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直肠癌Miles术不同结肠造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122例Miles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61例行腹膜外U型隧道式结肠造口术,B组61例行传统的腹膜内结肠造口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排便功能改善和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3—60个月,A组54例有排便感,满意率88.5%,轻度造口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B组6例有不同程度的初排困难,经石蜡油灌注、中药内服等处理后排出,13例有排便感,满意率21.3%,发生造口旁疝3例,腹内疝1例,造口回缩2例,肠脱垂1例,造口狭窄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4%。结论 腹膜外U型隧道式结肠造口术后患者有较好的控便感,最终形成规律性排便,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左侧腹直肌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在Miles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Miles手术的96例病人分为2组,实验组50例施行经左侧腹直肌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术,对照组46例行传统的腹膜内结肠造口术,比较2组病人的造口并发症及排便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50例病人中的4例经过3个月~48个月的随访,发生造口狭窄1例,造口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4%,29例病人获排便感(占78.7%)。对照组46例病人中的42例经3个月~48个月的随访,发生造口旁疝2例,造口狭窄2例,造口缺血坏死1例,腹内疝1例,造口肠脱垂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7例病人获排便感(占23.8%),2组比较差异均显著性(P〈0.05)。实验组病人造口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术后排便感明显高于后者。结论:经左侧腹直肌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和排便功能恢复好的优点,可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结肠造口并发症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总结1997~2010年间256例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结肠造口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情形及患者年龄、性别、体形对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256例结肠造口患者中,有84例出现129个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造口局部坏死2.3%(6/256),造口周围炎症24.6%(63/256),造口回缩狭窄4.7%(12/256),造口粘膜脱垂9.0%(23/256),造口旁疝9.8%(25/256)。末端造口通过腹膜外隧道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其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体形消瘦者造口粘膜脱垂和造口旁疝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体形肥胖者造口局部坏死、造口周围炎和造口回缩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结论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结肠造口的并发症与手术情形、患者年龄及体形有密切关系。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理的造口结构,有助于减少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膜外经腹直肌乙状结肠造口术在直肠癌Miles术中的应用.方法 1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Miles术,术中行腹膜外经腹直肌乙状结肠造口术.结果 12例患者中,1例术后出现造口周围接触性皮炎,2例术后出现早期黏膜水肿,1例出现切口感染,均经对症处理治愈,术后2个月10例排便规律,每天1~3次,大便成形,排便前有感觉.术后随访0.5~ 3.5年,无内疝、肠梗阻、造口脱垂、造口回缩、造口旁疝、造口狭窄及造口缺血坏死.结论 直肠癌Miles术中应用腹膜外经腹直肌乙状结肠造口术是安全可靠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术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在直肠癌M iles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直肠癌M iles手术的临床资料。20例行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治疗组),20例行传统腹膜内结肠造口(对照组),所有病例均一期开放,所有病例经1年半以上随访,比较2组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排便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1例出现造口周围皮肤炎,无其他造口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5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直肠癌M iles手术时采用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术,并发症少,术后排便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肠造口二期开放乳头早期并发症的处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其中36例行一期肠造口开放术,32例行二期肠造口开放乳头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一期肠造口开放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9%,二期肠造口开放乳头成形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二期肠造口开放乳头成形术排便规律优于一期肠造口开放术组。结论:二期肠造口开放乳头成形术能较大程度降低Miles手术直肠癌患者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曹兵  徐建峰  黄建军  周斌  耿忠泽 《中国医师杂志》2007,9(9):1223-1223,1226
目的:探讨Miles术中腹部造口方法改进的术后意义。方法:对1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Miles术时,采用自行设计的经腹直肌皮下埋藏式结肠低平造口术,它的特点是贯穿腹直肌、皮下直角拐角埋藏乙状结肠5cm、切口中段低平造口。结果:术后1月内排便感知率81.25%(13/16),3月后16例均能控制排便,造口周围皮肤炎7例,无造口回缩及坏死发生,无造口疝及旁疝发生,不需佩带粪袋,易护理,无臭味。结论:经腹直肌皮下埋藏式结肠低平造口术操作简单、预知和控便能力强、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les术后结肠造口早期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胃肠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80例Mile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肠造口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12例出现结肠造口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5%。结论密切观察Miles术后造口情况,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护理干预,对防治结肠造口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黎奇 《医疗装备》2022,(3):117-120
目的 探讨经腹膜外结肠造口对腹腔镜辅助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APR)患者造口旁疝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74例行腹腔镜辅助APR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造口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经腹膜外结肠造口,44例)和对照组(经腹膜结肠造口,30例),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进排便可控性乙状结肠造口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0例乙状结肠造口患者,其中采用结肠储袋(结肠成形术)+悬吊成角+经腹膜外永久性结肠造口术30例(试验组),常规经腹膜外永久性结肠造口术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人工肛门功能、心理障碍、生活质量以及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对照组术后6,12个月分别有9例(30.00%,9/30)、3例(10.00%,3/30)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试验组术后6,12个月分别有4例(13.33%,4/30)和1例(3.33%,1/30)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两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试验组排便控制能力和每天排便次数逐步增强,试验组术后12个月有18例(60.00%,18/30)可自主控便,14例(46.67%,14/30)每天排便次数≤3次,而在对照组分别为11例(36.67%,11/30)和8例(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试验组社交障碍、自卑、焦虑、失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悲观、孤独、恐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量表评估中,两组术后12个月除认识功能、经济困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领域得分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在结直肠癌专用量表中,术后12个月各领域得分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术后12个月,试验组癌胚抗原、癌抗原125和癌抗原19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排便可控性乙状结肠造口术能使患者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前提下达到排便可控或相对可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切口乙状结肠造口术在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APR)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APR并行原切口乙状结肠造口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者发生造口有关并发症,发生率为0.9%(4/453),无切口感染及造口疝和内疝发生,造口功能良好.结论 原切口乙状结肠造口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佳的造口功能等优点,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熊飞  尹晓风 《健康研究》2016,(5):562-564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改善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78例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与干预组(对照组日常护理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各39例,干预前、干预12周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干预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有助于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回肠造口术的目的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但回肠造口术并发症发生率高,据国外文献资料,其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40%(18%-75%),急诊手术的并发症尤为多见(70%)[1],因此回肠造口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2008年-2011年共施行回肠造口术19例其中并发症5例,其中造口回缩1例,造口狭窄2例,粪水性皮炎2例。现报告  相似文献   

14.
田媛  刘亚茹 《中国保健》2010,(3):139-140
目的 探讨大肠癌造口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8例大肠造口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探讨发生原因,制定防治措施。结果 2例患者术后4天出现造口黏膜水肿,1例患者术后2天出现造瘘口渗血,3例患者术后10周出现造口狭窄,2例患者出院2周发现造口周围皮肤炎,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以上患者均都痊愈出院。结论 经过我们的治疗和护理将直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解除患者的痛苦,早日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总结149例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术后常见并发症为造口肠管的缺血、坏死,造口肠管狭窄,肠管回缩,造口内疝,造口粘膜脱垂,造口出血,造口周围皮炎,切口感染,造口旁疝等。经治疗及护理,无1例再次手术。提示结肠造口并发症的预防不仅有赖于手术者的手术处理,同时应加强手术后造口的护理管理;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相应护理,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的护理效果.方法以40例实施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结肠造瘘口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较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规律性排便及并发症症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通过预见性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直肠癌需行乙状结肠造口患者143例,分析造口开放时机与早期造口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会阴及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式)排除因肠梗阻等原因行急诊手术结肠造口的患者。将入组的n=143例患者分为一期成型组(n1=89)与二期开放组(n2=54),统计分析两组造口并发症的出现情况。结果一期成型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9.1%,二期开放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4.1%,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在造口肠壁水肿时间指标中,一期成型组延续时间为6.65±1.57d,明显优于二期开放组7.83±2.02d。结论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式)一期乳头成型虽然在总并发症发生率上与二期开放这无差异,但在肠壁水肿时间及造口旁感染两个方面优点明显,同时具有术后排便功能好,易于术后管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老年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行结肠癌根治切除一期吻合术,1例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痊愈.6例行左半结肠切除近端造瘘术,7例单纯近端结肠造瘘术,7例直肠癌中3例行Miles术.3例死亡.结论 对于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应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手术解除梗阻,手术方式要合理安全,争取行一期吻合手术.  相似文献   

19.
赵云霞 《泰山卫生》2009,33(1):25-27
直肠癌是我国十大肿瘤之一,占大肠癌的60%-75%,其中距肛缘5cm以下的直肠癌采用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在腹部做永久性造口。结肠造口改变了患者原有的正常的排便方式,生活质量也受到很大影响。因而正确的结肠造口护理以及教会患者术后自行护理帮助患者度过难关对于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重新开始生活、重返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间共行Miles术95例,现将其临床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ADOPT护理对结肠造口患者疾病认知和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直肠癌实施结肠造口手术的93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使用ADOPT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疾病认知程度、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ESCA)]、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OL-C)]。比较出院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造口脱垂、造口回缩、造口旁疝]。结果干预2周后,2组患者疾病认知程度、ESCA、QOL-C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出院3个月内,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DOPT护理可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疾病认识程度和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出院后短期内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