,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与不符合内容。结果:173份尿培养阴性结果和尿沉渣结果中白细胞和细菌两项指标数值完全符合率是77.46%(134/173),白细胞与细菌计数的假阳性率分别是15.03%、7.51%;90份尿培养阳性结果和尿沉渣结果中白细胞和细菌两项指标数值完全符合率是80%(72/90),白细胞与细菌计数的假阴性率分别是8.89%、11.11%。结论:尿沉渣分析仪快速诊断尿路感染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作为可疑尿路感染的初筛方法,但还存在一定假阳性结果,建议各实验室能制定自己医院的白细胞与细菌计数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阴道微生态情况及妊娠合并下生殖道感染的致病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PV)的分布状况,探讨妊娠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环境的改变。方法对1874例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妇女采集阴道分泌物,涂片,湿片检查滴虫、霉菌及清洁度;应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试剂盒行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并监测女性生殖道微生态平衡状态;对存在下生殖道感染的症状体征者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在1874例妊娠期妇女中,存在阴道微生态失调的有1225人(占65.37%);存在下生殖道感染症状体征且病原学检查为阳性者为540人(占28.82%),其中存在1种病原感染者380例,占感染组的70.37%;存在2~3种病原感染者160例,占感染组的29.63%。单纯型下生殖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是解脲支原体(41.58%)、细菌性阴道病(22.11%)、假丝酵母菌(9.74%);混合型下生殖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是解脲支原体(60.00%)、假丝酵母菌(58.13%)、细菌性阴道病(44.38%)。结论妊娠期阴道微生态失调及下生殖道感染发生率较高,妊娠期下生殖道感染以解脲支原体较常见,其次是混合型感染及其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异常妇女不同HPV16感染状态下阴道菌群的特征,并对菌群功能进行预测。  方法  选取2018年1―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门诊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宫颈细胞学异常的132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利用导流杂交法进行HPV感染及分型检测,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16S rDNA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描述阴道菌群特征,并结合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对阴道菌群功能进行分析。  结果  HPV16阳性妇女(59例)Simpson指数低于阴性妇女(73例)(P=0.047),而Shannon指数高于阴性妇女(P=0.036),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NMDS)显示两组Beta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宫颈细胞学异常妇女以及不同HPV16感染状态下均以乳酸杆菌为优势菌,但在HPV16阳性组乳酸杆菌占比降低(57.50%vs.60.69%),加德纳菌属(14.29%vs.13.66%)、嗜胨菌属(4.28%vs.2.99%)等厌氧菌属的构成比增加。在HPV16阴性组中乳酸杆菌属、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等丰度均高于阳性组,而HPV16阳性组中加德纳菌属、解脲脲原体、嗜胨菌属、普雷沃菌属等厌氧菌的丰度则均高于阴性组。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LEfSe)软件分析显示解脲脲原体、嗜胨菌属为HPV16阳性组的特征菌。功能分析显示阴道菌群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代谢层面,在HPV16阳性组以破坏阴道微环境和促进恶性肿瘤发生为主,HPV16阴性组以抑癌作用和糖脂代谢为主。  结论  阴道菌群多样性增加、比例结构改变与HPV16感染密切相关,解脲脲原体、嗜胨菌属可作为HPV16感染的潜在生物标志,HPV16感染状态下阴道菌群可能具有引发阴道微环境紊乱和促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妇女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方法:对268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8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中,生殖系统感染引起的流血110例,占41.04%;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9例,占25.75%;恶性肿瘤50例,占18.66%;宫内节育器20例,占7.46%;子宫肌瘤7例,占2.61%。结论: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中,生殖系统感染引起的出血最多,随年龄增长和出血距绝经年限越长,恶性肿瘤发生率越高,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应及时取出。绝经后妇女应定期体检,以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198例孕前体检和孕产妇分泌物真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的198例在本院接受了孕前体检以及在本院妇产科分娩的孕产妇,观察孕产妇孕前的各项体征以及染病情况,同时观察孕产妇分泌物的真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以及孕产妇阴道感染状况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198例孕产妇孕前体检结果显示生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最高,其次为乳腺疾病,其他疾病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将孕产妇分泌物进行化验分析显示其真菌感染率为31.82%,孕产妇的阴道pH值越高,则发生感染的几率越大;发生了阴道感染的孕产妇其新生儿眼分泌物的感染状况较为严重,羊水和胎盘的感染率较低。结论经过本次实验观察孕产妇孕前携带疾病的情况不容乐观,孕产妇分泌物化验结果其真菌病原菌种类多样,且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不同的病原菌呈现出了不同的耐药性,且会受到孕产妇阴道p H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下降致医院感染调查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白细胞下降致医院感染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102例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对其中白细胞<1.0×109/L的37例患者,分析其出现的医院感染症状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骨髓抑制白细胞<1.0×109/L医院感染率为43.2%,呼吸道感染占56.2%;检出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50.0%;革兰阳性菌占31.3%;真菌占18.7%.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白细胞下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医护人员应采用合理预防感染的措施,以便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引起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调查2004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所有剖宫产产妇1680例的临床资料,将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观察组,无切17感染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相关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1680例剖宫产产妇中发生切口感染40例,切口感染率2.38%(40/168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妇BMI高、产科干预多、腹部手术比例高、手术时间长、白细胞总数多、主刀工作年资低(P〈0.05)。结论剖宫产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存在于整个围手术期,是多环节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应指导孕妇控制BMI在合理范围内,避免不必要的阴查和肛诊.有腹部手术史切口位置要正确,缩短手术时间,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提高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