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循证综合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菌(MDROs)中的作用。方法 2013年1-3月ICU执行传统的物体表面清洁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科按常规监测,不作反馈;2013年4月-2014年3月制定有循证依据的干预措施指导临床进行日常环境清洁消毒工作,使用荧光标记、拭子培养监测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质量,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持续提高病区的环境卫生清洁质量。结果 通过持续干预,物体表面荧光标记清除率改善明显(P<0.05),由干预前的39.17%上升至72.03%,其中医疗设备物体表面、高频接触卫生表面荧光标记清除率分别上升36.13%、33.81%;MDROs感染患者床单位终末消毒后MDROs阳性率从干预前的4.12%下降至1.08%,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Os每千住院日分离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ICU建立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医院环境清洁策略和制度,并应用到实践中,可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s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集束化管理措施对减少重症监护病房(ICU)物体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的效果,以寻找提高ICU物体表面清洁程度,降低多药耐药菌感染风险的有效可行的方式。方法于2014年7-9月在ICU实施一系列集束化管理措施,在干预前、后的物体表面各采样270份并进行培养,比较MRSA和CRAB物体表面检出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采集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样本540份,除呼吸内科ICU外,其余科室ICU物体表面MRSA和CRAB检出率较干预前均不同程度下降;采取集束化策略可显著降低ICU内MRSA和CRAB检出阳性率,其中,MRSA检出阳性率由干预前的13.70%下降至干预后的7.03%,CRAB由9.26%下降至4.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此期间多药耐药菌感染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在ICU采取集束化综合管理方案能有效降低物体表面MRSA和CRAB的污染,有利于多药耐药菌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二氧化氯溶液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环境多药耐药菌(MDROs)的清洁消毒效果。方法 2019年2-3月RICU环境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清洁消毒,设为含氯消毒剂组;2019年4-12月RICU环境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液制取设备制备的80~100 mg/L二氧化氯溶液进行清洁消毒,并对MDROs患者周围环境增加一次消毒,设为二氧化氯组;对两组环境物体表面和地面采样进行细菌检测分析,研究二氧化氯溶液对RICU环境多药耐药菌的清洁消毒效果。结果 二氧化氯组患者周围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和地面细菌检出率低于含氯消毒剂组(P<0.001);医护办公区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细菌检出率也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两组环境中检出的MDROs以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CRAB)为主,与患者检出的MDROs基本一致。结论 二氧化氯消毒液制取设备操作简便,能提高保洁人员使用的依从性,制备的80~100 mg/L二氧化氯溶液对环境表面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强化清洁消毒可降低MDROs患者周围环境细菌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东省多中心ICU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趋势,为完善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9月山东省5所三级综合医院ICU的4 300例住院患者进行多药耐药菌目标性监测,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DROs总检出率为23.43%,以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居高,分别为54.89%、35.06%,408例次MDROs感染中,医院感染率为4.39‰,社区感染率为41.63‰,在各MDROs中,以CRAB医院感染率和社区感染率最高为2.94‰和26.36‰;干预前后各病原菌中无VRE检出,干预后总体MDROs、CRAB检出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MDROs医院感染率、社区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但干预前后医院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社区感染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药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采取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能有效降低MDROs的检出率及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ICU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质量,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的效果,以预防多药耐药菌的传播。方法 2013年6月-2016年7月对某三级医院ICU医务人员手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各类仪器面板及表面,各类台面,门把手,电脑鼠标及键盘等)的清洁消毒效果进行采样监测,2015年1月起依据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数据,在ICU实行集束化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采用集束化干预后,ICU物体表面ATP生物荧光检测合格率由20.8%提高至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采样147份标本,ATP读数以<100RLU/100cm2为洁净度合格标准,按环境物体表面类型分类,各类仪器面板及表面合格率33.3%,各类台面52.4%,门把手33.3%,电脑鼠标及键盘15.5%,电话机0,其他表面38.5%,四类物体表面洁净度最差的前3位采样点数据范围为377~9740RLU/100cm2。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监测数据显示,集束化干预在ICU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但整体清洁效果仍不理想,是医院感染管理和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的重要隐患,应加强常规清洁消毒工作,提高环境物体表面整体洁净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杭州市部分医院ICU不同类型的高频接触环境表面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的污染情况,为医院重点部门环境清洁卫生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所教学医院的ICU,确定10类高频接触表面,采用无菌棉签采样,现场直接接种至MRSA显色培养基上,进行MRSA培养、分离,可疑菌株采用PCR技术扩增nuc和mecA基因鉴定。结果共采集3所医院的ICU高频接触表面样本101份,显色培养基上生长的可疑菌落73株,经PCR鉴定为MRSA的有35株,符合率为47.9%;10类高频接触表面均分离到MRSA,检出率在25.0%~48.1%,平均检出率为34.7%,3所医院ICU的MRS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类高频接触的表面中,MRSA检出率较高的环境表面为呼吸机、床边桌、床栏,分别为64.3%、50.0%和46.7%。结论杭州市ICU内高频接触环境表面MRSA污染程度较高,应高度重视医院内ICU等重点部门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消除MRSA院内传播的隐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质量管理在多药耐药菌控制中的作用,以提高医疗质量。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ICU 1 297例住院患者的多药耐药菌检出结果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5月-2014年2月住院患者594例设为干预前组,2014年3-12月住院患者703例设为干预后组,由责任护士负责组内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消毒,并规范消毒方法和消毒质量的督查,比较两组的消毒质量和多药耐药菌检出结果。结果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质量在干预前后合格率分别为80.3%和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目标性病原菌监测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分别为77.9%和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患者目标性病原菌监测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在干预前后分别为45.2%和26.3%,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和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并规范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质量管理,能有效控制多药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5):343-345
目的了解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高频接触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s,MRSA)污染情况,为医院环境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3~5月,选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综合ICU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并确定12类高频接触表面为MRSA监测的部位,采用无菌棉签涂抹采样,现场直接接种至MRSA显色培养基,采用葡萄球菌鉴定试剂盒及PCR扩增mecA基因鉴定MRSA。结果采集综合ICU高频接触表面样本100份,MRSA阳性率为14.00%,12类高频接触表面中有8类表面(66.67%)检出目标细菌;采集NICU样本100份,MRSA阳性率为16.00%,12类高频接触表面中有9类(75.00%)表面检出目标细菌。两类ICU的MRS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7,P=0.692);ICU和NICU的电脑键盘均为MRSA检出率最高部位。结论应高度关注ICU病房高频接触表面的MRSA污染,尤其应关注电脑键盘等表面结构较为复杂的物品表面的清洁与消毒,为患者提供清洁而安全的诊疗环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菌环境筛查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物体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效果。方法 2018年9—11月为基线调查期;2018年12月—2019年8月为干预期,干预期每季度进行常规筛查,及时反馈,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及相关知识培训;比较干预前后环境物体表面MRSA、CRAB的检出情况。结果 基线调查共采集标本896份,干预后共采集标本2 880份,其中MRSA检出率由18.08%下降至0,CRAB检出率由4.46%下降至0.83%;基线调查时住院患者MRSA、CRAB检出率分别为48.86%、36.08%,干预后住院患者MRSA、CRAB检出率分别为37.42%、27.27%;干预前后环境物体表面、住院患者的MRSA、CRAB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季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环境中检出MRSA、CRAB最常见的位置分别为:床周地面(34/168,20.24%)、头部垫巾(19/168,11.31%)、呼吸机面板(13/168,7.74%)、床头柜(12/168,7.14%)、吊塔(12/168,7.14%)。基线调查时呼吸内科ICU MRSA、CRAB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75.00%(24/32)、25.00%(8/32),干预后呼吸内科ICU未检出MRSA,CRAB检出率干预后为3.13%(3/96)。结论 对重点部门进行常规多重耐药菌环境筛查可以有效降低ICU物体表面多重耐药菌的定植,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某三级甲等医院针对重症监护病房高频接触表面进行环境清洁干预研究,评价干预措施有效性,为选择合适的物体表面消毒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人员培训、制度改善、监督和反馈、调整清洁消毒方式等措施进行干预,以三磷酸腺苷(ATP)计数和细菌菌落总数评价干预前后ICU高频接触表面环境清洁度,对比干预前后及不同时间点清洁度指标,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清洁前高频接触表面ATP和菌落计数合格率分别为50.00%和61.67%;干预期1和干预期2清洁前和清洁后2h的ATP和菌落计数合格率均高于基线期(P0.05),干预期2清洁后4h高频接触表面ATP合格率高于基线期和干预期1(P0.05),其菌落计数合格率高于基线期(P0.05),但与干预期1无差异。结论环境清洁干预手段对提高环境物表清洁效果作用较好,使用一次性消毒湿巾能够有效提高重症监护病房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有机负载去除率和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1.
调查研究了新疆军区驻乌鲁木齐市部队在用血压计、血压表的使用状况。依据《JJG270—2008血压计和血压表检定规程》对该部队的605台血压计、血压表进行检定,结果表明示值误差超差、气密性不符合要求以及袖带破损是造成血压计、血压表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为血压计、血压表的正确使用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医生对《条例》的认知和评价,以及由此对医疗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样100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57.9%的医生认为《条例》的鉴定程序较《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合理;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条例》公布后,工作压力加大,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行为增加;调查结果与医院等、职称、年龄、学历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条例》的学习和正确理解,认真执行《条例》,积极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对112例腹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按1985年美国生育协会修订的内异症分期标准(r-AFS)进行分期,并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分离粘连、异位病灶电凝,Ⅲ、Ⅳ期患者术后加用孕三烯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112例均在腹腔镜下手术,随访1~2年,近期有效率100%,复发8例,复发率7.14%(8/112),38例合并不孕者妊娠21例,妊娠率55.3%(21/38)。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用于检查、治疗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自我管理方法教育模式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糖尿病自我管理不同教育方式在城乡社区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小组集中授课(分为专业人员授课组、非专业人员授课组、社区教育组3种模式)和专业人员随访相结合对教育对象进行2型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结果(1)在城市社区专业人员授课组和非专业人员授课组的教育效果好于社区宣传组,专业人员授课组与非专业人员授课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农村社区专业人员授课组与非专业人员授课组、专业人员授课组与社区宣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专业人员授课组与社区宣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城市社区以小组授课(专业、非专业人员授课)的模式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效果较好。糖尿病自我管理的3种教育模式在农村的应用效果应控制好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17.
野生山葡多酚对小鼠组织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研究野生山葡萄多酚类物质 (PVA)对小鼠组织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TBA法、NBT法和荧光法 ,分别测定小鼠心、肝、肾、脑组织中MDA含量、SOD活性及脂褐质含量。结果 PVA( 2 0 0、40 0mg/kg·d× 30d)显著降低 ,以上各组织MDA及脂褐质的含量 (P <0 0 5 ) ,PVA( 40 0mg/kg·d× 30d)极显著提高心、脑组织SOD活性和降低心、脑组织脂褐质及MDA含量 (P <0 0 1)。结论 PVA能有效地提高机体组织抗氧化能力 ,防止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8.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长期过量摄入可引起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高氟对软骨造成损伤,如软骨细胞坏死、软骨基质合成异常、酶活性降低等。本文从信号通路、氧自由基、细胞凋亡等方面,阐述氟对软骨损伤的作用机制,为氟中毒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特定的受众群体优势、传播优势和价格优势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学术类期刊所拥有的广告价值,并从改变办刊理念、注重成果转化、缩短出版周期和注重装帧效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学术类期刊实现广告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甲基汞对脑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代谢转运有着一定影响,可造成突触间隙谷氨酸浓度过高,引起神经毒性。该文从甲基汞对谷氨酸代谢转运相关酶、谷氨酸受体、谷氨酸转运体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