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目的了解当代女大学生人际关系及主观幸福感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测试。结果①女大学生中较少人际关系困扰占44.06%,有一定程度人际关系困扰的占35.66%,有严重人际关系困扰的占20.28%,人际关系困扰各维度在不同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②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在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负性情感3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③人际关系对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结论人际关系困扰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008年5月12日地震后高职大学生在自我和谐、焦虑、自尊、人际关系、自卑、嫉妒、意志力等方面的心理特点.[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焦虑量表、自尊量表、人际关系量表、自卑量表、嫉妒量表和意志力量表,对616名雅安市高职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享受和未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大学生间在意志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②重灾区学生与非重灾区学生在焦虑、自尊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③农村与城市生源在自尊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④家庭经济状况好坏的学生间在焦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⑤新生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水平上,农村与城市生源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职大学生震后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6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网络成瘾倾向组与非网络成瘾倾向组在人际关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成瘾倾向与人际关系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网络成瘾倾向与现实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我改变的内容和期望程度,为大学生的培养教育、自我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开放式问卷对西南师范大学96名大学生进行自我改变情况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我改变的内容可分为身体、个性心理、学习、生活、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自我改变6类,其中学习自我改变期望最高,生活自我改变期望最低;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类型和家庭所在地的学生在身体、学习生活、社会适应自我改变期望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大学生个性心理自我改变期望、不同家庭所在地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改变期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年级和家庭所在地对个性心理和人际关系自我改变期望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生活困扰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秀霞  马爱国  孙永叶  赵磊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6):1036-1038,1041
[目的]调查了解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相关事件及其对生活困扰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家庭因素、社会环境的适应性等17个方面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有关的事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6.9%的大学生认为考试失败或成绩不理想对生活困扰的影响很大,而47.5%和46.8%的大学生认为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干扰大以及学习负担过重也对生活困扰的产生较大影响。分析发现被调查大学生受其相关事件影响程度低年级明显高于高年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因素也可对大学生生活产生困扰,并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受其影响的程度明显大干来自城市的学生(37.4%VS21,5%)。与学习有关事件的影响因素及程度依次为:学习成绩>家庭因素>人际关系;与心理素质有关的因素的影响依次为:学习因素>人际关系。[结论]大学生生活困扰与在校期闻学习成绩及人际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应加强大学生的人文和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多维疲劳量表(MFI-2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364名军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军校大学生SCL-90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却十和偏执6个症状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部分疲劳维度得分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疲劳指数与睡眠质量基本呈正相关。[结论]应积极关注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医科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多维度联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多维度联系,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一般状况问卷对福建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全体本科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统计软件包进行率的计算、比较和简单相关分析。[结果]160名医科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和心理障碍检出率分别为33.8%、15.0%;除与异性交往因子与敌对因子无显著线性相关外,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无论在总得分或各因子得分之间呈现不同程度的线性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260~0.509;人际关系困扰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五种心理症状有统计学联系。[结论]医科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主要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五种心理症状有关联,防治上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一新生孤独感状况及其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自我和谐程度和疲劳感的关系,为大一新生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CLA孤独量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及疲劳量表对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随机选取的292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大一新生的孤独感水平(43.6±7.4)显著高于大学生群体(40.1±9.5),男生的孤独感水平(42.8±8.3)显著低于女生(45.1±5.3)。孤独感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疲劳感总分、自我和谐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多元逐步回归显示,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疲劳总分及自我和谐总分能很好地预测孤独感(β=0.34,0.33,0.39,-0.11)。结论大一新生孤独感较大学生的平均水平偏高,自我和谐、人际关系困扰及疲劳感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程度及其差异,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随机抽取东北地区3所高校700名大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35.43%的大学生行为困扰一般,9.28%的大学生行为困扰较严重;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在量表总分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5;F=5.32,p<0.01;F=3.44,p<0.05)。结论大学生与人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困扰,并在性别、专业、年级等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对社会自我效能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彩云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283-3285
目的探讨大学生群体身体自我描述与社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和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为测量工具,利用SPSS15.0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分层抽样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大学生的身体自我与社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自然科学专业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描述比社会科学专业大学生水平高,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学科专业上无差异。身体自我描述与社会自我效能感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大学生的相关程度高于男性大学生。结论大学生身体自我与社会自我效能感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身体自尊、力量及外表对社会自我效能感存在直接的影响;身体自我描述与社会自我效能感具有较高的正相关,身体自我描述可以对社会自我效能感进行较为可靠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和应对方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琴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569-570
目的探讨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和应对方式的差异及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身体自尊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8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身体自我的各分量表得分有显著的专业主效应,身体自我价值感存在专业和性别交互作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自我价值感有显著的性别主效应。解决问题和求助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专业主效应,解决问题有专业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求助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身体自我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结论体育锻炼经历既对身体自我和应对方式有积极影响,又影响身体自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程度及其差异,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随机抽取东北地区3所高校700名大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35.43 %的大学生行为困扰一般,9.28 %的大学生行为困扰较严重;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在量表总分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5;F=5.32,p<0.01;F=3.44,p<0.05).结论 大学生与人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困扰,并在性别、专业、年级等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理工类大学生自我和谐状态,并探讨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王登蜂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随机抽取的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理工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经验的不和谐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与自我灵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心理状况的变异量.[结论]自我和谐程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广州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时华  余丹 《卫生软科学》2010,24(3):252-254,261
[目的]考察广州市大学生手机使用和依赖的现状及其与自我接纳和社会支持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手机依赖问卷、自我接纳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广州市8所高校536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广州市大学生的手机使用率高,手机依赖的检出率为26.1%;大学生手机依赖不存在性别差异(t=2.71,p0.05),存在显著的年级(F=3.30,p0.05)和专业差异(F=4.16,p0.01);手机依赖与自我接纳间为显著负相关(r=-0.23,p0.05),与社会支持间相关性不显著(r=0.07,p0.05)。[结论]广州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具有不合理性,应该加强引导与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大学生的依恋现状及其与自尊、人际关系的关系.方法 使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自尊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2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依恋类型由多到少依次为恐惧型、迷恋型、安全型、冷漠型.不同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依恋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依恋回避维度上有显著差异(t=-2.151,P<0.05);②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在自尊水平(F=5.841,P<0.01)和人际关系(F=11.337,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③回归分析表明,依恋焦虑、自尊能够联合解释人际关系的34.1%;④自尊在依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中充当中介变量.结论 大学生总体依恋质量不高,依恋焦虑、自尊对人际关系有预测作用,在依恋焦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中,70.4%是由自尊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正>人际关系和谐与否是衡量个体或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困扰是其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最重要的起因[1-2]。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20世纪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已达到30%,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以  相似文献   

17.
舒扬  龙榕  宋明武 《卫生软科学》2009,23(5):498-499
[目的]了解医学专科学生学校适应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大学生学校适应不良量表(Mt)及症状自评量表为测量工具,对云南医专67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云南医专学生学校适应状况总体较好,Mt低于全国常模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则低于全国常模水平,相关性研究发现Mt评分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密切程度较高的是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结论]医专学生学校适应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身体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1].家庭、同伴、学校、大众传媒等众多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度产生影响[2].钱铭怡等[3]研究发现,北京女大学生节食状况比以往研究发现的中学生的情况更严重.路红等[4]研究表明,不同性别被访者在体像态度、体像评价、求瘦行为、减肥方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男性相比,身体自我满意度对女性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吉林省长春市大学生人际宽恕情况及其与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Mullet宽恕问卷和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对整群抽取的吉林省长春市2所高校49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92名在校大学生中有56.1%的学生人际宽恕得分高于平均人际宽恕得分(195.24±35.98)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间大学生人际宽恕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平均得分为(9.45±4.97)分;有人际关系困扰者占57.90%,其中70.53%为轻度人际关系困扰,29.47%为重度人际关系困扰;有人际交谈困扰者占76.10%,有人际交友困扰者占84.20%,有待人接物困扰者占40.00%,有异性交往困扰者占61.80%;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间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人际交谈困扰、人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异性交往困扰4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15,P0.001);大学生人际宽恕与人际关系困扰及其4个维度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大学生人际宽恕对人际关系困扰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矫治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网络游戏成瘾量表、网络游戏动机问卷、网络游戏自我效能问卷对520名大学生游戏者进行测试。[结果]网络游戏成瘾者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和网络游戏自我效能水平;不同动机水平、不同网络游戏自我效能水平上,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具有显著差异;回归分析表明,逃避归属和自我肯定及网络游戏自我效能是影响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因素。[结论]大学生的网络游戏自我效能和游戏动机是影响其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