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乳腺癌术后腋窝淋巴结数对放射治疗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 探讨乳腺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清扫和检测的彻底程度对预后的影响和对放射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11例乳腺癌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合并或不合并化疗+放射治疗的病例。根据腋窝淋巴结清扫和检测个数分为2个组,A组81例(腋窝淋巴结个数<10个),B组130例(腋窝淋巴结个数≥10个)。观察2个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和生存率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A组和B组淋巴结转移数≥4个病例分别占21.0%和35.4%(P=0.026)。A组和B组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33.3%和20.8%(P=0.042)。淋巴结阴性和转移数为1-3个的局部区域复发率A组为29.7%,B组为15.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37)。A组腋窝淋巴结阴性及淋巴结阳性患者的远地转移率分别为16.7%和31.6%(P=9.169),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2.5%和45.6%(P=0.25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8%和57.9%(P=0.253),差异均无显著意义。B组淋巴结阴性及淋巴结阳性患者的远地转移率分别为5.9%和38.0%(P=0.000),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82.4%和50.6%(P=0.000),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2%和63.3%(P=0.00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腋窝淋巴结清扫和检测不彻底低估了腋容淋巴结转移的程度,腋窝淋巴结个数<10的局部区域复发率明显高于腋窝淋巴结个数≥10者。当腋窝淋巴结清扫和检测<10个月时,建议对淋巴对转移数为1-3个者做术后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2.
宫颈鳞癌预后因素的层别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鳞癌预后的因素,将其按预后风险水平层别化,并建立预后预测系统以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对287例FIGO Ⅰ bI-Ⅱb期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并层别化预后影响因素。结果:287例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为81.3%多重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为盆腔淋巴结转移(P〈0.001)和宫旁切缘阳性(P=0.013)(A级因素)、宫颈深肌层浸润(P=0.035)(B级因素)、具有A级因素者局部复发率、局部伴远处转移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7.4%、4.1%和13.7%:具有B级因素者局部复发率为20.0%,局部伴远处转移率为1.1%,远处转移率为1.1%:无A级或B级因素者局部复发率为9.2%.局部伴远处转移率为1.7%,远处转移率为0.8%,根据A级和B级因素建立预后预测系统,高危组患者具有A级因素,5年无瘤生存率为25.0%~61.3%;中危组患者无A级因素但具有B级因素.5年无瘤生存率为83.7%;低危组患者无A级或B级因素,5年无瘤生存率为93.9%,结论: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切缘阳性、宫颈深肌层浸润为影响宫颈鳞癌预后的因素。具有上述不同因素的患者预后风险及复发模式有所不同,有必要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来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术后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术后放化疗在中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3-2005年间78例符合手术标准的食管癌患者术前随机分为术后放化疗组(A组,38例)和单纯手术组(B组,40例),术后根据患者要求进行了微调(各有2例进行了互换),实际入组:A组38例和B组40例。对比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平均随访41.7个月,两组对比,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局部复发及转移率低于B组(P〈0.05)。A组与B组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vs33,P〈0.05),二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5年生存率比较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合理应用术后放化疗可有效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放疗效果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乳腺外科收治的进行改良根治术的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350例,其中216例接受了放疗,134例未接受放疗,根据ER、PR及HER2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三阴性乳腺癌(ER-/PR-/HER2-)、HER2阳性(ER-/PR-/HER2+)、Luminal B(ER +/PR+/HER2+)及Luminal A(ER +/PR +/HER2-)4组,比较放疗对4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中位随访48个月,放疗降低了三阴性乳腺癌、HER2阳性、Luminal B及Luminal A 4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x2=6.23,P=0.01;x2=8.02,P=0.00;x2=15.43,P=0.00;x2 =4.47,P=0.03),且前3组放疗患者的远处转移率(x2=4.18,P=0.04;x2 =6.35,P=0.01;x2=43.31,P=0.00)和无瘤生存率(x2=9.78,P=0.00;x2=10.83,P=0.00;x2=16.95,P=0.00)相对于未放疗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放疗对Luminal A组患者的远处转移率和无瘤生存率无影响(P>0.05).结论 不同的ER、PR和HER2状态对于改良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放疗结果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对生存率的影响和放射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35,自引:8,他引:27  
目的 分析淋巴结转移个数对生存率的影响及放射治疗的意义。方法 495例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单一手术组(275例)和术后放疗组(220例),根据淋巴结转移的个数分为3组:A组无淋巴结转移,占47.2%;B组淋巴结转移个数1~2枚,占29.5%;C组淋巴结转移个数≥3枚,占23.2%。结果(1)相同T分期(T3)时,A、B、C三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2.6%、28.8%和10.9(P=0.0000);在C组,单一手术和术后放疗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0和19.3%(P=0.0336)。(2)在淋巴结阳性组(B C组),单一手术和术后放疗者的胸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5.9%和21.2%(P=0.014),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9.7%和4.4%(P=0.000);在淋巴结阴性组(A组),单一手术和术后放疗的胸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7.8%和10.3%(P=0.003);A、B、C三组的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9%、9.4%和17.5%(P=0.000)。血行转移率以C组最高,为27.8%。结论 淋巴结转移个数是影响食管癌生存率的因素之一。淋巴结转移个数≥3枚时,血行转移率高,是全身化疗的指征。术后放疗降低了放疗部位淋巴结转移率,明显提高了C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术后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术后放化疗在中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3-2005年间78例符合手术标准的食管癌患者术前随机分为术后放化疗组(A组,38例)和单纯手术组(B组,40例),术后根据患者要求进行了微调(各有2例进行了互换),实际入组:A组38例和B组40例.对比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平均随访41.7个月,两组对比,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局部复发及转移率低于B组(P<0.05).A组与B组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 vs 33,P<0.05),二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5年生存率比较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合理应用术后放化疗可有效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比较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对进展期大肠癌术后腹腔局部复发、肝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大肠癌根治术后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组(治疗组)和静脉化疗组(对照组),比较其疗效和生存率。结果治疗组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肝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15.6%、8.9%、82.2%,而对照组为37.8%、26.7%、6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进展期大肠癌术后生存率的主要原因是癌细胞的肝转移和腹腔局部复发,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是预防进展期大肠癌术后肝转移和腹腔局部复发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ME联合术中动脉灌注及腹腔内间质缓释剂化疗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选取行CME联合术中动脉灌注并腹腔内间质缓释剂化疗的结肠癌患者104例为试验组,98例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患者术前、术后血常规、肝肾功能,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检测试验组癌组织、癌旁组织、术后引流液以及外周血5-FU浓度。随访3年,记录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肝脏转移率、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  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癌组织中5-FU浓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试验组患者术后第3天腹腔内引流液5-FU浓度显著升高,同时外周血5-FU浓度达到峰值。试验组淋巴结转移率、肝脏转移率、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及3年总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明显提高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和3年总生存率,且能显著降低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肝脏转移率。   相似文献   

9.
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在进展期胃癌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博  黄三雄  陈诚 《中国肿瘤》2006,15(4):276-277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持续温热灌注化疗(CHPP)的意义。[方法]1997-2001年收治的277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CHPP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年和3年生存率及并发症和毒副反应。[结果]CHPP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低于对照组,而1年和3年生存率则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组并发症和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持续温热灌注化疗可减少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高危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疗与化疗的疗效.方法:2002-2006年间,选择我科90例术后高危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成A组(放疗组)和B组(化疗组).A组进行全盆野照射放射治疗,B组进行CAP/AP方案化疗,探讨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5年生存率为A组72.9% (31/43)、B组92.10%(3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局部复发率为A组6.97%(3/43)、B组15.80% (6/38),两者之间无差异(P>0.05);5年远处转移率为A组25.58%(11/43)、B组7.89%(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近期骨髓抑制较重,A组远期反应明显.结论:高危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采用辅助化疗优于放疗,能有效控制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ⅡB-ⅢB期宫颈鳞癌单纯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收集2005-2011年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随访资料完整的171例ⅡB-ⅢB期宫颈鳞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单纯同步放化疗113例(同步组),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新辅助组)58例。Kaplan-Meier法计算OS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6个月,同步组与新辅助组3、5年OS率分别为81.4%、75.9%与74.3%、67.2%(P=0.469);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生存率均相近(P=0.310、0.15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肿块长径、淋巴结转移、同步化疗方式是宫颈癌预后影响因素(P=0.003、0.024、0.037及P=0.001、0.048、0.022)。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盆腔局部复发率较高(P=0.047),而死亡率、远处转移、远期不良反应相近(P=0.215、0.245);无淋巴结转移者3-4级骨髓抑制更多(P=0.016),而死亡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远期不良反应均相近(P=0.328、0.114、0.330)。结论 ⅡB-ⅢB期宫颈鳞癌患者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同步组与新辅助组疗效相当;肿块长径、淋巴结转移、同步化疗方式是预后影响因素;新辅助化疗增加同步放化疗期间3-4级骨髓抑制发生风险,导致放疗时间延长,局部复发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腔镜下二野与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在食管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3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230例患者分为二野组(n=120)和三野组(n=110).二野组接受全腔镜二野淋巴结清扫术,三野组接受全腔镜三野组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切除及转移情况、并发症发生率、1年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 二野组平均每个患者淋巴结清扫数[(16.02±4.72)枚]显著低于三野组[(23.22 ±5.41)枚],二野组淋巴结转移率(59.2%)显著高于三野组(41.8%)(P<0.05).两组淋巴结转移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野组喉返神经损伤、呼吸系统并发症、吻合口瘘及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二野组(P<0.05).二野组患者1年生存率(83.3%)显著低于三野组(95.5%),二野组1年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和纵膈淋巴结复发率均明显高于三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腔镜下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有利于提高食管癌的根治性,且有效降低术后转移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对淋巴结清除术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了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95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其中保留LCA 47例(研究组),不保留LCA 4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转开腹率、预防性回肠造口、游离脾曲)、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清扫数、阳性淋巴结检出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腹胀腹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肿瘤复发转移、5年死亡率、无肿瘤进展(PFS)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转开腹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回肠造口比例、游离脾曲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检出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排气时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腹痛腹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0% vs 10.42%,P<0.05),切口感染、尿潴留、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肿瘤复发率、转移率、5年死亡率、无进展生存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可提供吻合口良好血供,避免术中回肠造口、游离脾曲术,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对淋巴结清扫术无影响,不增加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脾门淋巴结清扫对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生存情况。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拟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进展期胃癌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开腹脾门淋巴结清扫,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脾门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术后7 d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总手术时间、肿瘤大小、No.10淋巴结清扫时间。No.10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总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出血量、清扫No.10淋巴结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胃管拔出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对照组失访1例,研究组失访2例,随访率为96.51%,研究组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22.35个月(95%CI:12.39~28.41)、21.73个月(95%CI:9.25~24.52),两组无进展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腹腔镜脾门淋巴结清扫近期效果良好,安全可行,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5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78例。A组采用头侧中间入路,B组采用传统中间入路。比较2组术后病理TNM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记录术中和术后主要结局指标,淋巴结清扫结果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观察术后生存、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见中转开腹病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在A组和B组中分别有2例(2.56%)、3例(3.85%)患者第253组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学阳性,2组术后病理TNM分期及组织学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清扫肠系膜下动脉(IMA)周围淋巴结时间明显短于B组,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未见肿瘤相关死亡、复发或转移病例;2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侧中间入路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可获得与传统中间入路相当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可靠,在手术视野暴露、进入正确解剖间隙和清扫第253组淋巴结上具有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远期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仅行TACE治疗)39例和联合组(行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情况。结果截至随访结束,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术后第2、3年局部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第1、2、3年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TACE对于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降低局部复发率均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聂军  周波  王露 《实用癌症杂志》2017,(8):1267-1269
目的 研究二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对老年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复发率、生存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12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二野组和三野组,每组各60例,二野组患者行二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三野组患者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复发率、生存率和并发症.结果 三野组患者的淋巴结平均清扫枚数和淋巴结转移率高于二野组,颈淋巴结复发率低于二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纵膈淋巴结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5.00%、83.33%、68.33%,明显高于二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患者的喉返神经损伤和吻合口痿发生率高于二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和胸腔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可以更为彻底地清除老年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的淋巴结,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但喉返神经损伤和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旁、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6.6%、6.9%和6.3%.影响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部位、侵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肿瘤长度则影响不大.患者术后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为5.4%.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为42.3%,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70.6%(P<0.01).结论: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广泛清扫可以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术切缘对晚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140例晚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根据切缘情况分为阴性切缘与阳性切缘,比较二者局部复发率、区域性转移率;根据切缘范围分为≤3mm、4~5 mm、≥5 mm,比较三者局部复发情况;根据有无局部复发比较3年、5年生存率.结果 140例喉癌患者中28例患者的切缘为阳性,112例切缘阴性.阳性切缘患者中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16例(57.14%),阴性切缘患者中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19例(1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缘≤3 mm的局部复发率为57.14% (8/14),手术切缘4~5 mm的局部复发率为21.87% (7/32),手术切缘≥5 mm的局部复发率为l0.64%(10/94),手术切缘≤3 mm的局部复发率显著高于手术切缘4~5 mm与≥≥5 mm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局部复发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0%、36.61%,显著高于局部复发患者的17.86%、7.1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切缘与晚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及淋巴结转移率密切相关,切缘阳性患者复发率、转移率较高,预后较差,3年、5年生存率较低.术中可将切缘组织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再实施手术,以降低切缘阳性率,减少复发,提高预后生存.  相似文献   

20.
AIM: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analys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tent of lymph node excision and the pro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xcision of lymph nodes adjacent to mesenteric artery pedicle. METHODS: A total of 1409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ho had the primary radical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during 1985 to 2000 was analyzed in this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undergone an excision of lymph nodes adjacent to mesenteric artery pedicle. There were 857 patients in the excision group and 552 patients in the non-excision group. Comparison of prognoses was based on the follow-up results. RESULTS: The 1-year, 3-year and 5-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s of the excision group were 90%, 81% and 77%, while those of the non-excision group were 91%, 84% and 79%, respectively. The 1-year, 3-year and 5-year tumor-free survival rates of excision group were 90%, 79% and 75%, while those of the non-excision group were 90%, 83% and 76%. Kaplan-Meier analysis did not show any difference in overall survival rate or tumor-free survival rate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P>0.05). After follow-up of 12 to 289 months there were 42 cases of local recurrence and 79 cases of metastases in the excision group. In the non-excision group local recurrence occurred in 30 cases and 60 patients had metastase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rates of local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Multivariate correlat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excision of lymph nodes adjacent to mesenteric artery pedicle was not statistically correlated to recurrence, metastasis and survival time after radical opera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CONCLUSION: In radical opera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it is not necessary to perform excision of lymph nodes adjacent to mesenteric artery pedicle which is not correlated to progn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