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莹  白春梅  孙昭 《癌症进展》2017,15(12):1365-1368,1374
PD-1/PD-L1通路可通过多种机制产生免疫抑制作用,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目前针对PD-1/PD-L1通路的研究已成为近几年的热点.区别于传统的化疗及放疗,抗PD-1/抗PD-L1药物介导的免疫靶向治疗,能更加有效地调动机体本身的抗肿瘤免疫能力,改善免疫微环境,在肺癌、黑色素瘤、胃癌等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目前抗PD-1/抗PD-L1药物治疗并非所有患者均能获益,部分患者存在原发性耐药,有的患者出现继发性耐药.本文就抗PD-1/PD-L1药物治疗的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侵袭性乳腺癌亚型,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富集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的特点,其比多数其他类型的乳腺癌亚型患者可能更早开始受益于免疫检查点的封锁和治疗。目前,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PD-L1已被批准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指标。但PD-1/PD-L1抑制剂在TNBC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尚不明确。本文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单药及与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放疗联合治疗在TNB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阻断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及其配体l (PD-1 ligand,PD-L1)构成的 PD-1/PD-L1 通路,证实了 PD-1/PD-L1 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生存的相关性,以及PD-L1作为疗效预测标志物的价值。在NSCLC的局部晚期维持治疗、二线治疗及部分一线治 疗的临床试验中,PD-1/PD-L1抑制剂治疗均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PD-1/PD-L1抑制剂联合放化疗、联合细胞因子与其他免疫 抑制剂及联合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 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通路靶向治疗也有一定获益。本文就PD-1/PD-L1 抑制剂用于NSCLC治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具有引起抗原特异性反应的能力,并且在调节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基于DCs的癌症免疫治疗已有二十多年的研究,是最重要的抗癌免疫疗法之一,但单一疗法在癌症治疗方面效果有限,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以提高DCs的抗肿瘤作用,并寻找与其他方法协同治疗的方案。靶向于免疫检查点的单克隆抗体在公认的实体和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中均获得了成功,并在201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旨在解除肿瘤的免疫抑制以增强免疫系统的抗肿瘤作用,其中针对PD-1/PD-L1免疫检查点的阻断治疗已引起相当多的关注。虽然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效果令人鼓舞,但在尚未满足医疗需求的领域中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临床效率。理论上DCs的PD-L1和/或T细胞的PD-1基因沉默或表达下调,可增强DCs启动有效的T细胞抗肿瘤反应。因此,将特异性DCs的抗肿瘤免疫治疗与PD-1/PD-L1信号通路阻断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是一个有希望的探索之路。本文主要综述DCs的功能、PD-1/PD-L1通路的抗肿瘤作用、DCs和PD-1/PD-L1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在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前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及肿瘤微环境概念的广泛普及,许多肿瘤靶向位点被人们关注并投以大量的实验研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PD-1/PD-L1)作为目前最热门的一个免疫靶点通路,其抑制剂已经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当中。胸腺上皮肿瘤(TETs)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肿瘤,目前已有证据表明PD-L1在TETs中存在高表达水平并且其与疾病的预后相关,因此本文针对PD-1/PD-L1在TETs中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1,PD-1)是表达在T细胞表面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穿膜蛋白,在限制慢 性炎症、感染或肿瘤中T细胞的活性方面起重要作用。可溶性PD-1(soluble PD-1,sPD-1)是由PD-1缺失3号外显子的转录剪接体 转录翻译而来,无法形成穿膜区,但其具有胞外结构域,具有与配体PD-L1/PD-L2结合的能力,能激活T细胞并促进DC成熟,而发 挥抗肿瘤作用。随着免疫疗法及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出现并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新兴手段,关于PD-1及其抗体的基础及临床 转化研究也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不同形式的PD-1被发现,意味着PD-1可能在机体中发挥着更加复杂及多面的功能,因此对 于sPD-1的研究也逐渐展开及深入。本文就sPD-1作为肿瘤诊断、疗效预测及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及联合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 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了解sPD-1在抗肿瘤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近年来,免疫治疗是继放化疗及靶向治疗之后,结直肠癌治疗领域的新方向。而作为T细胞免疫反应的协同刺激信号通路,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PD-1配体(PD-1 ligand,PD-L1)信号通路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D-1/PD-L1信号通路被激活后,可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体内外实验证实,阻断该通路可增强机体内源性抗肿瘤免疫效应。本文就PD-1/PD-L1信号通路及其阻滞剂在结直肠癌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叶因涛  王晨  孙蓓 《中国肿瘤临床》2015,42(24):1178-1182
肿瘤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是一种疗效显著的肿瘤治疗模式。程序性死亡受体PD- 1(programmed cell death-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主要在激活的T 细胞和B 细胞中表达。肿瘤细胞中高表达PD- 1 的配体PD-L1,导致肿瘤微环境中PD- 1 通路持续激活。PD- 1/PD-L 1 抑制剂可以阻断PD- 1 与PD-L1 的结合,阻断负向调控信号,使T 细胞恢复活性,从而增强免疫应答。近期研究发现PD- 1 和PD-L1 的抑制剂在多种肿瘤类型中疗效显著。本文对PD- 1/PD-L 1 抑制剂的现况及其对不同肿瘤类型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重启并维持肿瘤-免疫循环,使抗肿瘤免疫反应正常化。目前,以抗PD-1/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显著改善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是免疫治疗的新里程碑。然而,单独使用抗PD-1/PD-L1单抗有效率低,与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传统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展现出巨大潜力,且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或联合使用也在研究中,从而进入后抗PD-1/PD-L1单抗时代。然而,联合方式和生物标志物的筛选仍然是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现状作简要综述并对后抗PD-1/PD-L1单抗时代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通过与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ligand-1,PD-L1)相互作用进而发挥负向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机制,促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以PD-1/PD-L1为靶点的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模式。目前,手术和放化疗仍然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生存率没有明显的改善。研究显示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或与放化疗和手术联合治疗在结直肠癌中取得了可观的效果,且相关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本文阐述了PD-1/PD-L1信号通路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PD-L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放化疗和预后的关系,并介绍了PD-1/PD-L1抑制剂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免疫生物学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免疫检查点抑制的系统免疫疗法在尿路上皮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探索和临床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是机体免疫活性的重要负性调节因子,可防止正常组织和自身免疫功能的破坏。迄今为止,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已批准了可阻断PD-1(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或PD-L1(Atezolizumab、Durvalumab和Avelumab)的五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根据在相关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持久的治疗反应和可控的安全性,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或二线治疗。本文就PD-1/PD-L1抑制剂在尿路上皮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免疫抗癌疗法是一种新的治疗实体肿瘤的方法。在这个新的领域,免疫系统里作为负向调节因子的免疫检查位点,在抗肿瘤免疫反应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诸如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现在已经研发出了针对前述这三者免疫检查位点的阻断因子,用于抗肿瘤的药物,在临床前期研究和临床研究中有着可喜的成果。本文综述关于在结直肠癌中免疫检查位点阻断剂的生物背景和临床研发最新进展。关于阻断PD-1和PD-L1的临床前期试验结果的前景令人充满希望,尤其是在带有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结直肠癌患者中更加明显。接下来进一步深入开展的临床试验将证实这些初步结果,并且评估这二者联合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和确认这两个生物标记物作为免疫检查位点阻断剂的效应在哪些人群中更有可能受益或更加抵抗。  相似文献   

13.
外泌体作为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小囊泡,是近年肿瘤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表达的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可在肿瘤患者外周血液中检测到,可能参与并抑制机体免疫反应。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外泌体PD-L1可能影响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PD-L1抑制剂的抑制效应。反之,亦然。应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可影响外泌体PD-L1的表达水平。二者有怎样的联系和相关性?本文就循环外泌体PD-L1在不同肿瘤免疫反应及抗PD-1/PD-L1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在免疫系统中,为防止免疫反应过度,细胞表面会有抑制免疫反应的检查点,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与其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就是其中的一对免疫检查点,肿瘤细胞通过表达PD-L1与免疫细胞上的PD-1受体结合,使得肿瘤细胞可以逃避免疫细胞的攻击。研究表明,PD-1及PD-L1在多种实体肿瘤组织及免疫细胞中存在过表达现象,导致抗肿瘤细胞功能消失,并且与不良预后相关,但在髓系肿瘤中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从PD-1/PD-L1的生物学特点,目前在髓系肿瘤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传统化疗药物对该通路的作用作一综述,旨在为髓系肿瘤的诊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5.
小细胞肺癌是以广泛转移和预后不良为特征的一种恶性肿瘤。虽然34%~85%的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有效,但疾病进展迅速,后续的二线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并且近几十年的治疗方案没有突破性进展。近几年生物治疗迅速发展,免疫治疗成为继靶向治疗后的又一次飞跃。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结合,抑制了CD4^+和CD8^+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负性调控机体免疫机制应答过程,从而介导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促进肿瘤生长。PD-1/PD-L1拮抗剂在SCLC中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中均获得了良好效果,让更多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受益,尽可能的延长生存时间。本文就PD-1/PD-L1拮抗剂在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目前已知最具侵袭性和致命性的原发脑肿瘤,虽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预后依旧很差,中位生存期仅为15个月左右。而随着人们对血脑屏障的进一步认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与颈深部淋巴系统密切联系的发现,使得GBM患者可能在免疫治疗这种新颖治疗方式中获得受益。PD-1/PD-L1为免疫调节轴上最主要的靶点,针对PD-1/PD-L1的治疗模式在多种类型肿瘤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GBM方面仍处于初始阶段。本文就PD-1/PD-L1检查点与GBM的密切关系进行系统描述,并整理、总结近年来应用于GBM的PD-1/PD-L1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临床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免疫检查点蛋白通过复杂机制抑制抗肿瘤免疫,进而介导恶性肿瘤的“免疫逃逸”。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两位得主发现了抑制上述机制的癌症疗法,为人类抗肿瘤治疗带来曙光。近年来,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取得较好疗效,将肿瘤免疫治疗推向新的里程碑。然而继之出现的耐药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成为这一领域新的难题。本文就PD-1/PD-L1阻断剂耐药现象及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1/PD-L1)信号通路在多种实体瘤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异常,与疾病进展和预后不良相关,并直接参与肿瘤免疫逃逸,从而成为新近关注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PD-1/PD-L1信号通路在血液系统疾病,如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逐渐受到关注,该通路不仅与淋巴瘤的恶性程度、进展、复发及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并且极有可能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文章对PD-1和PD-L1信号通路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在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淋巴瘤治疗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