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院前急救人员职业满意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对西安市982名院前急救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现有收入总满意度为59.93%,“是否愿意从事急救工作”总满意度为89.33%,工作状态总满意度为84.24%,人际关系总满意度为95.91%,前途发展总满意度为64.39%,前途担忧总满意度为58.44%。结论院前急救人员职业满意度低,对前途较为担忧;与院前急救人员前途担忧相关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在编情况、职称晋升、学习频率、正常休假及所在区县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影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前急救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庆阳市某主城区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27名卫技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了解卫技人员院前急救能力、培训学习情况等;召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填写本单位的基本情况。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院前急救能力的影响因素。
  结果  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规模尚未完全达标。3家服务中心均未设急诊科,一些常规急救设备尚未充分配备。针对卫技人员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2份,有效回收率96.06%。122名卫技人员中以护理人员为主(占59.1%),学历构成以大专为主(占61.5%),初级职称人数最多(占63.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技人员的学历、职称、年龄、工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过急救专业知识培训的卫技人员占95.0%;所参与的各类培训中,含有急救知识的比率介于86.7%~96.6%。卫技人员对不同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自评结果不同(P < 0.05):对生命体征检测、心肺复苏技术和伤口处理表示“完全掌握”的人数占比相对较多,分别为57.4%、40.2%和34.4%;针对骨折固定技术、急性中毒处理、急救设备运用,表示“未掌握”的人数占比相对较多,分别为27.0%、20.5%和17.2%。对培训需求较高的3项知识技能为急救设备运用(占89.3%)、伤口处理技术(占88.5%)和急性中毒处理(占87.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为社区有必要开展院前急救、参加过急救专题培训可能是“非常胜任院前急救工作”的促进因素(OR=7.576、25.179,P < 0.05)。
  结论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救设施配备不足,卫技人员急救专业能力有待提高。政府需加强主导作用,加强各种形式的急救能力培训,科学规划全市急救医疗资源,稳定基层急救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甘肃省农村居民院前急救现状及需求,为发展农村急救医疗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甘肃省1873名18~60岁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农村居民院前急救知识极为缺乏;农村居民对院前急救知识和急救医疗服务需求迫切;98.88%的调查对象对院前急救医疗现状不满意;当家中出现危急病人时,拨打急救电话者为36.04%,就近找村医者为20.98%,直接送医院者为42.98%。结论农村院前急救现状不容乐观,对院前急救知识和急救医疗服务有较高需求,因此,需向农村居民普及院前急救知识;开展医学科普,改变思想观念并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急救技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急救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急救流程再造在院前急救中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模式,优化院前急救流程,缩短有效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方法对院前急救护理流程进行再造,采用全程无缝隙服务流程,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改进了流程的"瓶颈",使有限的急救资源开放、共享,实现统一的调度和管理。结果急救流程再造后,有利于急救工作标准化管理,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有效急救时间缩短,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较高。结论院前急救实施全程无缝隙服务流程,可提高工作效率及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医疗护理风险,也为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急救培训的现状以及参与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意愿,探讨促进大学生参与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意义与方法,为《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建立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志愿组织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北京市部分高校859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非概率抽样方式中的滚雪球抽样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大学生急救培训与急救医疗服务的参与意愿较高,50.3%的人已经参加过医疗急救培训,93.2%的人表示愿意学习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86.5%的人愿意到急救车上参与院前医疗急救辅助工作,主要的参与动机是学习到的急救技能得到实际的锻炼等,而主要的顾虑是参加急救服务造成的法律风险等。结论大学生群体是值得统筹利用的急救服务人力资源,重视对在校大学生的医疗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急救医疗服务中,对提高我国现场急救水平和全民健康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强院前急救医疗设备管理方法,以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效率。方法:从院前急救医疗设备使用环境、使用人员和使用状态3个方面,分析其使用特点,采用鱼骨图分析法找出造成院前急救医疗设备使用情况不佳的原因;从采购、使用和保障环节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结果:在设备采购环节注重急救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坚固耐用、多功能、一体机、网络化和品牌型号一致性等因素,使急救设备便于使用;加强使用培训、制定操作规程和完善使用记录,使急救人员规范使用急救设备;在保障环节中严验收、勤保养、密检测、配备人员和配置工具,使急救设备随时可用。2020年南京市院前急救出救车次同比上升3.38%,而可视喉镜、心电图仪、心肺复苏机和呼吸机的成功使用次数同比分别上升了11.35%、22.06%、110.14%和36.42%,患者综合满意度得到提升。结论:针对性的院前急救医疗设备管理措施,能够确保医疗设备的性能和状态完好,可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不同国家因地理、政治、文化、语言、历史和医学背景的不同,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模式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分析了不同国家院前急救服务发展概况及现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对国内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现状进行思考。认为我国应该通过完善急救立法、加强部门合作、探索院前急救分级诊疗模式、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智慧医疗院前急救模式、普及公众院前急救知识等措施,大力发展院前急救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西安地区三甲医院的门诊医疗服务满意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西京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市人民医院与西北医院综合门诊的就诊患者,调查其医疗服务满意度情况,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西安地区三甲医院的门诊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果47 582名门诊患者平均年龄(51.32±6.62)岁,门诊医疗服务满意率为89.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OR=3.683)、就诊等待时间≤2 h(OR=5.231)、网络预约挂号方式(OR=5.155)、自助服务便捷(OR=8.801)、医疗流程信息有指示标志(OR=4.558)、与医生交流病情时间充足(OR=7.111)、医生服务态度正向感受(OR=1.347)的西安地区三甲门诊患者医疗服务满意率较高。结论 西安地区三甲医院门诊医疗服务满意度整体评价较高,门诊就诊患者的文化程度、就诊等待时间、挂号方式、自助服务便捷性、医疗流程信息、与医生交流病情时间、医生服务态度等均与医疗服务满意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完善院前急救网络是缩短院前急救响应时间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经纬度坐标定位院前急救医疗的供给方与需求方,运用经纬度直角距离公式计算供需点的距离,并对上海地区院前急救网络的建设现状进行评估,筛选出急救网络薄弱的区域和有待提高急救服务能力的急救分站。建议加强相关区域急救网络建设,并呼吁在法律上给予院前急救事业更多扶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了解杭州萧山区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萧山区2008年l月1日至12月31日全年14 966例院前急救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萧山区院前急救病种中创伤最多(67.45%);年龄段以15~44岁最多(占58.49%);日分布以18点-22点时段为最多;年分布基本保持平稳。结论:萧山区院前急救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通过本次调查研究为萧山区院前急救的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为卫生行政部门拟定更适合萧山区急救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更符合社会需求的急救医疗服务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急救管理,建立并完善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为患者服务。方法总结120急救中心园区急救工作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并有针对性急救医疗服务管理对策。结果主要安全隐患为急救人员急救意识不强、信息提取不清晰、操作技能不熟练等;针对上述问题,应建立并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加强教育与培训,完善紧急救援机制和规范救治工作。结论做好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运行和管理,对提升突发事件医疗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对意外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我院于1997年实施了责任制急救,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一)责任急救的内涵:责任制急救模式即以参加院前急救的医务人员为一急救单元,负责该单元意外伤病人的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后续医疗的全程服务。主要工作有:①实施院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北京市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特征,为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完善院前急救服务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北京急救中心120调度指挥系统急救出车数据,研究2013-2017年北京市120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分析不同年份、性别、年龄的患者疾病谱的差异和不同疾病的时间分布特征。  结果  2013-2017年北京市120院前急救患者共1 643 375人,疾病谱前三位疾病依次为:损伤和中毒(29.63%)、循环系统疾病(18.37%)、神经系统疾病(15.80%),5年间疾病顺位无变化。不同年龄段、性别患者疾病谱有差异。呼叫时间在春、夏、秋、冬季的分别占25.23%、24.97%、25.05%、24.75%,一天中08:00~09:59(12.41%)、12:00~13:59(10.05%)、14:00~15:59(9.91%)呼叫的最多,不同疾病的高发月份和时刻有差异。  结论  近年来北京市院前急救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大,应加强对各年龄段人群尤其是男性外伤的防范和对老年人群慢性疾病突发情况的预防与应对能力,根据不同疾病的呼叫高峰月份和时间段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  相似文献   

14.
我国院前急救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立法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院前急救医疗体系中尚存在急救组织性质与管理体制不明确、急救网络缺乏统一规划、急救模式混乱、急救系统缺乏统一指挥调度、院前急救机构与人员缺乏统一的资质要求、院前急救与院内的衔接机制不明确、对急救对象缺乏分类管理、公民的急救责任和义务没有明确规定等同题,影响到急救医疗服务功能的发挥,必须以法规的方式予以规范。发达国家和国内部分城市的急救立法经验值得借鉴。通过制定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急救医疗法规体系,规范急救医疗服务行为,实现我国急救医疗服务的法制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紧密型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对医联体的满意度评价及现存问题的认识,为进一步推动医联体建设,提升区域内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对“华西-成华城市区域医疗服务联盟”内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计调查855名。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的基本特征、对医联体的满意度现状及医联体现存问题,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医联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68.3%的基层机构人员对医联体的满意度高,满意度平均得分为(60.7±10.2)分。机构类型(β=0.298,P<0.05)、编制(β=0.088,P<0.05)、行政业务管理职务(β=0.150,P<0.05)、每周工作时间(β=-0.091,P<0.05)对满意度有影响。医联体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全科医生数量不足(52.3%)、医疗资源下沉困难(51.6%)、基层机构基础设施差(50.6%)和信息共享平台不完善(48.1%)。结论 “华西-成华城市区域医疗服务联盟”中的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对医联体的满意度较高,但其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建议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和设备投入,推进薪酬和绩效制度改革,完善基层人员晋升与聘用制度,重视医联体内人才队伍和体系建设,健全医疗资源下沉管理机制,完善信息平台和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医联体的整体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6.
正未来,建立过渡性急救站,实现院前急救人员与院内急诊室医疗人员共用的方式,将有望在全市推广,充实院前急救力量。北京市卫建委最新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改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工作的通知"中透露,各区政府可参照房山区的院前急救经验做法。本市15%急救呼叫得不到满足目前,全市院前急救资源总量不足且区域发展不平衡,与院前医疗急救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公众医疗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情境下公众医疗服务满意度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疫情严重程度的差异,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各随机抽取2个省份开展问卷调查。应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对公众医疗服务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96名公众中,对医疗服务表示满意的有778人,满意度为78.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疗挤兑情境下公众医疗服务满意度与政府医疗救助对象、公众情绪状态、就医延迟和就诊机构类型有关,其OR值(95%CI)分别为4.225 (2.810, 6.444)、 0.710 (0.605, 0.833)、 3.133 (2.238, 4.387)、 0.543 (0.391,0.755)。结论 医疗挤兑情境下公众对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建议从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提升互联网医疗的普及度和服务水平、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情境下公众医疗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各地     
北京急救分级分类救护启动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实施急救分级分类救护的办法》,明确院前急救调度机构对受理的院前急救服务需求进行调度分类分级,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力量在施救现场根据伤病情对急救服务对象进行现场分级,并依据现场分级的类别,与院内急救相衔接。  相似文献   

19.
医院成立“999“红十字急救求援中心,坚持“就近、从优、从速“的原则为患者服务,是新世纪急救医疗服务与全球急救医疗网接轨的需要,是急救医学引入竞争机制的一种模式。作为医院来讲,院前急救是医院急救管理的新课题,必须借鉴先进的经验,将原来以院内急救为主扩大成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密切配合,迅速、有效地实施以院前急救为新内容的医院急救,有必要根据院前急救的特点,结合传统的院内急救,实施急救医疗管理。  相似文献   

20.
从法国院前急救现状谈我国院前急救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医疗急救服务系统网络第44站法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高度现代文明的国家,其急救医学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它的院前急救,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属世界一流。法国经过25年的努力,逐步建立了全国性的医疗急救服务系统(SAMU)网络,即在每个行政区内重要医院设SAMU中心和急救、监护流动医疗队(SMUR),在其它中。动医院设SMUR。全国一共有105个SAMU中心350个SMUR。此外,消防队、私人急诊值班医生和私营急救车站等其它系统也可与SAMU中心配合行动,实施院前急救。SAMU中心配备有主任、专业调度医生、由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