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瑞涓;林渝;谭世桥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22,18(03):255-261
富血小板血浆(PRP)是人自体全血经离心后获得的血小板浓缩物,含有大量生长因子及蛋白质。PRP因其有助于组织再生、伤口愈合、瘢痕修复等作用,在骨科、皮肤科、口腔颌面外科、整形美容科等领域应用广泛,而在妇科领域应用迄今相对较少。最新研究结果显示,PRP具有促进子宫内膜和卵泡生长作用,在治疗薄型子宫内膜(TE)、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ER)、恢复卵巢功能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并为多种妇科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手段。笔者拟就PRP的制备及分类、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前景展望等最新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朱会会;李慕白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5,(2):70-72+81
<正>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TE)是指子宫内膜厚度不足,月经周期正常但月经量过少,妊娠率及活胎率下降。通常认为取卵日、新鲜体外受精周期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或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启动黄体酮日子宫内膜厚度<7 mm为TE[1]。TE与妊娠结局存在相关性,研究表明子宫内膜≤6 mm的妇女妊娠率仅为29.43%[2]。 相似文献
3.
李丽斐;张克樊;张学红;李天琦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21,41(05):398-401
胚胎着床和妊娠的维持是多因素参与且相互影响的过程。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是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提高内膜容受性的方法主要有宫腔搔刮、各种药物宫腔灌注、封闭抗体治疗及针灸等,治疗后受益有限。近年来有研究采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宫腔灌注的治疗方法试图对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进行调节,受到众多关注。本文对PRP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及未来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富血小板血浆(PRP)是一种高浓度血小板血浆,被应用于临床多个学科,本文旨在总结和评价PRP在生殖医学领域的作用,包括薄型子宫内膜、反复着床失败(RIF)、慢性子宫内膜炎和卵巢功能低下等方面,期望为PRP在生殖领域的临床治疗及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骨折在经过治疗后,能在一定时间内愈合,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延迟愈合或骨不连。骨不连是一种慢性疾病,表现为疼痛、功能障碍和社会心理障碍,骨不连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增加死亡风险。目前,临床对于骨不连的治疗仍然以自体松质骨移植为主要方法,但术后并发症约有10%~30%,且提供的骨量有限。因此,需要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高骨不连的疗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近些年在软骨损伤的修复、骨折愈合、肌腱韧带损伤的治疗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对组织的自我修复及再生疗效显著。PRP源于患者自身,不会增加输血相关传染病和产生免疫反应的风险;同时,获取方便、制备简单。目前,PRP治疗骨不连的动物实验较多但临床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PRP促进骨愈合的机制及骨折的愈合过程进行简要概括,以期为临床使用PRP治疗骨不连及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倩;冯颖;祝红娟;高宏;毕会阳 《中国研究型医院》2022,9(02):61-64
创面修复是指由于致伤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组织受损后,通过再生、修复、重建受损组织的病理生理过程。富血小板血浆(PRP)中含有极其丰富的高浓缩性血小板以及少量的白细胞和纤维蛋白,能够利用机体各种生物功能,调节创面组织内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和细胞的生长与转移,进而加快推进创面愈合。本文中,就PRP促进各类创面修复的机制与临床实践进行综述,为PRP在创面修复应用中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8.
沈明虹;吕承晓;段华;孙敏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22,42(05):524-527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富含血小板的血浆浓缩物,是近年来组织再生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PRP可释放大量的生物活性因子,能够有效促进组织的再生修复。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导致的子宫内膜损伤性疾病,可引起月经异常、不孕及反复流产等,严重危害育龄妇女的生殖和生理功能,而且现有治疗措施无法确切实现子宫内膜的再生修复。因此,近年来的研究对PRP在IUA子宫内膜再生修复中的作用进行新探索,显示PRP可有效促进子宫内膜的再生修复。本文将从RPP促进组织再生修复的机制、应用现状及其在IUA子宫内膜再生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从全血离心提取的浓缩物,其血小板浓度是循环血清血小板浓度的7倍,富含大量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其中一些因子可通过诱导趋化性、细胞迁移和分化来促进组织愈合和再生。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女性卵巢内存留卵子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女性生育潜能的重要标志。基于目前国内外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探讨PRP通过促进卵巢血管的生成、减少颗粒细胞凋亡和卵泡的闭锁、促进卵丘扩张、增加线粒体活性途径及促进卵母细胞发育对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以期为PRP对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女性行辅助生殖助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最常用方法,但术后粘连复发率高,妊娠结局不理想,因此术后常需联合辅助治疗措施改善预后.传统辅助治疗措施主要包括物理屏障以及口服或局部应用药物等,其中宫内放置Foley导管常与口服雌激素联合应用,因其疗效稳定、性价比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已久.近年来以生物制剂和生物材料为基础的多种新型... 相似文献
12.
唐智华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1,30(3):237-239
胚胎植入需要囊胚与子宫内膜同步发育,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容受性在植入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近年研究发现,许多细胞因子、酶类等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密切相关.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目前公认的一种调节免疫反应的多功能细胞因子.研究发现,MIF可影响... 相似文献
13.
顾娟;孙擎擎;胡方方;曹义娟;祁玉娟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23,19(05):582-587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ERA)对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231例胚胎RIF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71例接受ERA的RIF患者,根据ERA结果分别纳入种植窗(WOI)位移组( n=68,发生WOI位移)及WOI正常组( n=103,WOI未发生位移);将拒绝进行ERA的60例RIF患者纳入对照组。WOI位移组中,根据患者ERA检测的WOI结果,确定其采取个体化胚胎移植(pET)时间;另2组患者按照内膜转化日后3 d或者5 d进行卵裂期或者囊胚期ET。采用方差分析及 χ 2检验,对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ET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经本院生殖伦理委员会通过(审批文号:XZZXYY-SZZX-20170918-002),并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结果 ①本组171例接受ERA的RIF患者中,WOI位移率为39.8%(68/171),其中WOI推后者占98.5%(67/68)。②3组患者卵裂期和囊胚期平均移植胚胎数目和流产率分别比较,以及囊胚期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③WOI位移组卵裂期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9.7%、50.0%,均分别高于WOI正常组的20.8%、29.0%和对照组的17.3%、25.0%,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 2=4.06、 P=0.044, χ 2=4.70、 P=0.030; χ 2=4.40、 P=0.036, χ 2=4.76、 P=0.029)。④WOI位移组囊胚期胚胎种植率为42.1%,分别高于WOI正常组的19.1%和对照组的20.5%,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 2=7.50、 P=0.006; χ 2=4.51、 P=0.034)。 结论 对于胚胎RIF患者,采取ERA后的pET方案,可改善其IVF-ET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王丽;王月莺;周芬;郭宇堃;魏丽娜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23,19(06):629-635
相较于辅助生殖技术(ART)领域采用的传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近年新兴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具有以下更符合女性生理过程的优势。①缩短不孕患者ART治疗周期;②减少ART不孕患者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用量;③无GnRH-a降调节导致的低雌激素水平发生;④显著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⑤显著降低周期取消率等。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采取GnRH-a或GnRH-A方案进行ART治疗的不孕患者,在新鲜胚胎(3 d胚)移植周期中,采取GnRH-A方案,较采取GnRH-a方案不孕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低,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在冷冻胚胎移植周期中,则采取上述2种方案者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这表明,新鲜胚胎移植周期采取GnRH-A方案治疗的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率较低,可能是GnRH-A方案对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产生不利影响,而并非影响卵子质量和胚胎发育的缘故,而对GnRH-A可能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推测,迄今尚无定论。笔者拟就GnRH-A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女性的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相关免疫细胞功能及数量影响与其对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影响4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揭示GnRH-A方案导致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足的机制,从而发现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足的新靶点,提高采取GnRH-A方案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为优化GnRH-A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ERA)对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231例胚胎RIF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71例接受ERA的RIF患者,根据ERA结果分别纳入种植窗(WOI)位移组(n=68,发生WOI位移)及WOI正常组(n=103,WOI未发生位移);将拒绝进行ERA的60例RIF患者纳入对照组。WOI位移组中,根据患者ERA检测的WOI结果,确定其采取个体化胚胎移植(pET)时间;另2组患者按照内膜转化日后3 d或者5 d进行卵裂期或者囊胚期ET。采用方差分析及χ2检验,对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ET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经本院生殖伦理委员会通过(审批文号:XZZXYY-SZZX-20170918-002),并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结果①本组171例接受ERA的RIF患者中,WOI位移率为39.8%(68/171),其中WOI推后者占98.5%(67/68)。②3组患者卵裂期和囊胚期平均移植胚胎数目和流产率分别比较,以及囊胚期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WOI位移组卵裂期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9.7%、50.0%,均分别高于WOI正常组的20.8%、29.0%和对照组的17.3%、25.0%,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44,χ2=4.70、P=0.030;χ2=4.40、P=0.036,χ2=4.76、P=0.029)。④WOI位移组囊胚期胚胎种植率为42.1%,分别高于WOI正常组的19.1%和对照组的20.5%,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0、P=0.006;χ2=4.51、P=0.034)。 结论对于胚胎RIF患者,采取ERA后的pET方案,可改善其IVF-ET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