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疗一线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4例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4组:A组25例,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B组32例,单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C组12例,单用吉非替尼治疗;D组15例,对症治疗。吉非替尼均采用治疗第1天开始口服,每日250mg,直到病变进展或其他原因停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均从治疗第1天开始,等剂量曲线为50%~80%,单次周边剂量4.0~6.5Gy,治疗总剂量为36~48Gy,治疗次数8~12次,6次/周。结果2个月CT复查肿瘤病灶,A组肿瘤病灶治疗有效率(RR)为68.0%(17/25),疾病控制率(DCR)为92.0%(23/25),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1.8个月(范围3~21个月),1年生存率为48.0%(12/25),治疗期间常见副反应为皮疹、腹泻;B组RR为56.3%(18/32),DCR为84.4%(27/32),MST为7.2个月(范围3~16个月),1年生存率为12.5%(4/32);C组RR为33.3%(4/12),DCR为58.3%(7/12),MST为8.9个月(范围2~18+个月),1年生存率为33.3%(4/12),治疗期间常见副反应为皮疹、腹泻;D组MST为4.8个月(范围2~10个月),1年生存率为0。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在近期疗效(RR及DCR)方面高于单用吉非替尼治疗组(P=0.046,P=0.014),在远期疗效(1年生存率)方面高于单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P=0.003)。结论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疗一线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毒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联合肿瘤坏死因子门静脉癌栓内注射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原发性肝癌(HCC) 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38例,其中高强度超声聚焦刀联合肿瘤坏死因子门静脉癌栓内注射治疗19 例(A组),其余19例(B组)仅行超声聚焦刀治疗局部肿瘤.结果:A组门静脉内癌栓的消失率、缩小率、有效率分别为15.8%、52.6%、68.0%,而B组的门静脉癌栓消失及缩小率均为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为73.7%、42.1%、21.1%,而B组的1、2、3年的生存率为78.9%、10.5%、5.3%.两组的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而2、3年的生存率差别显著.结论:采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联合肿瘤坏死因子门静脉癌栓内注射治疗肝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伽玛刀联合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64例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伽玛刀联合全脑放疗组(A组,32例)和全脑放疗加三维适形放疗组(B组,32例)。 A组先行伽玛刀照射1次,周边剂量15~20 Gy;再行全脑放疗,总剂量40 Gy/20次。B组行全脑放疗,总剂量40 Gy/20次;然后转移灶行三维适形放疗追加剂量20 Gy/10次。结果 影像学结果显示A组近期有效率为93.8 %(30/32)明显高于B组71.9 %(23/32)(χ2=5.38,P<0.05),同时A组32例Karnofsky评分提高者28例(87.5 %),临床症状改善明显29例(90.6 %),均优于B组(χ2=5.33、χ2=4.73,均P<0.05);急性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结论 伽玛刀联合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能提高脑转移瘤患者的局部控制率,改善其生存质量,同时不增加放射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放疗+中药“贞芪八珍汤”加减方案治疗老年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90例NSCL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60例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放疗+中药“贞芪八珍汤”加减方案,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立体定向放疗方案,治疗结束后比较近期疗效、Karnofsky评分、肿瘤标志物PPN/MG61水平的变化及中医症状疗效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53.3 %)与对照组(53.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474,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PPN/MG61下降水平(5.80±0.2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2.94±0.35)ng/L(t=3.23,P<0.05);试验组放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173,P<0.05);试验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75.0 %)高于对照组(64.3 %)(χ2=5.174,P<0.05)。结论 立体定向放疗+中药治疗方案可稳定晚期NSCLC患者的病情及改善生活质量、提高Karnofsky评分,同时可显著降低NSCLC患者血清PPN/MG61水平,PPN/MG61可作为ⅢA/ⅢB期NSCLC治疗疗效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ACE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患者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84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TACE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对照组仅采用TACE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12个月和18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83.34%、42.92%和57.14%、23.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而2组治疗后6个月的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TACE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延长了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了预后.  相似文献   

6.
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0例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4组:A组30例为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B组35例为单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C组32例为单用吉非替尼治疗组.D组33例为最佳支持治疗组。吉非替尼每日250mg,直到病变进展或其他原因停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总剂量为36~48Gy,治疗次数8~12次,6次/周。[结果]A组肿瘤病灶治疗有效率(RR)为66.7%(20/30),疾病控制率(DCR)为90.0%(27/30).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2.1个月(范围3~23个月),1年生存率为46.7%(14/30),治疗期间常见副反应为皮疹、腹泻:B组RR为54.3%(19/35),DCR为82.9%(29/35),MST为7.3个月(范围3~16个月),1年生存率为11.4%(4/35);C组RR为34.4%(11/32),DCR为53.1%(17/32),MST为8.8个月(范围2~20个月)。1年生存率为31.3%(10/32),D组MST为4.9个月(范围2~11个月),1年生存率为O。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在近期疗效(RR及DCR)上高于单用吉非替尼治疗组(x^2=6.458.P=0.011:x^2=10.219,P=0.001),1年生存率高于单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x^2=10.017,P=0.002)。[结论]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疗一线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毒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吉西他滨联合伽玛射线立体定向体部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67例为盐酸吉西他滨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B组72例为单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C组66例为单用盐酸吉西他滨治疗组。盐酸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静脉输注,21-28天为1个周期,治疗4-6周期。联合治疗组第一周期化疗的第1天同步行伽玛射线立体定向体部放疗,等剂量曲线为55%-70%,肿瘤≤5cm的单次周边剂量4.0-5.5Gy,肿瘤>5cm的单次周边剂量3.0-4.0Gy,治疗总剂量为32-48Gy,治疗次数8-12次,5次/周。结果:2个月后增强CT复查肿瘤病灶。A组肿瘤病灶治疗有效率(RR)为32.8%(22/67),疾病控制率(DCR)为86.6%(58/67),临床受益反应为86.6%(58/67),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2.3个月(范围4-42个月),1年生存率为49.3%(33/67),治疗期间常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及消化道反应;B组RR为18.1%(13/72),DCR为68.1%(49/72),临床受益反应为66.7%(48/72),MST为8.6个月(范围4-30个月),1年生存率为31.9%(23/72),治疗期间常见毒副反应为恶心及呕吐;C组RR为13.6%(9/66),DCR为66.7%(44/66),临床受益反应为48.5%(32/66),MST为7.8个月(范围3-22个月),1年生存率为28.8%(19/66),治疗期间常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盐酸吉西他滨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的近期疗效(RR)及远期疗效(1年生存率)均优于单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P=0.045;P=0.038)或单用盐酸吉西他滨(P=0.009;P=0.016)。结论:盐酸吉西他滨单药联合伽玛射线立体定向体部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胰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氩氦靶向冷冻消融系统(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5年11月—2009年3月,将我科收治的9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入三个治疗组,A组:氩氦刀手术联合全身化疗(31例);B组:单纯氩氦刀(29例);C组:单纯化疗(30例)。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1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CEA值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以氩氦刀手术联合化疗组(A组)下降最明显;治疗有效率为氩氦刀联合化疗组(A组)70.4%(19/27),单纯氩氦刀组(B组)55.2%(16/29),单纯化疗组(C组)42.9%(12/28),A、C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在氩氦刀联合化疗组(A组)为63.0%(17/27),单纯氩氦刀组(B组)为41.4%(12/29),单纯化疗组(C组)为46.4%(13/28),三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氩氦刀治疗和单纯全身化疗,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X线立体定向不同分次剂量放射治疗脑胶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对78例脑胶质细胞瘤患者,进行不同分次剂量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随机分为A、B、C三组,各组26例。A组分次剂量3.0Gy/次,5次/周,肿瘤总量DT45.0-50.0Gy;B组分次剂量5.0Gy/次,(3-4)次/周,肿瘤总量DT40.0Gy;C组分次剂量8.0Gy,2次/周,肿瘤总量DT32.0Gy。三组均采用非共面弧形旋转照射或固定野多野照射。另选一组为D组,常规放射治疗的患者共28例,肿瘤总量DT60.0Gy。结果:A、B、C、D组有效率分别为86.3%、83.3%、82.2%和73.2%,各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年生存率A、B、C、D组分别是92.3%、93.7%、77.9%、69.0%,84.5%、83.7%、57.8%、66.9%和80.0%、78.2%、41.7%、56.8%。A组与C组间生存率比较,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次剂量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等分次剂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125I放射粒子及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幽门窦癌的效果。方法分析45例晚期幽门窦癌患者资料,比较手术联合125I放射粒子及静脉化疗组(A组,23例)与静脉化疗组(B组,22例)患者营养状况、生命质量及生存时间。结果 A组从治疗后至不能经口进食时间平均10.22个月,与B组(6.32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5,P=0.001),随访3个月A、B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分别为(73.48±19.21)、(59.09±24.86)分,随访9个月分别为(42.17±14.55)、(32.05±21.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78,P=0.035;t=3.430,P=0.001),随访3、9个月两组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6,P=0.020;χ2=7.713,P=0.049)。随访9个月,A组死亡7例,B组死亡1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4,P=0.046),随访12个月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结论手术联合125I放射粒子及静脉化疗可以改善晚期幽门窦癌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命质量,在治疗后1年内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氯化锶(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止痛疗效。方法 4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单药组19例患者采用思通宁(89SrCl2)静脉注射,剂量4mci,每3个月1次;联合组23例患者采用89SrCl2静脉注射,剂量4mci,每3个月1次,用药1个月后,100 ml生理盐水加入唑来膦酸4 mg静脉滴注,每月1次,连续2个月,6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单药组患者止痛有效率为68.4%,联合组患者为8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患者消退骨转移病灶疗效有效率为21.1%;联合组患者消退骨转移病灶疗效总有效率为26.1%,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多发性恶性肿瘤骨转移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和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与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效果。方法46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接受TACE联合PMCT治疗,20例接受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2个月、3个月分别行动态增强CT复查。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毒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综合治疗后3个月,TACE联合PMCT组的有效率为82.61%,明显高于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的有效率55.00%(P〈0.05)。两组的临床总控制率分别为93.47%、85.00%(P〉0.05)。两组发生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TACE联合PMCT及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均为原发性大肝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两组毒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前者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对伴有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原发性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2例行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所有病例伴有白细胞≤3.0×10^9/L和(或)血小板≤50×10^9/L。全组292例分成3组,A组伴有白细胞减少85例;B组伴有血小板减少41例;C组同时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166例。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23.0月,1年生存率72.2%;A、B和C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0月、36.0月和20.0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73.6%、87.5%和69.5%。对292例患者作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白细胞≤2.0×10^9/L(r=0.657,P=0.016)、肿瘤〉5 cm(r=3.175,P=0.000)和白蛋白≤35 g/L(r=0.452,P=0.000)是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血小板计数不是生存的影响因素。60例(20.5%)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前和(或)术后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用药与否对生存没有影响。介入术后1月内随访白细胞与血小板均无明显下降,所有患者无严重骨髓抑制发生。结论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癌瘤内单纯注射32p胶体和先注射聚合白蛋白(MAA),再注射32p胶体两种不同给药方法的32p在瘤外组织器官的动态分布,探讨不同剂量MAA的阻滞效果及MAA颗粒数量和32p胶体应用剂量的相关关系。方法在Balb/c小鼠右侧胸前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10d后接种部位长出直径约1cm的肿瘤。随机将其分为4组第1组单纯注射32p胶体1.85MBq;第2组先注射1×104颗粒MAA,再注射32p胶体1.85MBq;第3组先注射1×105颗粒MAA,再注射32p胶体1.85MBq;第4组先注射1×105颗粒MAA,再注射32p胶体18.5MBq。注射后24h、第8天和第16天时各组分别处死小鼠,测定心、肝、肾、脾、肺和骨骼的放射性。结果瘤内注射32p胶体时,32p可向全身其他器官扩散;当向肿瘤内注射的32p胶体剂量相同时,预先注入1×104颗粒MAA和1×105颗粒MAA的两组小鼠,其体内32p的分布均比未注射MAA的一组小鼠要少,其中1×105颗粒MAA组的小鼠,32p体内分布又比1×104颗粒MAA组少;当预先注入的MAA颗粒数量相同时,注射的32p胶体剂量增大,体内分布也随之增加。结论与单纯瘤内注射32p胶体相比,先在瘤内注入MAA,再注入32p胶体,MAA可以有效阻止32p胶体的全身扩散,使32p胶体能够较长时间的滞留在肿瘤内,从而减少了全身分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比较同步放化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建湖县人民医院和盐城市三院放疗科收治的3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0例,同步放化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和对照组(18例,同步放化疗)。两组患者均行三维适形常规分割放疗和TC方案化疗。观察组3个月后进行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总生存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56%(P=0.046)。随访截至2018年5月,观察组、对照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5%、61%(P=0.457),总生存率分别为32%、26%,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2.8(95%CI为20.5~23.5)、21.3(95%CI为15.9~26.0)个月(P=0.633)。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78%(P均>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显著,对延长远期生存也有一定作用,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125I粒子植入对人食管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雄性BALB/C裸小鼠建立人食管癌Eca-109细胞株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低剂量组(C组,植入7.4×10^6Bq粒子1枚)、中剂量组(D组,植入14.8×10^6Bq粒子1枚)和高剂量组(E组,植入29.6×10^6Bq粒子1枚)。第30天检测各组移植瘤体积,并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C、D、E组瘤体积与A组比较显著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E组瘤体积与C组瘤体积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D、E组之间瘤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A组瘤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植入后30d肿瘤体积抑瘤率分别为71.5%、90.8%、92.1%。结论:^125I粒子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具有一定的抑制和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G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40例NSCLC中,初治24例,复治16例。男32例,女8例。年龄60~75岁。均行CT引导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后3~5天,予GP方案:GEM1000mg/m^2,静滴30min,第1、8、15天;DDP30mg/m^2,静滴,第1~3天,28d为一周期,化疗2~4个周期。粒子植入后2个月(即化疗2周期后)进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结果^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2个月后,40例患者全部可评价疗效。全组CR9例,PR23例,SD5例,PD3例,总有效率80.0%。初治组24例中,CR6例,PR14例,SD3例,PD1例,有效率83.3%;复治组16例中,CR3例,PR9例,SD2例,PD2例,有效率75.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GP方案化疗对不能手术的老年NSCLC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放化疗时间窗及程度对高级别脑胶质瘤(HGG)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HGG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化疗+放化疗+化疗组(C+RC+C)和放化疗+化疗组(RC+C),每组34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术后治疗6个月随访,C+RC+C组有效率为79.41%,Rc+c组为52.94%;C+RC+C组控制率达88.24%,RC+C组为67.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1^2=5.322,P=0.021;χ2^2=4.191 P=0.041)。经Kap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RC+C组中位OS为18.6月,RC+C组中位OS为16.5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145);C+RC+C组的中位PFS为9.5月,RC+C组中位PFS为8.2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HGG患者术后早期替莫唑胺(TMZ)化疗+同步放化+辅助化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明显延长患者无发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