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腺样体切除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连续收治的10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患者,所有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都行了鼓膜切开置通气管,其中伴腺样体切除者74例,未行腺样体切除者26例,术后均随访了3个月.结果 ①腺样体切除者74例,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有148耳,术后3个月内脱管和复发有27耳(18.24%).②腺样体未切除26例合并分泌性中耳炎26耳,术后3个月内脱管和复发17耳(65.38%).③腺样体未切除复发的17耳有8耳(8例患儿)接受2次手术,无论腺样体大小全部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无一耳复发.结论 对患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无论腺样体大小与否都一并切除,可有效控制分泌性中耳炎术后复发,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并探讨腺样体切除同期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40例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鼻内镜下经口行腺样体切除,同期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跟踪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40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55耳听力恢复正常,声导抗检查正常.结论 腺样体切除同期鼓膜置管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连续收治的10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患者,所有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都行了鼓膜切开置通气管,其中伴腺样体切除者74例,未行腺样体切除者26例,术后均随访了3个月。结果①腺样体切除者74例,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有148耳,术后3个月内脱管和复发有27耳(18.24%)。②腺样体未切除26例合并分泌性中耳炎26耳,术后3个月内脱管和复发17耳(65.38%)。③腺样体未切除复发的17耳有8耳(8例患儿)接受2次手术,无论腺样体大小全部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无一耳复发。结论对患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无论腺样体大小与否都一并切除,可有效控制分泌性中耳炎术后复发,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对其临床资料与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选患儿中111例(37.0%)存在腺样体肥大,75例(25.0%)合并鼻窦炎,63例(21.0%)变应原检测呈阳性,51例(17.0%)合并衣原体或支原体、病毒、细菌感染。根据其症状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可采取置管或鼓膜切开治疗,300例(586耳)患儿中无效17耳,好转76耳,治愈493耳,总有效率达到97.6%。结论儿童患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因素包括衣原体或支原体、病毒、细菌感染以及变态反应疾病、鼻窦炎和腺样体肥大等,在临床上医生需要对这些症状加以重视,积极采取相应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疗效的影响因素、并发症的产生及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40例(75耳)4~6岁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记录治疗效果和相关因素,术后定期复查,观察并治疗其并发症。结果:病理、留管时间、置管时是否有中耳积液流出、中耳积液性质、腺样体制刮除术与鼓膜置管后疗效相关。耳溢液是鼓膜置管术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声阻抗呈B型曲线、语言频率平均骨气导间距>25dB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尽早采用鼓膜置管术,伴有腺样体肥大的患者应同时行腺样体刮除术,尽量留管4个月以上,可明显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防止术后感染,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可明显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楼雪玲 《药物与人》2014,(2S):46-46
目的:分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50例(94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鼓膜置管处理,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纯音听力皆有提高,但组间听阈提高幅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在中耳积液时间、复发耳数与感染耳数等方面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采取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中耳积液时间明显缩短,同时复发与感染较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6,(2):195-196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采用腺样体切除术与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接诊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50例(260耳),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130耳)。对照组采用单纯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感染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和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中耳积液时间和听阈提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与腺样体切除术联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上腺样体也被称作咽扁桃体,以解剖学角度而言为咽淋巴内环的组成部分,处在鼻咽顶后壁中线的位置.一般腺样体发育在6~7岁间最大,在步入青春期后开始慢慢萎缩,成人消失.若是腺样体发生肥大,会对鼻咽部造成阻塞,对咽鼓管咽口产生压迫,进而使分泌性中耳炎(OME)得以并发.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群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为儿童致聋的一种危险疾病[1].最近一段时间我科对患有小儿慢性OME者给予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切除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腺样体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它可引起耳、鼻、喉等下呼吸道症状,近既年,由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睡眠打鼾的病例逐渐增多,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危害引起人们的重视。我科2006年到2013年12月在全身麻醉下经口行腺样体肥大切除术3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浅谈此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0.
田文凤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463-446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小儿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小儿急性中耳炎患儿80例(94耳),将80例患儿分为两组,一组40例(50耳)为治疗组,另一组40例(44耳)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加鼻内镜下同期行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有效率为77.2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率低,复发率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细胞)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耳积液中的表达及与腺样体肥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124例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作为中耳炎组,另外选取同期于该院耳鼻喉科行健康检查的85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取健康组儿童外周血及中耳炎组患儿外周血、耳积液,分析sIL-2R、Tregs细胞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耳积液中的表达水平及与腺样体肥大的关系。结果 sIL-2R、Tregs细胞在中耳炎组患儿外周血、耳积液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在健康组儿童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L-2R、Tregs细胞在中耳炎组患儿耳积液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在中耳炎组儿童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L-2R、Tregs细胞在中耳炎组患儿黏液性耳积液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在中耳炎组患儿浆液性耳积液中的表达水平(P0.05)。sIL-2R、Tregs细胞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耳积液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耳积液中的表达水平(P0.05)。sIL-2R、Tregs细胞在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耳积液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在腺样体正常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耳积液中的表达水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IL-2R、Tregs细胞之间呈正相关(r=0.285,P=0.001)。与sIL-2R、Tregs细胞单项预测相比,两项联合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的预测价值较高(P0.05)。结论 sIL-2R、Tregs细胞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耳积液中的表达水平升高,且与腺样体肥大相关,两项联合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的预测价值较高,可用于临床此病合并腺样体肥大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取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鼓膜置管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3,P0.05),实验组1年后复发率为11.4%,对照组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7,P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显著,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8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进行临床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2月2012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80例,将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将采用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40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单纯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的4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从一般资料分析、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中,两组平均年龄无差异,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过程中,研究组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成功率为95.00%,对照组成功率为70.00%。且研究组治疗后的复发及感染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具有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后不同疾病复发情况的中耳炎患儿临床特征、治疗相关指征及与疾病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3年2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共128例,根据患儿是否在治疗后出现疾病复发将患儿划分为复发组(30例)及未复发组(98例)。对比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被动吸烟史、是否存在张口呼吸、脓涕、睡眠打鼾等一般临床资料及伴随症状;是否存在鼻腔结构异常、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既往上呼吸道感染及腺样体肥大等耳鼻喉相关病史;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治疗后疾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患儿被动吸烟史率(73.33%vs.48.98%)、脓涕发生率(60.00%vs.38.78%)及张口呼吸发生率(66.67%vs.41.84%)显著高于未复发组患儿(P<0.05);复发组患儿的慢性鼻炎发生率(46.67%vs.26.53%)、过敏性鼻炎发生率(43.33%vs.24.49%)、慢性鼻窦炎发生率(43.33%vs.22.45%)、既往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50.00%vs.29.59%)及腺样体肥大发生率(56.67%vs.33.67%)显著高于未复发组患儿(P<0.05);复发组患儿平均CRP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患儿(8.74±1.43 vs.8.13±1.41,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治疗后疾病复发与患儿存在被动吸烟史、脓涕、张口呼吸、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既往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及血清CRP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0.207、0.181、0.211、0.184、0.176、0.198、0.182、0.200、0.183,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存在被动吸烟史、脓涕、张口呼吸、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既往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及血清CRP水平升高是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治疗后疾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2.865、2.368、2.780、2.423、2.642、2.379、2.576、1.385,均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治疗后复发与患儿既往耳鼻喉相关病史、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等具有相关性,针对不同临床特征的患儿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有利于降低分泌性中耳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咽鼓管吹张术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上的优劣及改进方法。方法将9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视监视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联合注药)48例及对照组(波氏球法咽鼓管吹张)44例,治疗后3个月后复查比较。结果3个月后复查治疗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8例,治疗组复发1病例改为鼓膜置管,对照组复发8例中,5例先后改为电视监视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联合注药后好转,3例改为鼓膜置管。两组4例因鼻咽咽121黏膜瘢痕而改为鼓膜置管。结论电视监视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联合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视野清楚,操作简便,创伤小的特点,避免了盲目性,是传统方法无法做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学龄前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医院收治的82例分泌性中耳炎学龄前儿童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非分泌性中耳炎学龄前儿童8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病历进行查阅,统计患儿年龄、腺样体肥大、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咽鼓管功能障碍、鼻腔结构异常及胃食管反流等情况,采用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对学龄前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宽频声导抗测试中,宽频峰压下宽频声能吸收率曲线图更接近“倒V”型,且非分泌性中耳炎学龄前儿童声能吸收率在各频率均高于分泌性中耳炎学龄前儿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泌性中耳炎与年龄、腺样体肥大、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及过敏性鼻炎相关(均P<0.05);与性别、慢性鼻窦炎、胃食管反流及鼻腔结构异常无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咽鼓管功能障碍及腺样体肥大是学龄前儿童分泌性耳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3.941、3.478、...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从2003年8月~2005年2月160例因腺样体肥大入院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行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并结合药物及其他辅助治疗,术后患儿经每周复查1次,1月后每半年复查1次,共随访1年,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率为92.5%,有效率为96.9%。结论: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不能在直视下进行,手术切除增生组织的范围、深度不能确切保证,传统手术切除腺样体组织时,刮除咽后壁组织过深,术后瘢痕挛缩,影响咽部血液及淋巴回流,从而引起局部组织肿胀、充血,以至增生肥大,也是此病术后复发的原因之一。因此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刘飞  史保轩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63-2464,2470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患儿分为两组,35例患儿行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观察组);33例患儿单纯行鼓膜置管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和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年,观察组复发2例,感染2例,复发率和感染率均为5.71%;对照组复发6例,感染4例,复发率为18.18%,感染率为12.12%。两组的复发率和感染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良好,复发率和感染率低,是一种有效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治疗方法,对听力改善具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方义海 《中国保健》2006,14(8):131-131
目的探讨CT检查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1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表现及CT特点.结果CT表现为全部病例均有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增厚伴鼻咽腔通气道狭窄,其中合并副鼻窦炎25例;合并分泌性中耳炎21例,其中17例同时伴有副鼻窦炎.结论CT检查不仅可以临床确诊儿童腺样体肥大并明确其病变范围及合并症,而且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患儿发育障碍和听力受损.  相似文献   

20.
正腺样体是鼻咽部的淋巴组织,位于鼻咽部顶壁和后壁交界处。因为藏得很靠内,正常情况下张口或者从鼻孔看是看不到的。腺样体上面有鼻窦和中耳通道的开口。当发生感染时,腺样体会肿大堵塞鼻窦或中耳开口,引起鼻窦或者中耳炎症。鼻窦炎、中耳感染常会持续反复,反过来影响腺样体,导致持续分泌黏液、肥大。如果腺样体过度肥大,会把鼻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