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雌、孕激素受体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对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 ,探讨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科经手术治疗的新鲜活体组织标本 ,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子宫内膜癌 30例。采用较新的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水平。结果 ER和PR的阳性率一致 ,均为 6 6 6 7% :组织学分级高分化腺癌 (Ⅰ级 )的阳性率为 4 0 % ,明显高于中、低分化者 (Ⅱ、Ⅲ级 ) ;临床分期早期 (Ⅰ期 )的阳性率为 4 3 33% ,明显高于中、晚期 (Ⅱ、Ⅲ期 )患者 (P <0 0 1)。在同一标本不同部位的癌灶、癌旁和正常组织中ER和PR的阳性率显示癌灶组织明显低于癌旁和正常组织(P <0 0 5 )。结论 ER和PR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关系 ,高分化癌的ER和PR表达水平高 ,低分化癌的ER和PR含量低 ;临床分期早期患者的ER和PR含量高 ,中、晚期患者的ER和PR含量低。笔者认为 :ER和PR的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化趋势、分级及临床分期和内分泌治疗与对预后的监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癌基因蛋白C-erbB-2表达的阳性率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2份子宫内膜癌标本进行了ER、PR及C-erbB-2的检测.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PR、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53.1%、50.0%、46.9%.ER、PR的阳性表达率与癌组织的细胞分化程度有关,随着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的增高,ER、PR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ER、PR、C-erbB-2均反映了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其测定对预测预后、指导选择内分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耿莉  邓玉 《现代肿瘤医学》2013,21(1):141-144
目的:研究雌、孕激素受体(ER、PR)、C-erbB-2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及C-erbB-2与ER、PR表达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EC组织中ER、PR、C-erbB-2的表达。结果:ER在EC中的表达率为58.6%,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R在EC中的表达率为70%,与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C-erbB-2在EC中的表达率为24.3%,与临床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并且与ER、PR的表达相关。结论:ER、PR、C-erbB-2的表达与E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 p2 7kipl、雌激素受体 (ER)与孕激素受体 (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6 6例子宫内膜癌、2 9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变和 3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2 7kipl蛋白及其癌组织中ER和PR的表达。结果 在癌组织中p2 7kipl的表达率为 5 3.0 % ,明显低于非典型增生病变的 75 .8%和正常子宫内膜的 87.1% ,并与其分级有关 ;ER和PR的表达与p2 7kipl相似。结论 p2 7kipl与此癌的发展和恶性程度有关 ,这对其治疗和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内分泌细胞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 5 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嗜铬素A(CgA )、雌激素受体 (ER )及孕激素受体 (PR )的表达情况 ,并对CgA阳性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分别进行CgA /ER及CgA/PR双重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CgA阳性率为 44 .0 % (2 2 /5 0 )。ER阳性率为2 8.0 % (14 /5 0 ) ,PR阳性率为 5 0 .0 % (2 5 /5 0 )。子宫内膜样腺癌CgA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ER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PR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2例CgA阳性子宫内膜癌细胞中CgA /ER同时表达率为 10 .1% (2 2 1/2 2 0 8个细胞 ) ,CgA/PR同时表达率为 2 0 .1% (4 90 /2 44 0个细胞 )。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出现较多的内分泌细胞及ER、PR的缺失是肿瘤异质性的表现。内分泌细胞不仅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 ,而且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对激素治疗的抗性或激素治疗后的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p2 7kipl、雌激素受体 (ER)与孕激素受体 (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6 6例子宫内膜癌、2 9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变和 3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2 7kipl蛋白及其癌组织中ER和PR的表达。结果 在癌组织中p2 7kipl的表达率为 5 3.0 % ,明显低于非典型增生病变的 75 .8%和正常子宫内膜的 87.1% ,并与其分级有关 ;ER和PR的表达与p2 7kipl相似。结论 p2 7kipl与此癌的发展和恶性程度有关 ,这对其治疗和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酶联亲和组化标记法测定142例宫颈癌雌激素受体(ER)水平,同时对其中104例测定了孕激素受体(PR)水平。结果表明:ER阳性率为43.66%,PR阳性率为31.73%。104例宫颈癌中ER、PR同时阳性者25例,其阳性率为24.04%。ER、PR水平与病理分级(P<0.001,P<0.01)、癌周细胞反应(P<0.001,P<0.05)密切相关,与年龄、月经、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bcl—2基因表达及其与PR、ER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cl-2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与PR、ER在致癌过程中有无内在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5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cl-2及PR、ER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中bcl-2的阳性表达率为56.9%,PR、E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2%、46.6%。bcl-2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无关;PR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都有关;ER的阳性表达只与肌层浸润深度有关,bcl-2的阳性表达与PR呈现正相关。[结论]bcl-2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分化特性有关;PR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39例肺癌组织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对39例肺癌组织及5例正常肺组织进行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测定。结果显示:5例正常肺组织中ER,PR均呈阴性。39例肺癌组织中ER阳性率为28.2%(11/39),PR阳性率为43.6%(1739)。ER、PR的阳性率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11例ER阳性组织中鳞癌7例占鳞癌的46.67%(7/15),腺癌4例占腺癌的26.67%(4/15);17例PR阳性组织中鳞癌10例占鳞癌的66.67%(10/15),腺癌7例占腺癌的46.67%(7/15)。ER PR阳性表达在鳞癌及腺癌之间无显著差异。小细胞癌及肺泡癌未见ER及PR阳性。ER,PR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血型、年龄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分析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ER、PR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8例子宫内膜癌、37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25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5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进行ER和PR的检测.结果 ER、PR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子宫内膜分别为24.0%、20.0%;单纯性增生52.0%、44.0%;非典型增生70.3%、64.9%;子宫内膜癌62.1%、56.8%.正常内膜到单纯型增生及非典型增生阳性表达率呈阶梯样上升,子宫内膜癌略低于非典型增生,两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内膜(P<0.05).子宫内膜癌ER、PR强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组织分级中高分化Ⅰ级53.8%、53.8%;中分化Ⅱ级27.8%、22.2%,低分化Ⅲ级7.1%、0,低分化低表达.高分化高表达,Ⅰ级与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强阳性表达率在年龄≤50岁患者41.9%、38.7%,>50岁25.9%、22.2%,≤50岁组高于>50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各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 正常子宫内膜到非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出现ER、PR异常高表达.ER、PR表达高低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状态与子宫内膜癌患者无瘤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共纳入358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选取患者切除标本,对组织中ER和PR表达的强度和细胞比例进行免疫组化半定量评价,探究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48.2个月(2~60个月),5年内有82例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ER/PR的表达,无论是强度评分、比例评分还是总评分,都可以很好的预测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ER/PR状态总评分是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ER较PR更为显著。对于生存时间,ER高/PR高组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最长,其次是ER高/PR低组、ER低/PR高组,最低的为ER低/PR低组。结论:在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ER/PR的低表达是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有效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与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30例健康体检妇女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2组子宫内膜标本中ER、PR、STAT3表达情况,并分析三者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PR、STAT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中STAT3、ER表达均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而PR则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均P〈0.05)。经相关性分析可知,STAT3与ER激素呈正相关(γ=0.452,P=0.000),与PR激素无关(γ=0.1378,P=0.071)。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ER、PR、STAT3过度表达有关,而STAT3的表达与雌激素调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p53、ER和PR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53、ER和PR在56例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6 %,66.1 %和64.3 %。p53的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的不同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ER、PR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在组织分化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组织分化差的阳性表达率(P<0.05)。结论:p53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ER、PR的缺失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对分析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和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端粒酶hTER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端粒酶hTERT基因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对内膜癌诊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33例子宫内膜癌、36例绝经期子宫内膜及 36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标本进行端粒酶hTERT、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检测 ,同时与正常增殖期 ,分泌期子宫内膜进行对照。结果 hTER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内膜病变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hTER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肌层浸润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与病理分级及雌、孕激素受体ER ,PR呈负相关。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端粒酶hTERT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端粒酶hTERT与ER ,PR的联合检测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直肠癌ER/PE受体表达及预后关系的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石蜡切片免疫组化PAP法,回顾性观察了61例直肠中分化管状腺癌组织ER、PR表达情况。ER(+)/PR(+)为42.6%;ER(-)/PR(-)为57.4%。ER/PR的存在表明该癌组织具有了依赖性激素的特性。ER(+)/PR(+)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5年,一、三、五年生存率为88.5%、53.9%、38.5%,均高于ER(-)/PR(-)者的生存率。 ER(-)/PR(-)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4年,一、三、五年生存率为65.7%、42.8%、28.6%。表达阳性与阴性两者的生存期有明显差异(P<0.01)。检测ER/PR受体亦可做为判定预后的指标之一。本实验证实ER、PR表达与年龄、性别以及LNM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ER、PR与癌组织的组织学类型、核分极、纤维间质增生及患者年龄等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检测ER、PR在38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与癌组织诸因素的关系。结果:38例乳腺癌共有ER阳性19例、PR阳性18例,ER、PR均阳性20例,C-erB-2阳性14例。结论:ER、PR在老年患者、分化好的细胞核、癌组织有明显的纤维间质增生,显示较高的阳性率,而在髓样癌、粉刺性导管癌中往往显示很低的阳性率,ER、PR的阳性率与C-erB-2的阳性率呈反变关系,C-erB-2的阳性率与癌组织的组织学分级呈反变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87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OPN、c-erbB-2、ER、PR的表达,分析OPN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47例浸润性导管癌OPN阳性表达率为61.7%,其中在浸润性导管癌Ⅰ级、Ⅱ级、Ⅲ级中OP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58.8%、83.3%。浸润性小叶癌OPN阳性表达率38.9%。有、无淋巴结转移组OPN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5.9%和39.1%,40例c-erbB-2过表达者中70.0%同时表达OPN。显示OPN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c-erbB-2表达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组织学类型及ER、PR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OPN在伴淋巴结转移及c-erbB-2过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作为乳腺癌预后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