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腌制、油炸和烟熏食品联合吸烟、饮酒对原发性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设计,于2006年1月—2013年12月面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和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经组织病理确诊的1902例(24~90岁)原发性肺癌新发病例及同期按病例组相同性别、年龄(±3岁)匹配的2026例(23~87岁)社区人群。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腌制、油炸和烟熏食品与吸烟饮酒的联合作用、交互作用,探讨其与原发性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示,油炸食品和烟熏食品的摄入均为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油炸食品摄入≥3次/周者肺癌发病风险是油炸食品摄入<3次/周者的2. 954倍(95%CI 2. 065~4. 226);烟熏食品摄入≥3次/周者肺癌发病风险是烟熏食品摄入<3次/周者的6. 774倍(95%CI 3. 309~13. 866)。联合作用分析结果显示食品摄入得分为1且合并吸烟饮酒者肺癌发病风险是食品摄入得分为0且不吸烟不饮酒者的2. 108倍(95%CI 1. 551~2. 865);食品摄入得分≥2合并吸烟饮酒时肺癌发病风险是食品摄入得分为0且不吸烟不饮酒组的2. 191倍(95%CI 1. 377~3. 484)。此外,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同时摄入(≥1次/周)腌制、油炸和烟熏食品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食品会导致原发性肺癌发病风险升高(OR=1. 309,95%CI1. 010~1. 696),并且多种危险食品的同时摄入也会增加吸烟者的原发性肺癌发病风险(OR=1. 625,95%CI 1. 162~2. 274),随着危险食品高频摄入种类的增加,吸烟者肺癌患病风险增大,呈剂量-反应关系(P趋势<0. 001)。结论油炸和烟熏这两种食品的摄入均为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腌制、油炸和烟熏食品与吸烟和饮酒存在联合作用,这些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时原发性肺癌的发病风险会增加。多种危险食品的摄入会增加吸烟者的原发性肺癌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吸烟与饮酒及其交互作用对肺癌发病的影响。方法在肿瘤高发地区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主要人口学、吸烟和饮酒等相关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R)及95%CI,并分析吸烟与饮酒在肺癌发病中的交互作用。结果调整相关因素(包括饮酒)后,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增加(P0.05),吸烟≥40年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4.79倍,每日吸烟≥20支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4.44倍,吸烟至肺部者患肺癌风险是不吸烟者的4.44倍(P值均0.001)。调整变量(包括吸烟)后,饮酒和饮酒年限与肺癌发病之间无统计学关联(P0.05)。吸烟和饮酒相乘交互作用的OR值(95%CI)为0.90(0.47~1.70)。吸烟和饮酒相加交互作用的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值及其95%CI为0.36(-0.92~1.64),交互作用归因比(AP)值及95%CI为0.09(-0.22~0.40),交互作用指数(SI)值及95%CI为1.13(0.71~1.80)。结论吸烟是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且该风险随吸烟年限、吸烟量、吸烟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现有证据并不支持饮酒与肺癌发病之间存在关联,吸烟和饮酒在肺癌发病中也未见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非吸烟非饮酒人群中茶和奶制品摄入与原发性肺癌发病的关系,为原发性肺癌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06年1月—2015年7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和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经病理组织确诊的564例非吸烟非饮酒的原发性肺癌新发病例作为病例组及按病例组同性别、年龄(±2岁)匹配的同期在此3家医院访视病人的564名非吸烟非饮酒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体质指数、是否家庭场所被动吸烟、是否工作场所被动吸烟、肺部疾病史、肿瘤家族史、厨房油烟情况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茶的非吸烟非饮酒人群原发性肺癌发病风险为不饮茶的非吸烟非饮酒人群的0.457倍(OR=0.457,95%CI=0.341~0.613),且饮茶年限、每周饮茶次数、饮茶浓度和每月饮茶量均与原发性肺癌发病风险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均P 0.001),饮红茶、绿茶和花茶者原发性肺癌发病风险分别为不饮茶者的0.351倍(OR=0.351, 95%CI=0.187~0.657)、 0.493倍(OR=0.493, 95%CI=0.326~0.745)和0.207倍(OR=0.207, 95%CI=0.090~0.474);食用奶制品的非吸烟非饮酒人群原发性肺癌发病风险为不食用奶制品的非吸烟非饮酒人群的0.503倍(OR=0.503,95%CI=0.387~0.653),且食用奶制品频次和饮奶量均与原发性肺癌发病风险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均P 0.001);饮茶和食用奶制品对原发性肺癌发病存在相乘交互作用(P交互=0.001),饮茶和食用奶制品的非吸烟非饮酒人群原发性肺癌发病风险为不饮茶和不食用奶制品的非吸烟非饮酒人群的0.195倍(OR交互=0.195,95%CI=0.129~0.294)。结论茶和奶制品摄入是非吸烟非饮酒人群原发性肺癌的保护因素,两者联合作用时可显著降低非吸烟非饮酒人群原发性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膳食因素对吸烟和非吸烟人群舌癌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6年3月福州市某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舌癌新发病例251例,同期收集来自福州市某社区的健康对照1382例。面访调查研究对象的吸烟、饮酒史以及一年前的膳食情况等内容,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膳食因素与舌癌发病风险的调整OR值及其95%CI,并进行吸烟与食畜肉类之间的相乘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进食鱼类≥3次/周、海鲜类≥1次/周、奶类及奶制品≥1次/周、绿叶蔬菜和非绿叶蔬菜≥1次/天以及新鲜水果≥3次/周均可降低舌癌的发病风险。按是否吸烟分层后,鱼类、海鲜类以及绿叶蔬菜和非绿叶蔬菜对舌癌的保护作用在吸烟人群中更加显著。而进食畜肉类≥3次/周仅与吸烟者舌癌的发病相关(调整OR=1.55,95%CI 1.02~2.34),且吸烟与食畜肉类存在正相乘交互作用(OR相乘=2.08,95%CI 1.43~3.03)。结论适量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鱼及海鲜类、奶类及奶制品,以及在吸烟者中减少畜肉类的过量摄入可减少舌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猪腊油炸食品摄入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采取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96例,根据性别、年龄(±5岁)进行1∶1∶1配比选取同期行内镜下碘染色剂指示性活检技术筛查的食管癌前病变患者96例及健康对照组96例进行研究。收集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及日常健康习惯等信息,并以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猪腊油炸食品摄入等因素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基础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食管癌家族史(OR=1.149,95%CI:1.061~1.258))、有吸烟史(OR=1.204,95%CI:1.038~1.479)、有饮酒史(OR=2.153,95%CI:1.429~2.607)、进食烫食频率(1次/周~1次/月(OR=1.413,95%CI:1.104~1.711),1次/周(OR=2.542,95%CI:1.393~2.930))、进食腌制食品频率(1次/周~1次/月(OR=1.472,95%CI:1.138~1.806),1次/周(OR=2.873,95%CI:1.724~3.285))及进食猪腊油炸食品频率(1次/周~1次/月(OR=1.389,95%CI:1.146~1.793),1次/周(OR=2.948,95%CI=2.034~3.583))均为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猪腊油炸食品摄入频率过高是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减少此类食物的摄入量可有效预防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同时,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因素均可增加患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省大丰市食管癌和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危险因素聚集性与癌症发生的关系,为当地食管癌和胃癌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02年10月—2010年11月大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登记系统登记的所有526例新发食管癌和504例新发胃癌患者及同期在当地公安户籍人口数据库中随机抽取的607和629名无消化系统疾病的健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10年前年人均收入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按时进食、进食速度快、吃烫食、吸烟和饮酒是大丰市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进食速度快、吃烫食、吃咸食、从不生吃大蒜和吸烟是大丰市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病例组食管癌和胃癌患者有3、≥4个危险因素的比例分别为32.5%和41.1%、17.9%和19.0%,均高于对照组人群比例的26.2%和35.3%、7.1%和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3和≥4个危险因素聚集者发生食管癌的风险分别为有≤1个危险因素者的2.58倍(OR=2.58,95%CI=1.80~3.69)和5.34倍(OR=5.34,95%CI=3.34~8.55),有3和≥4个危险因素聚集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分别为有≤1个危险因素者的2.14倍(OR=2.14,95%CI=1.44~3.18)和5.05倍(OR=5.05,95%CI=3.05~8.36)。结论进食速度快、吃烫食和吸烟是大丰市食管癌和胃癌发病的共同危险因素;随着危险因素聚集增多,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病风险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及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收集南京市原发性胃癌患者169例,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非消化系统疾病、非肿瘤病人为对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取外周血,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研究对象MTHFR1298位点的多态性,并分析MTHFR1298基因多态性与烟酒嗜好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结果]MTHFR1298C等位基因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21.6%和13.0%,差异具有显著性(χ2=8.693,P=0.003,OR=1.841,95%CI=1.223~2.772)。携带MTHFR1298A/C基因型者患胃癌危险性增高(χ2=10.994,P=0.001,OR=2.160,95%CI=1.365~3.419),携带A/C基因型同时又吸烟者患胃癌的危险性是A/A型不吸烟者的3.289倍(χ2=10.002,P=0.002,95%CI=1.573~6.880),携带A/C基因型不饮酒者患胃癌的危险性是携带A/A基因型不饮酒者的2.726倍(χ2=12.459,P<0.001,95%CI=1.562~4.758),同时携带A/C基因型、吸烟、饮酒者患胃癌的危险性是携带A/A基因型、不吸烟、不饮酒者的2.394倍(χ2=3.933,P=0.047,95%CI=1.010~5.672)。[结论]MTHFR1298A/C基因型可增加胃癌易感性,并与吸烟、饮酒间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吸烟、饮酒行为对中国中老年妇女抑郁症状的影响,为改善中老年妇女抑郁状况提供政策依据和干预措施。方法选用2013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10项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0)评估中老年妇女的抑郁症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吸烟、饮酒行为对中老年妇女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基线5 532名无抑郁症状的中老年妇女2年后出现抑郁症状1 405例,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5.40%,农村(29.25%)高于城镇(19.93%)。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与不吸烟的中老年妇女相比,吸烟者(OR=1.23,95%CI=0.95~1.60)和戒烟者(OR=0.70,95%CI=0.47~1.08)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无显著增加;与不饮酒的中老年妇女相比,每周饮酒者(OR=1.16,95%CI=0.90~1.52)与偶尔饮酒者(OR=1.03,95%CI=0.83~1.29)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无显著增加。按居住地对中老年妇女进行分层后发现,居住在城镇的中老年妇女,吸烟者(OR=1.53,95%CI=1.01~2.32)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高于不吸烟者;居住在农村的中老年妇女,相比不吸烟者,吸烟者(OR=1.10,95%CI=0.78~1.57)和戒烟者(OR=0.77,95%CI=0.46~1.29)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无显著性差异。无论是居住在农村还是城镇,相比不饮酒者而言,每周饮酒和偶尔饮酒的中老年妇女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无显著变化。结论中国中老年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农村高于城市。应加强中老年妇女的健康教育,告诫其减少吸烟,同时加强中老年妇女的心理干预,为提高中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淮安市沿淮河居民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食管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洪泽、金湖两地食管癌高发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评价出的高危人群进行碘染色内镜筛查,并取活检组织进行病理诊断,依据病理诊断标准分为不同病变等级,并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对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该研究共收集参加碘染色内镜筛查居民4 001例,对照组(内镜检查正常)3 042例,轻中度异常增生组746例,重度异常增生及以上组21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与学历、饮用水来源、吸烟、饮酒、水果食用频率、肉类食用频率、腌制食品食用频率、油炸食品食用频率、性格类型、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胃肠炎疾病史和肿瘤家族史有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烟(OR=1.22,95%CI:1.02~1.46)、饮酒(OR=1.38,95%CI:1.14~1.68)、经常吃腌制食品(OR=1.76,95%CI:1.47~2.13)、经常吃油炸食品(OR=2.10,95%CI:1.41~3.15)、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史(OR=1.57,95%CI:1.28~1.93)、食管炎疾病史(OR=1.44,95%CI:1.07~1.92)、胃肠炎疾病史(OR=1.46,95%CI:1.24~1.73)、肿瘤家族史(OR=2.70,95%CI:2.32~3.15)是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淮安市沿淮河居民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受遗传因素、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及多因素共同影响,建议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于高危人群,应该积极参加筛查,做到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10.
SULT1A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硫酸基转移酶SULT 1A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及其与吸烟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163例新发食管癌患者和166例对照SULT1A1基因多态性,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基因型对食管癌的危险度。结果①SULT1A1Arg/Arg、Arg/His、His/His三种基因型分布在病例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60),病例与对照His等位基因分别为17.79%和12.57%,差异有显著性(P=0.028),His等位基因可显著增加患食管癌的危险性(OR调整=1.868,95%CI为1.107~3.153);②调整混杂因素后,吸烟与SULT1A1存在交互作用(OR=2.802,95%CI为1.257~6.246);③携带有His等位基因的重度吸烟者患食管癌的危险性,是不携带His等位基因的非吸烟者的8.538倍。结论SULT1A1基因突变基因型是食管癌的易感基因,它与吸烟存在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吸烟、饮酒与胃癌关系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吸烟、饮酒及其交互作用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了2003年8月~2004年8月303例胃癌新发病例和303例健康对照。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调整混杂因素(10年前人均年收入、文化程度、性格、慢性胃部疾病史)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其OR值及95%置信区间。结果调整前后,随着吸烟年数延长、每天吸烟量增大及吸烟包年数增多,胃癌的OR值呈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214、P=0.0121、P=0.0009)。吸烟年限>30年、每天吸烟量>20支和综合指标吸烟包年数>20者均显示出与胃癌有较强的正关联,其调整后的OR值分别是4.54(95%CI=1.20~17.13)、5.65(95%CI=1.43~22.29)和7.25(95%CI=1.70~30.84);未发现饮酒与胃癌有统计学关联(P=0.242)、未发现调整混杂因素后饮酒与吸烟之间有交互作用,其交互项Waldχ2=0.0276,P>0.05。结论吸烟与胃癌的发病呈正相关;单独饮酒与胃癌发生无明显关系,饮酒并不增加吸烟者患胃癌的风险,两者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MGMT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山西省长治地区食管癌患者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及其与环境因素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201对研究对象进行食管癌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MGMT多态性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携带MGMT基因杂合型和突变型者发生食管癌的风险增高,X2=9.80,P<0.01,OR值分别为1.33(95%CI=1.01~2.07)和1.47(95%CI=1.03~2.54);MGMT易感基因型与腌制食品对食管癌的发生存在交互作用(S=1.77,API=0.25).而与吸烟、饮酒、精神刺激、食管癌家族史之间没有交互作用.结论 MGMT突变基因型是长治地区食管癌高发的易感基因型,且与腌制食品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结直肠癌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入包头市肿瘤医院经病理切片确诊的结直肠癌病人作为病例。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配对四格χ~2检验和条件logistic回归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计算比值比(OR值)及OR值的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新鲜蔬菜水果(χ~2=28.372,P=0.000)、红肉(χ~2=6.429,P=0.001)、腌渍类食物(χ~2=13.885,P0.01)、油炸食品摄入频率(χ~2=20.645,P=0.000)及食用油种类(χ~2=15.284,P=0.000)、口味咸淡(χ~2=6.195,P=0.013)与结直肠癌发病有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红肉摄入频率≥8次/周(OR=2.854,95%CI:1.269~6.419)、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频率≤7次/周(OR=4.663,95%CI:2.049~10.661)、经常摄入腌渍类食物(OR=8.338,95%CI:1.237~56.215)和油炸食品(OR=2.869,95%CI:1.364~6.034)及食用油以动物油(OR=6.378,95%CI:2.716~14.981)为主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红肉摄入频率高(≥8次/周)、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频率低(≤7次/周)、经常摄入腌渍类食物和油炸食品及食用油以动物油为主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为胃癌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法收集1998年1月—2015年1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人群胃癌发病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应用RevMan 5.2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9篇中文文献,累计病例组患者8 979例,对照组人群11 593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2.79,95%CI=2.41~3.24)、喜食腌制食品(OR=2.48,95%CI=2.16~2.85)、饮食不规律(OR=2.46,95%CI=2.08~2.92)、有消化系统疾病史(OR=6.85,95%CI=3.98~11.79)、饮酒(OR=2.63,95%CI=2.04~3.38)、重盐饮食(OR=2.58,95%CI=2.09~3.20)、喜食煎炸食品(OR=2.28,95%CI=1.87~2.78)、喜食烫食(OR=2.67,95%CI=2.12~3.37)、有肿瘤家族史(OR=4.50,95%CI=3.64~5.56)、喜食熏制食品(OR=2.86,95%CI=2.02~4.04)、有幽门螺杆菌感染(OR=2.48,95%CI=1.60~3.86)、进食速度快(OR=2.60,95%CI=2.06~3.30)、暴饮暴食(OR=2.30,95%CI=1.75~3.02)、喜食干硬食品(OR=3.99,95%CI=2.51~6.35)和喜食辣食(OR=2.64,95%CI=1.60~4.35)是中国人群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常吃蔬菜(OR=0.58,95%CI=0.49~0.68)、常饮茶(OR=0.52,95%CI=0.42~0.64)、常吃豆及豆制品(OR=0.49,95%CI=0.36~0.67)、常吃葱蒜(OR=0.37,95%CI=0.24~0.56)、常吃奶及奶制品(OR=0.63,95%CI=0.51~0.79)和常吃水果(OR=0.56,95%CI=0.48~0.65)是中国人群胃癌发病的的保护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显示,纳入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果较为可靠。结论吸烟饮酒情况、家族史、疾病史和饮食习惯均为中国胃癌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男性饮酒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为早期防治糖尿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浙江省德清县农村社区基线未患糖尿病的成年男性为研究对象。研究设计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测量与电子档案随访的方法统计相关数据,采用Cox多因素回归模型探索男性不同饮酒特征与2型糖尿病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平均随访(7.15±2.90)年,新发2型糖尿病病例354例,发病密度为4.15/(千人·年)。在调整协变量后,与不饮酒人群相比,饮酒频率≥7次/周和单次酒精摄入量0.1~19.9 g/次的男性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均降低,HR(95%CI)值分别为0.72(0.56~0.94)和0.54(0.30~0.99);男性饮酒3~6次/周且单次酒精摄入量≥40.0 g/次者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高,饮酒频率≥7次/周且单次酒精摄入量0~39.9 g/次者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HR(95%CI)值分别为1.53(1.02~2.30)和0.52(0.28~0.99)。【结论】德清县农村男性居民的不同饮酒模式会影响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进一步深入研究对糖尿病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国农村人群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高血压、农村、危险因素等为主题词或关键词,检索1998-2013年发表的有关中国农村人群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提取数据,采用Rev 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7篇文献符合条件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各危险因素的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年龄(OR=1.07,95%CI:1.06~1.08)、BMI(OR=1.36,95%CI=1.27~1.45)、高血压家族史(OR=1.79,95%CI=1.34~2.39)、吸烟(OR=1.20,95%CI=1.07~1.34)、饮酒(OR=1.20,95%CI=1.14~1.27)、嗜盐(OR=1.28,95%CI=1.17~1.41)、高脂肪摄入(OR=1.17,95%CI=1.05~1.31)、文化程度高(OR=0.78,95%CI=0.71~0.87)、经济收入高(OR=0.90,95%CI=0.86~0.94)、锻炼(OR=0.81,95%CI=0.69~0.94)、腰臀比(OR=1.51,95%CI=1.2~1.89)、性别(OR=1.28,95%CI=1.15-1.42)。结论高血压家族史、腰臀比、BMI、嗜盐、性别、吸烟、饮酒、高脂肪摄入、年龄为中国农村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锻炼、经济收入高则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广东顺德地区原发性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肝癌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在757例原发性肝癌病例及1 061例对照中,应用t检验、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资料。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和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肝癌发病风险有统计学关联的因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OR=25.82,95%CI:18.11~36.83,P<0.001)、恶性肿瘤家族史(OR=2.58,95%CI:1.72~3.88,P<0.001)、吸烟(OR=2.92,95%CI:2.01~4.26,P<0.001)、饮酒(OR=1.93,95%CI:1.34~2.79,P<0.001)、饮用江河沟塘水(OR=3.82,95%CI:2.72~5.35,P<0.001)、食用鱼生类食物(OR=2.47,95%CI:1.47~4.12,P=0.001)、食用腌制食物(OR=2.57,95%CI:1.86~3.55,P<0.001)、喝茶(OR=0.21,95%CI:0.14~0.30,P<0.001)、职业在岗(OR=0.34,95%CI:0.23~0.50,P<0.001)。结论 HBV慢性感染、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吸烟、饮酒、饮用江河沟塘水、食用鱼生类食物和食用腌制食物是肝癌的危险因素,喝茶和职业在岗可能是肝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吸烟对天津市女性居民死亡的影响,为评估及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自天津市居民全死因监测数据中收集2010-2013年天津市54 012例35~79岁女性死亡者的信息。对所有纳入本研究的死亡信息进行分组,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划分参考了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新的与本研究相似的研究。病例组为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对照组为其他与吸烟无关的疾病。调整5岁年龄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死亡年份后,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导致不同疾病死亡的风险和超额死亡。结果 2010-2013年,吸烟引起天津市35~79岁女性超额死亡总数为2 967例,占总死亡的6.72%,吸烟者平均减少5年的寿命。65~79岁年龄组吸烟者肺癌死亡风险(OR值)是非吸烟者的5.22倍(95%CI:4.73~5.7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24倍(95%CI:1.97~2.54),上消化道癌症死亡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06倍(95%CI:1.60~2.66)。≥15支/d的吸烟者死于吸烟有关疾病的危险性高于1~14支/d的吸烟者。50~64岁年龄组,≥15支/d的吸烟者死于肺癌风险OR值为4.39(95%CI:3.37~5.71),高于1~14支/d的吸烟者(OR=2.61,95%CI:1.99~3.41)。吸烟年限15年的吸烟者死于相关疾病的危险度高于非吸烟者,在35~49岁年龄组,OR值为2.25(95%CI:1.32~3.85),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吸烟是导致天津市女性居民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稳定的死因监测系统获取吸烟状况是评估吸烟归因死亡状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TCF7L2和KCNQ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关联,并探讨基因-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北京市房山区选取349例T2DM患者和300例对照,采用单碱基延伸方法对研究对象的基因型进行检测,运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F7L2基因rs12255372位点GT基因型个体患T2DM的风险是GG基因型个体的2.049倍(OR=2.049,95%CI:1.107~3.792),KCNQ1基因rs2237892位点CC基因型个体患T2DM的风险是TT基因型个体的2.619倍(OR=2.619,95%CI:1.609~4.263),rs2237897位点CC基因型个体患T2DM的风险是TT基因型个体的3.066倍(OR=3.066,95%CI:1.870~5.029),饮酒者患T2DM的风险是不饮酒者的2.749倍(OR=2.749,95%CI:1.753~4.311)。GMDR分析结果显示,饮酒-rs2237892-rs2237897-rs12255372模型的验证样本准确度(0.657 2)和交叉验证一致性(10/10)均最高。结论在本次调查的人群中,TCF7L2、KCNQ1基因多态性与T2DM存在关联,KCNQ1基因rs2237892、rs2237897位点、TCF7L2基因rs12255372位点与饮酒因素对T2DM发病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铁路工人生活方式对中心性肥胖的影响。方法对中国北方某铁路公司6703名铁路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对腰围、体重等进行测量,同时进行研究对象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工作情况、病史及生活行为方式的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生活方式对中心性肥胖的影响。结果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工作性质等因素后,影响中心性肥胖的生活方式有烟龄、饮酒频率、每日白酒饮用量、口味偏咸、常吃油炸食品。以烟龄0年~以下为参照水平,烟龄6年~组中心性肥胖的危险增加,OR=1.245,95%CI为(1.097,1.414);饮酒频率以2次以下/月为参照水平,每周1~2次者风险升高,OR=1.306,95%CI为(1.137,1.499);以每次白酒摄入量0两~为参照水平,每次3两~者OR=1.352,95%CI为(1.172,1.560),每次5两~者OR=1.840,95%CI为(1.556,2.175),每次7两~及以上者OR值2.974,95%CI为(1.824,4.851);口味偏咸者和经常吃油炸食品者风险升高,口味偏咸OR=1.231,95%CI为(1.108,1.366),经常吃油炸食品OR值1.141,95%CI为(1.021,1.276)。结论本研究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及工作等因素后发现,烟龄长、饮酒频率高、每日白酒饮用量多、口味偏咸、常吃油炸食品者腰围增加的风险升高。因此需提倡少吸烟,少饮酒,饮食清淡,少吃油炸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